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政权形式,为何是士大夫和官家共治天下?
因为士大夫阶层的政治力量十分雄厚,已经能和宋朝君王分庭抗礼。
如果宋朝君王想撇开士大夫阶层单独治理国家,那是天方夜谭。上至宰相六部官员,下至大家族出身的部分七品县令,这都是士大夫阶层的成员。也就是说,士大夫阶层已经占据了官场中的许多席位,能和君王分庭抗礼。如果君王想绕开士大夫阶层单独实施自己的政令,那这些士大夫阶层出身的官员会选择阳奉阴违。这些政令得不到贯彻落实就只是写在纸上的“废话”,因此君王必须做出妥协,变相地和士大夫阶层共治天下。
当然,宋朝君王也不是啥都不懂的小白,不可能允许一个阶层和自己分庭抗礼、对抗皇权。只是士大夫阶层的出现充满了偶然和必然。首先,五代十国的战乱给天下带来了严重创伤,宋朝建立之后,第一任务就是恢复社会经济秩序,与民休息,通过合理的行政措施抚平战争创伤。这就需要选拔一定的官员代替君王治理天下,让武将去肯定不合适,毕竟五大三粗的他们哪懂政治上。因此,被派往全国各地的官员就成了最初的士大夫阶级,尤其是其中的大族子弟。
另一方面,宋朝君王极其忌惮武将势力,总是想方设法地削弱武将权力,制衡武将集团。君王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扶持士大夫阶层,也就是让文官和武官“打擂台”,以此限制武官的地位和权力,防止可能的兵变。事实证明,宋朝君王的目的实现了,但却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产物---士大夫阶层。等宋朝君王反应过来的时候,士大夫阶层已经是庞然大物,宋朝君王只能选择妥协,和士大夫阶层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