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是怎样过春节的?

 我来答
132*****080
2015-03-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259
展开全部
●做 岁 就是过年的意思,因为一年一岁,所以莆仙人特别讲究这个“做”字。到了腊月,人们就着手准备,认认真真把“岁”做好,祈盼新的一年有个好开头。经过漫长岁月,莆仙人已把自己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潜移默化注入过年习俗。
●扫 巡 腊月初二过后,家庭主妇一般会挑双日晴天“扫巡”。兴化方言“船”与“巡”同音,莆田人早年以船为家,所以岁末大扫除就叫“扫船”。这一天,扫帚等工具都是崭新,并贴红纸以示吉祥;还准备一丈长竹竿,绑上芦苇和稻草,专门打扫高处;蒸笼等厨具也全拿出清洗,清清爽爽过年。
●红团蕃薯起 红团系先用糯米粉加食物红制成皮,包馅后用刻有双孩儿或庆丰收图案的木模压成上拱下平形状,再用蕉叶垫好蒸熟。红团是各种祭祀活动必不可少祭品。“番薯起”的做法和馒头差不多:把煮熟的地瓜剥皮捣烂,和红糖、面粉搅拌发酵后用旺火蒸熟而成。老辈人喜欢自己动手做,讨个吉利。
●白头联 即在红纸春联顶头贴一小段白纸。这一习俗源于300年前春节期间发生的倭寇入侵,许多家庭丧失亲人。人们为悼念死者,就在红联上头留一段白纸以表哀思,从此形成莆田人特有贴 “白头联”习俗。
●三十暝 莆田人对除夕俗称。这天中午家家按传统吃杂粉。而年夜饭既要丰盛又要吉利,上菜前要摆八盘或十二盘小菜,其中有十脚齐全的蟹(象征十全十美)、煎海蛎(方言谐音“增活”)、炸鲫鱼(方言与“积宝”同音),还有甜菜丸、桔子等吉祥菜名,主餐一般有虾(方言与“和”谐音)、卤面、荔枝肉、金钱粿、花生汤等传统菜式,全家人一起围炉守岁迎新年。
●辞 年 腊月廿九零点一到,兴化大地到处响起鞭炮声。传说这一天土地公要上天汇报,即意味着旧的一年即将过去。人们会在家门前或阳台上摆好供桌,烧贡银祭谢天地,刮别旧岁,并希望诸神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吃 面 莆仙方言中面和“命”是谐音,本地生产的线面细长柔韧,烹调方法是先在碗底垫上炒好的芥蓝菜,盛上沸水捞熟的线面再浇上卤汤,然后加上佐味菜:炒蛋、炸花生、豌豆、紫菜及各种卤味等,色、香、味俱全。初一大早吃完面,才意味着又长了一岁。
●五日岁 莆田人的“春节”是从初一过到初五,俗称“五日岁”。初一早上吃完线面,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新衣裳,出外“游春”娱乐,走亲访友拜年。如若初一不进对方门,初二就不能上门。据载,明嘉靖年间某年春节前,倭寇攻下兴化城,三万多人被杀。待戚继光率军收复时已是大年初一了,在山上避难的人们陆续返家后,看到的是家门溅血,尸横街巷,哪有心思过年?初二这天便是莆仙人忌讳的日子,从而形成初二不串门习俗。到了初四家人又聚在一起重过“三十暝”,重做“大岁”再过一次年。直到初五,“做岁”才算结束。 徐学仕 文
——————————————————————————————————————————————
莆田市辖的莆田和仙游两县,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都同属于兴化这一军、路、府,因此习惯上只称兴化。兴化人家俗例,从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早开始,亲友登门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说些吉利话儿,这种习俗全中国都一样。但在兴化,至今还沿袭"做大岁"、贴"白额春联"的习俗。
做大岁
明嘉靖41年11月间,倭寇进犯兴化,杀戮掠夺,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尸骸遍地,惨不忍睹。
农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难的人陆续回来,悲喜交集,既为幸存者庆幸,又为死者悲伤。此时亲友之间急先互相探望,然后擦干眼泪,重过春节,补做大岁,庆贺光复。
因家家都没过大年节,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以后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并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
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亲友家拜年过,初二日就不必忌讳了。
白额春联
全国各地春联均为一色满红,唯独兴化春联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红白相间,格外醒目。
相传清兵入关后,实行高压政策,滥杀无辜,不少人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时值春节,清廷又强令家家户户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有人在贴红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余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习俗,流传至今。
元宵佳节
在春节其间,最值得期待的是元宵佳节了,元宵节是中国人春节以后紧接着的又一个大节,它的日期在正月的十五日。可是莆田人从正月初六就开始了长达20多天的元宵节活动了。元宵节有两个主要的节目:一个是吃元宵,一个是观灯,莆田人把这两项内容都变成了大规模的狂欢。
莆田人的灯至今还保持着这种古代宫灯的形状。在莆田,元宵节的灯跟内地截然不同。人们不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灯,而是大家要抬灯巡游的。据推测可能是因为这里古代地广人稀,中原移民来到这里以后,发现把灯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来观看的人会很少,所以他们想出了抬灯巡游的办法。巡游的路线往往会很远,有时包括好几个山头或村寨。也许这是古代中原移民向当地原住民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吧。
莆田人的吃元宵是几个村寨间的一项盛大的交往仪式。
路线准备完毕后,元宵节巡游也就开始了,一般是几个村寨的人共同集合到社区的公庙里头,从这里出发,开始了到各个村寨的巡游。队伍中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公司职员,也有工人,今天都放下了自己手头的工作,汇聚到一起,来参加这盛大的节日庆典。巡游的范围一般是沿着几个村寨的地界绕行一圈。行走的路线并不总是平坦的,有时故意绕开大路,含有克服困难的意思在里头,无论这条菩萨指定的路线多么难走,也必须遵照执行。在元宵节巡游仪式的中间,经过的村寨要用大锅准备好许多元宵,供大家在休息的时候食用。游行的队伍欢欢喜喜在一起吃元宵,看起来就像和和睦睦的大家庭一样。
跳棕桥
跳棕轿是莆田特有的一种神秘的元宵节风俗和仪式,一般会和游灯,莆仙戏等喜庆节目同时举行。在莆田的乡村,跳棕轿的仪式是非常隆重的,几乎是家家户户必须参加的全民活动。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小伙子们打着赤脚,抬着7到9只棕轿,围着火堆穿插跳舞,这赤脚等一会是要从火堆上踩过去的。为了能够安全踩过火堆,他们事先要绕着火堆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准备。跳棕轿仪式的高潮是用脚蹈火,它表现了莆田人的豪气和勇敢的精神。
当二十多天热闹的元宵节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就会有社区内一个大的公庙牵头,举行最后的高潮活动文艺踩街。它是把莆田各种特有的民间乐器都集中在一起进行的文艺巡游,是在一个大范围的文艺联欢活动。站在花车上的小学生扮演出一些戏剧人物和历史英雄人物的形象,颇有些仙风道骨。他们还扮演一些当代的英雄模范人物,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和取得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的中国女排等人物形象,表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国家,对生活的热爱。
相传,在抗倭英雄戚继光重创倭寇的林墩战役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叫曹大金的部将,奉命在莆田这个叫“迎仙寨”的地方拦截逃敌,就在身负重伤的关键时刻,他擂起庙里祭祀用的社鼓,鼓励战士奋勇杀敌。附近的乡亲们听到鼓声后,也纷纷赶来助战,终于消灭了这股倭寇。后来莆田人为了纪念这次战斗,就把庙里的锣鼓作为一种娱乐活动,逐渐发展起来。
莆田的车鼓在大约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表演方式。大概是因为莆田的节日活动往往伴随着规模盛大的游行的缘故吧,他们一般是把指挥表演的大鼓放在一辆平板车上,边推边走,在行进中指挥队列的表演和音乐的节奏,“车鼓”的名称也就由此得来了。又由于这车鼓起源于战争,所以在过去一般是由男子来表演的,各个村的车鼓队还经常举行挑战赛,叫做“斗鼓”。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许多农村妇女也纷纷组成了车鼓队,与男子一较高低。在女子车鼓的发展过程中,她们又把公庙里的花伞加进车鼓表演,使它更加生动好看。近年来,女子车鼓队已经遍及莆田的乡村,她们又新发展出了许多舞蹈动作,使车鼓表演在男子的阳刚之气外,又增添了女性的英姿。
莆田人的春节,既丰富热闹,又生动有趣。既有从过去流传下来的古代中原人纯真的快乐,又有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一些变异,还有着莆田人独特的历史遭遇所铭刻下的情感记忆。在莆田过春节,不仅可以领略到新奇和惊喜,更能感受到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的博大和丰富。
莆田是个侨乡,能回家过年,成了远在异乡的海外游子牵挂和期盼
乡村民风-做岁·红团·番薯起
过年时,莆田民间每有做“红团”和“番薯起”的习俗,一以孝敬祖先,二为时令口福,三取一家人红红火火、大吉利、大平安、大团圆之意。
“红团”皮的制作是有一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后,捞起沥干,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俗叫“米祭”),一筛再筛,取其最细的粉末,晾干备用。用时,加入适量的开水和“食物红”一起揉匀成粉红色的团皮,搓成圆长条,再以手摘成等量的一块块的团皮块。
“红团”的馅大都是甜的,也有咸的。甜的加红糖就行;咸的则须加入葱花、香菇丝和捣碎的炒花生米等调味品,别有乡土风味。“红团” 的馅分三类:一是以绿豆为馅(绿豆去砂和杂质,洗净去壳)。俗叫“绿豆馅”;一是以糯米为馅,俗叫“糯米馅”;一是以番薯干粉为馅,因为从前山区和沿海地带,少产稻米,全年主粮就是“番薯”、“番薯干”。“做岁”时做“番薯干馅”的团,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朴素民风。
做“红团”时,家庭主妇要巧为分工。擀团皮的要厚、薄适度,不能太厚、太薄;捏团馅的要大小(粒)均匀,不能太大或太小,两者要适当配合。否则,团皮包着馅后,用“红团印”一打印,有时会被压破,有时则个子太小,不美观。做“红团”时,主妇边示范、边指导妇孺擀团皮、捏团馅、打印、衬“奎叶”(学名“蓑荷”),剪去多余的边角,整整齐齐地入炊具,扣紧炊盖,约蒸25分钟后出炊,就可以食了。
“红团”所用的木印,俗叫“红团印”。它是一种精巧的手工工艺品。印模中刻有“富”、“贵”、“寿”、“喜”等字样,四周还刻有花鸟图案,连结  “番薯起”是以“番薯”为主料,先把鲜“番薯”削皮、洗净、切块、蒸熟后捡去薯筋、硬粒、剁成纯柔的“番薯泥”,放入瓷缸内,加入“米祭”和酵面,发酵后再以适量白糖(或红糖)及碱拌和,然后细心打印,在其上面点红,上蒸笼蒸熟后即成食品。“点红”的红,同样寓一家人红红火火,“起”(方言),有发达、兴旺之意。“番薯起”的特点是地瓜味浓,软香可口,是时令、经济的农家食物。
“红团”和“番薯起”是莆田人家“过年”时的独特美食文化。
————————————————————————————————————————————————
莆田市春节过大年、“做大岁”
正月“做大岁”的习俗分布于莆田市内全境和与莆田比邻的福清新厝、惠安蒜岭等流行莆仙方言的乡村。唯有仙游县游洋镇吴宅村人在正月不做“大岁”,这是因为嘉靖42年正月初五日,吴宅人吴廷珠(当时任兴化府监军)在抗倭中壮烈牺牲,乡里人为了纪念他,把正月初五定为悼亡月,年年举行祭奠英灵的仪式。
莆田人过春节之所以与众不同,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据《莆田县志》和《仙溪志》记载,明嘉清41年(公元1562年)农历11月29日,正当莆仙人民沉浸在准备过春节的欢乐时,倭寇突然侵袭而来,莆田、仙游城池被倭寇攻陷,平民在反抗中被杀害数万人,一时尸横遍地,万家哀恸。好端端的春节大庆之日,变成了兵血灾难之时,百姓们纷纷逃难山中。直至两个月后戚继光大军击溃倭寇,百姓才回来收殓蒙难亲人的尸骨,重建被焚毁殆尽的家园。此后,为了纪念这段惨痛的历史,莆田人民以特有的民俗形式,永远牢记国恨家仇,选在戚家军收复城池的日子重过春节,俗称“做大岁”,以区别于“过大年”。
因莆仙百姓“做大岁”的习俗,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和深刻内涵,所以在明嘉靖42年(公元1563年)起莆仙各地几乎无一例外地代代传承,至今已有445年了。这种特有的民俗文化现象表现了莆仙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对外来侵略者恨之入骨的民族情怀,这种民俗活动,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受到莆田百姓的一致认同,才能传承不断到如今。
“除夕”,莆田民间统称为“过年”、“做岁”、“三十暝(夜)”、“围炉”等,即使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亦称“三十暝”,除夕前一天为“小年夜”。
莆仙人“过年”,大致在腊月二十到小年夜之间的某个晚上,一般为二十八、二十九为多。过年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使年过得热闹、旺意,莆仙民间,尤其是农村,各家各户都要备办“红团”、“番薯起”(用煮熟地瓜捣碎后和米粉、红糖、发面做成)、薄糕、油炸豆腐、红柑、茶酒等,并要杀鸡鸭、宰猪羊、刣鱼等,称为“三牲”,以备祭天地、神灵、祖先等“辞年”之用。这天中午,家家都吃“杂粉”(地瓜粉、长寿面、油炸豆腐、猪肉丝等合煮而成)。
除夕晚上,家家户户开始“辞年”了,乡村中响起爆竹声,院前摆着一张系着金线绣花桌裙的供桌,桌上摆着“五果”、“六斋”、“三牲”和贴着“福、禄、寿”红纸花的干线面,全家人由年长的领头,依次拈香跪拜天地、祖先,祈祝全家平安,来年幸福。然后,在供桌前烧起了“贡银”、“银纸”,并再次燃放爆竹,宣示“辞年”结束。
除夕晚上“围炉”,是我国最普遍的民俗。然而,莆仙人的“围炉”,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
除夕夜“围炉”开始,莆仙各家各户的厅堂灯火通明,全家男女老少同桌同食同饮,大家欢聚一堂,笑语声喧,同享天伦之乐。在莆仙的一些乡村中,比较讲究古例的,会把木炭烧红放在烘炉里,.置于餐桌下面,表示一家亲热团圆、兴旺发达,这或许是“围炉”的来历吧。
莆仙民间“围炉”时,餐桌上的菜,大多都有吉利的寓意,而且十分丰盛,盘菜中,鲫鱼(俗名“鲫母”,谐音“积宝”)、蟹(要“十脚全”的,寓十全十美之意)、虾(谐音“和”, 一家和和气气,和气生财)、甜丸子(莆仙方音称“软褓”,意即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的),上述这四道菜是必不可少的。其它的菜,要视各家的经济状况而定,一般还有猪肉、鸡(鸭)肉、羊肉、焖豆腐、炖油炸豆腐、炒米粉等等。在厨房里的水缸内还要水养几条活鲫鱼,表示“年年有余”。莆仙人很是看重亲情,平日大家在外奔忙,但到过年时,一家要千方百计地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围炉”正是亲人欢聚一堂的时候,因此,为对亲人的思念,“围炉”时,如果有人确实无法赶回家中,那么也要在餐桌上为他备上一副碗筷的。
“围炉”后,上辈人给16岁以下的未婚男女分压岁钱;也有子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压岁钱的;还有丈夫给没职业的妻子压岁钱的。过年分压岁钱的原意:一、对小孩子是已增一岁了;二、对上辈人是孝敬;三、对妻子是夫妻恩爱;四、压岁,其谐意是“压祟”,即禳灾驱邪之意;五、在经济上也是一种补助。除夕之夜,莆仙还有“守岁”的习俗。旧时,有的穷人为避债,除夕夜到城隍庙去看戏,这样,债主就不敢在城隍爷面前讨债了,此俗叫“看鲁戏”,莆仙民谚有“三十晚看鲁戏”。但现在多数的人家,利用三十晚上,全家人欢坐一起,一边嗑瓜籽,一边专注地观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直至深夜。
  莆仙地区“习俗好尚,有东周齐鲁遗风”。在历史上,莆仙地区是“衣冠南渡,如闽者八族”的聚集地和扩散地之一。所以,在莆仙民间蔚成了几千年来多姿多彩的传统习俗。至今在莆仙民间仍遗存着十分独特的习俗,如大年三十晚上不动刀,担心招来杀气;正月初一早晨不能扫地,担心扫走财神;正月初二亲朋好友相互不串门,担心不吉利,并约定成为“忌俗”。莆仙还有一项特别的习俗,就是“正月初四或初五做大岁”,每年正月初四或初五那一天,莆田民间相传家家户户“重做一次年”,俗称“做大岁”。这个习俗在莆田维系着一段悲惨的历史,据《莆田县志》记载,明代嘉靖41年(公元1562年),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踞点,四出烧杀掠抢。莆田城池 在农历11月29日的半夜四更时分被倭寇攻陷,占据达两个月之久。莆田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伤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因反抗暴行,而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其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这年12月中旬,由于城内死尸无人收拾,臭气冲天,倭寇只得暂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莆田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收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的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日“重新做岁”。第二年,为纪念莆田这一段悲惨的日子,莆田民间和以往一样,于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做岁”(围炉)。因农历二月农事正忙,若在二月初四才“做岁”,时间拖得太长,于是,莆田民间就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改为正月初四“做岁”,并将年三十晚上称为“做小岁”,正月初四晚上称为“做大岁”。由于二月初二日(后改为正月初二)是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所以莆田人每年这一天,都互不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并约定正月初二日为“探亡日”。正因为有这段历史的缘故,莆仙境内也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习俗。原先,莆仙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仙游则在初五)“做大岁”时,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就在刚贴过的白联上方,覆盖大红的春联,但将白联露出一截(约3寸左右),以示心有余哀。从此以后,莆仙地区在春节时,便流行贴上白额春联的习俗。同是莆田市的仙游县岁时习俗,与莆田市区(原莆田县)略有不相同。莆田是正月初四“做大岁”,而仙游县却是正月初五“做大岁”。这是因为那年倭寇攻陷莆田城后,分兵南下,大举进犯仙游县境,到处杀掠,仙游城内百姓四处逃生,流离失所,无法团聚过年,直到二月初五日,倭寇溃逃,百姓才得以重聚团圆,后来便约定正月初五“做大岁”,与莆田县相差一天。在仙游县境内唯游洋吴宅村,正月不做“大岁”。这是因为嘉靖42年正月初五日,吴宅人吴廷珠(兴化府监军)在抗倭中战死,乡里人为纪念他,定在正月初五为悼亡日,所以吴宅人有正月初五不做大岁的习俗。莆仙地区正月初四和初五日“做大岁”的习俗一直沿袭迄今。
除“做大岁”外,在仙游大部地方、莆田华亭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三为祝寿日,这个习俗也是源于明代嘉靖年间倭寇之乱时,莆仙人为避乱离家,正月初二回家掩埋受害的亲人,初三为幸存的老者祝贺,后演变为俗定的祝寿日。有的乡村把每年农历正月初十作为祝寿日;也有的选双月双日作为祝寿日,还有的一年到头,只要选个吉利的日子都可以祝寿。
莆仙“做大岁”在450多年间形式了约定俗成的习俗,而“做大岁”是一个神圣节日,家家户户看得比过大年还重要。“做大岁”时,村里往往由具有威望的长者组织莆仙戏演出、十音八乐等文娱活动。以前在仙游县度尾峰还流行模仿当年抗倭时的藤牌舞。许多地方在“做大岁”时,都要组织村民到戚公祠举行隆重的拜祭仪式,缅怀戚继光大军收复失地的功绩。
莆仙“做大岁”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凡在外地工作或在外国工作生活的莆仙人,也会千里迢迢地赶回家乡“做大岁”。近年来,因交通便捷,不少台、港同胞和莆仙籍华侨也纷纷赶在正月初回故乡参加“做大岁”。
莆仙“做大岁”的习俗具体鲜明的地方物色、历史意义和深刻内涵。这一民俗文化现象体现了可贵的民族精神、抗争精神、和谐精神和教育精神。从其内容分析,“初二不登门”、“初三祝寿日”、“初四或初五做大岁”,年年重温历史,教育子孙后代要珍惜幸福,热爱和平,不忘保家卫国。该项目具有以下特征:
一、具有独特性,“做大岁”习俗为全国所仅有。
二、具有教化性,对后代的启示寓教于节。
三、具有和谐性,倡导团结一致,内睦亲和,共御外敌。
四、具有传承性,在莆仙地区普遍流行,代代传承不断。
五、具有历史性,“做大岁”的习俗,蕴含着一部惨痛的地方史和民族史。
六、具有认同性,这一节俗活动为莆仙人民所认同,其特别的价值和意义也得到历史学民俗学专家的高度认同。
——————————————————————————————————————————————
莆田人过年:做岁·红团·番薯起
过年时,莆田民间每有做“红团”和“番薯起”的习俗,一以孝敬祖先,二为时令口福,三取一家人红红火火、大吉利、大平安、大团圆之意。
“红团”皮的制作是有一番技巧的。把糯米浸水后,捞起沥干,用手工舂成米的粉末(俗叫“米祭”),一筛再筛,取其最细的粉末,晾干备用。用时,加入适量的开水和“食物红”一起揉匀成粉红色的团皮,搓成圆长条,再以手摘成等量的一块块的团皮块。
“红团”的馅大都是甜的,也有咸的。甜的加红糖就行;咸的则须加入葱花、香菇丝和捣碎的炒花生米等调味品,别有乡土风味。“红团” 的馅分三类:一是以绿豆为馅(绿豆去砂和杂质,洗净去壳)。俗叫“绿豆馅”;一是以糯米为馅,俗叫“糯米馅”;一是以番薯干粉为馅,因为从前山区和沿海地带,少产稻米,全年主粮就是“番薯”、“番薯干”。“做岁”时做“番薯干馅”的团,倒是不忘苦日子的朴素民风。
做“红团”时,家庭主妇要巧为分工。擀团皮的要厚、薄适度,不能太厚、太薄;捏团馅的要大小(粒)均匀,不能太大或太小,两者要适当配合。否则,团皮包着馅后,用“红团印”一打印,有时会被压破,有时则个子太小,不美观。做“红团”时,主妇边示范、边指导妇孺擀团皮、捏团馅、打印、衬“奎叶”(学名“蓑荷”),剪去多余的边角,整整齐齐地入炊具,扣紧炊盖,约蒸25分钟后出炊,就可以食了。
“红团”所用的木印,俗叫“红团印”。它是一种精巧的手工工艺品。印模中刻有“富”、“贵”、“寿”、“喜”等字样,四周还刻有花鸟图案,连结  “番薯起”是以“番薯”为主料,先把鲜“番薯”削皮、洗净、切块、蒸熟后捡去薯筋、硬粒、剁成纯柔的“番薯泥”,放入瓷缸内,加入“米祭”和酵面,发酵后再以适量白糖(或红糖)及碱拌和,然后细心打印,在其上面点红,上蒸笼蒸熟后即成食品。“点红”的红,同样寓一家人红红火火,“起”(方言),有发达、兴旺之意。“番薯起”的特点是地瓜味浓,软香可口,是时令、经济的农家食物。
“红团”和“番薯起”是莆田人家“过年”时的独特美食文化。
——————————————————————————————————————————————
传统民俗年味浓
莆阳大地处处洋溢着辞旧迎新的备年场面,许多老人家依照传统习俗,有的忙着筹备祭祀物品,进行辞年祭祀仪式、拜天地、谢公妈,有的忙着做“红团”,“番薯起”,大家希望在辈辈相传、年年相承的传统习俗中给家人带来好运,这种浓浓的年味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年俗。  徐学仕 文/图
匿名用户
2013-11-04
展开全部
每到中国的农历新年,也就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是我们中国人最快乐的日子。“爆竹声中辞旧岁”,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着寓意团圆的饺子,家庭情感在这些温馨的气氛里得到了联系和强化,当整个国家和民族都沉浸在节日的温情脉脉里的时候,在福建省的莆田市,这两天却是安安静静的,一点过节的迹象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莆田最热闹的时候是在农历正月初四到初五,这两天,就相当于中国内地的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在初四这一天,家家都要包用糯米粉为原料的红团,它的含义相当于内地的饺子: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圆圆的形状寓意着家庭团圆。在初五早上这一天,家家才开始燃放鞭炮,开始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   帖春联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春节风俗,它是把各种吉祥的祝福语写在大红纸上贴在门的两边。红色在中国是喜庆的颜色,用红纸来写春联是一般中国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是家家必须要遵守的,否则会有不吉利的嫌疑。但莆田的春联也是和内地大不一样,全都要在红纸顶上加上一道白色的镶边,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华民族尊重自己的祖先,人们会遵守祖先遗留下来的各种风俗习惯,也许几千年都不会变化。但是在莆田,在300多年前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故,导致了春节风俗的改变,这就是来自海上的日本浪人倭寇的入侵。   那一年,倭寇入侵到莆田一带盘踞了几个月,大开杀戒。一直到中国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从浙江赶来,才赶走了他们。这时已经是次年的大年初一了,在山上避难的人们陆续返家后,哪里还有心思过年?   现在莆田人过春节的日期就从那时改变了。初一初二,是当年倭寇之乱中逃难的人们回家悼念亲人的日子,所以不仅不过节,也不让串门。初三和初四日,人们开始张罗过节的各项物品,贴春联,买鞭炮,准备重新过年。初五日,人们才像内地的大年初一一样,各家各户串门走访,回忆过去的历史,联络乡邻的感情,畅谈未来的希望。莆田人过春节的新习俗铭刻着他们惨痛的历史记忆。莆田的白头春联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过去莆田人世世代代也是在门上贴红春联。在嘉靖年间的这场大屠杀以后,为了表示对死去的亲人的悼念,人们在红春联的头上加上了一条表示哀痛的白额。   元宵节是中国人春节以后紧接着的又一个大节,它的日期在正月的十五日。可是莆田人从正月初六就开始了他们长达20多天的元宵节活动了。元宵节有两个主要的节目:一个是吃元宵,一个是观灯,莆田人把这两项内容都变成了大规模的狂欢。   莆田人的灯至今还保持着这种古代宫灯的形状。在莆田,元宵节的灯跟内地截然不同。人们不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观灯,而是大家要抬灯巡游的。据推测可能是因为这里古代地广人稀,中原移民来到这里以后,发现把灯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来观看的人会很少,所以他们想出了抬灯巡游的办法。巡游的路线往往会很远,有时包括好几个山头或村寨。也许这是古代中原移民向当地原住民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吧。   莆田的元宵宴仪式证实了我们的这种推测。和中原地区一家一户吃元宵的方式不一样,莆田人的吃元宵是几个村寨间的一项盛大的交往仪式。  路线准备完毕后,元宵节巡游也就开始了,一般是几个村寨的人共同集合到社区的公庙里头,从这里出发,开始了到各个村寨的巡游。队伍中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公司职员,也有在工厂里做工的工人,今天都放下了自己手头的工作,汇聚到一起,来参加这盛大的节日庆典。巡游的范围一般是沿着几个村寨的地界绕行一圈。行走的路线并不总是平坦的,有时故意绕开大路,含有克服困难的意思在里头,无论这条菩萨指定的路线多么难走,也必须遵照执行。在元宵节巡游仪式的中间,经过的村寨要用大锅准备好许多元宵,供大家在休息的时候食用。游行的队伍欢欢喜喜在一起吃元宵,看起来就像和和睦睦的大家庭一样。   跳棕轿是莆田特有的一种神秘的元宵节风俗和仪式,一般会和游灯,莆仙戏等喜庆节目同时举行。在莆田的乡村,跳棕轿的仪式是非常隆重的,几乎是家家户户必须参加的全民活动。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小伙子们打着赤脚,抬着7到9只棕轿,围着火堆穿插跳舞,这赤脚等一会是要从火堆上踩过去的。为了能够安全踩过火堆,他们事先要绕着火堆进行身体和精神上的准备。跳棕轿仪式的高潮是用脚蹈火,它表现了莆田人的豪气和勇敢的精神。   当二十多天热闹的元宵节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就会有社区内一个大的公庙牵头,举行最后的高潮活动文艺踩街。它是把莆田各种特有的民间乐器都集中在一起进行的文艺巡游,是在一个大范围的文艺联欢活动。站在花车上的小学生扮演出一些戏剧人物和历史英雄人物的形象,颇有些仙风道骨。他们还扮演一些当代的英雄模范人物,如航天英雄杨利伟和取得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的中国女排等人物形象,表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国家,对生活的热爱。   相传,在抗倭英雄戚继光重创倭寇的林墩战役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叫曹大金的部将,奉命在莆田这个叫“迎仙寨”的地方拦截逃敌,就在身负重伤的关键时刻,他擂起庙里祭祀用的社鼓,鼓励战士奋勇杀敌。附近的乡亲们听到鼓声后,也纷纷赶来助战,终于消灭了这股倭寇。后来莆田人为了纪念这次战斗,就把庙里的锣鼓作为一种娱乐活动,逐渐发展起来。   莆田的车鼓在大约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表演方式。大概是因为莆田的节日活动往往伴随着规模盛大的游行的缘故吧,他们一般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许多农村妇女也纷纷组成了车鼓队,与男子一较高低。在女子车鼓的发展过程中,她们又把公庙里的花伞加进车鼓表演,使它更加生动好看。近年来,女子车鼓队已经遍及莆田的乡村,她们又新发展出了许多舞蹈动作,使车鼓表演在男子的阳刚之气外,又增添了女性的英姿。   莆田人的春节,既丰富热闹,又生动有趣。既有从过去流传下来的古代中原人纯真的快乐,又有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所造成的一些变异,还有着莆田人独特的历史遭遇所铭刻下的情感记忆。在莆田过春节,不仅可以领略到新奇和惊喜,更能感受到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的博大和丰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莆仙乡音社
2021-01-2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646
展开全部

莆仙人的春节,一过就比一个月还长。从年末腊月十六的的“尾牙”拉开序幕,到二月初二的头牙,荔城下江头打铁球为尾声。莆仙人的年到底有哪些精彩的活动,那就戳视频,揭开莆仙人的“做岁”的神秘面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