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2013-07-08
展开全部
野生菌虽然美味,但有毒的也很多。如何在享用美味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吃到毒菌的风险呢?
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郑文康,从事野生菌研究已近30年,他对300多种食用菌、100多种毒蘑菇性状了解得比较清楚。郑文康告诉记者,专业人士通常所用的毒物分析和动物试验方法,成本较高,而且对普通群众来说没有可操作性。因此,从形态上进行鉴别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自己从事了多年的研究,还没有发现毒菌有什么统一的外观。
据记者了解,目前民间通用的识别有以下几种:形状奇怪,颜色鲜艳的可能有毒;菌柄(根)不生蛆、不生虫、鸟不啄,鼠兽不食的可能有毒;嗅之有臭味,无菌香味,味道薰辣,极苦的可能有毒;菌体受伤伤口变色、液汁混浊的可能有毒;生长于阴暗潮湿和污秽地方的野生菌有时带毒;与葱、蒜、大米、银器、灯芯共煮呈现乌黑色的可能有毒。
对此,郑文康认为,这些经验并不是绝对的,有些甚至并无科学道理。比如云南人在烹调菌类时有放蒜的习惯,但经过自己多年的研究,并询问过所有菌类中毒的患者,没有一例是在烹饪时发现蒜变黑的,说明这种识别方法并不准确。但他同时提醒大家注意,毒伞属有几十种菌类,只有一两种没有毒,其余的都会损害脏器,并且死亡率相当高,毒伞属的菌类有一个共性,就是在菌柄的中间生有菌环,在菌柄的底部生有菌托,对于这种菌子,是千万不能品尝的。
郑文康还强调,由于野生菌的研究相当复杂,并且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因此食用野生菌还是要尽量挑自己认识、或以前吃过的,以免因为贪吃付出生命的代价。
烹饪加工时怎样减轻毒菌的毒性?
野生菌虽然美味,但吃到有毒的野生菌,就是你的运气不好了。其实,只要在烹饪方法和加工方式上多加注意,即使不慎食用了毒菌,也可以起到减轻中毒程度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郑文康告诉记者,食用野生菌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没有吃过的尽量不要吃;不认识的尽量不要吃;没有把握的尽量不要吃。做到了这三条,吃到有毒野生菌的机会就已经大大的减少了。
郑文康还建议,在加工烹饪野生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才能避免或减少中毒的机率:首先是要炒熟煮透,熟了的野生菌体积会大大缩小;其次是不要凉拌生吃,虽然云南人并不习惯生吃野生菌,但这样的个例还是发生过,所以应尽量避免;此外,在烹饪时先将菌子煮一下,拧干后再炒,也可以降低毒素,但这样做的同时野生菌的口味和营养也遭到了破坏。
对于很多群众认为"吃菌火锅是最安全的方法",郑文康认为也不尽然:"有些菌类的毒素的确在高温时会遭到破坏,但并非全部如此。而且不同的人吃火锅时,将野生菌放入锅内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所以有时这种方法并不起作用。"
如何判断是食用菌中毒了?
据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郑文康介绍,一般误食毒菌会有下列4种类型的表现:
一是胃肠炎型,这种中毒表现较为普遍,约占80%。具体反应是,进食毒菌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一般不发热,严重者会导致脱水,引起周围循环衰竭。引起这类中毒的有黄粘盖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苦粉孢牛肝菌、毒红菇、臭黄菇、腊伞、月光菌等等。
二是神经精神型,它除了胃肠炎表现外,还有精神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抑制等症状。如俗名"红见手"的褐黄牛肝菌,吃了以后会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症状,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食用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进而有打人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伤害行为。毒绳伞、豹斑毒伞的误食者则会出现呕吐、腹泻、出汗、流泪、心搏减慢等副交感神经症状。这类中毒病人经治疗后就可以恢复,且无后遗症,死亡率很低。
第三种是溶血型。进食毒菌6至12小时后,除有胃肠炎型表现外,还有贫血、肝肿大等症状。如鹿花菌就可能引起此类症状,但其所含毒素加热到100摄氏度就可被破坏。
第四种是多脏器损伤型。在进食毒菌10至30小时后,先有胃肠炎型表现,然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还伴有精神症状。此类病人病程2至3周,由于先期症状是胃肠炎表现,往往容易被误诊,又因为会出现病情反复,有时还会中断治疗。引起此类中毒的有白毒伞、毒伞、毛柄白毒伞、鳞柄白毒伞4种菌子,它们在云南全省都有分布,且误食后死亡率极高,占了云南省菌子中毒死亡病例的90%以上。
郑文康还提醒,凡是菌中毒的病人,如果能知道是吃什么菌子而引起中毒,将对抢救和治疗有极大帮助。
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郑文康,从事野生菌研究已近30年,他对300多种食用菌、100多种毒蘑菇性状了解得比较清楚。郑文康告诉记者,专业人士通常所用的毒物分析和动物试验方法,成本较高,而且对普通群众来说没有可操作性。因此,从形态上进行鉴别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自己从事了多年的研究,还没有发现毒菌有什么统一的外观。
据记者了解,目前民间通用的识别有以下几种:形状奇怪,颜色鲜艳的可能有毒;菌柄(根)不生蛆、不生虫、鸟不啄,鼠兽不食的可能有毒;嗅之有臭味,无菌香味,味道薰辣,极苦的可能有毒;菌体受伤伤口变色、液汁混浊的可能有毒;生长于阴暗潮湿和污秽地方的野生菌有时带毒;与葱、蒜、大米、银器、灯芯共煮呈现乌黑色的可能有毒。
对此,郑文康认为,这些经验并不是绝对的,有些甚至并无科学道理。比如云南人在烹调菌类时有放蒜的习惯,但经过自己多年的研究,并询问过所有菌类中毒的患者,没有一例是在烹饪时发现蒜变黑的,说明这种识别方法并不准确。但他同时提醒大家注意,毒伞属有几十种菌类,只有一两种没有毒,其余的都会损害脏器,并且死亡率相当高,毒伞属的菌类有一个共性,就是在菌柄的中间生有菌环,在菌柄的底部生有菌托,对于这种菌子,是千万不能品尝的。
郑文康还强调,由于野生菌的研究相当复杂,并且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因此食用野生菌还是要尽量挑自己认识、或以前吃过的,以免因为贪吃付出生命的代价。
烹饪加工时怎样减轻毒菌的毒性?
野生菌虽然美味,但吃到有毒的野生菌,就是你的运气不好了。其实,只要在烹饪方法和加工方式上多加注意,即使不慎食用了毒菌,也可以起到减轻中毒程度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郑文康告诉记者,食用野生菌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没有吃过的尽量不要吃;不认识的尽量不要吃;没有把握的尽量不要吃。做到了这三条,吃到有毒野生菌的机会就已经大大的减少了。
郑文康还建议,在加工烹饪野生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才能避免或减少中毒的机率:首先是要炒熟煮透,熟了的野生菌体积会大大缩小;其次是不要凉拌生吃,虽然云南人并不习惯生吃野生菌,但这样的个例还是发生过,所以应尽量避免;此外,在烹饪时先将菌子煮一下,拧干后再炒,也可以降低毒素,但这样做的同时野生菌的口味和营养也遭到了破坏。
对于很多群众认为"吃菌火锅是最安全的方法",郑文康认为也不尽然:"有些菌类的毒素的确在高温时会遭到破坏,但并非全部如此。而且不同的人吃火锅时,将野生菌放入锅内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所以有时这种方法并不起作用。"
如何判断是食用菌中毒了?
据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郑文康介绍,一般误食毒菌会有下列4种类型的表现:
一是胃肠炎型,这种中毒表现较为普遍,约占80%。具体反应是,进食毒菌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一般不发热,严重者会导致脱水,引起周围循环衰竭。引起这类中毒的有黄粘盖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苦粉孢牛肝菌、毒红菇、臭黄菇、腊伞、月光菌等等。
二是神经精神型,它除了胃肠炎表现外,还有精神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抑制等症状。如俗名"红见手"的褐黄牛肝菌,吃了以后会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症状,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食用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进而有打人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伤害行为。毒绳伞、豹斑毒伞的误食者则会出现呕吐、腹泻、出汗、流泪、心搏减慢等副交感神经症状。这类中毒病人经治疗后就可以恢复,且无后遗症,死亡率很低。
第三种是溶血型。进食毒菌6至12小时后,除有胃肠炎型表现外,还有贫血、肝肿大等症状。如鹿花菌就可能引起此类症状,但其所含毒素加热到100摄氏度就可被破坏。
第四种是多脏器损伤型。在进食毒菌10至30小时后,先有胃肠炎型表现,然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还伴有精神症状。此类病人病程2至3周,由于先期症状是胃肠炎表现,往往容易被误诊,又因为会出现病情反复,有时还会中断治疗。引起此类中毒的有白毒伞、毒伞、毛柄白毒伞、鳞柄白毒伞4种菌子,它们在云南全省都有分布,且误食后死亡率极高,占了云南省菌子中毒死亡病例的90%以上。
郑文康还提醒,凡是菌中毒的病人,如果能知道是吃什么菌子而引起中毒,将对抢救和治疗有极大帮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