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和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在夺嗣之争中,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呢?
曹操是曹魏政权的开创者,虽然他没有当上皇帝,但不可否认,他打下的这一片基业是才是关键。所以,他的继承者,就显得尤为关键了。曹植和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他们也的确展开了接班人的争夺。本来,曹植是很有希望的,曹操也的确非常宠爱他。可最终曹植输给了曹丕,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曹植政治能力明显不如曹丕
论文采,曹丕被甩了好几条街,但一个管理国家的接班人,明显不可能仅靠这个。曹操更加看重的是政治能力。相比之下,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这是他的优点,但同时也是他的缺点,可以看出曹植压根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双方的较量中,曹植充分暴露了他在政治上不成熟的一面。
第二,曹植背后的智囊也输曹丕
曹植因为有才而受宠,所以丁仪、丁廙、杨修等人便都来辅佐他。,要说这些人能力自然是很强的。而拥护曹丕的有贾诩、崔琰、司马懿、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人,实力也不弱。他们各自结为党羽,设计谋、造舆论,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不过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曹丕的个性与司马懿等人非常类似,非常善于计谋。而曹植高傲,他身边的人同样如此。所以说,曹植最终落败,与身边的人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尽管他们的能力很强,但却输在了细节上。
第三,曹植恃才傲物也不如曹丕
曹植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饮起酒来毫无节制。他不顾国家法度,私开司马门,在驰道上乘车行走。可恰恰他的这个哥哥曹丕是个非常善于计谋的人,他一看弟弟如此不注意自己,于是他自己就开始一面运用计谋,一面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得到了许多支持。
很多人说文采出众,不见得就要做接班人。其实在历史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曹操也就因为这个,对曹植很好,一度就要选择他了。可问题在于曹植只有文采,在其他方面非常欠缺。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己。
第二曹植恃才傲物,目无法纪,
曹植这个人恃才傲物,任性而为,甚至嗜酒如命。无视父亲的禁令,善自打开既是宫禁入口亦是皇权象征的司马门出城。这样的我行我素,在曹操的眼里久而久之就不那么可爱了,相反有些讨厌。
第三曹丕运用计谋,规范自己言行举止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曹植在这场都在中败给了曹丕,一方面除了曹植个人的不争气之外,还要看对手。曹植的运气不好,自己的哥哥曹丕是个野心家,也是个阴谋家。曹植这样的我行我素,曹操不喜欢。那么曹丕恰恰就不这么做。曹植越这样,曹丕就越不这样,他非常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第四双方的智囊团差距也很大
曹丕、曹植面临夺嫡的时候,两人身边各自聚集了一批人。曹丕身边的是贾诩、司马懿、吴质等人,曹植身边就是杨修、丁仪、丁廙等人。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曹丕身边的人都是谋略很厉害,而且很低调。可曹植这样的人谋略也不差,但非常高调,恃才傲物,不拘小节。所以,曹植的落败,与身边的智囊团也有很大关系。
二是曹植贪酒。贪酒本身不会产生太大问题,但想成为曹操接班人,贪酒就成了曹植“硬伤”,由于贪酒曹植错过了立功的好机会,也让曹操彻底寒了心。
三是曹植对曹丕缺乏应有的警惕性,出征前一晚曹丕不停地劝曹植喝酒,曹植却没有警觉,反而落入曹丕“圈套”,一件小事足以说明曹植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故曹植败给曹丕是必然,如果就算曹植坐上了皇位他也坐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