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原因???
6个回答
推荐于2018-01-23
展开全部
三国时期,在刘备死后,蜀汉丞相诸葛亮连年发动对曹魏的北伐战争,在七年间先后六次北伐,但都遭失败。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连年北伐呢?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说,他是感念先主刘备的“三顾之礼”、“托孤之重”,要完成刘备未完成之遗志,就是平定中原,恢复汉室。但我认为,诸葛亮之所以连年北伐,并不仅仅是要完成刘备之遗愿,还有其他的原因。
我想,诸葛亮北伐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确实是要完成刘备的遗愿。诸葛亮的为人是很重情意的,刘备对他是有知遇之恩的,三顾于茅庐之中,临终又将后事托付给他,并且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如此托付后事,重情重义的诸葛亮又怎会不鞠躬尽瘁呢?《三国志》中记载,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第二,诸葛亮的连年北伐,也是从战略上考虑,主动的防守以保存蜀汉政权。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来看,他当初的设想是拥有益州和荆州,而后以图中原,但自从关羽失了荆州后,诸葛亮的这个战略构想就已经破灭了,因为他对东吴的态度从来都是“联吴”的,他不可能再用武力将荆州从东吴手中夺回来。而仅仅拥有益州之地是无法和强大的曹魏抗衡的,因为打仗很重要的是要拼经济,曹魏政权占据北部中国,约占当时中国面积的三分之二,而且中原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相对于益州是很繁荣的,曹魏的国力要远远强与蜀汉。如果消极防守,当曹魏积聚力量后攻打蜀汉,蜀汉是无法抵挡的。所以,诸葛亮采取的战略是主动防守,也就是“以攻为守”,用主动进攻来打乱曹魏的经济增长和战略部署。而实际上,诸葛亮的这一战略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他连年北伐的这几年间,曹魏政权也正好是两代交替,需要积聚国力的时期,由于他的北伐战争,曹魏疲于应付,国内的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诸葛亮死后的几年里,魏国也没有再发动大的战争。当然,诸葛亮的这一战略也是以付出本国相当大的经济作基础的,蜀汉的国力也受到沉重的打击。
第三,诸葛亮也想在有生之年将蜀汉政权扩大,延长蜀汉政权的寿命。由于蜀汉的益州远离中原地区,其人才是相对匮乏的,这从蜀汉后期“廖化作先锋”可见一斑。诸葛亮也是知道这一点的,蜀汉后继无人是最大的危机,他深知在他死后,将没有人能够担起蜀汉政权的重担,所以他要在有生之年尽量扩大蜀汉政权的地盘,扩张实力,为后继之人积攒足够的资本,以希望保存蜀汉的政权,如果可能的话,也还是有进取中原的希望。
因此,诸葛亮才会在平定南方,国家稳定的基础上,不故国内众多反对意见,不断的发动北伐战争。诸葛亮的眼光是要远胜于那些故步自封的人们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鞠躬尽瘁”,来换取蜀汉政权的发展,我为诸葛亮的这种精神所折服,为孔明鼓掌吧!
我想,诸葛亮北伐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确实是要完成刘备的遗愿。诸葛亮的为人是很重情意的,刘备对他是有知遇之恩的,三顾于茅庐之中,临终又将后事托付给他,并且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如此托付后事,重情重义的诸葛亮又怎会不鞠躬尽瘁呢?《三国志》中记载,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第二,诸葛亮的连年北伐,也是从战略上考虑,主动的防守以保存蜀汉政权。为什么这么说呢?从诸葛亮的《隆中对》中来看,他当初的设想是拥有益州和荆州,而后以图中原,但自从关羽失了荆州后,诸葛亮的这个战略构想就已经破灭了,因为他对东吴的态度从来都是“联吴”的,他不可能再用武力将荆州从东吴手中夺回来。而仅仅拥有益州之地是无法和强大的曹魏抗衡的,因为打仗很重要的是要拼经济,曹魏政权占据北部中国,约占当时中国面积的三分之二,而且中原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相对于益州是很繁荣的,曹魏的国力要远远强与蜀汉。如果消极防守,当曹魏积聚力量后攻打蜀汉,蜀汉是无法抵挡的。所以,诸葛亮采取的战略是主动防守,也就是“以攻为守”,用主动进攻来打乱曹魏的经济增长和战略部署。而实际上,诸葛亮的这一战略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他连年北伐的这几年间,曹魏政权也正好是两代交替,需要积聚国力的时期,由于他的北伐战争,曹魏疲于应付,国内的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在诸葛亮死后的几年里,魏国也没有再发动大的战争。当然,诸葛亮的这一战略也是以付出本国相当大的经济作基础的,蜀汉的国力也受到沉重的打击。
第三,诸葛亮也想在有生之年将蜀汉政权扩大,延长蜀汉政权的寿命。由于蜀汉的益州远离中原地区,其人才是相对匮乏的,这从蜀汉后期“廖化作先锋”可见一斑。诸葛亮也是知道这一点的,蜀汉后继无人是最大的危机,他深知在他死后,将没有人能够担起蜀汉政权的重担,所以他要在有生之年尽量扩大蜀汉政权的地盘,扩张实力,为后继之人积攒足够的资本,以希望保存蜀汉的政权,如果可能的话,也还是有进取中原的希望。
因此,诸葛亮才会在平定南方,国家稳定的基础上,不故国内众多反对意见,不断的发动北伐战争。诸葛亮的眼光是要远胜于那些故步自封的人们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鞠躬尽瘁”,来换取蜀汉政权的发展,我为诸葛亮的这种精神所折服,为孔明鼓掌吧!
2013-10-22
展开全部
第一,按照小说来看,诸葛亮前后6次北伐,姜维一共9伐中原。其中,诸葛亮没有成功的原因:
1,第一次北伐,当时赵云还在,诸葛亮手下文臣武将极多,南方孟获又归顺朝廷,诸葛亮没有内忧,就以赵云,邓芝作为北伐先锋,斩了韩德父子三人,诸葛亮两军阵前骂死魏国司徒王郎,天水收服姜维,上圭,安定等处都望风归降。大军逼近长安。又有上庸孟达准备背叛魏国,可以说,诸葛亮这一仗,是北伐中成功几率最大的一次。
可是,上庸孟达反叛计谋被司马看破,反叛失败,诸葛亮又错派马谡守街厅,最后不得不自己在西城用“空城计”。诸葛亮的第一次失败,主要就是自己错用人,和孟达举事不利。这两个问题。
2,第二次失利,主要是因为粮草不济,李严撒谎,筹集粮草不当,造成军队缺粮而导致北伐失败。后来,李严被废为庶人。
3,第三次,第四次,主要都是粮草的问题。
4,第五次北伐,此时,属国内部开始动摇,宦官开始酿祸,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几次用计谋都战胜司马懿,后来蜀国大军,逼近渭水(今天陕西的母亲河,渭河),直捣长安。可是,后主刘禅听信谗言,诏回大军。诸葛亮因为内政的原因,失去了第二次最好的机会。
5,第六次,火烧上方谷,计谋都已经实施的很顺利,眼看就要把司马懿父子三人活活烧死在火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突然下起大雨,把火浇灭,救了司马父子。(后人说,是老天要灭魏国,所以要留下司马昭)。又加上,东线诸葛谨不敌曹睿,东吴兵败,不能和蜀国夹击魏国。诸葛亮气上心头,旧病复发,郁郁而终。病势于五丈原,享年54岁。
姜维北伐九次,其失败原因归纳为6点:
第一,蜀国的国力开始衰弱,看诸葛亮前期北伐,率军都是30万,而姜维几乎都是率军20万,(可用兵力下降是兵器的生产力下降,粮食产量下降的表现)由此可见,蜀国国力的衰弱。
第二,姜维本人不及诸葛亮。不论在战术,战策,计略,在蜀军心中的威信方面,姜维都大不如诸葛亮,这在后来司马昭的话中可以得知:“蜀主刘禅,昏弱无能,诸葛孔明尚不能扶之长久,何况姜维?”姜维自己也说自己不如诸葛亮。
第三,蜀国内部人才缺少补给,文臣武将相继死去,蜀国又闭塞在四川盆地,与中原人才往来不能相比,后期,内廷缺少良臣监管,原来出师表中,诸葛亮所提及的“费易,董允,蒋琬,郭攸之”等人都已死去,加上没有继承人,导致宦官专权。外部,原来刘备,刘璋手下的旧部都已经死去,没有好的将领可以使用,以至于最后,姜维一人独守剑阁,邓艾偷渡阴平,成都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武将出战。
第四,后主刘禅无能,听信宦官,沉溺酒色,以至于朝廷里大臣都有“退让之心”,听信黄皓谗言,又疏远了和姜维等人的关系,(在姜维北伐获得优势,有利形势的时候,听信黄皓谗言,召回姜维和大军等)使得姜维不得不听大夫郗正之言“屯田沓中”,导致汉中兵力空虚。蜀国整体防御实力大幅下降。
第五,邓艾等人,足智多谋,多次看破姜维的计谋,死守祁山。魏国人才补充较大,后期的钟会,贾充,张骞,诸葛绪都是比较好的人才。
第六,汉朝灭亡多年,中原人对汉朝的留恋已经趋零。以至后来长安人对西蜀人的说法也不说是蜀汉,就说两个字“蜀人”,曹氏政权在中原的统治比较成功,中原人对汉朝的留恋和向往已经几乎没有了。这也是“民心向背”的问题。刘禅后期在西蜀的表现又是一个“昏君”,宠信宦官,就好象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的“十常侍”,好象历史重演一样,上天要使蜀汉(汉朝)灭亡,这是谁也无力挽回的。
1,第一次北伐,当时赵云还在,诸葛亮手下文臣武将极多,南方孟获又归顺朝廷,诸葛亮没有内忧,就以赵云,邓芝作为北伐先锋,斩了韩德父子三人,诸葛亮两军阵前骂死魏国司徒王郎,天水收服姜维,上圭,安定等处都望风归降。大军逼近长安。又有上庸孟达准备背叛魏国,可以说,诸葛亮这一仗,是北伐中成功几率最大的一次。
可是,上庸孟达反叛计谋被司马看破,反叛失败,诸葛亮又错派马谡守街厅,最后不得不自己在西城用“空城计”。诸葛亮的第一次失败,主要就是自己错用人,和孟达举事不利。这两个问题。
2,第二次失利,主要是因为粮草不济,李严撒谎,筹集粮草不当,造成军队缺粮而导致北伐失败。后来,李严被废为庶人。
3,第三次,第四次,主要都是粮草的问题。
4,第五次北伐,此时,属国内部开始动摇,宦官开始酿祸,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几次用计谋都战胜司马懿,后来蜀国大军,逼近渭水(今天陕西的母亲河,渭河),直捣长安。可是,后主刘禅听信谗言,诏回大军。诸葛亮因为内政的原因,失去了第二次最好的机会。
5,第六次,火烧上方谷,计谋都已经实施的很顺利,眼看就要把司马懿父子三人活活烧死在火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突然下起大雨,把火浇灭,救了司马父子。(后人说,是老天要灭魏国,所以要留下司马昭)。又加上,东线诸葛谨不敌曹睿,东吴兵败,不能和蜀国夹击魏国。诸葛亮气上心头,旧病复发,郁郁而终。病势于五丈原,享年54岁。
姜维北伐九次,其失败原因归纳为6点:
第一,蜀国的国力开始衰弱,看诸葛亮前期北伐,率军都是30万,而姜维几乎都是率军20万,(可用兵力下降是兵器的生产力下降,粮食产量下降的表现)由此可见,蜀国国力的衰弱。
第二,姜维本人不及诸葛亮。不论在战术,战策,计略,在蜀军心中的威信方面,姜维都大不如诸葛亮,这在后来司马昭的话中可以得知:“蜀主刘禅,昏弱无能,诸葛孔明尚不能扶之长久,何况姜维?”姜维自己也说自己不如诸葛亮。
第三,蜀国内部人才缺少补给,文臣武将相继死去,蜀国又闭塞在四川盆地,与中原人才往来不能相比,后期,内廷缺少良臣监管,原来出师表中,诸葛亮所提及的“费易,董允,蒋琬,郭攸之”等人都已死去,加上没有继承人,导致宦官专权。外部,原来刘备,刘璋手下的旧部都已经死去,没有好的将领可以使用,以至于最后,姜维一人独守剑阁,邓艾偷渡阴平,成都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武将出战。
第四,后主刘禅无能,听信宦官,沉溺酒色,以至于朝廷里大臣都有“退让之心”,听信黄皓谗言,又疏远了和姜维等人的关系,(在姜维北伐获得优势,有利形势的时候,听信黄皓谗言,召回姜维和大军等)使得姜维不得不听大夫郗正之言“屯田沓中”,导致汉中兵力空虚。蜀国整体防御实力大幅下降。
第五,邓艾等人,足智多谋,多次看破姜维的计谋,死守祁山。魏国人才补充较大,后期的钟会,贾充,张骞,诸葛绪都是比较好的人才。
第六,汉朝灭亡多年,中原人对汉朝的留恋已经趋零。以至后来长安人对西蜀人的说法也不说是蜀汉,就说两个字“蜀人”,曹氏政权在中原的统治比较成功,中原人对汉朝的留恋和向往已经几乎没有了。这也是“民心向背”的问题。刘禅后期在西蜀的表现又是一个“昏君”,宠信宦官,就好象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的“十常侍”,好象历史重演一样,上天要使蜀汉(汉朝)灭亡,这是谁也无力挽回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7-01-12
展开全部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只好返回汉中。这是第一次北伐。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进攻武都、阴平,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蜀军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231年),蜀军包围祁山,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拒不出战。此时刘禅听信谣言,下旨令退兵,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
第五次是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率军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僵持不下。诸葛亮正欲屯田久战,因长期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军全军退回汉中,至此历时6年之久的诸葛北伐结束。
五次北伐,虽然蜀军战果颇丰,但终因各种原因而退军;而曹魏也曾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结束后,由曹真为统帅向蜀汉发动过反击战,但因受蜀汉地形、气候影响而退军。其中的五次北伐可分为:两次大型全面战争(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区域战争(第四次北伐);两次小型局部战争(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只好返回汉中。这是第一次北伐。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进攻武都、阴平,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蜀军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231年),蜀军包围祁山,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拒不出战。此时刘禅听信谣言,下旨令退兵,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
第五次是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率军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僵持不下。诸葛亮正欲屯田久战,因长期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军全军退回汉中,至此历时6年之久的诸葛北伐结束。
五次北伐,虽然蜀军战果颇丰,但终因各种原因而退军;而曹魏也曾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结束后,由曹真为统帅向蜀汉发动过反击战,但因受蜀汉地形、气候影响而退军。其中的五次北伐可分为:两次大型全面战争(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区域战争(第四次北伐);两次小型局部战争(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22
展开全部
北伐目的是什么?打的魏军落花流水,驱除曹魏,一统中原,这就是魏延想的。事实上蜀汉和魏国的国力相差七倍,单靠现有的军事力量,就展开蜀魏的决战对蜀国真的有利吗? 答案显然不乐观。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并非与魏国决战,而在于斩断魏国右臂,控制河西走廊,改蜀汉南北攻势为东西攻势,依靠雍凉积蓄力量,这是比较现实的作战方针。事实上,如果不是街亭失利,此消彼长,吴蜀联合军与魏国的力量对比就会出现变化。这是诸葛亮从全局上对隆中对的修正,他清醒的认识到荆州不可以复得,益州不足以制天下,控制民风剽悍的西凉,自西向东居高临下,则为蜀汉取得北周灭齐的君临态势。如果攻占雍凉,后来北伐困扰孔明的兵员、粮运,甚至人才问题均可迎刃而解,而且背后还没有一个可能随时背盟的东吴。
消化了凉州以后,蜀吴就可以象两个不同方向的绞索,慢慢的把魏国绞死。诸葛亮是并不打算毕其功于一役。
北伐有“最高理想”和“最低理想”。最高的,当然是灭魏。但务实的诸葛没打算就在他这代完成。他不可能不面对实力差距的现实!最低的理想就是拿下雍凉一代。这里有占领的可能,不是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政治上,雍凉是魏国版图最后获得的地盘,雍凉百姓历来厌魏(或厌曹),魏国在拿雍凉一带时,急于获得,也没采取“攻心为上”之类的高明措施,大开杀戒,更使雍凉之人对其怨恨!相反,由于马超的缘故,雍凉百姓却比较亲蜀。在诸葛去世多年后的姜维主事时,雍凉还有部落首领率部投蜀,就是个证明!由于这个原因,蜀汉拿下雍凉,就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完全有可能!如拿下,蜀汉就可改变一个州的尴尬。再图关中,也就比较现实!
消化了凉州以后,蜀吴就可以象两个不同方向的绞索,慢慢的把魏国绞死。诸葛亮是并不打算毕其功于一役。
北伐有“最高理想”和“最低理想”。最高的,当然是灭魏。但务实的诸葛没打算就在他这代完成。他不可能不面对实力差距的现实!最低的理想就是拿下雍凉一代。这里有占领的可能,不是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政治上,雍凉是魏国版图最后获得的地盘,雍凉百姓历来厌魏(或厌曹),魏国在拿雍凉一带时,急于获得,也没采取“攻心为上”之类的高明措施,大开杀戒,更使雍凉之人对其怨恨!相反,由于马超的缘故,雍凉百姓却比较亲蜀。在诸葛去世多年后的姜维主事时,雍凉还有部落首领率部投蜀,就是个证明!由于这个原因,蜀汉拿下雍凉,就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完全有可能!如拿下,蜀汉就可改变一个州的尴尬。再图关中,也就比较现实!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10-22
展开全部
在今天成都武候祠,有一副清人赵藩写的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副对联是后世对诸葛亮评价里面最有名的一幅,曾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它一方面肯定了诸葛亮以“心攻”评定南中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委婉的批评了诸葛亮没有审时度势,穷兵黩武发动多次劳而无功的北伐,最终将蜀国的国力挥霍一空,致使其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一个国家。
这个观点在近代以及现代得到诸多的认可。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治国,治理内政是一个好手,但对外战略,特别是北伐,其诸多举措常常被人杯葛。普遍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受到质疑的,太过求稳的结果就是军事上的保守,这叫诸葛一身唯谨慎。一个突出的例子是魏延曾经在北伐时候提出过的一个观点,即著名的子午谷奇谋。这一谋略在当时和后世都引起了广大军事爱好者的争论。客观的说,在蜀国总体综合国力落后于魏国的情况下,又是劳师远征,军事上的用奇冒险应该说是一种被迫的选择。但是诸葛亮却坚决否决了任何冒险,继续着看似徒劳无功的北伐。这当然会引起大家的诟病了。
当然诸葛亮在后出师表(学术界对后出师表的真伪有争议)里面很明确的说明了北伐的缘由,即“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材,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于待亡,孰于伐之?”。这段话说得很清楚,反正你不打曹魏,曹魏最后也要灭你,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趁其立足未稳,中原人心向汉的机会,大举北伐,或许尚有一线生机。这样看来,似乎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品三国的易中天老师就赞成这个观点。
但是仔细一想,也不尽然。实际上当时曹魏也没有要进攻蜀国的企图,而且似乎可见的将来也没有这个打算。在分裂时期,按理说只有势力强大的一方才会坚持统一,势力弱小的一方更愿意保持独立,这叫国强主统,国弱就主分。道理很简单,国弱了还主统,那不是找死吗。但是三国时候的蜀国是个例外,国力弱小却力主统一,还不依不饶,又是六出岐山,又是九伐中原。其实这个主要和蜀汉政权的性质有关系。我们知道,刘备起兵就是凭借自己皇族的身份,打的就是要匡扶汉室的旗号。后来夺取西川成立蜀汉政权,支持统一更成了其政权合法性的根据,因为只有承认蜀地是大汉王朝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大汉皇室自居的刘皇叔才能在蜀地名正言顺的进行统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蜀国必须主张统一,必须打出已经名存实亡的汉王朝的旗帜。所以说,诸葛亮的北伐并不完全是曹魏逼迫下的一种无奈选择,也是其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必要保证。那么蜀汉离开这个合法性就无法生存吗,又有什么力量让蜀汉不惜为此挑战曹魏呢,在我看来,这都是蜀国内部本土势力的强大压力下蜀汉统治阶级的被迫选择,也就是说,诸葛亮北伐,更多的是彰显其统治蜀地的合法性,遏制所谓的“蜀独”。
三国时候的蜀国,主要有三股力量组成,即蜀地原有的本土力量,刘璋带入蜀地的东州集团和刘备最后入蜀的荆州集团。这三大力量从人数上来说,当然是本土大于东州再大于荆州了,但从统治的角度讲,这个关系却完全折返过来。即最上层是最后来自中原的荆州集团,而次之则是东州集团,最底层才是广大的本土势力。这种以少数族群统治多数族群的政权,一定是一个极不稳定的一个政权,因此蜀汉的统治者必然面临来自本土势力的强大挑战,这时候,按照转移内部矛盾的传统作法,蜀汉也一定会成为三国中最有侵略性的一个国家,只有将更多的本土势力从“蜀独”的梦想转移到“大一统”的正轨上来,这样蜀汉的统治阶级才能稳定蜀地的局势。所以对诸葛亮来说,既面临曹魏的外在威胁,也面临内部本土势力抢班夺权的巨大压力,实在是两难啊。冒昧的揣摩一下,诸葛亮作为来自中原的儒家士族阶层,对于蜀地本土的势力多半是瞧不起的,毕竟这些地方在当时更多是蛮夷之地。如果一定要在灭亡于蜀地本土势力和中原曹魏势力之间作一个选择,那我倾向于诸葛亮更愿意亡于曹魏。这可以从诸葛亮后来对本土势力的严厉打压中找到证据,某种程度来说,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吧。
所以现在可以回答诸葛亮为什么不支持魏延的计划了,因为诸葛亮的北伐主要就是出于转移内部矛盾的目的。赢了当然是一个意外之喜,但是输了却可能导致整个政权的崩溃,这个风险实在太大。所以当魏延提出一个冒险计划的时候,当然会被诸葛亮否决。其实从军事来看,北伐是出于政权稳定的考量,出于政治宣传的必要,从纯军事角度讲,聪明如诸葛亮者又岂会不知军事灭曹难如登天,这种不断的劳师北伐绝对不是后世所说的穷兵黩武,而是对政权稳固的深远考量,因为军事首先要为政治服务,在这点上,魏延等辈是无法领悟到诸葛亮的苦心的。
如果大家赞同上面的这些分析,那么另一项长期以来加于诸葛亮的罪名也就很好解释了。我们常常把蜀汉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归结于诸葛亮太过事必躬亲,甚至是过于贪权,忽略了人才的后继培养。这实在是冤枉了诸葛亮,诸葛亮的内心,一直在警惕本土势力的蜀独活动,从他斥退蜀独的代表人物,同为托孤之臣的蜀人李严就可以看出来,诸葛亮至死都只在荆州集团内部培养继承人,在他的内心,是不信任这些益州本土才俊的。
这个观点在近代以及现代得到诸多的认可。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治国,治理内政是一个好手,但对外战略,特别是北伐,其诸多举措常常被人杯葛。普遍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受到质疑的,太过求稳的结果就是军事上的保守,这叫诸葛一身唯谨慎。一个突出的例子是魏延曾经在北伐时候提出过的一个观点,即著名的子午谷奇谋。这一谋略在当时和后世都引起了广大军事爱好者的争论。客观的说,在蜀国总体综合国力落后于魏国的情况下,又是劳师远征,军事上的用奇冒险应该说是一种被迫的选择。但是诸葛亮却坚决否决了任何冒险,继续着看似徒劳无功的北伐。这当然会引起大家的诟病了。
当然诸葛亮在后出师表(学术界对后出师表的真伪有争议)里面很明确的说明了北伐的缘由,即“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材,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于待亡,孰于伐之?”。这段话说得很清楚,反正你不打曹魏,曹魏最后也要灭你,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趁其立足未稳,中原人心向汉的机会,大举北伐,或许尚有一线生机。这样看来,似乎这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品三国的易中天老师就赞成这个观点。
但是仔细一想,也不尽然。实际上当时曹魏也没有要进攻蜀国的企图,而且似乎可见的将来也没有这个打算。在分裂时期,按理说只有势力强大的一方才会坚持统一,势力弱小的一方更愿意保持独立,这叫国强主统,国弱就主分。道理很简单,国弱了还主统,那不是找死吗。但是三国时候的蜀国是个例外,国力弱小却力主统一,还不依不饶,又是六出岐山,又是九伐中原。其实这个主要和蜀汉政权的性质有关系。我们知道,刘备起兵就是凭借自己皇族的身份,打的就是要匡扶汉室的旗号。后来夺取西川成立蜀汉政权,支持统一更成了其政权合法性的根据,因为只有承认蜀地是大汉王朝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大汉皇室自居的刘皇叔才能在蜀地名正言顺的进行统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蜀国必须主张统一,必须打出已经名存实亡的汉王朝的旗帜。所以说,诸葛亮的北伐并不完全是曹魏逼迫下的一种无奈选择,也是其国家政权合法性的必要保证。那么蜀汉离开这个合法性就无法生存吗,又有什么力量让蜀汉不惜为此挑战曹魏呢,在我看来,这都是蜀国内部本土势力的强大压力下蜀汉统治阶级的被迫选择,也就是说,诸葛亮北伐,更多的是彰显其统治蜀地的合法性,遏制所谓的“蜀独”。
三国时候的蜀国,主要有三股力量组成,即蜀地原有的本土力量,刘璋带入蜀地的东州集团和刘备最后入蜀的荆州集团。这三大力量从人数上来说,当然是本土大于东州再大于荆州了,但从统治的角度讲,这个关系却完全折返过来。即最上层是最后来自中原的荆州集团,而次之则是东州集团,最底层才是广大的本土势力。这种以少数族群统治多数族群的政权,一定是一个极不稳定的一个政权,因此蜀汉的统治者必然面临来自本土势力的强大挑战,这时候,按照转移内部矛盾的传统作法,蜀汉也一定会成为三国中最有侵略性的一个国家,只有将更多的本土势力从“蜀独”的梦想转移到“大一统”的正轨上来,这样蜀汉的统治阶级才能稳定蜀地的局势。所以对诸葛亮来说,既面临曹魏的外在威胁,也面临内部本土势力抢班夺权的巨大压力,实在是两难啊。冒昧的揣摩一下,诸葛亮作为来自中原的儒家士族阶层,对于蜀地本土的势力多半是瞧不起的,毕竟这些地方在当时更多是蛮夷之地。如果一定要在灭亡于蜀地本土势力和中原曹魏势力之间作一个选择,那我倾向于诸葛亮更愿意亡于曹魏。这可以从诸葛亮后来对本土势力的严厉打压中找到证据,某种程度来说,这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吧。
所以现在可以回答诸葛亮为什么不支持魏延的计划了,因为诸葛亮的北伐主要就是出于转移内部矛盾的目的。赢了当然是一个意外之喜,但是输了却可能导致整个政权的崩溃,这个风险实在太大。所以当魏延提出一个冒险计划的时候,当然会被诸葛亮否决。其实从军事来看,北伐是出于政权稳定的考量,出于政治宣传的必要,从纯军事角度讲,聪明如诸葛亮者又岂会不知军事灭曹难如登天,这种不断的劳师北伐绝对不是后世所说的穷兵黩武,而是对政权稳固的深远考量,因为军事首先要为政治服务,在这点上,魏延等辈是无法领悟到诸葛亮的苦心的。
如果大家赞同上面的这些分析,那么另一项长期以来加于诸葛亮的罪名也就很好解释了。我们常常把蜀汉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归结于诸葛亮太过事必躬亲,甚至是过于贪权,忽略了人才的后继培养。这实在是冤枉了诸葛亮,诸葛亮的内心,一直在警惕本土势力的蜀独活动,从他斥退蜀独的代表人物,同为托孤之臣的蜀人李严就可以看出来,诸葛亮至死都只在荆州集团内部培养继承人,在他的内心,是不信任这些益州本土才俊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