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札记 |《三国志》篇:关于《魏书·武帝纪》的读书笔记

 我来答
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
游戏玩家

2022-06-26 · 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8.5万
展开全部
汉末名曹节者有三。一为中常侍曹节,曾参与诛杀陈蕃、窦武之事。此曹节死于光和四年(181年)。(事在《后汉书·宦者列传》)

二为大长秋·曹腾之父。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司马彪《续汉书》曰:

观之,知其为忠厚长者。

三为曹操之女,《后汉书·皇后纪》载:“献穆曹皇后讳节,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另有二女,一名宪,一名华,节为次女。)曹丕篡汉,“遣使求玺绶,后怒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入,亲数让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皆莫能仰视。”知其忠于汉室也!(事在《后汉书·皇后纪》)

此为汉末三曹节。诸君颇惑乎?曹腾父及曹操女皆名节,有是理乎?曹腾为曹嵩之养父,曹嵩为曹操之父,则曹腾之父即为曹操之曾祖,操为女取名,应当避先人之讳。侯康《三国志补注续》曰:“若腾父名节,太祖不应复以名其女。”

然梁章钜曰:“《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续汉书》,‘曹腾父萌’,节、萌字形相近,或本作‘萌’,而误作‘节’欤?”《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引《续汉书》,曹节之“节”皆作“萌”。

“节”之繁体为“节”,确与“萌”字有相似之处。史书中之鲁鱼亥豕亦寻常事耳,梁氏之论确有其道理也。

《后汉书》本传曰:

司马彪《续汉书》曰:“(腾)好进达贤能,终无所毁伤。”观诸史籍,知其素贤。与种暠之事则更能显其知人之智与容人之量。然王鸣盛曰:“曹腾,宦者中之最奸狡误国者,而范书传中不著其恶,反多美词。以《三国志》注校之,乃知皆司马彪之文,而蔚宗袭之。司马氏或因《东观记》原文,或魏代人润色也。”

不知凤喈之言所本何处?曹腾之恶载于何书?若以为阉宦者皆为邪佞,则失之实矣。不见“忠厚平端,怀术纠邪”之吕强,“一字以活千人”之张居翰乎?

《魏书·武帝纪》曰:“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何颙之评价在《后汉书·党锢传》中:“初,颙见曹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此即桥玄、何颙对曹操之评价。观其言,知二人对孟德寄予厚望。

当时之人,亦往往有识操者。《后汉书·党锢传》载:“(李)膺子瓒,位至东平相。初,曹操微时,瓒异其才,将没,谓子宣等曰:‘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张孟卓与吾善,袁本初汝外亲,虽尔勿依,必归曹氏。’诸子从之,并免于乱世。”此李瓒之识曹操也。

皇甫谧《逸士传》曰:“汝南王隽,字子文,少为范滂、许章所识,与南阳岑晊善。公之为布衣,特爱隽;隽亦称公有治世之具。……刘表见绍强,阴与绍通,隽谓表曰:‘曹公,天下之雄也,必能兴霸道,继桓、文之功者也。今乃释近而就远,如有一朝之急,遥望漠北之救,不亦难乎!’表不从。”此王隽之识曹操也。

《三国志·魏书·卫臻传》曰:“太祖之初至陈留,(卫)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此卫兹之识曹操也。

今人对于操之评价,最瞩目者,当为此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此语出孙盛《异同杂语》,书中曰:“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子将不答。固问之,子将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许子将即许劭,《世语》曰:“(桥)玄谓太祖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太祖乃造子将,子将纳焉,由是知名。”

许劭为当时名士,好臧否人物,尚月旦之评。经其褒贬者,往往显名于世,故桥玄嘱曹操交之。据《后汉书·许劭传》载:“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许劭传》所载与《异同杂语》不一致。前者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后者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劭鄙操之为人,故有“奸贼”之论;而迫其胁,故加“英雄”之名。而孙盛之评溢美之意多之。胡三省释曰:“天下治则尽其能为世用,天下乱则逞其智为时雄。”明矣!

至于《世语·识鉴篇》有载:“曹公少时见桥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刘孝标以为谬,卢弼亦曰:“若桥公谓为奸贼,魏武必不祀以太牢矣。”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曰:“光和末,黄巾起。”《吴书·孙破虏讨逆传》曰:“中平元年,黄巾贼帅张角起于魏郡,讬有神灵,遣八使以善道教化天下,而潜相连结,自称黄天泰平。三月甲子,三十六方一旦俱发,天下响应,燔烧郡县,杀害长吏。”《后汉书·灵帝纪》载:“中平元年春二月,巨鹿人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帅有三十六方,皆著黄巾,同日反叛。安平、甘陵人各执其王以应之。”记黄巾起事颇详者,在《后汉书·皇甫嵩传》:

诸纪传记黄巾之起,多言“中平元年(184)”。然其时当记为光和七年。张角于该年二月仓皇起事,至十一月平,历九月。《后汉书·灵帝纪》曰:“十一月,皇甫嵩又破黄巾于下曲阳,斩张角弟宝。……十二月己巳,大赦天下,改元中平。”《皇甫嵩传》曰:“嵩复与钜鹿太守冯翊郭典攻角弟宝于下曲阳,又斩之。……以黄巾既平,故改年为中平。”由中可知,事发于光和,终于光和,纪其事平,故而改元“中平”。中平之号,是该年年末方立,之前用“光和”则为最确。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