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增强学生物理实验题的解题能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怎样增强学生物理实验题的解题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力也是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五大能力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会运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会正确使用在这些实验中用过的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由于实验的重要性,老师、学生往往在这上面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但收效不大,考试中实验题得分较低。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在考试中提高实验题得分呢?本人在实验复习中总结以下几点。
一、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设计实验能力
无论在新课教学,还是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除了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外,要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好学生分组实验,对有的演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要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及学生手边的器材多做实验、做好实验,尤其要更多地让学生进行自主设计、自主探究,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为学生独立解决设计型实验题打下基础。
二、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切实掌握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是物理实验的核心,是设计实验的基础。只有明确实验的原理,才能真正掌握实验的关键和操作要点,从而正确地进行实验的设计、改造和创新。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根本上真正弄清实验原理,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自然实现实验方法的有效迁移,才能应对有一定难度的或陌生的实验题,并胸有成竹地解决问题。
三、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运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常见的实验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打点计时器、弹簧称、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读数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
四、要以挑战者的眼光挑剔书本上的实验
其实在平时的学生分组实验中,在教学演示实验中,我们对教科书中设计的许多方面的差强人意是很不满的。我觉得实验的复习要打破常规,不应该把学生约束在固定的思维里面。要学生们学会找设计原理上的毛病、找实验步骤上的毛病、找数据处理上的毛病,没毛病也要想想能否改进。这样才能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学习与研究物理实验的热情,又迅速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与对物理学的理解程度。当学生们摆脱对书本的依赖与迷信时,其独立性和创造力就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这无论对当前的学习还是未来走向社会都是极大的财富。
比如对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的实验原理设计有无问题,为什么不用弹簧称测拉力,弹簧称测拉力有何不妥;而为使小桶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书本上要求小车的质量远远大于提供拉力的小桶的质量,这有无必要,我们是否可用学过的连接体的知识修正一下拉力的大小,从而摆脱这个限制?这种开放式的讨论要比老师讲解给学生的印象深刻得多了。当学生们适应这种学习方法时,学习将成为一种乐趣,因为他们不是书本的奴隶了,而是权威实验的挑战者,是成功的实验发明者。
五、以多种视角组合实验板块
学习要善于总结。在物理实验的学习和复习中,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实验,而应该从这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上的异同上,给这些实验分门别类,从而组成不同的实验板块。平时我们把实验分成力学实验、电学实验、热学实验、光学实验。但这样简单的处理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实验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很不够的。
我认为我们要在这些实验的组合板块中挖掘一些功能,培养学生一种实验的常规意识,比如对于力学板块,这是由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实验板块,现在让我们仔细去找找这些实验与其它实验板块的区别。我们会发觉这些力学实验无非就是在力F、速度V、加速度a、位移S、质量m这几个量上做文章而且已。然后我们看看这几个量是怎么测出来的,今后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类似的实验。毫无疑问,这些实验告诉我们:位移用尺子量,质量用天平测,速度与加速度可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还可以用平抛的方式计算,而力的测定不能用弹簧称,因为不稳定,影响实验的准确度……。让学生们想想电学实验板块又能得到些什么呢?
我们还可以把视野再扩大一些,以各种角度重新组合新的实验板块,比如按测量型与验证型可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按能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和不能用图像处理数据又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我们可以提示学生这样划分板块,但把一个具体实验归类于哪个板块,这要学生自已思考,比如说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学生们熟悉的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不过画出的图形必须是直线,否则不好处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坐标轴改为质量的倒数,从而画出的是直线),这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其实还有许多实验也是可以这样处理的,它们都可以归类于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比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我们测的是周期T和摆长L,再由公式 来计算,书本上采用的是多测几组再求平均值法,现在我们可以以L和T2/4л2为坐标轴,用测得的数据放入描点,画直线求斜率即是g。类似的还有一些,让学生们想想还有那些能这样处理。
六、实验也要融会物理思维方式
在实验中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有等效法、累积法、控制某个变量法、留迹法、图像处理平均值法,这要学生们能够领会,并能在每个实验中找出到底用了什么物理思惟方式。比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就用了等效法(用位移代替速度)、累积法(重复打了许多点)、留迹法(用复写纸留下小球落地后的点)等物理思维方法。在实验复习中通过找各实验中的思维方法,能够让这些思维方法深入学生的脑海中,并用于那些可能遇到的探索型高考物理实验题。
七、认真研究高考题型,指导学生掌握解答方法
实验题有多种不同的类型,特别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考命题更多灵活多变,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这类题的命题特点,在教学或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加强解答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学会灵活运用、综合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面对难题也能准确快捷地予以解决。
物理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我想若在实验的教学和复习上有所突破,必对学生整体物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力也是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五大能力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会运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实验方法;会正确使用在这些实验中用过的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由于实验的重要性,老师、学生往往在这上面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但收效不大,考试中实验题得分较低。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在考试中提高实验题得分呢?本人在实验复习中总结以下几点。
一、加强实验教学,提高设计实验能力
无论在新课教学,还是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除了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外,要想方设法、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好学生分组实验,对有的演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要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及学生手边的器材多做实验、做好实验,尤其要更多地让学生进行自主设计、自主探究,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为学生独立解决设计型实验题打下基础。
二、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切实掌握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是物理实验的核心,是设计实验的基础。只有明确实验的原理,才能真正掌握实验的关键和操作要点,从而正确地进行实验的设计、改造和创新。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根本上真正弄清实验原理,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自然实现实验方法的有效迁移,才能应对有一定难度的或陌生的实验题,并胸有成竹地解决问题。
三、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运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常见的实验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打点计时器、弹簧称、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读数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
四、要以挑战者的眼光挑剔书本上的实验
其实在平时的学生分组实验中,在教学演示实验中,我们对教科书中设计的许多方面的差强人意是很不满的。我觉得实验的复习要打破常规,不应该把学生约束在固定的思维里面。要学生们学会找设计原理上的毛病、找实验步骤上的毛病、找数据处理上的毛病,没毛病也要想想能否改进。这样才能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学习与研究物理实验的热情,又迅速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与对物理学的理解程度。当学生们摆脱对书本的依赖与迷信时,其独立性和创造力就被大大地激发出来了。这无论对当前的学习还是未来走向社会都是极大的财富。
比如对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的实验原理设计有无问题,为什么不用弹簧称测拉力,弹簧称测拉力有何不妥;而为使小桶的重力等于绳子的拉力,书本上要求小车的质量远远大于提供拉力的小桶的质量,这有无必要,我们是否可用学过的连接体的知识修正一下拉力的大小,从而摆脱这个限制?这种开放式的讨论要比老师讲解给学生的印象深刻得多了。当学生们适应这种学习方法时,学习将成为一种乐趣,因为他们不是书本的奴隶了,而是权威实验的挑战者,是成功的实验发明者。
五、以多种视角组合实验板块
学习要善于总结。在物理实验的学习和复习中,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实验,而应该从这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上的异同上,给这些实验分门别类,从而组成不同的实验板块。平时我们把实验分成力学实验、电学实验、热学实验、光学实验。但这样简单的处理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实验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很不够的。
我认为我们要在这些实验的组合板块中挖掘一些功能,培养学生一种实验的常规意识,比如对于力学板块,这是由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实验板块,现在让我们仔细去找找这些实验与其它实验板块的区别。我们会发觉这些力学实验无非就是在力F、速度V、加速度a、位移S、质量m这几个量上做文章而且已。然后我们看看这几个量是怎么测出来的,今后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去处理类似的实验。毫无疑问,这些实验告诉我们:位移用尺子量,质量用天平测,速度与加速度可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还可以用平抛的方式计算,而力的测定不能用弹簧称,因为不稳定,影响实验的准确度……。让学生们想想电学实验板块又能得到些什么呢?
我们还可以把视野再扩大一些,以各种角度重新组合新的实验板块,比如按测量型与验证型可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按能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和不能用图像处理数据又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我们可以提示学生这样划分板块,但把一个具体实验归类于哪个板块,这要学生自已思考,比如说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学生们熟悉的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不过画出的图形必须是直线,否则不好处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坐标轴改为质量的倒数,从而画出的是直线),这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其实还有许多实验也是可以这样处理的,它们都可以归类于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比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我们测的是周期T和摆长L,再由公式 来计算,书本上采用的是多测几组再求平均值法,现在我们可以以L和T2/4л2为坐标轴,用测得的数据放入描点,画直线求斜率即是g。类似的还有一些,让学生们想想还有那些能这样处理。
六、实验也要融会物理思维方式
在实验中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有等效法、累积法、控制某个变量法、留迹法、图像处理平均值法,这要学生们能够领会,并能在每个实验中找出到底用了什么物理思惟方式。比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就用了等效法(用位移代替速度)、累积法(重复打了许多点)、留迹法(用复写纸留下小球落地后的点)等物理思维方法。在实验复习中通过找各实验中的思维方法,能够让这些思维方法深入学生的脑海中,并用于那些可能遇到的探索型高考物理实验题。
七、认真研究高考题型,指导学生掌握解答方法
实验题有多种不同的类型,特别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考命题更多灵活多变,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这类题的命题特点,在教学或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加强解答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学会灵活运用、综合运用物理学研究方法,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面对难题也能准确快捷地予以解决。
物理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我想若在实验的教学和复习上有所突破,必对学生整体物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