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城关镇、建制镇的区别?希望详细解释下,高分悬赏哦!!!
一、从级别来说城关镇比建制镇高一个级别。建制镇是城关镇的下级单位。
二、在县域内最大、最发达的居民集中地就是城关镇。而建制镇只要达到一定规模就可以。
三、镇(乡)长一般都是科级,而县长是处级。副县级镇的行政区类别也是建制镇。
扩展资料:
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镇。建镇的条件在不同国家各有不同规定;在同一国家,对不同地区和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相应规定。中国建制镇自北魏开始逐步形成,经过调整时期,衰落时期,恢复时期,发展时期。
按照建镇标准,搞好规划,合理布局,使小城镇建设真正起到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随着建制镇的增长,也说明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持续的高增长,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
另外副县级镇的行政区类别也是建制镇,其行政机关的行政级别比普通建制镇高。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在中国,“镇”的名称最初出现于公元4世纪北魏时代,是小型军事据点。到宋代商品经济发达,镇成为商业和手工业较集中、县以下的市镇地方行政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设镇标准变动过3次。
1984年起新规定的建镇基本条件是:县级政府所在地和非农业人口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其绝对数超过2000人的乡政府驻地,并允许各省(自治区)根据实际状况对建镇条件作适当调整,中国学术界认为,设镇(建制镇)的具体标准为:聚居常住人口在2500人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不低于7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制镇
镇和建制镇是同级单位。城关镇、建制镇的区别:
一、从级别来说城关镇比建制镇高一个级别。建制镇是城关镇的下级单位。
二、在县域内最大、最发达的居民集中地就是城关镇。而建制镇只要达到一定规模就可以。
三、镇(乡)长一般都是科级,而县长是处级。
扩展资料:
现在的镇在中国是县和县级市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 与乡同级,都属于乡科级, 1958年至1978年期间改为人民公社,1982年后又陆续改称为乡或镇。
中国建制镇自北魏开始逐步形成,经过发展时期,衰落时期,调整时期和恢复时期。按照建镇标准,搞好规划,合理布局,建制镇起到的作用是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 随着建制镇的增长,也说明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持续的高增长,从而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副县级镇的行政区类别也是建制镇,其行政机关的行政级别比普通建制镇高。
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城关镇,是我国历来对县政府所在地的通称,即“县治”之意。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各地有很多县使用“城关镇”作为县治所在地(县城)的行政建制正式名称。一个县的治所(县政府所在地)通常都设在县域内最大、最发达的居民集中地。在古代,县治所在的地方都修筑有城墙,有的还在外围修筑郭(外城墙)。 由于进出县城必须通过城门(关),所以人们习惯把县城所在的地方叫城关。
在清代以前,我国的县城是县政府的直属地,没有乡镇建制;县郊则划分为乡,由乡老士绅自治。
区别如下:
1、常驻人口数不同:中国学术界认为,设镇(建制镇)的具体标准为:聚居常住人口在2500人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不低于70%。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不含县城关镇。
2、含义不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叫城关镇.城关镇,是我国历来对县政府所在地的通称,即“县治”之意;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各地有很多县使用“城关镇”作为县治所在地(县城)的行政建制正式名称。
3、编制不同:普通城镇是没有正规编制的,县级人民政府确认并称作的镇;而建制镇是在国家有编制的,规格要高于普通城镇,建制镇的各项规划是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的方向和规格是跟县城规划并齐的。
扩展资料
镇是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1963年以前为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1964年起改为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占70%以上,或常住人口在2500人以上,不满3000人,非农业人口占85%以上的。
1984年后又调整为,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总人口在20000人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或总人口在20000人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或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2000人,确有必要,都可建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镇
1、1984年起新规定的建镇基本条件是:县级政府所在地和非农业人口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其绝对数超过2000人的乡政府驻地,并允许各省(自治区)根据实际状况对建镇条件作适当调整,
2、常驻人口数不同:中国学术界认为,设镇(建制镇)的具体标准为:聚居常住人口在2500人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不低于70%。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不含县城关镇。
3、含义不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叫城关镇.城关镇,是我国历来对县政府所在地的通称,即“县治”之意;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各地有很多县使用“城关镇”作为县治所在地(县城)的行政建制正式名称。
4、编制不同:普通城镇是没有正规编制的,县级人民政府确认并称作的镇;而建制镇是在国家有编制的,规格要高于普通城镇,建制镇的各项规划是要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的方向和规格是跟县城规划并齐的。
扩展资料:
建制镇即“设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镇。建镇的条件在不同国家各有不同规定;在同一国家,对不同地区和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相应规定。中国建制镇自北魏开始逐步形成,经过调整时期,衰落时期,恢复时期,发展时期。按照建镇标准,搞好规划,合理布局,使小城镇建设真正起到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随着建制镇的增长,也说明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持续的高增长,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
另外副县级镇的行政区类别也是建制镇,其行政机关的行政级别比普通建制镇高。集镇是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服务中心的非建制镇。
在中国,“镇”的名称最初出现于公元4世纪北魏时代,是小型军事据点。到宋代商品经济发达,镇成为商业和手工业较集中、县以下的市镇地方行政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设镇标准变动过3次。1984年起新规定的建镇基本条件是:县级政府所在地和非农业人口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其绝对数超过2000人的乡政府驻地,并允许各省(自治区)根据实际状况对建镇条件作适当调整,中国学术界认为,设镇(建制镇)的具体标准为:聚居常住人口在2500人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不低于7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建制镇
1、在中国,“镇”的名称最初出现于公元4世纪北魏时代,是小型军事据点。到宋代商品经济发达,镇成为商业和手工业较集中、县以下的市镇地方行政建制。
2、新中国成立以来设镇标准变动过3次。1984年起新规定的建镇基本条件是:县级政府所在地和非农业人口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其绝对数超过2000人的乡政府驻地,并允许各省(自治区)根据实际状况对建镇条件作适当调整,
3、中国学术界认为,设镇(建制镇)的具体标准为:聚居常住人口在2500人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不低于70%。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不含县城关镇。
4、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叫城关镇.城关镇,是我国历来对县政府所在地的通称,即“县治”之意;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各地有很多县使用“城关镇”作为县治所在地(县城)的行政建制正式名称。
扩展资料:
建制镇即“设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镇。建镇的条件在不同国家各有不同规定;在同一国家,对不同地区和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相应规定。中国建制镇自北魏开始逐步形成,经过调整时期,衰落时期,恢复时期,发展时期。
按照建镇标准,搞好规划,合理布局,使小城镇建设真正起到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随着建制镇的增长,也说明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持续的高增长,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另外副县级镇的行政区类别也是建制镇,其行政机关的行政级别比普通建制镇高。
在中国,“镇”的名称最初出现于公元4世纪北魏时代,是小型军事据点。到宋代商品经济发达,镇成为商业和手工业较集中、县以下的市镇地方行政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设镇标准变动过3次。
1984年起新规定的建镇基本条件是:县级政府所在地和非农业人口占全乡总人口10%以上、其绝对数超过2000人的乡政府驻地,并允许各省(自治区)根据实际状况对建镇条件作适当调整,中国学术界认为,设镇(建制镇)的具体标准为:聚居常住人口在2500人以上,其中非农业人口不低于70%。
城关镇,是我国历来对县政府所在地的通称,即“县治”之意;新中国建立后,全国各地有很多县使用“城关镇”作为县治所在地(县城)的行政建制正式名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城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