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第一,外语盲层次。这个层次人数极多,包括所有不懂外语的读者。这个层次的读者无法就原文评价译作,因此只能就译文评价译作。他们对译作的要求很简单:有益、有趣,语言生动、流畅;他们中的很多人往往趋向于从审美角度来看译文,看重文字功夫。 第二,外语通层次。这个层次的读者人数虽不多,影响却最大,可以说有关翻译的种种争端多由他们引起。他们都觉得自己对翻译有发言权,所以其有关翻译标准的看法也特别复杂,难以界定。 第三,语言专家及一般语言工作者。就他们的本职工作而言,他们崇尚直译的居多,主张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都应该传达,主张翻译应该科学化。由于有语言学作后盾,所以他们对自己的翻译标准往往最自信。 第四,纯学术工作者。就纯学术而言,他们看重直译,译文即使佶屈聱牙都无所谓。他们有时只重视译文包含的信息,对原作或译作的表层结构不甚关心;有时却又极其重视原文及译作的表层结构(如语法学专家)。 第五,一般业务性需要读者层。这一层读者极重视实用价值,他们对译作本身往往缺乏真正的审美兴趣。他们只重译文内传达的对其工作相关的信息,对其他方面往往视若无睹。 第六,一般娱乐性读者层。此层读者数量最大,几乎包括一切读者。其重点只在于娱乐,把翻译的审美价值看得高于一切。他们往往是翻译得以存在的最强有力的支柱,他们对翻译作品的销路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对翻译理论的影响却又往往无足轻重。对他们来说,一个译本让他们感到快乐,他们就赞扬那个译本,如不能感到快乐,他们就理所当然地拒斥那个译本,而使他们感到快乐的因素,常常是多方面的。 第七,获取新知的读者层。他们虽也有娱乐性,但重在摄取知识,丰富自己,因而很看重译文的准确性,对译文的其他方面,要求不是甚高。 相对于各读者层来说,各译者层间理应是平等的,没有理由说第一类读者层喜欢的译作比第二类读者层喜欢的译作在价值上更大或更小。每一种译作,一旦受到读者欢迎,不论其在另一种读者层眼中是多么的低劣,都具有一种不可争议的价值。关键取决于我们站在译作价值认识坐标系中的哪一点上来作出判断而已。 同是一本书,第一类读者可能趋之若鹜,第二类读者却避之惟恐不速;第三类读者奉为经典者,第五类读者却可能不屑一顾。这一方面由于翻译的功能不同之故,另一方面也由于各读者层各取所需之故,读者各有各的要求,我们不必把自己的价值观或审美观强加在读者头上,总以为自己比读者高明。 详细请参见: www.daxinya.com/biyi.asp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