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患者如何补铁?
缺铁性贫血常可以通过血常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总铁结合力、骨髓铁等检查指标诊断。
另外,还有一些辅助常规大便潜血及找虫卵检查是针对病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铁是构成人体的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构成元素,而铁的来源是1/3来自食物,2/3来自身体红细胞衰老或破坏释放出来。
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首先,要去除病因治疗。如溃疡引起胃出血、月经过多、不规律饮食等病因引起的缺铁。其次,补铁治疗。
补铁的药物分类有
1)口服铁:安全、有效、廉价,也是缺铁首选。二价铁盐容易吸收,均选用二价铁盐制剂。
常用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只需服用其中一种即可。
最传统的是硫酸亚铁(0.3g/次,3次/日)和富马酸亚铁(0.2g/次,0.3g/日)其疗效肯定,价格便宜,但胃肠道副作用较大,近年出现硫酸亚铁的控释剂(每日一次)。
琥珀酸亚铁(0.1g/次,3次/日,多糖铁复合物150mg/次,1~2次/日),副作用较小,疗效肯定,是临床应用认为较好的铁剂。
右旋糖酐铁和葡萄糖酸亚铁多为口服液制剂。
服用铁剂后,有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便秘。
可餐后或餐时服用,可以减少胃部刺激。不应与浓茶、咖啡,牛奶及抗酸药同服,因为影响吸收,但是与维生素C同服利于吸收。
服用此类药物可产生黑便,由于铁未完全吸收所影响,患者不应惊慌。与磷酸盐类、四环素类及鞣酸等同服可妨碍铁的吸收。
2)注射铁剂:仅限于不能口服铁剂的患者,其副作用较多且严重,甚至可发生过敏性反应致死,慎用。
只用于已通过适当检查,适应症得到完全确认的患者,如口服铁剂不能耐受。
口服加重胃肠道疾病或吸收不好的病人。
胃肠疾病术后不能口服者。
常用注射铁剂分为静脉注射剂和肌内注射剂。
静脉注射剂常用的有蔗糖铁和含糖氧化铁,不适合肌内注射,应以滴注或缓慢注射的方式静脉给药。
在新病人第一次治疗前,应按照推荐的方法给予一个小剂量进行测试,如果给药15min后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则继续给予余下的药液。
肌内注射剂常用的有右旋糖酐铁和葡萄糖酸钠铁。
注射用铁的总需量(mg):(需达到的血红蛋白浓度-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x0.33x患者体重(kg)。
贫血纠正之后,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值,需继续补充铁剂6-8周,以增加体内铁贮存。
以食物作为辅助进行调理
1、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肝脏是补铁首选:如肝、肾、肚、动物血等,其次是动物性食物如海产品虾米、蛋和瘦肉等。
植物性食物含铁也高,如海带、紫菜、木耳、豆类食品等,但是植物性的食物中铁吸收率稍微比动物性食物差。
因此蔬菜不是铁的良好食物来源,所以一些减肥或者只注重植物性食品保健的人群应注意切勿忌肉,忌肉也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2、膳食中还可以添加富含维生素C水果如李子、桃子、橙子、桂圆等水果和一些酸性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酸性水果等,促进铁的吸收,但是不能仅仅靠水果代替正餐。
但婴幼儿通常难以适应药用维生素C片剂的口味,可选择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饮料作为替代。少饮浓茶、咖啡、蛋类、牛奶及抗酸药物等,避免干扰铁的吸收和利用。
“补铁保健品”和“药用铁剂”
对于缺铁性贫血,我们也要做好预防工作,认识到缺铁对人体的危害性,合理区分“补铁保健品”和“药用铁剂”的性质和功效。
保健品仅具有预防作用,只有药物才能用于治疗,大多数补铁保健品和药用铁剂,均未显示铁元素的实际含量,影响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预防
早产儿、非常低体重儿宜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婴幼儿食品中应加入适量铁剂加以防范,婴儿及时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为4~6个月龄。
人工喂养婴儿,应选用铁强化的配方乳。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可补充铁剂,以增加胎儿对铁的利用,假如妊娠期妇女有孕前铁储备不足或者孕吐、胃功能疾病等,自四个月起补充铁剂。
儿童至青少年应纠正偏食,定期检查寄生虫是否感染。
经期女性应预防月经过多;做好缺铁原发病的人群防治。
对于一般人群应通过改善膳食组成、改进食物加工方法等,增加膳食铁的摄入量,同时去除抑制膳食铁吸收的成分,从而改善铁的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