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杂谈:有与无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
这句话不好理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是什么?一般的解释是天地;“无”是什么?那只能是道。天下万物生于有形体的天地,有形体的天地又产生于无形体的道。
这样的解释与《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相吻合。但是如果老子是这个意思,为什么不直接说,“道,天地之始,天地,万物之母”。简单明了,一目了然,为什么弄出个无名、有名,搞得我们头晕脑胀。
而且,这样的解释,与后文产生矛盾,后文谈到:“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两者,指无名与有名。无名与有名“同出”,从哪里“同出”?只能“同出”于道。可是前文说,无名是天地的开始,有名是万物的母亲,如果“无名”指天地,“有名”指万物,天地产生万物,那么,万物与道之间隔了一层天地,又怎么能说“两者同出”呢?而且“同出而异名”,有二者一样,名称不同的意思。所以,这样的解释,道与有名、无名的关系,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竟是矛盾百出,无法圆说。
而且,《道德经》第二章说,“有无相生”,有无是相对待而产生的,并无主次之区别。第十一章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器物能为人所利用,实乃有无的共同作用,就如打水,没有桶提不上水来,没有桶的空虚之处也无处存水,有形之桶是“有”,桶内空间是“无”,有无不可分,才使有桶之用。
长沙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的出土解决了这个问题,帛书本中第一章无名、有名的文字为:“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世传本是“无名,天地之始”,帛书本中“万物”如何变成世传本中的“天地”,始于何时,始于何人,难以考究,但这一改,致使两千年来学者各执一词,争议不断,不知打了多少笔墨官司。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样子就容易理解了,“夫名者,所以相别尔。”(《春秋谷梁传》)所以这个“名”是区别、区分的意思,无名、有名,就是无分别、有分别。名,反映了人对万物的认识能力,在人类生存的起始状态,人对世界缺乏认知,仅是凭本能生活,还不能有效的对万物加以区分,也就没有足够的智识去改造、利用自然之物。“无名,万物之始也”,反映的是这样的生存状态。万物对于人类而言,只是混沌一片,人类与禽兽也没有什么区别,渴了饮水,饿了摘野果,至于为什么此处有水,彼处无水,此树之果可食,彼树之果不可食,缺乏认识。随着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智识开始成长,开始明白了低洼之处,草类繁茂之处有水,并学会了打井取水,开始明白了树木成长的规律,知道选择果木进行种植,人类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有名,万物之母”,实际上讲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人类已经具备了分辨万物,加以利用的能力。
所以,无名、有名的对象,皆是同一个世界,才有“二者同出而异名”之谓。但是,人一旦有了智识,智识的无限发展会导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所以,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无欲者,以无智识的心态来观察世界,世界是如此美妙和谐,生生不息;以有智识的心态来观察万物,万物皆有其局限。老子主张返本归根,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启示在于,在纷繁芜杂的现实社会生活中,要记得常回本源,那个本源之处,才是宁静、淡泊、清虚、充实、安祥的地方。
把有名、无名搞清楚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就容易理解了,这绝不是说天下万物生于有形体的一个“有”,“有”又生于无形体的一个“无”。而是说,天下万物在有无之间才能显示它的妙趣。如果一味强调有,会限于对万物的执着,而生贪痴妄想,如果一味强调无,会使人生陷于虚无空寂,如同砖木瓦石。
事实上,帛书本中此句为“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而不是“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学者考证认为,可能在传抄在过程中误增了“有”字。这样的例子在《道德经》中亦有,比如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学者认为,应是“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第十六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应是,“知常容,乃公,乃王,乃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也有学者认为,原文应是“天下万物生于有,又生于无”。在古文中,“又”与“有”相通,故误写为“有”。
第四十章全文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又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谓道的运行规律是循环反复,周游不虚,而且是渐进发生的。“自然界不会跳跃”,量变才会导致质变,这大概是“弱者,道之用”的一个注解。那么,这一句与“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有什么内在联系?
愚意以为,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有在“有无”之间转换的含义。前文讲道的运行规律是循环反复,那么,万物的生灭也应遵循这个规律,无中生有,有又归无,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反映了生生不息的意蕴。
另一方面,“弱者,道之用”,道的作用是柔弱的,渐进的,无中生有,有又归无也不是忽然发生。道是整全,它是万物的集合,“道不离物,物不离道。道外无物,物外无道”,万物就在这个集合体中,不断生灭转换。这个转换是充满柔情蜜意的,我们当可在这段转换的时间段,应物自然,活出生命的快乐。
这句话不好理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是什么?一般的解释是天地;“无”是什么?那只能是道。天下万物生于有形体的天地,有形体的天地又产生于无形体的道。
这样的解释与《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相吻合。但是如果老子是这个意思,为什么不直接说,“道,天地之始,天地,万物之母”。简单明了,一目了然,为什么弄出个无名、有名,搞得我们头晕脑胀。
而且,这样的解释,与后文产生矛盾,后文谈到:“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两者,指无名与有名。无名与有名“同出”,从哪里“同出”?只能“同出”于道。可是前文说,无名是天地的开始,有名是万物的母亲,如果“无名”指天地,“有名”指万物,天地产生万物,那么,万物与道之间隔了一层天地,又怎么能说“两者同出”呢?而且“同出而异名”,有二者一样,名称不同的意思。所以,这样的解释,道与有名、无名的关系,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竟是矛盾百出,无法圆说。
而且,《道德经》第二章说,“有无相生”,有无是相对待而产生的,并无主次之区别。第十一章又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器物能为人所利用,实乃有无的共同作用,就如打水,没有桶提不上水来,没有桶的空虚之处也无处存水,有形之桶是“有”,桶内空间是“无”,有无不可分,才使有桶之用。
长沙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的出土解决了这个问题,帛书本中第一章无名、有名的文字为:“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世传本是“无名,天地之始”,帛书本中“万物”如何变成世传本中的“天地”,始于何时,始于何人,难以考究,但这一改,致使两千年来学者各执一词,争议不断,不知打了多少笔墨官司。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样子就容易理解了,“夫名者,所以相别尔。”(《春秋谷梁传》)所以这个“名”是区别、区分的意思,无名、有名,就是无分别、有分别。名,反映了人对万物的认识能力,在人类生存的起始状态,人对世界缺乏认知,仅是凭本能生活,还不能有效的对万物加以区分,也就没有足够的智识去改造、利用自然之物。“无名,万物之始也”,反映的是这样的生存状态。万物对于人类而言,只是混沌一片,人类与禽兽也没有什么区别,渴了饮水,饿了摘野果,至于为什么此处有水,彼处无水,此树之果可食,彼树之果不可食,缺乏认识。随着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智识开始成长,开始明白了低洼之处,草类繁茂之处有水,并学会了打井取水,开始明白了树木成长的规律,知道选择果木进行种植,人类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有名,万物之母”,实际上讲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人类已经具备了分辨万物,加以利用的能力。
所以,无名、有名的对象,皆是同一个世界,才有“二者同出而异名”之谓。但是,人一旦有了智识,智识的无限发展会导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所以,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无欲者,以无智识的心态来观察世界,世界是如此美妙和谐,生生不息;以有智识的心态来观察万物,万物皆有其局限。老子主张返本归根,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启示在于,在纷繁芜杂的现实社会生活中,要记得常回本源,那个本源之处,才是宁静、淡泊、清虚、充实、安祥的地方。
把有名、无名搞清楚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就容易理解了,这绝不是说天下万物生于有形体的一个“有”,“有”又生于无形体的一个“无”。而是说,天下万物在有无之间才能显示它的妙趣。如果一味强调有,会限于对万物的执着,而生贪痴妄想,如果一味强调无,会使人生陷于虚无空寂,如同砖木瓦石。
事实上,帛书本中此句为“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而不是“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学者考证认为,可能在传抄在过程中误增了“有”字。这样的例子在《道德经》中亦有,比如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学者认为,应是“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第十六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应是,“知常容,乃公,乃王,乃天,乃道,乃久,没身不殆。”也有学者认为,原文应是“天下万物生于有,又生于无”。在古文中,“又”与“有”相通,故误写为“有”。
第四十章全文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又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意谓道的运行规律是循环反复,周游不虚,而且是渐进发生的。“自然界不会跳跃”,量变才会导致质变,这大概是“弱者,道之用”的一个注解。那么,这一句与“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有什么内在联系?
愚意以为,天下万物生于有,生于无,有在“有无”之间转换的含义。前文讲道的运行规律是循环反复,那么,万物的生灭也应遵循这个规律,无中生有,有又归无,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反映了生生不息的意蕴。
另一方面,“弱者,道之用”,道的作用是柔弱的,渐进的,无中生有,有又归无也不是忽然发生。道是整全,它是万物的集合,“道不离物,物不离道。道外无物,物外无道”,万物就在这个集合体中,不断生灭转换。这个转换是充满柔情蜜意的,我们当可在这段转换的时间段,应物自然,活出生命的快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