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章

 我来答
粘致0gh
2022-06-25 · TA获得超过951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4.5万
展开全部
罗老师版本: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纇。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贞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本章是一个小结。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境界高的人听了道以后,非常勤勉的去做;境界中等的人听了道以后,对道的存在半信半疑;境界低的人听了道以后,大笑它,不笑这都不是道。

上士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看到能量回流,愿意不断给予”,大部分人的人都是中士,在神圣和世俗之间摇摆,下士只看到眼前的东西,看到付出,看不到未来(这是由人的“动物性”决定的)。

每个人都有动物性和神圣性,《道德经》就是想要我们不断地发掘出神圣性。要摆脱“动物性”,跳出来从高处看人生。尽量去做上士,多按照道做事,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加圆融无碍,更加幸福的。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纇(lei四声):

所以有句话说:光明的大道反而看起来好像很昏暗,在大道上进步反而像是在往后走,平坦的大道看上去反而像不平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当您“无我利他”时,有些人说你“笨、傻”的,实际是他的评判标准不一样,所以他们可能觉得你在走一条昏暗、后退、不平坦的路。可这些人相对都是境界低的人,反倒是他们眼里的“傻事”,恰恰才是通往成功的大道。

你按大道做事,不必听别人怎么说。

举例:老干妈一天卖出130万瓶的辣酱,一年企业利润几十个亿,创始人陶华碧只会写她的名字,没有一分钱贷款,怎么就做得这么好?最开始都是送人辣酱,根本不赚钱,但是顾客却越来越多。附近小学生吃饭,吃着吃着有一个不来了,学生说他退学了,陶华碧让学生转达说必须要让那个孩子上学,学费她出,以后过来吃饭,也不要钱,说一定不能像我一样大字不识。“老干妈”怎么来的,就是因为这些孩子们叫她“老干妈”。(听了这个故事,果然同学很是感动啊!)

从20多个员工开始,吃住免费,到现在2000多人吃饭,都是吃住免费。现在的人一定会想:这不是傻么?给他们工资,还吃住全都给解决了??

但其实正因为陶华碧这样对员工,下面员工对“老干妈”这个品牌也是很负责,也就形成了这个品牌的良性循环,这就是人格魅力,大道在民间,在人心里。

启发:人人都有道心和私心,私心膨胀,就会把道心蒙蔽了。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

上德之人就像山谷一样,真正品行高洁的人反而看起来很污浊。

境界越高,做事越多,就会发现还有更多的事情没有完成,大师都是把自己放得很低,没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

按照道做事就行了,不要在意别人评判你的形式,很有可能是别人利益被冲突了,就开始评判你。

举例1:罗老师朋友跟他讲说韩国公司里,往往趾高气扬的人,差不多都是最底层的人,往往是会长级别的,反倒是各种给你鞠躬、客气。

举例2:一次一个大学生在校园入学,遇到一位老人家,请他帮忙看一下行李,他去报名,然后这位老人家就给看着行李,等同学回来才走,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家就是季羡林。

启发:生活中如果我们都能把自己放在“山谷”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圆融,这也是“上德”的基础。

举例3:包拯不受贿,不通融,别的官员一定会不爽他,历史上刚正不阿,品行端正的人,都会被一些世俗的人排挤,也就是“大白如辱”的意思,真正得道的人往往是被世人误解的。

举例4:罗老师讲他的爸爸一直都是不求人办事,曾经罗老师都觉得他是“老面瓜”,现在才理解爸爸坚持自己的原则,心胸坦荡。

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贞如渝:

广大的德行好像是不够的,建立起来大德行的人好像苟且一样(没觉得回报多重要),坚定的品质好像经常在改变。

偷:随意的朴素的苟且的普通的,没有多么光鲜亮丽的。

悟道的人看到的是本质,普通人看到的是表面。只要心中坦然,无须在意他人的评价。

举例1: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人家来报捷报时,王阳明在讲课,且不让来报者打扰他讲课……

举例2::一位老人家从73岁开始蹬自行车收垃圾捐钱,20年,捐了35万帮助贫困孩子上学,直到93岁去世,资助了300多个孩子上学,大德并没有多么光鲜亮丽,而是低调朴素的。

举例3:宋金元名医李东垣教他的学生罗天益时,不但不收学费,还给他钱,让他好好把医学学下去,后来罗天益到了元朝太医院,外表看似好像变了(为元朝服务),但实际他却一直在元朝传承他老师李东垣的医学思想,最后才写了一本自己的书。

举例4:中医给你调理身体,方法因为环境因素改变而改变,但是本质没有改变,就是为了调理好你的身体。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特别大的方形物体,就没有四个角了(因为我们的看出去的远方有限),从我们的视角看过去只能了解一部分,一个事物要发展,最终成为大的,需要漫长的积累,现在多来形容人才,人才都要经过长久的历练才能形成,真正大的声音反而没有声音。

隅:角落。

举例:曾国藩忍辱负重的成长经历,最终成大才。

从我们渺小的角度看事物,很可能看到的只是片面。

我们的理解,都只是在我们的角度,耳朵听的都是有个范围的,超过多大频率我们就听不见的。

老子在这里表面讲一个自然现象,大到一定程度,你越感受不到了,实际是在讲“道”,在他的知识体系里,是没有大小前后高低都是相对出现的,其实是我们的境界很低,目光很窄,根本看不到全貌,甚至看到的可能是相反的。

这里讲的都是我们的认知,看问题角度要放宽一点,不要狭隘,不要做下士。

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特别大的呈现(道)是看不到形状的。道特别广大但是没有名,只有道是这个世界开始的源头并且形成这个世界。(即使道有这么大的功用,但是却还是无名无形的)

象:里面的事物在外表的呈现。(天象)

“大象”在《道德经》里特指天之道。

道的功用非常广大,可是却呈现出相反的形态。不要用世俗的眼光看问题,不要计较标准,而要坦然去做。

本章主要讲不要用世俗的观点看问题,一旦用这样角度看,很有可能看到相反的状况,其实你看到的很多都是假象,就别计较了,坦然去做吧,忘记回报,这是上士。所以我们要提升自己的眼界,把自己目光放远。

举例:“吃亏是福”中的“吃亏”,就是用狭隘的目光看待这个问题。比如罗老师母亲年轻时给同事做裤子,不收钱而且很辛苦,说是“吃亏是福”,但是现在却收获了友谊,她们同事相处的关系很好,并不吃亏啊。

记得点赞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