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爱情中的那点事
高粉答主

2019-04-19 · 只要你开心,忘记我页没关系。
爱情中的那点事
采纳数:43 获赞数:3768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画》

唐代作家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以后,李龟年南奔湘中,曾在某官郎邸席上演唱本诗,这说明本诗在盛唐时已为时人所传唱,且在战乱年代依然长盛不衰,从中足见本诗感染人心之深。

这首诗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

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忧伤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远看山有色”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

“近听水无声”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

小蜜蜂爱绘画
高粉答主

2019-03-26 · 小蜜蜂爱绘画
小蜜蜂爱绘画
采纳数:276 获赞数:4565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古诗原文

《画》

作者:王维(唐)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二、白话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扩展资料

作者通过文字的描述,把一幅本是静止的画变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卷轴展现出来:苍翠的山,流动的水,绽放的花,欢鸣的鸟,一派鲜活的景象,把读者引入了无限的遐想之中。当读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的时候,才发现,画中的一切不过是一个个无生命的静物。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

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画 (唐代王维诗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鱼儿读书会摆尾
2020-12-01 · 优质创作者
鱼儿读书会摆尾
优质创作者
采纳数:46 获赞数:916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画》是一首五言绝句,据说作者是唐朝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诗的字面上容易理解,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色彩明亮,多美呀!缓缓的流水从山涧流出,走近仔细听,奇怪的是,却没有听到任何流水的声音。现在春天都过去了,百花依旧还在绽放,还在争奇斗艳呢。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有人走近了,想来机敏的小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而飞走。

这首诗隐藏谜语,充满情趣;写法也很独特,运用“一正一反”的对比写法,如远近、有无、取来;且对仗工整,如山水、花鸟,加上三对反义词,结构严谨。

有山有水,有花有鸟,但一切却那么违反自然规律,有悖常理;山虽远,但色彩明丽;水流动,却听不到声音;花儿盛开,却从没凋谢;鸟儿机敏,却不怕人。这一系列不得不引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里描述的其实就是一幅画,这幅画上画的有山水、有花草、有鸟儿,因为是一幅画,所以画上的山看得见颜色,画里的水听不到流动的声音,春天过去了画上的花还是很艳丽,人走近了画上的鸟也不会受到惊吓。这表现出了作者匠心的独具,图文对应,妙趣横生。作者的奇思妙想不得不令人折叹。

全诗读起来,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才能够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人又来,鸟不惊,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王维寄托情怀于物,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忧伤,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某洛君爱娱乐
推荐于2019-11-08 · 专注为您带来别样视角的娱乐信息
某洛君爱娱乐
采纳数:329 获赞数:1380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画》这首诗的意思是: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儿却纹丝不动。

《画》的原文如下: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作者:王维。

赏析:

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

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1、远看山有色

远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为有色?清秀俊朗红湿绿垂是色,寒色苍苍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异色,只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其有无限的风光。此乃是“静境”,静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静心者能品之。

这就好比是阳春白雪,一开始就将下里巴人给赶出了艺术空间。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诗人的眼中。

2、近听水无声

源头活水本是“动境”,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静的如此让人难以放弃去一探究竟,这样,我们就会接近此诗此画,这样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

一切的妙处只是因为“无声”,无声是一种美。王羲之的诗中有“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便也是这种美。有声无声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籁之声!庄子所提的“天籁”之声就是如此,当“天籁”与“人籁”“地籁”一起时,便共同构成一个常人无法言语的自然之声。

3、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花儿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的开放,并最终将自己的生命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美到极致后,飘然而去。但此中花儿不谢,只因在画中。不仅仅是如此,写的近近是画中的花,是春尽之时,花儿尽逝,无处得美而伤怀的感触在里面 。

鸟儿不惊,不知青春已尽,岁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但那种梦想只是在人的心灵处于一种安静的状态中我们才能够想起。

但不可得已是事实,诗人唯有带着淡淡的幽思去寻觅世间最后的能够寄托情怀的东西。人已去,空留花,鸟未惊,人又来,没有永恒的美丽,而一切的美丽都将隐于虚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弦之月NONO
高赞答主

2017-11-18 · 一个有才华的人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70%
帮助的人:1.1亿
展开全部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诗眼当然是最后一句。这种境界让我在上海博物馆门前的草坪上碰到了。

上海博物馆位于上海市中心,与市政府一路之隔。博物馆的建造与馆藏水平都是一流的,尤其值行称道的,是博物馆四周宽阔的草坪上,放养着数千只鸽子。这些鸽子多是白色,落在绿色的草坪上,很是好看。它们三五成群地啄食游人投喂的食物,表现得心安理得。由于鸽子们习惯了市中心的喧嚣,对汽车喇叭以充耳不阂,对喂食它们的游客也放松戒备,不但敢围在游客身边,有些胆大的,还跳上游客的手臂和头上,成为摄影者镜头里人与鸟友好相处的绝好题材。这种场面过去只在外国的一些照片中看到,现在却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真实场面。因为鸽子们的亲近,人们也变得更加友善,绝少看到游客惊吓追逐鸽子的场面,常常是鸽子们把路挡住,游客走到近前了,鸽子们才肯让路,应了那句"人来鸟不惊"的古诗了!

人来鸟不惊,这在繁华的大都市,的确不容易做到,这既反映了游客们文明水平的提高,更表现了人类与自然亲近的渴望。如果你到了上海,不应该错过此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