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日本电影《情书》?

 我来答
教育评论员说
高能答主

2021-05-27 · 专注分享教育类知识,坚信知识就是力量。
教育评论员说
采纳数:1046 获赞数:49129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 剧情散而不乱,层层递进

影片开头从躺在白茫茫的雪地上的渡边博子切入,一身黑色的渡边博子和空无一人的雪地形成极其强烈的对比。然后,在大远景镜头里,渡边博子化为一个小小黑点,随着镜头的移动,渐次出现的是远方层层叠叠的居民楼,这意味着故事将要走进人群和烟火之中。

随之而来的画面是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树(男)三周年葬礼,镜头里出现了一群身着黑色衣服的人,背景同样是苍白和悲凉的雪景,不仅将开头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哀伤情绪延续了下去,还顺便交代了故事背景,层层递进,可见情节设计之用心。

这种层层递进的剧情推进方式并不只这一处。在博子和藤井树(女)通信的过程中,得知藤井树(女)是树(男)的中学同学。博子出于对树(男)的想念,希望藤井树(女)写信将树(男)学生时代的故事告诉她。于是剧情便水到渠成的将藤井树(女)拉进了回忆中。

在回忆中,藤井树(女)曾经用过照相机观察过操场跑道上的树(男),于是博子给她寄来了相机,恳求她去树(男)的学校拍一些照片寄给自己。藤井树(女)便拿着相机,来到已经没有了树(男)的学校操场,接着又去拍了教室,并且遇到了曾经的老师和学妹,知道了“寻找藤井树”游戏和树(男)在山难中去世的消息。

相机、操场、老师和玩“寻找藤井树”游戏的学妹,种种要素巧妙地连接了回忆和现实,在这样环环相扣的剧情设计中,一点点将故事推向高潮,却没有任何时空割裂感。

2、 角色之间互相都有关联,无一丝赘余

《情书》中的角色安排,无论是主角、配角还是龙套,都没有一丝浪费和多余。博子因迟迟无法接受树(男)的死亡,在思念驱使之下,向那个已改建成公路的地址寄了一封信。这封实为寄往天国的信,正如博子对秋叶先生所说:“就是知道这封信没有人能收到,才要寄的。”

博子不过想假装树(男)还好好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也正是因为角色这样强烈的动机,才不停的推动着剧情发展。

再看藤井树(女),在故事前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却在无意中被博子推动着走进了回忆中。在故事的中后部分,一点点的寻找自己青春的拼图,后知后觉地拼出了自己的初恋故事。在故事的结尾处,把本来要寄给博子的信留了下来,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不提其他配角,这部电影中就连出场几秒钟的出租车司机也身负重任。司机因为刚送完藤井树(女)回家,又刚好被从藤井树(女)家离开的博子和秋叶拦到,无意中说了一句博子和藤井树(女)好像……这一句小小的真相揭露,又将剧情推向一个小高潮。不得不说,这部电影里的每个角色都恰如其分的存在着。

3、故事节奏恰到好处

电影的故事节奏非常重要,节奏失衡的电影往往要遭观众抛弃。《情书》作为一部爱情片,没有狗血,没有情敌,甚至连男主角都只在回忆里出现。但就是这样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反而更能凸显故事节奏设计上的不俗。

《情书》在故事的第一段,重心在博子身上。随着博子和藤井树(女)信件的来往,博子的疑问和观众的好奇都在层层堆积不断增加。这时候,博子有强烈的动机行动,进而推动剧情发展,而观众也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在影片进行到30多分钟左右,博子动身去找藤井树(女),顺利进入故事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会发现,博子的镜头逐渐减少,重点则放在了藤井树(女)的现实生活和青春回忆中,这时故事已入佳境。藤井树(女)学生时代青涩朦胧的初恋,成为了重要的描写对象和抒情对象。

故事第二阶段结尾处,藤井树(女)还经历了一段“肉体死亡”的危机,但这个死亡危机因为之前的铺垫,反而来的恰到好处。当藤井树(女)躺在病床上时,影片里穿插了一段平行蒙太奇,将博子宣泄的呐喊和藤井树(女)的呢喃自语交织在一起,如同进行了一场记忆和身份的置换,博子最终得到了救赎,从刻骨铭心的伤痛中走了出来。

故事的第三阶段,也就是结尾处,一群学妹跑来找藤井树(女),交给她一本《追忆逝水年华》,这是当年树(男)委托藤井树(女)归还的书。在学妹的提醒下,藤井树(女)看到借书卡后面自己的素描画像,那是少年未来得及说出口的告白。

在藤井树(女)手足无措的哭泣声里,影片迎来结局,为这段迟到的爱情画上了一个隽永含蓄的句号。如果说这样高超的叙事手段,能让我们轻易就沉浸于光影世界中,那么影片中对于爱与死亡的探讨,则让我们一遍遍流连忘返,迟迟不舍得从中抽身。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