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是什么?

 我来答
易书科技
2019-04-12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应激状态的出现总伴随着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下面主要谈应激状态下人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1.情绪反应

有人通过研究发现,应激使人的情绪向低落或高涨两个方向发展。情绪低落时,人的面部表情冷淡,幽默感降低或消失,常有忧郁、绝望、消沉、沮丧等感觉。情绪高涨时的心情则特别激动,或兴奋,或暴躁、愤怒、怨恨、嫉妒、恐惧,并常常不分场合地表现自己。这种情绪极度低落或极度高涨的不正常情况是某种应激状态的必然反应。

2.行为表现

(1)攻击性行为。这是人们在应激时常采取的一种与愤怒行为有关的行为。攻击可以直接指向造成应激状态的人或事物,称为直接攻击。其方式可为嘲笑、漫骂或动手打人,甚至杀人。攻击行为也可采取间接方式,当攻击的目标过分强大,惹不起或不能攻击时,就把攻击的对象转向弱小对象,即所谓找“替罪羊”。鲁迅笔下的阿Q惹不起假洋鬼子便去欺负小尼姑,就是典型的攻击转移的行为反应。间接攻击还可以指向自身,如采取自我惩罚,甚至自杀的行为。

(2)抑制或逃避性行为。应激状态下较多采取的一种与抑郁和恐惧等情绪有关的行为反应。抑制性行为表现为活动减少、沉默寡言、不爱交往、表情呆滞、行为退缩、躲避现实、疲乏无力等。严重时出现木僵状态,麻木不仁,陷入不能自主的深度抑制状态。逃避反应常常是出于害怕的恐惧情绪,但有时也是出于判断和思考的一种策略,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刻板式行为。这常常发生在紧急应激状态下,由于伴随着理智上的混乱,倾向于重复无效的行为动作,又称为“病态固着行为”,如剧院失火,人们想往外冲出去,但却往往拼命推拉上了锁的大门,虽然大门打不开,越是重复这种动作,就越可能丧失逃避的机会,但人们往往还要继续重复这种动作。此外,不顾一切后果的一意孤行地蛮干也是刻板式行为的一种表现。

(4)习惯性失眠行为。它发生在一个人经历了多次应付后仍不能解脱强刺激的挑战,而认为自己无能力改变现状的时候,表现为软弱无力、无所适从、无所作为和消极被动的行为,或在处于慢性应激状态时寻求精神寄托,信仰宗教迷信,求神拜佛以求神灵保佑。

(5)倾吐和发泄行为。处于应激状态的人往往寻求向亲朋好友诉说苦衷。一是发泄内心的积愤,二是求得别人的同情与安慰。

(6)特殊反应行为。有人吸烟猛增以驱散忧虑和烦恼;有人喝酒甚至酗酒,以便一醉解千愁;有人则要求大剂量服用镇静药;有的人则暴食。事实上这些对于应付应激是徒劳无益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