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样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 我来答
濒危物种1718
2022-09-29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63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2.4万
展开全部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样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徐娟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地是思维的工具。人们掌握语言就是为了相互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尤其是文学作品,其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强。“境界说”的权威王国维认为文学作品达到高境界的媒体就是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有“景语”和“情语”,而“情语”是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不全是文学作品,但大部分属于文学作品或具有文学因素。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交流思想情感的功能。语文学科除发挥语言功能。传递知识外,同时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范文,具体地或概括地叙述典型事件,生动地描写景物,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清晰地说明道理,以表达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思想品德和陶冶情操,使儿童越学越聪明才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清达意上,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情思及人格培养上。所以语文应称为表情达意的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学科;语文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的学科。具体理解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一要突出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二要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化性。
如何体现阅读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明确提出,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语文教学中学法的有机体现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在以往的课堂教学里,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围着教师转,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促进其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1.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师生关系平等是前提条件。只有师生关系平等,学生才可能有“自我”,才能有机会学习和研究。其次,民主是催化剂,在民主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才会没有心理负担,做到畅所欲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最后,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哲学中,“和谐”是指一个系统与外部客观世界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利学生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山中避雨》一课时,我设计如下导读提纲:(1)读课文生字词,了解新词新意;(2)读全文,知道各段段意;(3)读课后的“思考、练习”三道题目,按自己的理解笔答出来;(4)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记下来。(这样让学生超前自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在当前中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所谓合作学习,即将班内学生按成绩、兴趣、能力、性别和性格等诸方面的差异编成异质小组,系统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合作性来促进学习,以群体发展为评价,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人际协作,利用学习资料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合作学习是将个体间的差异发作一种教学资源,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特别在当今社会,由于个人能力的限制,很多工作需要有团队协作方能完成。因此,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认真开展合作学习,例如,教学《西门豹》一课,在读课文时,教师抓住课后习题“西门豹用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时的“巧妙”,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讨论交流西门豹的办法“巧”在哪里,“妙”在何处,课文又是怎样写出这种“巧妙”的。
(三)探究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这次课改的重要理论支柱。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与意义。”建构主义理论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感受,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建构自己合理的认知结构。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相对应,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学习活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凡卡》一课结尾的教学是这样的:学生对于凡卡的爷爷能否收到信产生了争议。很多学生认为凡卡的爷爷是收不到信的,因为凡卡在信封上没有写上爷爷的姓名与地址。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能收到信。前种意见是“定论”,后种意见显然比前种意见更有争鸣价值。教师第一次引导研读,问:“你认为凡卡爷爷能收到信的依据是什么?”读后有的学生认为是邮差经常跑乡下,认识“爷爷”(书中并没有指出邮差不认识“爷爷”,属合理推测的争鸣)。也有的学生认为这位邮差知道了凡卡的遭遇,非常同情他,就帮助了他(这不是没有可能,属善心发现的争鸣)。教师第二次引导研读,问:“假如凡卡的爷爷收到了信,他能接凡卡回乡下吗?”学生读后,认为“爷爷”因贫困潦倒,才送凡卡去城里当学徒,若接回乡下,他们都无以为生。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两种意见,殊途同归,都进一步说明了凡卡命运的悲惨。这样争鸣式的探究既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经验,又鼓励学生独创性学习,打破思维定势框架,从新的角度对事物重新审视和观察,想别人之未想,思别人之未思,提别人未提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靠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例如:我在教《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装置,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内容,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对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课外我还让学生组织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再上网或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及观测天体,进一步让学生去认识、探索宇宙的奥秘。又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当小记者,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练习当小记者,对别的同学进行采访。在小组模拟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总结:怎样采访才能获得成功,及当记者应当注意些什么。并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实践,让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本村的主产业“蛏苗”的养殖户们,让他们去了解蛏苗的养殖过程、了解劳动者的艰辛、了解水污染对水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学生在当小记者的过程中,充分的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这次小记者采访中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
四、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薰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的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我觉得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语文阅读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一些粗浅的再认识。总的来说,我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
1、什么是“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包括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来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语文是惟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何以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双基教学不可丢.丢掉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素养便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现在很多语文教师都不敢在语文课堂上讲基础知识,阅读教学时都不敢归纳中心、分段.其实,阅读教学只有以本为本,才是根本.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不能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不能忽视对文字语言的的理解.当然,我们要让学生在品位文字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智慧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它的工具性具有特殊的内涵.一是掌握工具性过程中要体现人文性.即掌握母语这一过程中要得到民族文化的薰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二是母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母语学习时间不限,空间不限,时时处处都可以学习.三是教学方法的特殊性,不是以学语文知识为主,而是以语文实践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2、什么是“人文性”?
若想更深层地理解“人文性”内涵,首先要了解“人文”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文”的解释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可见,“人文”泛指人类文化.既然是人类文化,其中必然包含大量具体、形象、带主观色彩、主观情感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必然会引起同属人类的学生的共鸣,从而对其产生影响.《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这一理念时也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这句诗说明了“人”与“文”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是“文”作用于“人”,即人类文化对学生的薰陶、感染;二是“人”作用于“文”,即学生对人类文化的接受是一种多元反应状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视界.所谓视界,就是指受个性、喜好、知识、经验等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审美眼光.视界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在文化接受时的独特体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段,文化接受的体验也随着视界的变化而改变.在对文化接受的独特体验中,有意与无意之间,人类文化便得到了承传与发展.另外“人文”也特指人类文化中的一种态度、一种精神;一种关注人类命运、“尊重人,尊重具体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的人文态度;一种指向“终极关怀”的自由精神、自觉精神、超越精神,同时也是对“人之所以人”不断探索,昂扬向上、积极进取、自我完善的入世精神,这些就是人文精神.
综合以上观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薰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想象、直觉和创造性这些方面.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内涵应包括三个层面意义:第一是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与自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第二是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第三是对学生进行薰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
根据新课程标准,具体理解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是以人为本、突出文化性.语文课程以人为本,就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但长期以来,学生常常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中,特别要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同时,语文又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

语文教学中怎样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具有"实用"和"中介"的含义."工具性"的基本内涵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科学主义思潮相通,这一思潮是以追求实用的唯功利主义科学观为基础的.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当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来看,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

浅谈如何体现小语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后安镇中心学校 语文科 吴少良 一、对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认识 生活中,凡事都应三思而后行,思是行的准则,行是思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准则的约束,人们做事岂不是乱套了吗?语文教学也好比人们做事一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果对自己从教的学科缺乏认识,或者说认识不到位,都会使自己的教学迷失了方向。这和不依原则做事而乱套的人们有什么两样呢?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教好语文,对自己所教学科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什么是语文?语文又应该教些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将在人的脑海里闪现。所谓语文,笔者认为包括语和文两个方面。语就是语言,而语言刚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这种交际工具的形式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选择何种语言表达形式,由交流的双方所考虑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文既有语言文字的内涵,又有人的道德情操的外延,文以载道就是对这一概念的外延的精辟概括。介于以上粗浅的认识,笔者在小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人为本,营造师生互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与时间,让他们畅所欲言,从交流之中进一步感悟课文的人文思想,再逐渐由感性提升到理性更高层次的认识上来。这样,不是把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都体现出来了吗? 二、巧于创设问题情境,突出其工具性和人文性 时常有同事发过这样的牢骚现在的小孩好难教哇!课堂教学的气氛好沉闷、乏味呀!私底下似有指责学生之意。我认为这是执教者的一种自圆其说,学生的难教是与执教者对学生个性的缺乏了解,教育方法不当等方面的因素有关,而课堂气氛的沉闷,体现不出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我认为这与执教者口语表达不佳和对问题的深浅度把握不当而造成的,这一点我颇有体会。例如:我在教巴金《鸟的天堂》一文时,曾经向学生提过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学生对问题的表现如何呢?有的面面相觑,显出一种茫然之态,有的害怕老师会叫他(她)起来回答,干脆避开老师的视线,显出一种无所事事的样子,这种带有文学鉴赏能力的问题完全违背了儿童对事物由浅到深的认识规律,加上农村的孩子胆小怕事,见识少,不善言谈,文化底蕴薄,回答不出也是常理之事。其结果也只好以自问自答收场,体现不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也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从这一案例之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教学的问题设计方面,应在把握好教材重点、难点,感悟教材人文思想的基础上,巧于引导与点拨:其一、问题的设计要带有童言,利于学生领会老师传递的资讯,诱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交迭出现于课堂之中,如《草船借箭》一文的教学,我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设计下这些问题:文中出现的四个人物你们比较喜欢谁?为什么?问题一出,底下小手如林,谁都想为自己一个展示的机会。有的说我喜欢诸葛亮的才智过人,也有的说我喜欢他的宽厚待人;也有的说喜欢鲁肃的老实、守信。我从表达结果、思想认识等方面对这些学生给予表扬,接着要求学生就喜欢一词多方面来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我喜欢迷人的春景,我喜欢画画,我喜欢吃梨这种既给学生口语表达的时空和人文思想并存的课堂教学岂不令人快哉;其二、感同身受也是一种诱发学生口语表达,继而感悟人文思想的方法。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教学,我曾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生活当中你们有没经历过煮饭炒菜之事,生火之时不小心被火烧到,或铁锅里的食油溅到面板上,感觉如何?会有什么表现?而课文中的邱少云战士在熊熊列火烧身之时,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种以生活中学生触手可及之事设计的导语,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品读好词、佳句,从语言的积累中感悟人文性 有道是言由心声,生活中,人们日常之间的语言交际,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小语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分析文中人物言语描写的词句,知其意,悟其情。如在教《梅花魂》一文,写母女俩要离外祖父而去回归故里之时,外祖父把视如珍宝的墨梅图赠送给外祖女时说的一番话,浅显易懂,外祖父的爱国之心也跃然纸上,可说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怎样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改”以来有人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不恰当地“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孩子”即语文字体。这样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败俱伤。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是设立语文学科的理由,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训练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指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是语文科的专责。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乌申斯基语)因此,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表与里、皮与毛、血与肉的关系。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鲜活的生命。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语文教师“守土有责”。要警惕内容庞杂、形式翻新、喧宾夺主、淡化本体。我们在漫长的改革过程中,已经交出了昂贵的“学费”,要防止左右摇摆,避免大的曲折,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
我是上海精锐的一名老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工具性和人文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效。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如何将大语文观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何将大语文观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育观最早是由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如今提倡的语文素质教育,其实也就是大语文教育。这种大语文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把教语文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怎么样更好地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

讲些故事,寓教于人

怎样将人格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不断完善人格,这既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精华,并利用丰富的语文资源以及优秀的文学人物等,滋润学生的心田,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更应最大限度地挖掘文学作品中隐含着的智慧和人性光芒,结合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特点,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