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面的比例是精粉2500克,水1500克,碱面25克。
1、要将面粉和盐一起放到面盆的,然后往面粉一点点加水,记住我们要沿着盆的边缘加水,而且我们在加水的过程中要用手不停的去揉搓面粉,而且揉搓的单位越小越好,这样才能够让面粉更加容易吸水,吸水吸得更加的充分。
2、将碱面用水100克化开成碱水。
3、等到我的面写好之后,将醒好的面放到我们的案板上,案板上可以抹一些油,当然我们在拉面的时候一定不要拉的太细,最重要的是要均匀,我们手上的功夫一定要好,然后将案板上的面像缠毛线一样缠在手腕上,因为有油,所以我们也不用怕面条会缠在一起。随后将右手搭在面头端,左手揪断面头,撒入锅内即成。
和面的正确配方是:
和面时要加盐,盐能提高面粉的筋性,煮出来的面口感好,拉面主要程序是打面穗,搓面,呲面(兰州叫法),加用水化开的拉面剂(拉面剂俗称叫灰,最好是出厂半年以内的,半年以外拉面剂功效在逐步削退),然后在呲面,呲面的次数根据面的多少而定,然后是醒面,醒十多分钟就可以揉面了,揉几遍后开始遛面,边揉边遛,在揉面和遛面的过程中,拉面师傅根据面的软硬度和面的伸展程度决定是否在添加水和灰。
拉面,一种汉族传统面食,民传因山东福山抻面驰名,有起源福山拉面一说。后来演化成多种口味的著名美食如兰州拉面、山西拉面、河南拉面,龙须面等,拉面又叫甩面、扯面、抻面,是中国北方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拉面可以蒸、煮、烙、炸、炒,各有一番风味。拉面的技术性很强,要制好拉面必须掌握正确要领,即和面要防止脱水,晃条必须均匀, 出条要均匀圆滚,下锅要撒开, 防止蹲锅疙瘩。拉面根据不同口味和喜好还可制成小拉条、空心拉面、夹馅拉面、毛细、二细、大宽、龙须面、扁条拉面、水拉面等不同形状和品种。
分析如下:
拉面的比例是精粉2500克,水1500克,碱面25克。
1、将面粉和盐面一并放入面盆内,往面粉一点点加水,要沿着不锈钢盆的边缘,一点点加水。
在加水的过程中,不停的用手去揉搓面粉,所揉搓的单位越小越好。用中间的三个手指尖去揉,每次揉的越少,以后出来的面团越匀称搓的好的话,出来的是絮状。这样不断地揉,原始的面团形成。用净布盖上饧约半小时。
2、将碱面用水100克化开成碱水。
3、面饧好后,将饧好的面拉到案板上,案板上适当抹油,不用拉的太细,一定要均匀,主要是手上的功夫。将案板上的面像缠毛线一样缠在手腕上,然后在案板上甩几下,别怕面会缠在一起,因为有油,下水筷子一搅合就开了。随后将右手搭在面头端,左手揪断面头,撒入锅内即成。
拓展资料
和面“三光”的方法
和面里面有学问,仅就水和面粉调和而言,就挺复杂的,如擀面条、包饺子要用冷水和面,包烧麦要用开水烫面,摊春卷皮则须把面团调稀等,方法各异。
正确的和面法:和面时不能一次将水加足。面粉倒在盆里或面板上,中间扒出一个凹塘,将水徐徐倒进去,用筷子慢慢搅动。待水被面粉吸干时,用手反复搓拌面,使面粉成许许多多小面片,俗称“雪花面”。
这样,既不会因面粉来不及吸不而淌得到处都是,也不会粘得满手满盆都是面糊。而后再朝“雪花面”上洒水,用手搅拌,使之成为一团团的疙瘩状小面团,称“葡萄面”。此时面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较大,可将面团勒成块,将面盆或面板上粘的面糊用力擦掉,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面粉洒在“葡萄面”上,即可用双手将葡萄面揉成光滑的面菌。此种和面法叫“三步加水法”,可使整个和面过程干净、利索、达到“面团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
面团吃水因用途不同而用量不等。以七五粉或富强粉为例,每500克面粉,擀面条的面团,吃水180-200毫升,包饺子的面团吃水200-210毫升,包包子的发酵面吃水225-250毫升,第一步加水60%-70%,第二步加水20%,最后加足。只要这样和面就能达到“三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和面
拉面和面的正确配方窍门,面条劲道爽滑,棒极了
兰州拉面正确的和面教学教程,视频讲解拉面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