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体肝移植的概念
从健康人体上切取部分肝脏作为供肝移植给患者的手术方式,如果捐献肝脏的人和接受肝脏的人之间有血缘关系,则称之为亲体肝移植。
肝脏移植主要有尸体肝移植和活体肝移植两种,活体肝移植又分为亲体肝移植和非亲体肝移植。目前尸体肝移植和活体肝移植中的非亲体移植供肝匮乏,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为防止非法器官买卖,活体供肝的选择只允许在亲属之间进行,如果捐肝的人和接受肝脏的人之间有血缘关系,就叫亲体肝移植。 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球性的器官匮乏已日益尖锐,严重影响了器官移植学,尤其是以肝移植为代表的临床大器官移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UNOS的数据显示,1990年,全美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为21,914人;1999年,这一数字为72,110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性供肝来源匮乏的矛盾更加突出。仅就肝移植而言,2000年全年全美仅有3796个尸肝可供移植之用;至2000年底,全美全年累计超过约15,000名患者等待供肝,等待肝移植的平均时间为468天,等待期间的死亡率高达15-20%;到2001年底,全美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已超过17,000人。同期的移植病例数年增长率却远远落后。随着等待肝移植患者的迅速增加,数量相对较为固定的尸肝愈加难以满足要求。在过去的十年里,为改变这种状况,移植学家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发展了包括亲体移植、异种移植、肝细胞移植、增加尸体供肝来源、采用边缘性供肝和一肝多受等在内的多种策略,这些新技术的实施对肝移植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些措施中,亲体肝移植备受关注,正在逐渐成为供体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在祖父母、父母与儿女、同胞兄弟姐妹之间都可进行,范围很广。进入21世纪,成人亲体肝脏移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截止2005年已完成13 000余例。
亲体肝移植是切取健康人的肝脏作为供肝,作为供者的人“无辜”地接受了一次大手术,这一代价是巨大的。从这种方法产生的第一天起,伴随而来的伦理学争论就从未停止过,并且非常强烈地渗透到临床实践的每个细节当中。亲体肝移植这种医疗方法存在的意义在于:缓解供肝短缺的现状,减少终末期肝病患者等待移植的时间。
从医学角度看,亲体肝移植是肝移植技术的高峰,对肝移植和肝脏外科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目前亲体肝移植技术领先的医院,无一不是国内著名的大型医疗中心。
从患者角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结束漫长痛苦等待肝源的过程和死亡的威胁,在亲人的帮助下,很快接受肝移植手术,重获新生。遗憾的是,即使亲人支持和有志愿者愿意捐献,最终能够有幸接受亲体肝移植的也只是1/3左右的病人。大部分因为身体条件不合格等种种原因,最终无法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