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该怎么算

 我来答
来自乌山心花怒放的彩叶草
高粉答主

2019-07-06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万
展开全部

根据本单位所得税征收方式来计算。

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将交易或者事项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动,也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所有者权益。e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对比情况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经营不当,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超过取得的收入,企业就发生了亏损;反之企业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润。会计部门应定期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将核算结果编制成报表。

在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和递延所得税后,应当在利润表中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二者之和,即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扩展资料:

利润表中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组成。

本期所得税是指企业依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本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当向税务机关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即应当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具体确定是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调整税前会计利润,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综合影响。即按期末准则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与以前确认的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

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确认的所得税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利润表

随你吧e
2019-07-06 · TA获得超过619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万
展开全部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求得的。

在会计实际操作时,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时常存在差异。

其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目的不同。

企业会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为了达到财务会计的目的,即尽量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它是根据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和收入实现原则来确定利润总额。而应纳税所得额则是实现税收的目的,即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确定企业应缴纳所得税,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中国所得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此外为了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特定的产业和项目。规定了两档优惠税率:20%和15%。

从性质上看,对所得收益的分类可以分为四类: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人所得税等;

利得税—资本利得(资本活动带来的);

收益税—土地收益,房产收益;

社会保险税(对个人所得的一种扣除)。

扩展资料:

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项目:

一、当期应缴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1)其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有不同的表述方法:

1.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

2.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额=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纳税调整额±暂时性差异纳税调整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项目金额-纳税调整减少项目金额。

(2)企业利润表中核算所得税,主要是为了确定当期应缴所得税以及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在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组成。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缴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缴所得税。

二、当期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不同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适用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缴所得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 所得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張晉海
推荐于2017-09-08 · TA获得超过4.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95%
帮助的人:3236万
展开全部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计算方法所用公式表示如下: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为应交所得税的金额。具体确定是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定。用公式表示如下: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综合影响结果。即按照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也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所确认的所得税的影响。用公式表示如下: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确定了当期应交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以后,利润表中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为两者之和,即: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勤俭又透彻的小奇异果5493
推荐于2017-10-10 · TA获得超过15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3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60万
展开全部
1、损益表中的所得税是根据收入或利润计算的。也就是说,根据你单位所得税征收方式来计算。 (1)如果你单位所得税属于核定征收的,按收入计算缴纳所得税。 计算公式:应交所得税=收入总额*税务核定固定比例*25% (2)如果你单位所得税属于查帐征收的,按利润计算缴纳所得税。 计算公式: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25% 2、如果你单位没有发生所得税,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项目,不填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EXY2015

2017-12-06 · 擅长财务知识,对电影音乐也同样喜欢
LEXY2015
采纳数:4417 获赞数:9046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营业收入=650000+85000=735000

营业成本=370000+41000=411000
营业利润=735000-411000+11800-7800-12000-23000-3500-4500=285000
利润总额=285000+3500-8000=280500
所得税费用=280500*25%=70125
净利润=280500-70125=210375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