做好幼小衔接,家长应该如何做?

 我来答
扒纠伺囱顺盗92
2021-06-27 · 超过4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55
展开全部

会自以为是。这样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就不会认真听讲了。参加过幼小衔接补课的孩子,很多没有办法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孩子通常专注力不够,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的学习习惯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也会开始落后。你还会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虽然你不一定说,但是你对这件事情的情绪会被孩子感知到,给孩子施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你按照正常的程序给孩子报好学校,自然地告诉孩子要上一年级了,风轻云淡,理所当然就好。

对于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成绩,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小学时候成绩差一点,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相反,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有很多小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尤其是那些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很好的学生,到了中学成绩会变得很差。当然,这些学生并不全部是参加了幼小衔接课程的学生,主要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幼小衔接教育是为了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而不是为了和其他小朋友做比较。幼儿衔接教育最好是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并不是说只有幼儿园毕业了才开始,这样会显得措手不及。

并不是说上了小学以后幼小衔接就算完成了,整个一年级阶段甚至二年级,都要观察孩子的转变是否顺利。比如学习方面的接受能力怎么样?对新的作息时间是否适应?和同学交往是否顺利?有没有交到一些比较好的同学朋友。面临上学的日子,幼儿园的家长们经常感慨孩子们即将面临学习的压力,我们都希望孩子有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可是面对现实的竞争压力,难免会常常焦虑自己的选择,是否真的能帮助到孩子。

早知道老师
2023-05-31 · 超过6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8万
展开全部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方法:
1、教会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管理好自己物品、用具的习惯。
2、养成倾听教师要求、不懂就问,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习惯。
3、使孩子懂得凡是教师要求做的事情都应努力完成。
4、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5、学会与他人友好和睦地相处,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
6、让孩子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作息时间。
7、让孩子的思维方式由直观、图画方式顺利过渡到抽象、文字方式。
8、让孩子的专注力由短暂变得逐步拉长,适应分科教学方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百科花女士
2021-06-27 · 专注并擅长各类解说各类
小百科花女士
采纳数:7 获赞数:12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 帮助孩子,降低孩子入学的焦虑感 ,家长可以提前带孩子到学校看看,尽快地让孩子熟悉小学的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
  2. 可以给儿童讲讲小学里面发生的趣事,进入小学以后,可以认识更多的同学和朋友,可以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学会更多好玩的游戏
  3. 家长不要过分担心孩子在学校中能否吃好饭、是否认真学习、能否处理好同伴之间的关系等
  4.  与老师一起,教育孩子懂得规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学前联萌
2022-05-16 · 超过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2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4万
展开全部
家长的态度既要积极,也要讲究策略。
一是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受苦头”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
二是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一般而言,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这几个方面情况往往影响其入学后的适应性。您需要时时关注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
#学前联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过法国法国和
2021-06-27 · TA获得超过81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万
展开全部
1、提前帮孩子一起做好准备,包括思想准备及面临的小问题,比如课堂纪律,学习知识的不同,同学的更换等等。2、现在的小学内容,一般都会提前教授,该掌握的,还是要提前掌握,免得一上学就跟不上,打击孩子的自信心。3、幼儿进入小学,提前灌输自律和他律的不同,刚开始不太明白,时间过程中会慢慢体会。4、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引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