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初入职场,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有哪些?
2021-06-24
大学生初入职场,大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有
1、培训费骗局
最常见的就是公司的岗位/地址/薪资与网站上写的、面试谈的都不匹配,还有一些培训公司让员工自己掏培训费、办理会员等等。这种公司记得永远不要给公司掏钱,记住面试和入职的时候需要你交钱的90%都是骗子。例如北京某学校的小李在和同学一起投递了简历之后又一起参加了公司的面试。出乎小谢的意料,面试进行得十分轻松愉快,小李和同学都很快通过了面试。然后,公司的负责人让小李和他的同学交200元的培训费费。小谢和他的同学商量,觉得钱不是很多,而且工作了之后应该能很快挣回来,于是就交了。交钱之后,公司负责人与小谢他们约好一 周后签订协议。一周之后,小谢和同学来到这家公司所在的写字楼,发现已经是人去楼空。
2、试用骗局
毕业生上岗后一般会有三到六个月的试用期,所以一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要么在期间少付工资要么到期后蓄意辞退。在上海某高校的小夏在秋招黄金期的三个月的编辑实习中,小夏一直在出版社中筹备项目、整理资料,非常认真。不过,三个月之后,出版社并没有与小夏签约。后来,小夏听说,出版社只是这段时间的工作比较多,需要她的帮忙,并没有打算正式签她。所以说明这种口头合约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求职者们一定要当心, 如果因此错过了招聘的黄金时期,接下来再找工作的话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很多单位可能都已经招到人了。我们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时也要注意,切勿相信口头承诺,要签订书面合同维护自己的权益。
3、虚假“高职”岗位骗局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会上为了招到条件较好的毕业生,会夸大或隐瞒自己的某些情况。比如:在发布招聘信息时,往往故意扩大用人单位规模和岗位数量,进行虚假宣传。或者把招聘职位写得冠冕堂皇,不是“经理”就是“总监”,但实际上却只是“办事员”、“业务员”,承诺你薪资月入过万,但其实根本没有广告上写的那么诱人。有时毕业生甚至被安排与一些劳动强度极大的体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