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怎样理解王国维的自沉?这与其哲学思想有何关系?
可以说,王国维的自沉是中国学术史上最大的遗憾。但是,我们在为此扼腕的同时,是否应该作更多的思考呢?我们知道,王国维深受叔本华生命意志的影响,最早利用存在主义原理分析中国文...
可以说,王国维的自沉是中国学术史上最大的遗憾。但是,我们在为此扼腕的同时,是否应该作更多的思考呢?我们知道,王国维深受叔本华生命意志的影响,最早利用存在主义原理分析中国文学,其自身也始终践行着“哲学作为生活方式”这一根本信条,那么,他的自沉是否与此有关?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其中的关系?这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展开
1个回答
2014-02-22
展开全部
清华大学校园内的王国维纪念碑1927年6月2日上午,正当学术生涯处于巅峰之际,中国杰出的学术大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人们在痛惜他“中道而废”之时,竞相揣度其自沉的原因。王国维的“自沉”一直是学术界的一大谜团。 70多年来,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殉情说”“逼债说”“惊惧说”“谏阻说”“文化信念说”“诸因素说”…… 王国维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文化伟人。在他的个性与思想、生活与著作之间,我们看到存在着一种深刻的统一关系———他的著作就是他的精神自传,印上了他的个性痕迹。笔者以为,王国维的“自沉”与其深陷其中的“人生悖论”密不可分。 首先,表现为他对职业选择的两难处境。他说:“余之性质欲为哲学家则感情苦多,而知力苦寡;欲为诗人,则又苦感情寡而理性多。诗歌乎?哲学乎?他日以何者终吾身,所不敢知,抑在二者之间乎?”这种情感与理性的矛盾,使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披露了他在选择职业时无所适从的两难心态。其次,表现为他精神世界中“可爱”与“不可信”、“可信”与“不可爱”的冲突。他非常看重哲学,他曾说哲学的事业是“探宇宙人生之真理而定教育之理想者”,但又感叹:“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这种矛盾正是他哲学研究导致的最大烦恼,也是他放弃哲学而转向文学研究的主要原因。再者,王国维对“人生悖论”不仅有切身的感受,而且对康德的二律背反学说也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来分析中国哲学史上的善恶论者的言论。他列举中国哲学史上的善恶论者的言论,认为他们都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性之为物,超乎吾人之知识外也。”“故古今言性者之自相矛盾,必然之理也。”王国维的意思是说,性善性恶是不能讨论的,讨论人性的善恶必然导致“人性论悖论”。他指出:“欲论人性者,非驰于空想之域,势不得不从经验上推论之。夫经验上之所谓性,固非性之本然。苟执经验上之性以为性,则必先有善恶二元论起焉。” 其实,“人生悖论”是指王国维对自己人生矛盾的切身感受,也是指他对特定的人生所面临的矛盾而进行的一种哲学式的反思论证。这种反思论证从特定的人生问题出发,经过似乎合乎理性的逻辑推导,不仅没有消除他心中郁积的困惑,反而把他推向“理性”与“情感”、“有限生命”与“无限欲望”的多重矛盾之中。或者说,他把自我作为认识主体抛入茫茫宇宙或生生不已的永恒之中,让自我作灵魂拷问,甚至让自我去面对人生矛盾和注定的人生悲剧。 那么,王国维的“人生悖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第一,最值得关注的是他所信奉的“悲观主义人生论”。王国维研究哲学始于康德,他早年深受康德、叔本华哲学的影响。1903年,他开始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觉得难以理解。稍后,他读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的表象》一书,而“大好之”。他说:“叔氏之书,思精而笔锐。”后来,他还广泛研读了叔本华的其他哲学论著。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对他的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国维对人生问题有其独特的认识。例如《人间词话》就是他生命底蕴的流露,是他对宇宙与人生、生命与死亡等问题深入思考的结晶。他认为,人间和地狱没有分别,人生是一场悲剧,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永远的愁烦和揪心。他说:“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两字。”“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这便是他出自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观而对人生的解读。王国维天生忧郁悲观,而这种悲观主义哲学观又加剧了其悲观忧郁的品性。 第二,他对人生问题的心理偏见或哲学偏见,离不开他对精神世界的认识建构和逻辑推理。就心理学来说,王国维的偏见除了受自己生活境遇、情绪状况等多种身心状态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知主体的逻辑推理。其实,王国维对人生问题产生的心理偏见或哲学偏见,就是他逻辑推理的结果。 第三,王国维是一位情理兼具的哲学家,他长期纠缠于情感与理性的冲突而不能自拔。一方面,他是一位体质羸弱、性格忧郁,而感情丰富、细腻、敏感的人。在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下,他的情感倾向更加明显。另一方面,他接受了西方哲学中强调理性、注重逻辑分析的理性精神。这种情理兼具的禀赋不仅没有使他在情感与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反而使他在解释“性”、“理”、“命”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过程中显得困惑不已。王国维的一生是困惑和痛苦的一生,也是寻求解脱的一生。“自沉”是他的理性选择,也是他解决自己“人生悖论”的结果。 总之,矛盾的时代塑造矛盾的人物。王国维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国社会处于激荡变革之际,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大冲突、大裂变、大融合的时代。在新旧交替的动乱时代里,人生问题更尖锐地凸现出来,迫使王国维不断地追问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寻求心灵寄托之所在。而忧生忧世的“精神追求”犹如一条无形之锁链,贯穿于、缠绕于王国维的人生始终。多病的人生遭逢多难的时代,“忧生”和“忧世”一齐挤压着忧郁的他,驱使着他不断地追寻人生的真谛,消解人生的矛盾和困惑,为疲惫的心灵寻找片刻的安慰和宁静。王国维的“自沉”给我们深刻的启迪:走出“人生悖论”,必须树立正确的哲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必须培育健全的逻辑理念,而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不断实现人生的目标,更在于不断提升人生的目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