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

 我来答
冰藕不知天下知4475
2022-06-12 · TA获得超过747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121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41万
展开全部
“依恋理论”是有关心理学概念“依恋”的一种理论(或一组理论)。“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bowlby(1907-1990)及同事做出。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中文名

依恋理论

外文名

Attachment Theory

应用学科

心理学

应用范围

发展心理学

概述

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Harlow, 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在成长过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幼猴。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其它相关

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

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

陌生情境

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设计了一种被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过程,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进行20分钟的游戏,并使照看者及陌生人进出房间,从而再现出大多数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熟人、陌生人情境变换。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儿童体验到如下情境:

1.与母亲一起留在游戏室中。

2.陌生人进来,加入他们。

3.母亲离开,留下孩子与陌生人留在房间中。

4.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开,母亲和孩子在一起。

5.母亲离开,留下孩子单独呆在房间中。

6.陌生人返回房间,与孩子一起留在房间中。

7.母亲返回,与孩子重聚。

观察儿童行为的两个方面:

8.儿童从事的探索行为(即,玩新玩具)的总量。

9.儿童对母亲行为的反应。

依恋风格

基于其行为表现,可把儿童分为三类。每一类反映一种不同的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安全型依恋

安全依恋于母亲的儿童,当母亲在场时,会自由地进行探索、与陌生人打交道,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得心烦意乱,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高兴。

按照理论,当知道存在一个可在需要时返回其中的安全基地时,儿童能够最好地从事探索行为。提供支持会增强安全感,儿童还认为母亲的支持有用,这使儿童学会如何在将来应付同类问题。因而,可把安全依恋看做最具适应性的依恋风格。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当母亲可以亲近、能够以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会成为安全依恋型。另有人指出,还存在影响儿童依恋的其它决定性因素,并且,父母的行为也会受到儿童行为的影响。

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

焦虑-抵抗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对探索行为及陌生人焦虑,即使母亲在场亦如此。母亲的离开会使儿童极端沮丧。母亲返回时儿童会表现出矛盾心态:寻求保持与母亲的亲密但会怨恨,并且在母亲开始关注时进行抵抗。

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母亲的这种养育风格:尽心尽力但自以为是。即,儿童的需要有时被忽视,直到完成其它某些活动,并且有时,更多是通过双亲的需要而非儿童的主动要求,来关注儿童。

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

焦虑-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亲——在母亲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或有何人,儿童的情绪都不会有多大变化。

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漫不经心的养育风格。儿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儿童相信对需要的传达不会影响到母亲。

还存在第四种类型,即所谓的“紊乱依恋”。 “紊乱依恋”不是一种依恋风格,因为它是连贯风格或应对模式的缺乏。抵抗和回避风格虽然不是完全有效,但它们仍是应付世界的策略。而紊乱依恋型儿童把照看者体验为既受到惊吓、又吓人。人类交往被体验为是无规律的,因而儿童无法形成连贯的交际模式。如果儿童借助照看者来反映、理解自己,紊乱儿童就是在观看破裂为无数碎片的镜子。这比后天无助更严重,因为它是自我而非情境的模板。

亲密关系中的依恋

基于Bowlby 和 Ainsworth的工作,其他研究者在成年人与恋爱伴侣及配偶的关系中发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安全依恋的人能够信任自己的伴侣,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自信地各自独立活动。焦虑矛盾依恋风格的人会因 为他们的交际行为,而被伴侣看成是过分依赖,而引来麻烦。他们易于担忧伴侣是否爱自己、伴侣是否珍重自己。回避依恋风格的人有时会难以与他人亲近。他们难以信任他人、也不喜欢依靠他人。

依恋模式通常形成于婴儿期。有观点认为,成年人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反映着他们与母亲的依恋风格。

[背景: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後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於「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著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MaryAinsworth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20%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後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和同事们记录到的第三种依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回避型儿童(约占20%)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於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物体。

Ainsworth的工作很重要,这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她用实验揭示了在安全和惊吓情境中的依恋行为类型的真实存在。第二,她最早对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进行了经验性分类。她在研究中发现存在至少三种类型的儿童: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的儿童、焦虑-抵抗的儿童、以及焦虑-回避的儿童。最後,她表明这些个体差异与儿童出生後第一年内在家庭中的婴儿-父母互动相关联。例如,在陌生环境中显得有安全感的儿童的父母,一般会及时地对儿童的需要做出反应。而在陌生环境中显得无安全感的儿童(即焦虑-抵抗或回避)的父母常常对儿童的需要不敏感,或者是以反覆无常或遗弃的方式照顾儿童。

[成人恋爱关系]

虽然鲍尔比主要关注於理解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实质,但他相信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阶段都具有依恋性。不过直到1980年代中期,研究者们才开始严肃地考虑依恋过程延续到成人期的可能性。Hazan和Shaver(1987)对恋爱关系背景中的鲍尔比的观点进行了早期考察。Hazan和Shaver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婴儿和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都是依恋行为系统这一同样的动机系统所导致的。Hazan和Shaver指出,婴儿-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1)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

(2)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3)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4)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5)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

(6)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基於这些类似,Hazan和Shaver得出结论说,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照顾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并且,浪漫的爱是依恋行为系统和动机系统的特徵,这些系统产生出照顾行为和与两性相关的现象。

[成人依恋理论的三个内在结论]

恋爱关系可能是依恋关系,当代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受到这一观点的深刻影响。从这一观点出发至少能得到三个重要结论。

首先,如果成人浪漫关系是依恋关系,那麼Ainsworth在婴儿-照看者关系中观察到的那种个体差异,也应该在成人关系中观察到。例如,我们应当期望一些成人在自己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相信在需要时伴侣会随时出现,并能够依赖於他人和让他人依赖自己。我们也会期望存在与此相反的成人,他们在关系中感到不安全。例如,一些无安全感的成人会是焦虑-抵抗型:他们忧虑於别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并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和愤怒。还会有回避型成人:他们似乎不太在意亲密关系,可能宁愿不依赖於别人、或不让别人过於依赖自己。

第二,如果成人恋爱关系是依恋关系,那麼成人关系的「工作」方式应当类似於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工作方式。换句话说,促使儿童探索环境的同类因素应当也能够促使成人探索环境,这一因素对於儿童来说即是有一位会及时响应的照看者,对於成人来说则是有一位会及时响应的伴侣。使得依恋对象符合婴儿「心意」(即及时响应、可亲近性)的同类事物,也应当符合成人恋爱伴侣的愿望。重要的是,依恋的个体差异应当会影响成人期中的关系及个人活动,就像它在童年期中产生这种影响。

最後,成人在自己的成年关系中是否有安全感,可能部分地反映著他/她在早年儿童期中的依恋体验。鲍尔比相信,儿童的与关系有关的心智表徵或工作模式(即行为和思维的期望、信念、「规则」或「脚本」),是他/她的受照看体验的一个机能。例如,安全的儿童相信别人会帮助他们,因为过去的体验使他得出这个结论。一旦儿童获得这种期望,他/她就会找寻符合这些期望的关系体验,并带著这些信念感知其它关系。按鲍尔比的说法,在一生中,这种过程应当会增进依恋模式的连续性,虽然如果人的关系体验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则他/她的依恋模式就有可能发生变化。简单地说,如果我们假设成人关系属於依恋关系,则有安全感的儿童长大後在恋爱关系中也具有安全感。

以上内容以对成人依恋的早期和当代研究为背景,简单讨论了上述三个结论。

那麼,我们在儿童身上观察到的同种依恋模式,是否也能在成人身上观察到?

对成人依恋的最早研究,包括对成人依恋中的个体差异间的关联的研究、人们对自己的关系的看法、以及他们对与自己与父母关系的记忆。Hazan和Shaver(1987)编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用以测量这些个体差异。(这些个体差异经常被称为依恋风格、依恋类型、依恋倾向、或依恋系统组织差异。)简而言之,Hazan和Shaver要求被研究对象阅读下列三段内容,并指出那段内容最好地描述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所思、所感和行为:

A.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难以完全信任他们、难以让自己依赖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这使我感到不舒服。

B.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於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

C.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

基於这种三分类测量的结果,Hazan和Shaver发现,成人类型的分布情况类似於婴儿。换句话说,在成人中,约60%认为自己是安全型(B段)、约20%把自己描述为回避型(A段)、另有约20%把自己描述为焦虑-抗拒型(C段)。

这种研究虽然有助於依恋风格和关系功能间的关联,但它不能全面地检验这样一种假设:在婴儿身上观察到的同类个体差异也出现在成人中。(Hazan和Shaver的测量假设存在这种情况。)後来的研究以多种方式考察了这一假设。例如,KellyBrennan和同事收集了若干陈述(如「我相信在需要时别人会帮助我」),并统计了这些陈述同时出现的情况。Brennan的发现使人认为,成人依恋模式中存在两种基本的维度。一个关键变量被称为依恋相关焦虑。这一变量得分高的人会忧虑於伴侣是否可亲近、及时响应、注意自己,等等。这一变量得分低的人对伴侣更有安全感。另一关键变量被称为依恋相关回避。这一维度得分高的人不愿依赖别人或向别人开放。这一维度得分低的人更乐意与别人亲密、在依赖别人和让别人依赖自己时更有安全感。安全型成人的原型在这两种维度上都应是低得分。

Brennan的发现至关重要,因为近来对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模式的统计学分析揭示出两个功能类似的维度:一个描述儿童的焦虑和抗拒的可变性,另一个描述儿童向父母寻求安全和支持的意愿的可变性(见Fraley&Spieker,2003a,2003b)。这些维度在功能上类似於在成人中发现的两个维度,这似乎表明,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存在著相似的依恋模式。

受Brennan的发现以及Fraley和Waller(1998)所公布的taxometric研究结果的影响,当代的大多数研究者使用维度而不是类型,来对依恋现象中的个体差异进行概念化和测量。最流行的成人依恋风格测试工具是Brennan、Clark和Shaver(1998)的ECR以及Fraley、Waller和Brennan(2000)的ECR-R,後者是ECR的修改版。这两种自我报告工具都为依恋相关焦虑和回避这两个维度提供连续的评分值。

[成人恋爱关系的「工作」方式是否与婴儿-照看者关系的「工作」方式相同?]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成人恋爱关系和婴儿-照看者关系有著相同的作用机制,当然也存在明显的例外。对机场上与伴侣告别的成人进行的自然条件下的观察研究表明,这些成人明显表现出与依恋相关的抗议和关爱行为,并且,他们对这些行为的调节与他们的依恋风格有关联(Fraley&Shaver,1998)。例如,正在告别的伴侣通常会比不会分离的伴侣表现出更多的依恋行为,强回避型的成人比弱回避型的成人显示出少得多的依恋行为。在下面的内容中,我要讨论人们已发现的在婴儿-照看者关系和成人恋爱关系的各自作用方式之间的相似之处。

伴侣选择

跨文化研究似乎表明婴儿的依恋安全模式被普遍认为是母亲最希望的模式(见vanIJzendoorn&Sagi,1999)。但显然无法对婴儿进行类似的研究,因为无法询问婴儿是否喜欢能带来安全感的依恋对象。在寻求长期关系的成人看来,潜在约会对象身上的能够使她响应婴儿的照看者品质,如专注、热情和敏感,是最具有吸引力的(Zeifman&Hazan,1997)。尽管安全感很吸引人,但不是所有成人都与安全型伴侣在一起。一些证据似乎表明,人们最终与之建立关系的伴侣,是那些肯定自己的与依恋关系有关的已有信念的人(Frazieretal.,1997)。

安全基地和安全天堂行为

在婴儿中,安全型婴儿通常调适最为良好,即它们较有韧性,与同伴关系良好、招人喜爱。在对成人依恋的研究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总的来说,安全型成人比非安全型成人更加满意於自己的关系。他们的关系有这样一些特点:持续时间较长、信任、忠诚、独立(Feeney,Noller,&Callan,1994,等),并且,他们更可能以恋爱伴侣为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Fraley&Davis,1997,等)。对成人依恋的大量研究,是要揭示出能够增进成人的安全感和安全基地行为的行为及心理方面的机制。迄今为止已取得两项重大发现。第一个发现符合依恋理论,即在苦恼时,安全型成人比非安全型成人更可能寻求伴侣的支持。而且,他们更可能向苦恼中的伴侣提供支持(Simpsonetal.,1992,等)。第二个发现是,在发生关系冲突的期间及随後,不安全型个体对伴侣的行为做出的反应,加剧而不是减轻了他们的不安全感(Simpsonetal.,1996,等)。

回避型依恋和防御机制

按照依恋理论,儿童用来调节与依恋相关的焦虑的策略各不相同。例如,在一次分离又重逢之後,一些不安全型的儿童来到父母身边,但带著矛盾和抗拒的心态,而另有一些儿童会躲避父母,显然是在尽量减少与依恋相关的情感和行为。婴儿依恋研究中的一大问题,是躲避父母的儿童——回避型儿童——是否真的较少苦恼,或者说,他们的防御行为是否是对他们真实的脆弱感的掩饰。对儿童的注意力保持能力、心率或压力何尔蒙水平加以测量的研究似乎表明,分离给回避型儿童带来苦恼,虽然他们表现得冷淡和防御。

近来对成人依恋的研究揭示出一些有趣的复杂性,它们与回避和防御之间的关系有关。回避型成人中,一些通常被称为恐惧-回避型的成人尽管采取防御姿态但仍适应不良,而另一些通常被称为离弃-回避型的成人能够利用防御策略来进行适应。例如,在一项实验指定的任务中,成人被要求就失去自己的伴侣进行讨论,Fraley和Shaver(1997)发现,离弃性个体(即与依恋相关的回避维度得分高而与依恋相关的焦虑维度得分低)和其他个体具有同样程度的心理苦恼(根据皮肤电导率测定)。但是当要求他们抑制自己的意念和情感时,离弃性个体能够有效地进行抑制。这就是说,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自己的心理唤起,并最大限度地不注意与依恋相关的意念。而恐惧-回避型个体对自己情感的抑制则不那麼成功。

从婴儿到成人的人生过程中,依恋模式是否稳定不变?

成人依恋理论的最煽情也最具争议性的结论可能就是:成人的依恋风格是由他/她与父母依恋对象的互动所形成的。早年依恋体验可能影响恋爱关系中的依恋风格,人们对这一观点没有多少争议;但有关於这两种依恋倾向的来源和重叠程度的假设,人们对此一直争议不断。

对稳定性的思考至少涉及两个议题:a.安全型的人对生活中各种人(如父、母、恋爱伴侣)的体验有多大程度的类似性,以及b.随著时间的推移,在这些关系中的安全感有多麼稳定?

关於第一个议题,似乎人们对母亲的安全感和对恋爱伴侣的安全感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例如,Fraley在实验中使用自我报告,收集了人们对自己的一位重要双亲和恋爱伴侣的依恋风格的自我测量,并发现这两种依恋风格间的相关系数在大约0.25到0.5之间(即中等偏小)。

关於第二个议题,似乎人们对父母依恋的稳定性的相关系数在大约0.25到0.39之间(Fraley,2002)。我们只知道有这样一个纵向研究,它评估这两者之间的关联:一岁时在陌生情境中的安全感、以及同一批人20年後在成人恋爱关系中的安全感。这个未被公布的研究发现这两个变量间的关联系数是0.17(Steele,Waters,Crowell,&Treboux,1998)。

人们还使用回顾法,对早年依恋体验和成年依恋风格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Hazan和Shaver(1987)发现,在恋爱关系中有安全感的成人在回忆童年生活时,更可能感到童年时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充满情感、关爱和接受(另见Feeney&Noller,1990)。

基於这类研究,似乎儿童-父母关系中的依恋风格和恋爱关系中的依恋风格间最多只有中等程度的关联。那麼,这个发现对成人依恋理论意味著什麼呢?一些著述者认为,这个理论中最重要的命题是,依恋系统,这个最初适合於婴儿生态环境的系统,继续影响著成人期中的行为、意念和情感(见Fraley&Shaver,2000)。而无论这个系统在十多年或更久以後是否仍稳定,也无论在各种亲密关系中是否都稳定,这个命题都将成立。

虽然依恋理论家们所借用的社会及认知机制意味著依恋风格的稳定是普遍性规律而非例外,这些基本机制却能够对长时期中依恋风格的连续或不连续做出预测,这取决於把它们精确概念化的方式(Fraley,2002)。Fraley(2002)讨论了从依恋理论出发得出的两种连续模式,它们就长时期中的连续性做出了不同的预测,虽然它们源於同样的基本理论原则。每一个模式都假定依恋表现中的个体差异形成於早年童年期中对照看者的不同体验,而这些早年的依恋表现造就了个体後来的依恋的品质。但是有一种模型假定,由於受新体验的影响,已有的依恋表现会被更新和改变,使旧的依恋表现被逐渐「覆盖」掉。数学分析曾显示,在这一模型中,个体差异的长期稳定性会趋近於零。第二种模型类似第一种,但它有另一个假定:出生後一年内发展起来的依恋表现模式被保留下来(即不被覆盖)并持续影响著整个一生中的关系性行为。对这一模型的分析表明,长期的稳定性会趋近於一个非零的极限值。这里的要点在於,根据依恋理论的原理推导出的成长模式,会对个体差异的长期稳定性做出引人注目的不同预测。考虑到这一发现,个体差异的长期稳定性的存在,应当被看成是一个经验性问题,而不能看成是依恋理论的假定。

[成人依恋研究中的未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在当代及未来,对依恋需要的研究仍面临著一些需要加以解答的问题。例如有可能存在这一事实,即一些恋爱关系是真实的依恋关系,而另一些则不是。未来的研究者有必要更准确地确定一个关系是否实际上起著与依恋相关的功能。第二个问题是,婴儿的依恋行为具有重要的进化功能,其中的原因很清楚,但不清楚的是,在成人中依恋是否也具有重要的进化功能。第三个问题是,我们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可能会改变人的依恋风格的确切因素。要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就必须对增进依恋安全感和关系质量的因素有更多的瞭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