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去世后,之所以诸葛亮再也没有赢过,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是因为诸葛亮受到一定的约束。刘禅当上皇帝之后,虽说诸葛亮手握朝政大权,但是毕竟刘禅是一国之君,而诸葛亮与刘禅的智谋差距太大,对于诸葛亮的一些决定,刘禅常常不能理解,为此诸葛亮不得不退让。这样一来,诸葛亮受到刘禅的约束,经常打败仗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二是因为蜀国人才短缺。刘备去世的时候,很多蜀国的老将也去世了,就算是在世的,他们的年纪也很大了,无法带兵打仗。虽说当时蜀国还有不少年轻的将领,但是他们缺乏战场的磨练,在智谋和战斗力方面都不强,根本不能独当一面。再者,由于刘禅是一个非常昏庸的君主,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愿意投靠蜀国,时间一长,蜀国的人才断层现象也会越来越严重。虽然诸葛亮还是那个诸葛亮,但是他手底下的将士却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不管诸葛亮的战术有多厉害,都是需要手下的将士们执行的,一旦执行中出了差错,战术也就无法实施了。
其三是因为曹魏的实力远超蜀国。原本魏、蜀、吴三国是不分伯仲的,也正因为如此,三足鼎立的情况才能持续这么长的时间,不过,随着统治者的变更,魏国人才辈出,实力越来越强,而蜀国在刘禅的治理下却越来越差。再者,当时北方的经济本就比南方强,而且魏国坐拥中原最富饶的几个地方,而蜀国仅有一个益州,两个国家的对抗,是以经济为支撑的,蜀国的经济本就差于魏国,自然在军事上也就远逊于魏国了。
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刘备死后诸葛亮才再也没有赢过。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何没赢过,这个表述不准确,严格来说,刘备称帝后到死后诸葛亮除了七擒孟获那次全面胜出,其他的就没什么出色的表现。虽然在局部战斗中赢过,但是诸葛亮每一次的战略目标都没有达成,都没有赢过,却是不争的事实。
为什么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为什么赢不了,要就要从几个方面来说一说。
第一,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发生变化
刘备在世的时候,刘备和诸葛亮好比是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刘备发现了诸葛亮的才能,并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要什么给什么,诸葛亮想怎么办,刘备就怎么办,可以说言听计从。
诸葛亮也是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来处理事务,刘备和诸葛亮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去交流,关系比较融洽,很多问题,刘备都帮他解决好了,诸葛亮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但是当刘备称帝以后,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由原来的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变成了君臣的关系,所有的问题基本都要经过几道手续来处理,不能很好的沟通,这就导致了诸葛亮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畏手畏脚,没有办法全力以赴。
甚至在刘备死后,发生多次因为谣言和宦官构陷而前功尽弃的事情,这样的环境下,前要防狼,后要防虎,就算是神仙也很难有发挥施展的空间。
第二,周边利益集团发生了变化
诸葛亮和刘备相识的时候,刘备一穷二白,片瓦之地,属于在创业时期,他身边的人员相对简单,利益也相对简单,大家都是患难的人,有着共同的目标,不忘初心,一起在做一些事业,团结起来奔前程。
但是刘备称帝以后,这个目标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创业变成了守业,而地盘大了之后,利益集团也多样化,刘备在考虑问题就要考虑均衡,导致了诸葛亮没有办法全心全力的去处理单一问题,到了刘备死后,又加上太子党和二代问题,诸葛亮赢得机会就更少了。
第三、人员构成有了很大变化
刘备称帝之前的时候,文臣很少,拿得出手的很少,但是武将很多,而且都是武力值超前的大将,所以留诸葛亮在布置上没有人抬杠,可选择使用的武将较多,可以很得心应手地排兵布阵。
但是,等到刘备称帝以后,成立了蜀国,重点变成了治理国家,文臣很多,但是武将却很少,这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通病,我们知道俗话叫“文人相轻”,大家把精力都用来抬杠,画框框了,做实事的人就比较少,这些精英们高不成低不就,全靠一张嘴,指手画脚一套一套的,做事却只能纸上谈兵,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来形容最为合适,其中的佼佼者马谡,帮不上忙就算了,还扯后腿,所以这也是诸葛亮连战连败,最后累死的原因。
所以说诸葛亮后来打不赢,并不是诸葛亮的能力不行,而是时代发生了变化,他所受到的桎梏也变多了,最终导致功亏于溃。
刘备死后,诸葛亮没赢过的原因有很多。在刘备生前,局势未定,大大小小的战争频繁爆发,当时的军阀并起,大家都想称王称霸,互相算计,难以握起一个拳头对外,孔明的纵横计就有奇效。
比如很经典的孔明设计和孙权联手,在赤壁打破曹操军队,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胜利。除了局势不稳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刘备的识人之能,刘备手下的精兵良将众多,个个都是能征善战,还有赵云这种的统帅之才。刘备死后,这些将军,牺牲的已经牺牲,没牺牲的也已经年岁以大,不复当年勇了,然而新生的小将,能力不够,无法接下祖辈的大旗,以至于一直吃败仗。
再加上刘备死后,刘婵上位主持大局。刘婵的年纪还小,不能够对局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对朝廷的把控也还不够。孔明在前方作战的时候,还要担心后方的朝廷,会不会受小人蒙蔽,从而影响大局。
其三孔明个人也已经年岁以大,精力不如从前,身体不足以让他在前方长期谋划作战,对其指挥有着一定的影响。
其四刘备死后,孔明这个时候已经达到了为人臣子的巅峰,一手掌管军政大权,难免会有些膨胀,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有点自大。很明显的街亭一战,孔明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作为重要将领,结果马谡只会之上谈兵,忽略了水源之事,以至于街亭被魏军攻打下来,被扼住咽喉,为后来的失败打下基础。
最后的原因也就是天下大势了,在刘备死后,天下一统已成必然。孔明出兵北伐,没有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自身的兵力和将领和魏军的军事素质相差较大,以至于在交手中失败,最后大魏一统天下。
但话说回来,这个天时地利人和全都不利也可能正是诸葛亮急于出兵北伐的原因,不能等魏国实力更强,否则赢面更小;和吴国的盟约久必生变;蜀国人才日渐凋零,自己死后恐怕更难和魏吴抗衡。所以诸葛亮北伐之失败尽管有违天意,却可以理解,尽管希望渺茫实是不得不为之。陋见勿喷(ಡωಡ)hiahiah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