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数学问题

(1)求所有初中高中关于三角函数的公式及定理(2)求sin18\cos18\tan18的值,要详细过程(3)在三角形ABC中已知(b-c)/(cot0.5∠A)+(c-a... (1)求所有初中高中关于三角函数的公式及定理
(2)求sin18\cos18\tan18的值,要详细过程
(3)在三角形ABC中
已知(b-c)/(cot0.5∠A)+(c-a)/(cot0.5∠B)+(a-b)/(cot0.5∠C)=0
求证(cot0.5∠A)(cot0.5∠A)/(b-c)+(cot0.5∠B)(cot0.5∠B)/(c-a)+(cot0.5∠C)(cot0.5∠C)/(a-b)=0
这些都知道,有没有高级点的?
展开
风重的回忆
2007-10-25 · TA获得超过240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5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http://www.cbe21.com/subject/maths/printer.php?article_id=782
关于倍角和半角的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ot(A+B)=(cotAcotB-1)/(cotB+cotA) �
cot(A-B)=(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A)^2]
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
sin2A=2sinA*cosA
三倍角公式
sin3a=3sina-4(sina)^3
cos3a=4(cosa)^3-3cosa
tan3a=tana*tan(π/3+a)*tan(π/3-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 �
tan(A/2)=(1-cosA)/sinA=sin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
2cosAcosB=cos(A+B)+cos(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积化和差公式
sin(a)sin(b)=-1/2*[cos(a+b)-cos(a-b)]
cos(a)cos(b)=1/2*[cos(a+b)+cos(a-b)]
sin(a)cos(b)=1/2*[sin(a+b)+sin(a-b)]
诱导公式
sin(-a)=-sin(a)
cos(-a)=cos(a)
sin(pi/2-a)=cos(a)
cos(pi/2-a)=sin(a)
sin(pi/2+a)=cos(a)
cos(pi/2+a)=-sin(a)
sin(pi-a)=sin(a)
cos(pi-a)=-cos(a)
sin(pi+a)=-sin(a)
cos(pi+a)=-cos(a)
tgA=tanA=sinA/cosA
万能公式
sin(a)= (2tan(a/2))/(1+tan^2(a/2))
cos(a)= (1-tan^2(a/2))/(1+tan^2(a/2))
tan(a)= (2tan(a/2))/(1-tan^2(a/2))
其它公式
a*sin(a)+b*cos(a)=sqrt(a^2+b^2)sin(a+c) [其中,tan(c)=b/a]
a*sin(a)-b*cos(a)=sqrt(a^2+b^2)cos(a-c) [其中,tan(c)=a/b]
1+sin(a)=(sin(a/2)+cos(a/2))^2
1-sin(a)=(sin(a/2)-cos(a/2))^2
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
csc(a)=1/sin(a)
sec(a)=1/cos(a)
双曲函数
sinh(a)=(e^a-e^(-a))/2
cosh(a)=(e^a+e^(-a))/2
tgh(a)=sinh(a)/cosh(a)
avobut
2007-10-23 · TA获得超过130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9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50万
展开全部
三角函数

设三角形abc为一直角三角形(a:高度b:跨度c:斜度),其六个三角函数如下:
Sinθ=a/c=高度/斜度
Cosθ=b/c=跨度/斜度
Tanθ=a/b=高度/跨度
Cotθ=b/a=高度/跨度
Secθ=c/b=斜度/跨度
Cscθ=c/a=斜度/高度
求斜率的公式就是:Tanθ=高度/跨度
以上公式可利用科学函数计算器来求算,既快且方便!!

另有正弦余弦及正切定理: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c^2)+(a^2)-2caCosB
(c^2)=(a^2)+(b^2)2abCosC
正切定理:
[(a+b)/(a-b)]={[Tan(a+b)/2]/[Tan(a-b)/2]}
正切定理现已比较少用,但很好用,提供你参考一下!

锐角三角函数有 sin cos tan cot sec csc
倒数关系 sinAcscA=1 cosAsecA=1 tanAcotA=1
商数关系 sinA/cosA=tanA cosA/sinA=cotA
平方关系 sinA2+cos2A=1 1+tan2A=sec2A 1+cot2A=csc2A
sinA=cos(90-A) cosA=sin(90-A)
tanA=cot(90-A) cotA=tan(90-A)
secA=csc(90-A) cscA=sec(90-A)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簡單cool
2007-10-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5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三角函数

设三角形abc为一直角三角形(a:高度b:跨度c:斜度),其六个三角函数如下:
Sinθ=a/c=高度/斜度
Cosθ=b/c=跨度/斜度
Tanθ=a/b=高度/跨度
Cotθ=b/a=高度/跨度
Secθ=c/b=斜度/跨度
Cscθ=c/a=斜度/高度
求斜率的公式就是:Tanθ=高度/跨度
以上公式可利用科学函数计算器来求算,既快且方便!!

另有正弦余弦及正切定理: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
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c^2)+(a^2)-2caCosB
(c^2)=(a^2)+(b^2)2abCosC
正切定理:
[(a+b)/(a-b)]={[Tan(a+b)/2]/[Tan(a-b)/2]}
正切定理现已比较少用,但很好用,提供你参考一下!

锐角三角函数有 sin cos tan cot sec csc
倒数关系 sinAcscA=1 cosAsecA=1 tanAcotA=1
商数关系 sinA/cosA=tanA cosA/sinA=cotA
平方关系 sinA2+cos2A=1 1+tan2A=sec2A 1+cot2A=csc2A
sinA=cos(90-A) cosA=sin(90-A)
tanA=cot(90-A) cotA=tan(90-A)
secA=csc(90-A) cscA=sec(90-A)

你要好好学习呀
这都不会
加油
我相信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i8SIHBajHL
2019-09-21 · TA获得超过3980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47
采纳率:26%
帮助的人:156万
展开全部
一、小刘家刚买了一套商品房,在装修时,需在大厅的地面上铺上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大理石地砖,为了美观,再铺地板是不能重叠、无缝隙,不能将地板裁割,现量的大厅长27.2米,宽14.4米,问至少需正方形地板多少块?现在市面的方块砖有0.5米,1米的如果买0如果买0.5米的需要砖块=长27.2米*宽14.4米/0.5*0.5=1578.25如果买1米的需要砖块=长27.2米*宽14.4米/1*1=391.68至少需正方形地板1579(0.5米)或者392(1米)块。 2(n-2)*180=1200+内角180n=1560+内角n=(1560+内角)/180,边数要使n为整数,所以内角最少要60°,边数n=(1560+60)/180=9,它的外角=180-60=120°所以多边形除一内角外,其余各内角和为1200度。(1)此多边形的边数是9.
(2)此多边形必有一外角为120度。3.凸五边形的各内角和=(5-2)*180=540,度数比为1/18=30:60:90:120:240,求各内角的度数”(1)你认为这240°不符合题意,可以改为各内角度数比5:2:3:4:4,角度为:150、60、90、120、120.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2hMbYxCqQ2
2019-05-20 · TA获得超过381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38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154万
展开全部
第一题
两边同时平方!
第二题
连理解方程组,在一个方程中把另一个未知数表示出来,然后代入另一个方程组,求解!
第三题
把14分开,把他们几个分别配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最后答案是(x-1)的平方+(y+2)的平方+(z-3)的平方
做题不是要答案,但是别人只会告诉你解题的方法,你能学到的也是这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