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的“性善论”与道德教育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道德”可以教吗?古希腊时,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当时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可教的,“美德即知识”。确实,知识是可教的,可事实上美德和知识并不是完全等同的,道德除了知识,还包括情感、意志和行动。道德教育之“教”,如果是理解成直接教、间接教的、隐形课程的统一、教授、学习和实践的统一、道德知识、情感、意志的统一,那么道德无疑是可教的。
什么是教?《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第一章》”,道德可教,几乎所有的传统教育家都持有这种观点,《大学》开篇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第一章》”的说法,《诗经》也有“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诗经》”,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可见道德教育同一般学科教育使有区别的。
道德是可教的。那么接下来就得思考另一个问题:德育对象有接受的可能性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作为德育对象的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这个是公认的。道德教育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而是德育主体由内而外的内发、生长、建构的过程。《孟子》的性善论持有的观点也是这种“内发说”。譬如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不过,他虽然说,“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但他并不认为人生来就具备现成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这也算是赞同道德的可能性的看法。我们一向认为孟子是唯心主义者,但是现在提倡的“新性善论”,即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的性善论,也已经证实儿童具有先天性的道德禀赋,正是由于这个因素,道德教育才能有发掘、发扬这一禀赋的可能。
时代发展到今天,“新性善论”已经成为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事实上,我们中国传统的德育并未在过程上实现从“转化”理论到“生长”或“建构”理论的变革。因此,我们必须先解决两个问题:
1. 必须透彻理解德育生活的主体---儿童的道德生活及发展的具体内容。虽然已经有了贡献颇大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道德生活不只是认知,我们必须去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特性。
2. 必须努力清除“转化”或宽泛意义上的“灌输”留下的障碍。内容上,清除毫无根据的“教条”;方法上,摒弃强迫和反理性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性和情感做判断。
道德不仅是可教的,还是很有必要教的。曾有人说:“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此话形象地说明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精神活动,必然会受到现实的、物质的制约,精神活动并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生活去存在,它必须现实化,但精神活动的现实化并非是这种活动的归宿,而是对现实的超越,而道德教育就是要去实现这种超越。当代社会,无论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分析,道德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人的道德难免会随着市场经济、拜金主义的误导发生偏差,这时候就需要一种价值观去引导;其次,现代社会各阶层各领域道德缺 失、世风日下的现象比较突出,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主流价值观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
人性,自古以来就有“性善”、“性恶”、“性相近”、“性三品”之说。总而言之,问题的焦点就在性的“善”和“恶”上,在古代中国,孟子无疑是“性善论”的代表,而荀子,韩非则是“性恶”的发言者,孔子则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夫子也认为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习”使人之间的差距拉开了。即使孟子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是人所固有的,但要实现仁义礼智的“善性”,就必须通过学习和教育,即所谓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或者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依孟子看,道德教育就是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扩充善性,如同星火燎原,如同涓滴成河,由此保证天下太平。在孟子的逻辑中,仁政是从教育入手的,而教育又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有没有受过道德教育,在人身上,善与不善就会表现出成倍的差距,没有教育,不要说性善,人几乎就要和禽兽无异了。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在他看来,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内在于每个人的,就是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孟轲还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没有羞耻心,这才是真正的羞耻,而不知廉耻已经成为现在很多人的习惯,他们的字典里不存在这两个字。“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意思就是把赶不上别人当做羞耻,才有可能赶上别人。“至若不如”,在孟子看来,人要感受、辨别这种羞耻之心,必须要自己从内心反思求得。
在道德教育以及教育的方法上,孟子是很有自己的见地的,如他曾讲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这种教育方式在如今也屡见不鲜,不屑于与他人交流本就是一种轻蔑的方式,必定是此人的道德修养确实难登大雅之堂。此外,孟子讲究内心修养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修养,就说他提出的一种理想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首先,要持志养气,“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次,动心人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再次,要存心养性。就像孟子所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减少欲望是养性的最好方式。
最后,反诸求己。“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诸求己”,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严于律己,时时反思。这是道德教育的一个较高水准:自我教育。
这个理想人格的提出,折射出孟子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刻体会,毫不夸张地说,懂得了这个词汇,才可以懂得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才能懂得中国古代德育的严格要求。
对于道德教育的方式,《孟子》中也多处浮现,主要有一下几点:
1.深造自得。“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名言几千年来一直被后世奉为经典。“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种学习方法让人放宽思维去体会深层意蕴,对今天的德育很有借鉴意义。
2.盈科而进。“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其进锐者其退速”。不能用“揠苗助长”的方法,否则,“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得不偿失。
3.教亦多术。“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拒绝教诲,足以给人以警觉,是别有一番滋味的教导。
4.专心致志。弈秋的故事是经典案例,“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一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人在天资智力上或许无差异,但专心与否却影响颇大。
孟轲思想对人性的关注和人的价值的肯定,在当时却属少数。他的“性善论”,开创了中国传统教育强调个体的“内发说”,他对教育以及德育作用的阐述、方法的描述,过程的表述,都体现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提倡,他的思想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有重大影响甚至 启蒙,对当代的道德教育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什么是教?《中庸》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第一章》”,道德可教,几乎所有的传统教育家都持有这种观点,《大学》开篇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第一章》”的说法,《诗经》也有“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诗经》”,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可见道德教育同一般学科教育使有区别的。
道德是可教的。那么接下来就得思考另一个问题:德育对象有接受的可能性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作为德育对象的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这个是公认的。道德教育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而是德育主体由内而外的内发、生长、建构的过程。《孟子》的性善论持有的观点也是这种“内发说”。譬如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不过,他虽然说,“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但他并不认为人生来就具备现成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这也算是赞同道德的可能性的看法。我们一向认为孟子是唯心主义者,但是现在提倡的“新性善论”,即用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的性善论,也已经证实儿童具有先天性的道德禀赋,正是由于这个因素,道德教育才能有发掘、发扬这一禀赋的可能。
时代发展到今天,“新性善论”已经成为现代德育理念的基础。事实上,我们中国传统的德育并未在过程上实现从“转化”理论到“生长”或“建构”理论的变革。因此,我们必须先解决两个问题:
1. 必须透彻理解德育生活的主体---儿童的道德生活及发展的具体内容。虽然已经有了贡献颇大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但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道德生活不只是认知,我们必须去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特性。
2. 必须努力清除“转化”或宽泛意义上的“灌输”留下的障碍。内容上,清除毫无根据的“教条”;方法上,摒弃强迫和反理性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性和情感做判断。
道德不仅是可教的,还是很有必要教的。曾有人说:“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此话形象地说明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精神活动,必然会受到现实的、物质的制约,精神活动并不能脱离现实的物质生活去存在,它必须现实化,但精神活动的现实化并非是这种活动的归宿,而是对现实的超越,而道德教育就是要去实现这种超越。当代社会,无论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分析,道德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人的道德难免会随着市场经济、拜金主义的误导发生偏差,这时候就需要一种价值观去引导;其次,现代社会各阶层各领域道德缺 失、世风日下的现象比较突出,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主流价值观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
人性,自古以来就有“性善”、“性恶”、“性相近”、“性三品”之说。总而言之,问题的焦点就在性的“善”和“恶”上,在古代中国,孟子无疑是“性善论”的代表,而荀子,韩非则是“性恶”的发言者,孔子则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夫子也认为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习”使人之间的差距拉开了。即使孟子认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是人所固有的,但要实现仁义礼智的“善性”,就必须通过学习和教育,即所谓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或者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告子上》”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依孟子看,道德教育就是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扩充善性,如同星火燎原,如同涓滴成河,由此保证天下太平。在孟子的逻辑中,仁政是从教育入手的,而教育又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有没有受过道德教育,在人身上,善与不善就会表现出成倍的差距,没有教育,不要说性善,人几乎就要和禽兽无异了。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
在他看来,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内在于每个人的,就是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孟轲还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没有羞耻心,这才是真正的羞耻,而不知廉耻已经成为现在很多人的习惯,他们的字典里不存在这两个字。“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意思就是把赶不上别人当做羞耻,才有可能赶上别人。“至若不如”,在孟子看来,人要感受、辨别这种羞耻之心,必须要自己从内心反思求得。
在道德教育以及教育的方法上,孟子是很有自己的见地的,如他曾讲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这种教育方式在如今也屡见不鲜,不屑于与他人交流本就是一种轻蔑的方式,必定是此人的道德修养确实难登大雅之堂。此外,孟子讲究内心修养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修养,就说他提出的一种理想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首先,要持志养气,“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次,动心人性,“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再次,要存心养性。就像孟子所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减少欲望是养性的最好方式。
最后,反诸求己。“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诸求己”,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严于律己,时时反思。这是道德教育的一个较高水准:自我教育。
这个理想人格的提出,折射出孟子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刻体会,毫不夸张地说,懂得了这个词汇,才可以懂得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才能懂得中国古代德育的严格要求。
对于道德教育的方式,《孟子》中也多处浮现,主要有一下几点:
1.深造自得。“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名言几千年来一直被后世奉为经典。“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种学习方法让人放宽思维去体会深层意蕴,对今天的德育很有借鉴意义。
2.盈科而进。“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其进锐者其退速”。不能用“揠苗助长”的方法,否则,“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得不偿失。
3.教亦多术。“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拒绝教诲,足以给人以警觉,是别有一番滋味的教导。
4.专心致志。弈秋的故事是经典案例,“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一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人在天资智力上或许无差异,但专心与否却影响颇大。
孟轲思想对人性的关注和人的价值的肯定,在当时却属少数。他的“性善论”,开创了中国传统教育强调个体的“内发说”,他对教育以及德育作用的阐述、方法的描述,过程的表述,都体现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提倡,他的思想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有重大影响甚至 启蒙,对当代的道德教育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