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
展开全部
在泛娱乐化的今天,国学文化常常遭到质疑,好像国学已经过时了!
可是,国学真的过时了吗?
01
犹太人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人口只有一千多万,获得过的诺贝尔奖却占全世界总获奖人数的39%。
为什么犹太人能获得如此众多的诺贝尔奖?因为这个民族有一个传统,就是让儿童从小诵读犹太民族的国学经典——《圣经》。
几十年来,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屈指可数,难道不是由于我们不学国学,不读经典吗?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震耳发聩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问我们的总理,为什么我们几十年出不了大家人物?
就是因为我们不再学国学,不再读经典了,我们背离了我们文化的根。打开经史子集而不能读,不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不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难怪外国人说我们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在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痛批教育功利化时说: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整个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看看某学校网站上对该校的一个学生的报道:“×××托福考试663分(满分677分);GRE考试,数学部分满分800分,作文仅扣1分,总成绩为1370+5;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力挫群雄,夺得一等奖。而且该生获得了美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出国读博士了。”
在很多人眼里,这位同学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可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典范,制造出一个惊天大案,他在美国留学期间,用刀砍下了一个中国女同学的头,同时毁灭了两个家庭的希望。
这个人叫朱海洋,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是该校2001级国贸专业学生。
还有一个海洋,叫刘海洋,北京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用硫酸泼洒动物园里的狗熊,使五只狗熊受到严重的伤害。
这就是杨校长所说的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的实证。
02
这些仅仅是个案吗?不,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国家权威电视台曾举行了一个中美高中生理想和追求的比较。提出了五个“人生理想”让学生们选择,分别是:真理,智慧,美丽,财富,权力。结果中国学生除一个人选择了“美丽”外,其他人无一例外选择了“财富”和“权力”。美国学生却没有一个人选择这些中国学生迷恋的东西,全部选择了“真理”和“智慧”!
这就是中国现在的教育决定了这个结果!选择“财富、权力”的中国人,他们在食品中加三聚氰胺,苏丹红、洗衣粉时不会有丝毫愧疚,只要能赚钱就行。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缺少国学的熏陶, 他们仅仅追求物质的富有催生的是感官的满足,内心深处却缺少深挚的幸福感。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不战而胜一书中写到:“如果有一天,中国青少年不学习老祖宗书籍的时候,他们看不懂老祖宗留下的文字的时候,那我们就不战而胜了。”
几十年后的今天,尼克松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现在学习国学经典,可谓少之又少。他们认为老祖宗的思想是腐朽的,留下的是糟粕。
不知道他们是否反思过,如果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糟粕,它能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几千年洗不干净,流传到现在呢?
03
胡适
如果还有人认为国学是糟粕,我们来看看邻国印度。
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但由于外族入侵带来了外族的文化,导致古印度原有文化被搁浅,失去了生命力,在历史上迅速消亡。虽然种族还在,但民族却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发生了转变,为了区分这个变化,人们便把外来文化入主以前的印度称之为古印度,以区别现在的印度民族。
古印度的消亡,就是“亡族先亡史”的例证,说明文化的洗礼几十年就能完成。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经过了这么多次的破坏,还能延续到现在,就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特别强大。
国学看似无用,但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
当人们都在追求“有用”,想尽办法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能看到的多是为攫取利润匆忙的足印、疲惫的眼、焦灼的脸。
我们想下,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看不懂古文,读不懂古文意思的时候,我们的根是不是就枯萎了,没有根了……
民国著名大师胡适对自己的成就,曾这么评价说:“我四岁时,就读父亲所作的诗,五六岁上私塾还是读古文,大概在十一岁时,我已经能够自己看古文书了。我看《纲鉴易知录》,又看《御批通鉴辑录》,并点读《资治通鉴》。这便是我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步。”
学习国学,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亲近汉字,热爱母语,提升见识、修养品行、传承文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国学教育的功能,那就是国学教育是培养一个能让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梁文道有一句话说得挺好:“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如果总想着立竿见影,内心该有多慌乱。
流淌在血脉里的国学,迟早会在某一个瞬间,让你豁然洞开。
可是,国学真的过时了吗?
01
犹太人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人口只有一千多万,获得过的诺贝尔奖却占全世界总获奖人数的39%。
为什么犹太人能获得如此众多的诺贝尔奖?因为这个民族有一个传统,就是让儿童从小诵读犹太民族的国学经典——《圣经》。
几十年来,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屈指可数,难道不是由于我们不学国学,不读经典吗?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震耳发聩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问我们的总理,为什么我们几十年出不了大家人物?
就是因为我们不再学国学,不再读经典了,我们背离了我们文化的根。打开经史子集而不能读,不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不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难怪外国人说我们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在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痛批教育功利化时说: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整个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看看某学校网站上对该校的一个学生的报道:“×××托福考试663分(满分677分);GRE考试,数学部分满分800分,作文仅扣1分,总成绩为1370+5;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力挫群雄,夺得一等奖。而且该生获得了美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出国读博士了。”
在很多人眼里,这位同学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可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典范,制造出一个惊天大案,他在美国留学期间,用刀砍下了一个中国女同学的头,同时毁灭了两个家庭的希望。
这个人叫朱海洋,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是该校2001级国贸专业学生。
还有一个海洋,叫刘海洋,北京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用硫酸泼洒动物园里的狗熊,使五只狗熊受到严重的伤害。
这就是杨校长所说的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的实证。
02
这些仅仅是个案吗?不,这样的事情太多了。
国家权威电视台曾举行了一个中美高中生理想和追求的比较。提出了五个“人生理想”让学生们选择,分别是:真理,智慧,美丽,财富,权力。结果中国学生除一个人选择了“美丽”外,其他人无一例外选择了“财富”和“权力”。美国学生却没有一个人选择这些中国学生迷恋的东西,全部选择了“真理”和“智慧”!
这就是中国现在的教育决定了这个结果!选择“财富、权力”的中国人,他们在食品中加三聚氰胺,苏丹红、洗衣粉时不会有丝毫愧疚,只要能赚钱就行。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缺少国学的熏陶, 他们仅仅追求物质的富有催生的是感官的满足,内心深处却缺少深挚的幸福感。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不战而胜一书中写到:“如果有一天,中国青少年不学习老祖宗书籍的时候,他们看不懂老祖宗留下的文字的时候,那我们就不战而胜了。”
几十年后的今天,尼克松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现在学习国学经典,可谓少之又少。他们认为老祖宗的思想是腐朽的,留下的是糟粕。
不知道他们是否反思过,如果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糟粕,它能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几千年洗不干净,流传到现在呢?
03
胡适
如果还有人认为国学是糟粕,我们来看看邻国印度。
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但由于外族入侵带来了外族的文化,导致古印度原有文化被搁浅,失去了生命力,在历史上迅速消亡。虽然种族还在,但民族却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发生了转变,为了区分这个变化,人们便把外来文化入主以前的印度称之为古印度,以区别现在的印度民族。
古印度的消亡,就是“亡族先亡史”的例证,说明文化的洗礼几十年就能完成。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经过了这么多次的破坏,还能延续到现在,就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特别强大。
国学看似无用,但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
当人们都在追求“有用”,想尽办法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能看到的多是为攫取利润匆忙的足印、疲惫的眼、焦灼的脸。
我们想下,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子孙后代看不懂古文,读不懂古文意思的时候,我们的根是不是就枯萎了,没有根了……
民国著名大师胡适对自己的成就,曾这么评价说:“我四岁时,就读父亲所作的诗,五六岁上私塾还是读古文,大概在十一岁时,我已经能够自己看古文书了。我看《纲鉴易知录》,又看《御批通鉴辑录》,并点读《资治通鉴》。这便是我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步。”
学习国学,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亲近汉字,热爱母语,提升见识、修养品行、传承文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国学教育的功能,那就是国学教育是培养一个能让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梁文道有一句话说得挺好:“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如果总想着立竿见影,内心该有多慌乱。
流淌在血脉里的国学,迟早会在某一个瞬间,让你豁然洞开。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