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有没有迷信一点、神奇一点的解释?看了几个解释,不是很满意,我来抛砖...
“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有没有迷信一点、神奇一点的解释?
看了几个解释,不是很满意,我来抛砖引玉,
我把原文分为三节,
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3、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1和2是同一个意思,2节是对1节的详细阐述,大致意思应该是,得失荣辱之所以能左右人的情绪波折,是因为人有身体这个顾虑,夏天怕热着,冬天怕冻着,
或者说,肉体状态的人,是意识状态的人,的累赘。
关键是3节,按照道德经行文的习惯,后面老子通常会从前面的文字中引申出一个寓意,或者给出一个解决方法,注意“故”字。
第3节中,贵和爱两句应该不是相近的意思,而是相反,
贵是畏惧,(如前面贵大患若身),
爱是喜好,乐于的意思,
贵以身为天下,不愿意为天下苍生造福,自谋私利,
爱以身为天下,为人民服务,天下为公,
可是我按这样解释下去的结果,就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了,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我觉得,我对1、2节的理解没问题,问题就出在第3节。
而且,我想听听一些超自然的解释,,,
道德经被道教神化了这么多年,就没人来点神话色彩的么? 展开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有没有迷信一点、神奇一点的解释?
看了几个解释,不是很满意,我来抛砖引玉,
我把原文分为三节,
1、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3、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1和2是同一个意思,2节是对1节的详细阐述,大致意思应该是,得失荣辱之所以能左右人的情绪波折,是因为人有身体这个顾虑,夏天怕热着,冬天怕冻着,
或者说,肉体状态的人,是意识状态的人,的累赘。
关键是3节,按照道德经行文的习惯,后面老子通常会从前面的文字中引申出一个寓意,或者给出一个解决方法,注意“故”字。
第3节中,贵和爱两句应该不是相近的意思,而是相反,
贵是畏惧,(如前面贵大患若身),
爱是喜好,乐于的意思,
贵以身为天下,不愿意为天下苍生造福,自谋私利,
爱以身为天下,为人民服务,天下为公,
可是我按这样解释下去的结果,就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了,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我觉得,我对1、2节的理解没问题,问题就出在第3节。
而且,我想听听一些超自然的解释,,,
道德经被道教神化了这么多年,就没人来点神话色彩的么? 展开
展开全部
这应该来自《道德经》第十三章,下面将我注释的本章送给你,看看合不合适: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要惊
明朝的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这么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千百年来,宠辱不惊一直是洒脱、风流的高士们追求的最高境界。陶渊明躬耕柴桑,悠然见性;李白白鹿青崖,潇洒于名山大川;范仲淹虽黜,不以物悲、不以物喜传唱人间;更了不起的还有一个武则天,立一块无字石碑,千秋功过,留于后世评说……这是真名士、真风流。
可老子在这里却要讲宠辱若惊,并且要将这种宠辱之惊看成一种灾难,甚至要看成一种威胁到自己身体的大灾难。只有当这种灾难威胁到生命、尊严的存在的时候,才能引起“身”的警觉。“身”对于外物应该是有反应的,要“贵身”。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战国时的杨朱。他主张贵生、重己,提出了“不拔一毛,不利天下”的传世名言。所以,他成了后人抨击的对象,被大骂为“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事实上,许多人却忽视了杨朱的下面一句:(不拔一毛,不利天下,天下大治矣)。他的实质要求是人不能损人利己,也不一定要舍己为人,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坚持从细小处开始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就不会出现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平等现象了。这是一种真正的无为而治。
回过头来,老子主张贵身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达到社会的大治。人应该有所不能,有所珍惜,有所不舍。有了不能,便会有所约束,有了约束便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规范,便知道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必须做,进而能洞察出哪些是真“宠辱”,哪些是世俗的假“宠辱”。以这种价值规范去指导自我的行为规范,去管理天下、治理人民,何求天下不能大治矣?
所以,爱我与爱国是并不矛盾的,高士们也绝没有必要因身的存在而感到受累无穷。当一个社会人人都珍惜自身的生命,人人自觉地维护自己的人格,良好的社会公德怎愁不现,国家怎能不会和谐、健康地向前发展呢?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宠辱要惊
明朝的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这么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千百年来,宠辱不惊一直是洒脱、风流的高士们追求的最高境界。陶渊明躬耕柴桑,悠然见性;李白白鹿青崖,潇洒于名山大川;范仲淹虽黜,不以物悲、不以物喜传唱人间;更了不起的还有一个武则天,立一块无字石碑,千秋功过,留于后世评说……这是真名士、真风流。
可老子在这里却要讲宠辱若惊,并且要将这种宠辱之惊看成一种灾难,甚至要看成一种威胁到自己身体的大灾难。只有当这种灾难威胁到生命、尊严的存在的时候,才能引起“身”的警觉。“身”对于外物应该是有反应的,要“贵身”。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了战国时的杨朱。他主张贵生、重己,提出了“不拔一毛,不利天下”的传世名言。所以,他成了后人抨击的对象,被大骂为“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事实上,许多人却忽视了杨朱的下面一句:(不拔一毛,不利天下,天下大治矣)。他的实质要求是人不能损人利己,也不一定要舍己为人,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坚持从细小处开始维护自己的权益,那么,就不会出现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平等现象了。这是一种真正的无为而治。
回过头来,老子主张贵身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达到社会的大治。人应该有所不能,有所珍惜,有所不舍。有了不能,便会有所约束,有了约束便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规范,便知道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必须做,进而能洞察出哪些是真“宠辱”,哪些是世俗的假“宠辱”。以这种价值规范去指导自我的行为规范,去管理天下、治理人民,何求天下不能大治矣?
所以,爱我与爱国是并不矛盾的,高士们也绝没有必要因身的存在而感到受累无穷。当一个社会人人都珍惜自身的生命,人人自觉地维护自己的人格,良好的社会公德怎愁不现,国家怎能不会和谐、健康地向前发展呢?
展开全部
唉~
我也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大致上也就是分享一下思路,大家交流一下。
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躯体是会老化腐朽的,当我们把眼睛只盯在自身上,就会计较蝇头小利,就会斤斤计较,但是当我们不在专注于自身,而把眼界放宽到天下苍生上,世界的延续就是自己的延续,世界好就是自己好,那也就等于自己万世长存了。更不会为了得失而心生烦恼。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得到了真的得到了吗?失去了真的是失去了吗?是自己的,永远是自己的,不是的得到了还不如没有。这一‘惊’字道出了人生需要的是冷静、淡定,从个体转移到整体,很多事情也就明白了。明白了,这个‘惊’字也就完成了。
嗯~还有,‘贵’的解释,老觉得,这个‘贵’是由珍贵、宝贵引申出来的赞同、表扬的意思,就是说,具有‘大患若身’这种观念挺不错的。
所以后来的解释可能是,珍爱天下如珍爱自己一般,那天下和自身有什么区别,所以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
英雄的长生之道。
——————————————
哈哈哈哈!!!!!
让坏百度拦!我都回答两次了,坏百度两次都拦,郁闷的人。再追问,可以选择在评论那里追问。
——————————————
这里的思维是这样的——因为世界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世界,所以世界好,我们就好。世界可以万古长存,就等于我们万古长存。
具体解释,你在评价那随便说什么,我再举例子,都不知道百度在想什么,人家举的例子可是中规中矩的,偏偏就是要拦,冤枉啊!
我也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大致上也就是分享一下思路,大家交流一下。
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躯体是会老化腐朽的,当我们把眼睛只盯在自身上,就会计较蝇头小利,就会斤斤计较,但是当我们不在专注于自身,而把眼界放宽到天下苍生上,世界的延续就是自己的延续,世界好就是自己好,那也就等于自己万世长存了。更不会为了得失而心生烦恼。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得到了真的得到了吗?失去了真的是失去了吗?是自己的,永远是自己的,不是的得到了还不如没有。这一‘惊’字道出了人生需要的是冷静、淡定,从个体转移到整体,很多事情也就明白了。明白了,这个‘惊’字也就完成了。
嗯~还有,‘贵’的解释,老觉得,这个‘贵’是由珍贵、宝贵引申出来的赞同、表扬的意思,就是说,具有‘大患若身’这种观念挺不错的。
所以后来的解释可能是,珍爱天下如珍爱自己一般,那天下和自身有什么区别,所以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
英雄的长生之道。
——————————————
哈哈哈哈!!!!!
让坏百度拦!我都回答两次了,坏百度两次都拦,郁闷的人。再追问,可以选择在评论那里追问。
——————————————
这里的思维是这样的——因为世界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世界,所以世界好,我们就好。世界可以万古长存,就等于我们万古长存。
具体解释,你在评价那随便说什么,我再举例子,都不知道百度在想什么,人家举的例子可是中规中矩的,偏偏就是要拦,冤枉啊!
追问
世界好就是自己好,
---------------------------
就是感觉这个地方有跳跃,为什么世界好就是自己好?
前面说宠辱若惊,全因为有身体,如果没有身体,也就无所谓惊不惊了,
后面就跳跃到以身为天下了,这中间的逻辑是什么?
死都死了,世界好不好还与自己有关系吗?
追答
我很想回答的,但是又被百度给劫了,哼!一点都不大度!!!
——————————————————
世界好就是自己好代表着,自己跟世间已经一体了,具体例子就不给了,百度老拦截,老拦截,其实只是一个例子而已,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要爱惜身体健康,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来回答一下,是对是错全凭楼主。
前两句话的关键是“宠”和“辱”,后一句的关键在“贵”和“爱”,为什么这么说,你看这些词结构意义是很相似,用拆字法解释,龙和辰意义差不多,寄和托意义也差不多,原文的意义和用词好像是在和当权者说的。这句话实际上和“无为而治”很接近,可是“无为”很难做到,因为“为吾有身”啊,那解决的办法呢,“贵”如果是“归”的意思,“爱”是“隘”的意思,那是不是“隐退”和“小国寡民”呢?如果按道教的解释,是不是教人去“羽化成仙”呢?
前两句话的关键是“宠”和“辱”,后一句的关键在“贵”和“爱”,为什么这么说,你看这些词结构意义是很相似,用拆字法解释,龙和辰意义差不多,寄和托意义也差不多,原文的意义和用词好像是在和当权者说的。这句话实际上和“无为而治”很接近,可是“无为”很难做到,因为“为吾有身”啊,那解决的办法呢,“贵”如果是“归”的意思,“爱”是“隘”的意思,那是不是“隐退”和“小国寡民”呢?如果按道教的解释,是不是教人去“羽化成仙”呢?
追问
嗯,我也觉得有点无身无己,以至于无私无为的味道,
可是又觉得这个结论和前面的贵大患若身之间有点跳跃,有点因噎废食的感觉,
似乎中间还缺少个什么逻辑,圣人的文章,逻辑应该很严密的才对。
追答
圣人的文章因为有了引语,才显得更有味道。这“故”字前是不是有段引语呢?我不才,愿补充两句,看看行不行。
伊尹得宠,太甲复位而亡;纣恨左衽,掳夷自陨其身。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