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生命美学主要关注的是什么?
关注的是自由论。
庄子美学的核心内容是对于“自由”的观念的讨论,以及对于“自由”和审美的关系的讨论。这种“自由”主要是指内心的自由,即不受制于内心的欲望、外部的环境和恶劣的命运,自由地为人生、世界赋予意义。
精神自由就是内心里没有限隔,没有挂碍,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无待于物”。人本来处于与世界万物的一体之中,本来就是自由的,但是在世俗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用分别和对立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被看成可利用的或供评判的对象,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就有了间隔,有了对待。
产生间隔和对待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的内心不能安宁,自己给自己设置了种种障碍,如陆象山所说:“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象山全集》卷一)所谓追求精神的自由,就是打破我与人、我与物之间的间隔,解开自心的纠结,回归存在的本原。用庄子的话说,就是“齐”,齐是非,齐物。
以审美的心胸来摆脱精神的困境。
美的反面不是丑,而是对于意义的桎梏,或者说,是对审美意象生成过程的阻遏。这种阻遏有很多种表现,主要归为两种类型,一个是功利欲望,另一个是所谓“小知”,即二元对立的思维造成的僵化的是非心,其中也包括对于“美”和“丑”的判断。
庄子把有限的美丑善恶统一于“气“(”通天下一气”),主张“照之于天”(《齐物论》),并提出用“忘”来和解是非,涵养生命。庄子还通过“象罔得玄珠”的寓言阐释了超越有限知识的必要性。总之,庄子的审美心胸论是以超越而得精神上的自由,即超越于功利欲望的自由、超越于有限知识和是非判断的自由、超越于生命最根本的有限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