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异的区别

 我来答
zjc处女座
2023-03-26 · 专注语文类文言文四大名著探究文物艺术民俗
zjc处女座
采纳数:31702 获赞数:16165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清儒刘宝楠,原文)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乎义,而非执巳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
(译文大意)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追求义的人,觉得适宜,各适其宜,尚未在诸多方面(强求一致),所以不同之义也可以和。这样不同之和,而不是执己之见,没有伤及于和。注重利的人,觉得这是人所共同追求的,民众致力于这些,那么有争论之心,所以同而不和。这是君子、小人的区别。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注曰:“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皇侃疏曰: “'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

清儒刘宝楠则云:“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
网友评论,这几段话,道出了儒家多元观的要义,即各人禀赋不同,环境不同,“所习立之志业”自亦有异,岂可强求一律?所谓义,并非指抽象而固定的教义(即所谓有方体),而是“各适其宜”。所谓未有方体,正是《易·系辞》“神无方而易无体”。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