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 我来答
海猎o
2022-06-06 · TA获得超过987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6万
展开全部
先理解文义,“富而可求”这里的“富”是讲富贵,“执鞭之士”是指拿着鞭子的守门人,很低贱的官职。孔子说:“富贵如果可求的话,即使做执鞭之士我也可以接受;如果不可求呢,我会去追求自己的爱好。”
谈夫子对于富贵的取舍:富贵可求呢,愿为执鞭之士;不可求呢,从吾所好。

富贵的话题,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热衷的话题。尤其是财富的多少,几乎成了当今社会判断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最重要指标。拥有财富,不管你是否对社会有所贡献,你就是一个成功人士;如果你过得穷困潦倒,哪怕你对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世人眼里你也是一个不成功的人。那本章,孔子老师会给我们传递怎样的富贵观呢?我们从中还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以下我从几个角度去尝试理解。

首先讨论一下,富贵到底是可求还是不可求呢?有没有标准呢?当然有,以道为标准。《里仁篇》讲:“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所以这个标准是合乎道。合乎道的时候,这个富贵就可以求;不合乎道,就不能求,白给也不能要,这是本章最核心的精神。然而,按夫子的标准,怎样才是合乎道呢?

就是当我们所求的这个目标,能用这个富贵去利益大众,利益社会,利益环境,这就是合乎道的;而且求的过程,也要如理如法,符合道义,这种富贵就是孔子讲的富而可求。

儒家讲:“学而优则仕。”“仕”就是出来做官,做官可以得富贵,富那不一定,贵肯定是可以。做个清官不一定是富,但是这个职务呢,可以用来利益他人,帮助人民。所以我们看孔子当年也求,甚至于周游列国,到处去求,希望得到诸侯重用。那孔子到底是为什么而求呢?很显然,孔子是为了得到一个机会,推行周公之制,弘扬成仁之道。

清朝的学者焦循《论语补疏》里引用了孟子的话,说“非其道,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以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他引用的是孟子的话,说你如果不合乎道的话,你就不该求、不可求,这个时候哪怕是一箪食、一碗饭,也不可以接受;如果合乎道呢,那像舜帝那样接受尧帝的天下,也不为过。可见夫子所追求的这个标准是很高的,他完全是为了推行道。

那这样的标准,对于身在经济社会的现代人来说,它到底有没有意义和价值呢?我们现代人都会觉得对财富的追求,是一种理所当然,根本不用考虑背后还要有什么标准,顶多我不做什么违法的事,很少有人去抉择这个财富用来干什么?

我努力赚钱,我赚来的钱我自己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与别人何干!我何必再去考虑那么多标准!我为什么要考虑利益别人呢!为什么要考虑利益社会呢!孔子上面所说的关于富贵的合乎道的标准,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好像和我们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真的是这样吗?真的这个社会别人都与我无关吗?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这样的思维,我们想一想,世界会成为什么样的状况:为了富贵、为了赚钱,商店可以以次充好;为了赚钱,饭店可以使用地沟油;为了赚钱,医院可以选择过度治疗;为了赚钱,建设工程可以偷工减料;为了赚钱,商品广告可以夸大其词。

再看,如果我们没有标准,我们赚了钱该怎么花呢?因为有钱,我们就可以无所顾忌地去浪费粮食吗?因为有钱,我们就可以无所节制地去消耗资源吗?因为有钱,我们就可以任性地制造漫山遍野的垃圾吗?我们应该认真地想一想,这一切真的与我们无关吗?享誉世界的英国人,汤恩比博士,1972年就写了一本书,叫《展望21世纪》,他在书里说了这样的话:“今天的人类社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代,而且还是人类咎由自取的结果。”汤恩比博士被称为20世纪当之无愧的知名的历史学家、伟大的智者。

他说过,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我们不要轻忽祖先、先贤给我们留下来的智慧,我们的祖先是智慧的祖先,我们的文明是是值得骄傲的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不重视、不弘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再来看,孔子在可求的时候,他会做什么?

孔子在鲁国最初的时候,做过一个小官——中都宰。在任期间,他把这个地方治理的非常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社会和谐安定。他就是用自己的实践告诉世人,推行周公之制、圣贤之道,可以实现社会和谐,这是一条可行的光明之路。证明给世人看,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官,但是孔子用它在弘道。

所以孔子讲,如果合乎道的话,虽是执鞭之士,这样低贱的官位,我也要去接受,我也要去好好地做。为什么?因为这能够帮助推行周公之制。所以说,圣贤之道,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岗位上,你都能实践出来。所以说一个人的高贵与贫贱,不是看财富,不是看地位,是看你的目标。

还有一种是不可求的状况。何为不可求呢?就是这个富贵不合乎道义,这个时候就不要去求,不要强求,不要妄求。譬如说做生意,一定要靠以次充好赚钱,我们就不赚这个钱;建房子,如果要靠偷工减料才能赚钱,我们就不赚这个钱;当官,如果只是为了获得私欲的满足,为了获得权力,就不要去当,这叫不义。

夫子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夫子将富贵看成是浮云一样,因为夫子的目标,不是富贵,是富贵背后的那个行道。你看夫子,他做官做到大司寇,这个官位可以帮他实现理想,他上任的时候很高兴啊。但是当鲁国的国君和季孙大夫都不能配合,沉迷于女色的时候,夫子就离开,对于这个官位,对于这个贵的地位,一点都不留恋,真正是把富贵看成是浮云,他所求的只有一样,就是“道”。孔子真正是做到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那不可求的时候,怎么办呢?“若不可求,从吾所好”,追求自己的爱好,而去做自己爱好的事。那提到爱好,我们会想到什么呢?我们会想到看书吗?还是想到去旅游?或者想到听音乐?摄影?或者是运动?或者是喝什么茶?或者是去见什么朋友?那我们看一看孔子他所好是什么呢?很显然,他所好的还是那件事——弘道。

那个时候,当他获得的富贵不能为弘道服务的时候,他就离开,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追求他的所好——弘道之路。周游列国不被列国接受,他回到鲁国,继续从其所好,整理典籍,教育子弟,还是同一件事——弘道。这就是孔子,伟大的孔子,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至圣先师。

关于这一章,蕅益大师有一个评伦,“说得求富者败兴。”意思是讲,求富者的败和兴,就是兴亡呀,如果是不可求而妄求的,那必败;如果你所求是为了众生,为了万民,为了社会,不求你也会得到,你就会兴。所谓得道者兴,失道者败。后面呢,还引了李卓吾先生的话,他说:“今之求富者,俱是执鞭之士。”非常有意思,他借古讽今,说今天求富贵的人,都是什么人呢,都是执鞭之士。

“执鞭之士”大家都知道,开头解释过,就是低贱,低贱的工作。就是说,我们今天求富贵而工作,这就是一个低贱的工作,不管你做什么,如果你的目标是为求富贵而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个低贱活。这个说法很有味道,大家可以去细细体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