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学习的三种境界是什么?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 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问:孔子认为学习的三种境界是什么?
展开
 我来答
奈磁5872
2019-02-24 · TA获得超过162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03
展开全部

三种境界分别为:知之、好之、乐之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更快。

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扩展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忆回首一笑
高粉答主

2019-05-22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万
展开全部

孔子认为学习的三种境界分别是知之、好之、乐之。

第一是“知之”境界,即对于知识、学只是出于一种理性的知道、了解。在这种境界阶段,人们学习、了解知识、学问,也许是为了求得利益、好处,或者是像现代教育制度让人从小学到高中一样,要么随波逐流,要么来自父母家庭的压力。

第二是“好之”境界,对于知识、学问的学习乃是一种兴趣和喜爱。此时,学习不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变成内在的要求;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

第三是“乐之”的境界。进入这种学习境界,人们完全进入了一种与知识、学问“合一”的境地,学习带来无尽的快乐,人沉迷其中忘乎所以,自得其乐。此时,学习者废寝忘食,也许别人看来非常辛苦,但是他们却浑然不觉,乐在其中。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知识、技艺等)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扩展资料:

赏析

知之、好之、乐之是学习的三个层次,这段话强调了爱好和兴趣在人们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对于学习,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艺,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而爱好它的人不如学习时乐在其中的人。

后人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有真心喜爱学习,才能够将要学的东西扎实掌握,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有所成、有所获的快乐。

(朱熹)在他著的《语类》中也这样说,明白原文的字面是一件事,体会其意义又是一件事。一般读者最大的弱点就是只了解字表面,而未能把握住书中真正的好处。

他又说,读书的正当办法是要费苦心思索。最初,你会觉得如此了解,是要大费思索与精力,但是等你一般的理解力够强大之后,再看完一本书,就轻而易举了。

最初,一本书需要一百分精力去读,后来,只需八十、九十分精力就够了,再后只需六十或七十分就够了,最后,以四十、五十分的精力也就够了。把阅读与思索,在求知识的进程上看作相辅相成的两件事,这是儒家基本的教育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olinezhong
推荐于2017-09-16 · TA获得超过7.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3677万
展开全部
孔子看来,学习分为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
第一是“知之”境界,即对于知识、学只是出于一种理性的知道、了解。在这种境界阶段,人们学习、了解知识、学问,也许是为了求得利益、好处,或者是像现代教育制度让人从小学到高中一样,要么随波逐流,要么来自父母家庭的压力。这时候,知识、学问外在于人,两者只是一种理性的学习甚至是利用和被利用关系。

“知之”境界的学习很难持久,也无法真正深入进去。传统中有所谓“书中自由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式的学习,即是如此。孔子曾经感叹,读书三年不存在做官的念头,是很难的。潜台词就是,人们读书时往往想着如何当官、发财。脑子里如果总是这些思想,又哪能专心学习呢?

如果人们停留“知之”的学习境界和阶段,学习就是件苦差事。因为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学习之外的财富或者官位,其实,他们并不想学习,学习不过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当然就显得无奈而痛苦。

第二是“好之”境界,对于知识、学问的学习乃是一种兴趣和喜爱。此时,学习不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变成内在的要求;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知识、学问在人心中激发了情感和兴趣,两者不再是冷漠的理性关系。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近代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曾说过:“推动我进行科学工作的是一种想了解自然奥秘的抑制不住的渴望,而不是别的感觉。”

在“好之”的境界,知识、学问不再外在于人,而逐渐成为进入人内心,人与知识、学问因为有了情感因素的介入而更加亲密。如此,人们学习的动力就会持久、笃实。“爱好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并不是虚言。

其实,现代素质教育正是应该让人学生超越“知之”的境界,不能仅仅因为利益追求或者他人所迫去学习,而是要渐渐进入“好之”的境界,喜爱上所学的知识、学问。这样的话,学习的动力就从外在的变成内在的,从不可持续的学习变为可持续的学习。那种所谓的学习的艰辛和痛苦,就能够慢慢被兴趣和爱好化解。

第三是“乐之”的境界。进入这种学习境界,人们完全进入了一种与知识、学问“合一”的境地,学习带来无尽的快乐,人沉迷其中忘乎所以,自得其乐。此时,学习者废寝忘食,也许别人看来非常辛苦,但是他们却浑然不觉,乐在其中。在这种境界阶段,看似艰苦卓绝的学习,让人持之以恒追求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够带来现实的利益,而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过程都给人带来持续不断的精神快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0476小小
推荐于2017-10-12 · TA获得超过67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9.2万
展开全部
读《论语》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句话似乎在说三件事。既然是说三件事,孔子为何放在一起说?萧民元《论语辨惑》说:“一般的解释是:‘学后时常温习,不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我,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感到恼怒,不是很君子吗?’如是我见,这样的解释是不妥的。《论语》共二十章,每章的主题不甚明显,但每个小节的话却是一贯的。照以上的解释,‘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成了三个独立的主题,没有一贯性,显然有点问题。”萧先生认为三句话“不是在说独立的三件事”,很有道理。

孔子这三句话,实际上提出了治学的三种境界。这三句话,即治学的三种境界。有志于学的人,没有不经过这三种境界的。只是历来讲《论语》,没人这样讲过。

第一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能够感受到辛勤学习温故知新之乐。学习本来并不是一件人人都会感到愉快的事。李泽厚《论语今读》说:“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中心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一个人修养达到这种境界,则能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达不到这种境界,学习就会变成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所以,这是最起码的境界。进入不了这种境界,所谓学习就无从谈起。李泽厚又说:“《论语》首章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还反复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种精神不只是儒家的教义,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普遍意识或潜意识,成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或民族性格。”换言之,孔子所说治学的第一境界,数千年来已经为中国人所普遍接受,成为治学者的一种共识。

第二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即能够感受到朋友之间切磋批评之乐。过去许多人只从字面上理解,把这句话作为热情好客的口头禅,其实只是看到其表象。“朋”的本义,是“以劝善规过为先”的人。方苞《与翁止园书》云:“仆又闻古人之有朋友,其患难而相急,通显而相致,皆末务也。察其本义,盖以劝善规过为先。”朋友从远方来,“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左传》襄公十四年),既说明孔子当时影响巨大,同时也说明孔子对知己的渴求和对批评的渴望。孔子的号召力、吸引力、凝聚力从何而来?我看,不仅来自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热情,更多的则来自他尊重他人批评,“过而能改”的人格魅力。他提倡“朋友切切、偲偲”;又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可见他盼望诤友,欢迎批评。能不能真心欢迎批评,尤其是自己有了一定成就之后能否继续真心欢迎批评,就成为治学的第二境界。这一步跨不过去,治学就很难有什么大成就。

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能够感受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之乐。如何对待“人不知”,其实就是一个如何对待名誉地位利益实惠的问题。真正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决不会一天到晚去揣摩如何出名牟利、升官发财,揣摩走什么路子讨谁人欢心,决不会一时一刻看不见“粉丝”追捧自己就大叹寂寞难受。而学问一旦成为名缰利锁,成为飞黄腾达的敲门砖,既是对治学的亵渎,更是治学者自己的耻辱。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所以说,“人不知而不愠”,才是治学的最高境界。傅聪曾经说到“人不知而不愠”,说得很坦白:“这个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有人说,第三点我绝对做不到。我呢,比他们做到的多一些,要说真的做到,我看也做不到”(《深圳特区报》2005年2月6日)。傅聪说的是老实话,也是数千年来知识界的真面目。有人讨论今天何以很难出现“大师”级的人物,过不去第三境界这一关,恐怕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