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三招能让不听话的孩子变成乖孩子?
很多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孩子是否听话,传统的家长教育理念里,孩子听话是懂事、乖巧的表现。而事实上,不管是在孩子处于叛逆期或者是平时的生活中,完全听从父母的想法的孩子实属少数。这显然与父母的教育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听话也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成长会更加的顺遂,也不意味着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前段时间,和张姐一起聊天,张姐感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原来在辅导作业的时候,张姐数落了孩子几句“你做题认真点啊,这么简单的都做错了!”结果孩子非但不配合,反而和张姐顶撞了几句“妈妈你能别唠叨我了吗?”“妈妈你能安静点吗?”张姐实在气不过,动手胖揍了孩子一顿!张姐说“以前教育孩子,孩子还挺好的,现在孩子脾气比我都大!”“小时候不教育孩子,以后更加难管!”
往往家长在要求孩子听话的时候忽略了造成孩子不配合的原因,因此当家长为孩子不回应而苦恼的时候,不妨从找到形成这种行为表现的原因入手,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状态。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上周末,朋友带孩子去游乐园玩,孩子想要吃冰激凌,但是朋友觉得冰激凌属于垃圾食品,于是拒绝了。结果孩子看到别的小伙伴都有冰激凌吃,更加的不依不饶了,于是哭闹了起来。朋友说“宝宝要要听话啊,不听话不是乖孩子!”结果孩子说“我不要当乖孩子,我要吃冰激凌!”朋友说“你如果不乖,妈妈一会就不带你坐旋转木马了!”可是孩子还是不听话,朋友一时生气就威胁孩子说“你不听话妈妈不要你了!”孩子一听这话,才勉强的收敛了情绪。
孩子到了叛逆期
孩子一生中有很多个叛逆期,这是正常的成长阶段,当孩子处于叛逆期的时候,孩子很容易与父母发生分歧,进而让父母明显的感受到孩子不愿意听从自己的安排,孩子在行为上也有很突出的逆反行为。
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孩子也常会喜欢对父母说不,对待事物的认知越发的深入使得孩子更加愿意对事物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有时候也会因为自我意识激发的表现欲而故意与父母反着来,这也是很常见的幼儿行为表达。
父母引导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当家长引导方式处于过分的唠叨的状态时,孩子很容易对父母的说教感到厌烦,进而不愿意对父母的安排作出回应和配合。在孩子的成长发展中,家长讲道理或者重复行的唠叨并不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事实上,孩子不听话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这个孩子自身的成长阶段以及和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家长要求孩子听话而不关注孩子的内心状态,同样会对孩子带来伤害。
家长一味的要求孩子听话的弊端前段时间赵姐被老师请到学校,原来赵姐的孩子在学校里好几次被同学欺负,这次欺负赵姐家的孩子的家长也被老师请到了学校,希望双方家长有一个见面,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分歧。最后欺负赵姐家孩子的同学提出了道歉。但是赵姐却心情复杂,她质问孩子“挨欺负了为什么不和妈妈说?”孩子担忧的说“你告诉我在学校不要打架,要听话!我害怕你知道后说我不乖!”
阻碍孩子与父母间的沟通
当父母要求孩子听话时,孩子很可能会因为害怕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而在遇到状况时选择隐瞒或者是逃避,这使得孩子的内心真实的状况无法被父母及时的了解,无法及时的进行干预。
影响孩子的独立意识发展
当孩子习惯于听从父母的安排时,孩子的主见会受到抑制,进而不能够做到更为独立。在想法的表达上也会极其的欠缺,不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形成做事没有逐渐的性格特点。
使孩子依赖感强
孩子对父母的意见完全的听从也很容易造成对父母依赖。当孩子连自己的喜好都要问询父母时,家长不要觉得这是孩子很注重自己的观点,而是应该反思是否是自己的控制欲过强。
当家长盲目的要求孩子听话时,这并非是合适的教育方式,这也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独立有主见的性格发育,也有可能影响到亲子间的相处关系。
家长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标准一致
当父母间的教育标准不一致时,孩子很容易造成对是非的观念混淆。无法区分父母所说的听话内容不一致时,到底应该听谁的,进而在行为表达上缺乏规范性,产生行为偏差。
给予孩子表达想法的时间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有不同的意见时,主观上认为孩子的想法并没有可以采纳的部分,进而很容易表现出忽略或者轻视的态度,妨碍孩子想法的表达。这样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表达能力受到限制,以及对父母的教育存在误解。
增强孩子的参与感
很多问题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尤其是和孩子有关的问题,这种孩子可以参与其中的参与感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也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民主和尊重。进而孩子会更加愿意配合、回应父母的教育。
当家长发现孩子不听话时,勉强其听从自己的安排或者大加指责和批评,这显然不利于健康成长。此时家长适当的调整教育方式,迎合孩子的心理状态,在平时生活中给予孩子表达的空间,相信父母的引导会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