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八佰》这部影片?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20-08-24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被疫情封闭了近178天的电影院在七月份终于迎来劜复工,但是复工首日全国电影的日票房才仅仅422万元。在四天后复工后首个周末全国的电影票房突破了3000万。而《八佰》的上映可以说是拯救了大不如从前的电影票房。

由管虎导演执导的电影《八佰》在时隔四百多天后再度定档。这部电影在制作之处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曾被作为2019年最受关注的影片。在定档后取消电影开幕式的消息随之而来。关于撤档原因“技术原因”这一说法让不少行业人士表示惋惜。

作为疫情之后第一部全民期待的新影片,《八佰》在还未上映之时就被给予了厚望。在此之前在全国举行的超前点映中《八佰》的票房就已经突破了两亿。而根据猫眼影视平台的专业数据在八月十七日他的票房创下 了复工以来的单日最高票房突破了7500万。截至北京时间的8月21日23时《八佰》的单日票房已经达到1.35亿元人民币左右,累计票房已经超过了五亿。

而关于《八佰》为何不能上映的问题在来自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给出的官方言论似乎解释了这一问题。各位专家认为在《八佰》里关于国民党的抗战包含有不值得鼓励的创作倾向。关于电影艺术和正确的政治思想方面的拉锯战在悄悄蔓延。在《八佰》撤档后他的国民期待值反而上升了。在疫情过后电影票房大不如从前时急需要一部能拯救电影票房的好电影。在一片议论声中8月2日《八佰》再次宣布正式定档。

《八佰》的成功可以说是电影行业即将复苏的标杆。令人感动的故事内容也可以说是引发全民共鸣。他让更多的电影企业有了更高的标准创作出更好的影视作品。

枫杀184
2020-08-24 · TA获得超过174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633
展开全部
《八佰》这部影片是我看过,在国产电影中还原战斗场景最真实的影片,体现了当年抗战时期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流浪在清风
2020-08-24 · 运动强身健体,让人的精神保持清新
流浪在清风
采纳数:2 获赞数:12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首先《八佰》这部影片是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在当前的环境下,能够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你在另一方面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为了国家富强,我们还是需要更加努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3c90975d0
2020-08-24 · TA获得超过11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这部电影是由真实事件进行改编拍成的,呈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敢于流血的抗日爱国情怀。影片很精彩,感动的画面让人泪目,众多实力明星的加盟,为影片增加了不少看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格林眼
2020-10-04 ·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格林眼
知道合伙人影视综艺行家
采纳数:31 获赞数:12905
互联网巨头企业从业十年,出过书。爱电影,也爱和你聊电影。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抗日题材能充分调动民族情感,向死而生的悲壮情节很能拔高观影情绪,又有群星阵容。

《花木兰》被口碑拖累,《信条》有烧脑的门槛,《八佰》这样的战争英雄戏则一下击中当下市场痛点。

抗疫何尝不是一场战争,抗洪何尝不是一场战争,《八佰》传递的“中国人曾经被打败但从未被征服”的精神内涵太匹配上层心意和下层企盼了,于是上下贯通、全民买账——当然也经历了漫长的审片、撤档、修改,这也是国情,可能还让观众对影片附加了同情分。

但《八佰》的豆瓣评分仍然没过8分,在知乎更是只有5.4,未能跻身公认佳片行列。

 

争议声也是很大的,主要集中在是否为了歌颂而美化了历史,最激烈的则认为是“消费大众的爱国主义情绪”。

淞沪会战、上海四行仓库,这些历史课本上讲得也不多,背后的真相更是知之者甚寡,随着这部电影引发的舆论话题,倒是在网上欣喜地看到喜欢历史、愿意探究历史的人原来那么多。

需要保持警惕的是,国内社交网络有一股歪风,看电影总是以三观论,动辄擎起道德大旗,只要影片有不符合公序良俗的人物或情节,就叫嚣着三观不正打差评。

这些网友并不是真正懂电影,电影是艺术作品,评价艺术不是评选楷模。有些电影里全员恶人,但却拍出了现实感和批判性,你能武断地说这种电影是毒瘤吗。

就我个人来说,也谈不上喜欢《八佰》,虽然看到“大喊自己名字然后跳楼自爆”那些段落时也哭了,但整体上的首要观感是不满足,感觉只看到了他们惨烈地打了一战,却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打,我更想知道这一仗背后的故事。

影片节奏也愁人,前面很拖,结束却很潦草,用《康熙来了》里面的梗来形容,就是:这部片子有在呼吸吗?

那匹白马,是个好意象,但和影片的煽情作派一样,显得假。

假的地方还有,刘晓庆饰演的角色遮遮掩掩最后终于露脸,感觉不出对影片的意义,只觉得是为了大腕形象而故弄玄虚;杜淳等几个角色的方言也让人出戏。

以逃兵拍战士,以胆怯拍勇敢,以恐惧拍牺牲,看起来是反套路,但其实还是各种标签化。而群像本身就很难拍,老实说,塞这么多明星进来,认脸反而成了干扰,效果并没比“伟业”、“大业”高出多少。

可是,这样的片子,也确实不忍心打太低分,怕压不住抗战英灵的棺材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