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手和文言文解析高手请进!跪求!

我们要比赛《醉翁亭记》,一下是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全部答对了我会高分悬赏!先拿50分做最低悬赏,如果答案我满意,追加分数应该能让你满意!1.《醉翁亭记》第一段写景的顺序... 我们要比赛《醉翁亭记》,一下是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全部答对了我会高分悬赏!先拿50分做最低悬赏,如果答案我满意,追加分数应该能让你满意!

1.《醉翁亭记》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2.第一段采用什么方式写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3.醉翁亭的具体位置是:

4.“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第二段可分为2层分别概括层意:

6. 2,3段主要内容是写山间( )的景色,结合全文理解,写景的目的是为了表现( )

7.“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

8..“乐亦无穷”在第二段中指何而言?

9.第二段写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有什么用意?

10.文中能享受山水之乐的人有哪些?请用一个字概括出他们共有的心情。

11.第三段写了四个场面,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出来:

12第三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 与上段有何联系?

13.“太守醉也”的醉有哪两层含义?

14.太守真的醉了吗?

15.第三段写了一幅什么图?写这幅图有什么用意?

16.“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问起什么作用?

17.“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这里不直接点名“庐陵欧阳修”,而将此留作主篇结句,期用意是:

18.醉翁亭现已成为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结合课文的阅读,假如让你当一名解说员,你应该如何解说。

19.《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记承天寺夜游》中有“欣然起行”与有人“相与步于中庭”,与本人的“太守之乐而乐也”这些乐之间有什么区别?

好了就是这些,最好全部都是参考答案,不一定能全部答完,凡是答得最多的我就悬赏谁,只要我满意,外加悬赏为最高线(不知道最高线是不是100),截止日是星期天下午3点,非14天!希望给的答案都是参考答案!如有疑问,请和我联系!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50eefa0beb5
2009-05-22 · TA获得超过88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2万
展开全部
醉翁亭记》 可和《岳阳楼记》结合起来教学。从体裁看,都是抒情散文,从表现的思想来看,前者是评价“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并阐发自己的观点,后者是抒发作者受贬后的览物之情,从表现手法看,都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精讲这篇课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和《岳阳楼记》对比,除求同外,更应该求“异”。

具体讲授方式,除疏通文义外,主要应采取设疑解难的方法进行。

设疑一:《醉翁亭记》的主题和《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有何异同?

解难:从“同”的方面看主要在“乐”。《岳阳楼记》是“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他们的快乐是在自己为天下创造了快乐的时候。《醉翁亭记》抒发的是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

从“异”的方面看,主要在对“忧”的看法,范仲淹是针对滕子京受谪后“愤郁颜见辞色”的态度,进行劝勉的,所以他是反对“以物喜,以己悲”的一己之悲喜的。而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所抒发的一部分感情正是“以物喜,以己悲”的思想感情。《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后第二年写的,作者通过对滁州一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寄情山水,借山水之乐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的情怀(这里主要是从“忧”的方面分析)。所以从“异”的方面评价,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高出了欧阳修的思想境界。这一点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必须给学生讲清,最好能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疑二:《岳旧楼记》是通过对览物之情的评价体现主题的,《醉翁亭记》在表现主题的手法上有何特色?

解难:《醉翁亭记》是通过对览物之情的抒发来表现主题的。这篇课文是以“乐”为主线把文章的各部分穿连起来的。文章首段描写醉翁亭周围的环境,并由景及人,推出乐字——“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二段具体描绘醉翁亭周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指出景色变化无穷,“而乐也无穷也”,加强了“乐”的厚度。第三段由景之乐转入描绘人之乐,这里有民乐——游山环水,客乐——打猎下棋。民、客之乐突出了作者的乐,因为作者自始至终都融汇在这一片“乐”之中。第四 段写作者从醉翁亭饱游归来的愉快心情,点出与民同乐的主题,使“乐”得到升华。

课文中描写的种种“乐”都是以太守之乐为主体的,山水之乐,游人、众宾之乐是太守之乐的陪衬。前面提到,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滁州后第二年写的。这时他才三十九岁,壮年受挫,官场失意,政治思想难以实现,于是只好寄情山水,聊取一时之乐。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沉沦于山水之间,他将自己的才华施展于治理滁州之中,有了明显的政绩。这些对作者是很大的慰藉,所以内心发出由衷的快乐,消极之乐——山水之乐,与积极之乐——太守之乐,互为交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积极之乐中吸取教益,而不要陶醉于作者对山水之乐的描写之中。

设疑三:这篇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作为精讲,教师要着意让学生掌握最突出的,不要面面俱到。)

解难:这篇课文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照应有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究竟太守是谁,暂不写出。直到文章刹尾处,才写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又如,前有“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后有“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照应。此外,“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和前文的“朝而往,暮而归”相照应。文章处处注意前后照应,使其内容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无懈可击。教师归纳这一特色时,要尽量和学生平时的作文联系起来,使那些作文时犯有顾头不顾尾,前言不搭后语的毛病的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所借鉴,有所收益。

《醉翁亭记》的“思考和练习”三要求找出“也”字表示不同语法功用的句子。要让学生掌握“也”的语法功能,讲授课文时必须作为重点讲清。练习提到的几种语法功能,教师稍加归纳,是很容易找出来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注意,如果讲课时仅注意到“也”的语法功能,而不重视“也”在这篇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就会失之太浅。作者这篇文章中共用二十一个“也”字,每一句都是用“也”字“刹”尾,这样,“也”就成了这篇文章的“韵脚”,文章一“韵”到底,读来徐纡顿错,舒卷自如。作者写此文,正是于漫不经心之表现自己的情趣,我们读此文,也于漫不经心之中领会到了作者的意趣。这正是“也”字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睛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为了领悟这醉翁之意,就让我们来共同观赏一下醉翁亭的山水之美吧。 文章一开头是“环滁皆山也”这一句经过千锤百炼的句子,笔墨少而含量大,一下子把群山环抱的滁州的壮丽山景展示在你的眼前,联绵不断,巍峨壮观。当你正为宏伟的群山陶醉时,作者又提醒你注意“西南诸峰”,那里树林和山谷尤其美好。当你正被“西南诸峰”吸引时,他又告诉你,再往远看,那树木繁茂,幽深而秀丽的,就是琅琊山。这样,从群山到诸峰到琅琊,由远而近,尽收眼底。再进山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一条山泉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而出,这就是酿泉。这里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糅合在一起,静的山景和动的酿泉,相映成趣。当你还来不及饮一口甘冽的清泉水,又峰回路转,忽见有一亭子,紧靠在泉边,四角翘起,犹如鸟儿展翅欲飞,这就是醉翁亭。于是,一幅群山巍巍,山泉潺潺,飞亭展翅,山、泉、亭相互辉映的秀丽山水图,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接着,作者探根寻源,指明建亭的就是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就是太守。太守自称“醉翁”,所以也就叫此亭为醉翁亭。为什么身为太守的欧阳修常同客人来这里喝酒呢?为什么喝得不多就醉了呢?为什么欧阳修到滁州当地方官的时候正是壮年,却自称是“翁”呢?不言而喻,这里面蕴含着他遭受贬谪,才能不得施展,理想不得实现,不得已而只好借酒浇愁的郁闷和悲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欣赏山水之乐,虽乐中寓悲,但毕竟可以谴愁,这就为第二部分写游之乐奠定了基础。 醉翁亭的山水是美的,醉翁亭的山间景物,由于朝暮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幻,显得更加美丽可爱。清晨旭日东升,霞光璀璨,雾消露散,青山苍翠,清新宁静;傍晚夕阳西下,暮霭云集,山岩洞穴,昏暗幽静,令人陶醉。春天,野花竞开,幽香扑鼻;夏天,秀木繁茂,浓荫蔽日;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四季变幻,奇景叠山。欣赏醉翁亭的山景,乐趣是无穷无尽的。 观赏醉翁亭变幻的山景,固然其乐无穷,但在醉翁亭观看人们行游,并在那里宴饮,更是别有一番乐趣。背着东西的,边走边唱;走累了的,在树下休息,怡然自得。人们前呼后应,老人小孩,往来不绝。这里有静有动,有声有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滁人游乐图。接着又写到肥鱼泉酒、山肴野蔬的太守宴,以及夹杂在众人一片欢乐之中的“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太守醉态。在极写欢乐中,把太守复杂的心境,也微妙地表达出来了。 最后作者从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及太守之乐的不同内容和感情的对比中,推论出“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了,能与民同乐;醒了,能写《醉翁亭记》一文的,就是太守欧阳修。笔墨简练含蓄,寓意深远。 《醉翁亭记》确是一篇风格清新、摇曳生姿、优美动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闷,这对宋仁宗时代的昏暗政治,无疑在客观上是一种揭露,这些自然都闪烁着思想光芒。尤其是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全文重复运用“……者……也”的句式,并且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增强文章特有的韵律。这些方面,都是可资借鉴的 《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 《醉翁亭记》是散文中别出一格特具风采的名篇,也是体现欧阳修散文风格的代表作。历来人们称赞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种别致的咏哦句调。我认为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奇妙地用了二十五个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娓娓动听。 文中除“已而”一处作表时间词用外,其余的“而”都作连词用。有的连接状语和谓语,帮助描述动作的情状,如“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有的连接两个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主谓词组,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有的用于连接两个谓语,如“往来而不绝者”,把来往的人多与延续时间长两方面紧连。有的连接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两个谓语,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前句使人恍如既看到漫山遍地的野花竞相开放,又闻到鲜花的幽香,后句则使人象在酷暑烈日当空时置身于横柯上蔽的浓荫之中,顿觉凉爽。有的“而”是连接两个句子的,如“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把酿泉的潺潺水声和水从两峰间飞泻直下的气势由“而”紧连,则水之声势并现。反之,若不用“而”,就会使人觉得潺潺水声与水之气势互不相关似的,影响了表达的准确和描述的效果。 文中绝大部分“而”用于顺接,少部分用于逆连。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三个加黑的“而”是用于逆连的,把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这三种乐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了。 文中用二十四个连词“而”,用法随内容之异而多变,作为连词“而”的几种用法基本上有了。 《醉翁亭记》里有许多是骈偶句,“而”字则使这些句子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都是六字一句,但“而”字的位置不同,句子结构节奏也随之产生变化,不显得呆板。文中第三、四小节是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不同的景色和人们游山之乐的,共分六层(“朝而往,……而乐亦无穷也”,作为过渡句,不列入层次内。)除第一层和第六层用“……者,……也”句式作结束句外,中间四层都用“……而……者,……也”句式作结束句。每一层最后一句的句式基本一致,但句子长短参差不一,结束句中都用了“而”字,显得整齐中有错落,节奏略有变化。 第四小节中有一处似乎可能用“而”却用了“为”。原句为“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为酒冽。”加黑的“为”若作动词解,则“酿泉为酒”与“临溪而渔”就对不起来了。其实这个“为”该作“而”字解。《古书虚词集释》:“‘为’犹‘而’也”。这两句中的“为”“而”为互文。这样,就与“临溪而渔”对得很工整了。此处“为”作“而”解,则全文实际用了二十六个“而”字。 《醉翁亭记》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这与25个“而”字的运用也是分不开的。“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充分表现出来了。如“朝而往,暮而归”,若去掉“而”,成“朝往,暮归”,就显得紧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归之感,插入两个“而”字,就把游玩者欣赏山水之乐的从容之态、欢乐之情、悠雅之兴全表现出来了。文中不少句子由于用了“而”字,语气轻重分明,诵读时极富抑扬顿挫之致。如“临溪而渔”句,重音在谓语“渔”上,读重些,长些,作为状语的“临溪”则读轻些,短些。若不用“而”,成“临溪渔”,不仅别扭滞涩,而且语气轻重不分明。“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读来真使人感到有内在的类似诗歌的那种韵律美。
精讲这篇课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和《岳阳楼记》对比,除求同外,更应该求“异”。

具体讲授方式,除疏通文义外,主要应采取设疑解难的方法进行。

设疑一:《醉翁亭记》的主题和《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有何异同?

解难:从“同”的方面看主要在“乐”。《岳阳楼记》是“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他们的快乐是在自己为天下创造了快乐的时候。《醉翁亭记》抒发的是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

从“异”的方面看,主要在对“忧”的看法,范仲淹是针对滕子京受谪后“愤郁颜见辞色”的态度,进行劝勉的,所以他是反对“以物喜,以己悲”的一己之悲喜的。而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所抒发的一部分感情正是“以物喜,以己悲”的思想感情。《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后第二年写的,作者通过对滁州一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寄情山水,借山水之乐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的情怀(这里主要是从“忧”的方面分析)。所以从“异”的方面评价,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高出了欧阳修的思想境界。这一点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必须给学生讲清,最好能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疑二:《岳旧楼记》是通过对览物之情的评价体现主题的,《醉翁亭记》在表现主题的手法上有何特色?

解难:《醉翁亭记》是通过对览物之情的抒发来表现主题的。这篇课文是以“乐”为主线把文章的各部分穿连起来的。文章首段描写醉翁亭周围的环境,并由景及人,推出乐字——“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二段具体描绘醉翁亭周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指出景色变化无穷,“而乐也无穷也”,加强了“乐”的厚度。第三段由景之乐转入描绘人之乐,这里有民乐——游山环水,客乐——打猎下棋。民、客之乐突出了作者的乐,因为作者自始至终都融汇在这一片“乐”之中。第四 段写作者从醉翁亭饱游归来的愉快心情,点出与民同乐的主题,使“乐”得到升华。

课文中描写的种种“乐”都是以太守之乐为主体的,山水之乐,游人、众宾之乐是太守之乐的陪衬。前面提到,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滁州后第二年写的。这时他才三十九岁,壮年受挫,官场失意,政治思想难以实现,于是只好寄情山水,聊取一时之乐。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沉沦于山水之间,他将自己的才华施展于治理滁州之中,有了明显的政绩。这些对作者是很大的慰藉,所以内心发出由衷的快乐,消极之乐——山水之乐,与积极之乐——太守之乐,互为交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积极之乐中吸取教益,而不要陶醉于作者对山水之乐的描写之中。

设疑三:这篇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作为精讲,教师要着意让学生掌握最突出的,不要面面俱到。)

解难:这篇课文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照应有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究竟太守是谁,暂不写出。直到文章刹尾处,才写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又如,前有“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后有“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照应。此外,“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和前文的“朝而往,暮而归”相照应。文章处处注意前后照应,使其内容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无懈可击。教师归纳这一特色时,要尽量和学生平时的作文联系起来,使那些作文时犯有顾头不顾尾,前言不搭后语的毛病的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所借鉴,有所收益。

《醉翁亭记》的“思考和练习”三要求找出“也”字表示不同语法功用的句子。要让学生掌握“也”的语法功能,讲授课文时必须作为重点讲清。练习提到的几种语法功能,教师稍加归纳,是很容易找出来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注意,如果讲课时仅注意到“也”的语法功能,而不重视“也”在这篇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就会失之太浅。作者这篇文章中共用二十一个“也”字,每一句都是用“也”字“刹”尾,这样,“也”就成了这篇文章的“韵脚”,文章一“韵”到底,读来徐纡顿错,舒卷自如。作者写此文,正是于漫不经心之表现自己的情趣,我们读此文,也于漫不经心之中领会到了作者的意趣。这正是“也”字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睛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为了领悟这醉翁之意,就让我们来共同观赏一下醉翁亭的山水之美吧。 文章一开头是“环滁皆山也”这一句经过千锤百炼的句子,笔墨少而含量大,一下子把群山环抱的滁州的壮丽山景展示在你的眼前,联绵不断,巍峨壮观。当你正为宏伟的群山陶醉时,作者又提醒你注意“西南诸峰”,那里树林和山谷尤其美好。当你正被“西南诸峰”吸引时,他又告诉你,再往远看,那树木繁茂,幽深而秀丽的,就是琅琊山。这样,从群山到诸峰到琅琊,由远而近,尽收眼底。再进山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一条山泉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而出,这就是酿泉。这里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糅合在一起,静的山景和动的酿泉,相映成趣。当你还来不及饮一口甘冽的清泉水,又峰回路转,忽见有一亭子,紧靠在泉边,四角翘起,犹如鸟儿展翅欲飞,这就是醉翁亭。于是,一幅群山巍巍,山泉潺潺,飞亭展翅,山、泉、亭相互辉映的秀丽山水图,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接着,作者探根寻源,指明建亭的就是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就是太守。太守自称“醉翁”,所以也就叫此亭为醉翁亭。为什么身为太守的欧阳修常同客人来这里喝酒呢?为什么喝得不多就醉了呢?为什么欧阳修到滁州当地方官的时候正是壮年,却自称是“翁”呢?不言而喻,这里面蕴含着他遭受贬谪,才能不得施展,理想不得实现,不得已而只好借酒浇愁的郁闷和悲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欣赏山水之乐,虽乐中寓悲,但毕竟可以谴愁,这就为第二部分写游之乐奠定了基础。 醉翁亭的山水是美的,醉翁亭的山间景物,由于朝暮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幻,显得更加美丽可爱。清晨旭日东升,霞光璀璨,雾消露散,青山苍翠,清新宁静;傍晚夕阳西下,暮霭云集,山岩洞穴,昏暗幽静,令人陶醉。春天,野花竞开,幽香扑鼻;夏天,秀木繁茂,浓荫蔽日;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四季变幻,奇景叠山。欣赏醉翁亭的山景,乐趣是无穷无尽的。 观赏醉翁亭变幻的山景,固然其乐无穷,但在醉翁亭观看人们行游,并在那里宴饮,更是别有一番乐趣。背着东西的,边走边唱;走累了的,在树下休息,怡然自得。人们前呼后应,老人小孩,往来不绝。这里有静有动,有声有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滁人游乐图。接着又写到肥鱼泉酒、山肴野蔬的太守宴,以及夹杂在众人一片欢乐之中的“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太守醉态。在极写欢乐中,把太守复杂的心境,也微妙地表达出来了。 最后作者从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及太守之乐的不同内容和感情的对比中,推论出“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了,能与民同乐;醒了,能写《醉翁亭记》一文的,就是太守欧阳修。笔墨简练含蓄,寓意深远。 《醉翁亭记》确是一篇风格清新、摇曳生姿、优美动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闷,这对宋仁宗时代的昏暗政治,无疑在客观上是一种揭露,这些自然都闪烁着思想光芒。尤其是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全文重复运用“……者……也”的句式,并且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增强文章特有的韵律。这些方面,都是可资借鉴的 《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 《醉翁亭记》是散文中别出一格特具风采的名篇,也是体现欧阳修散文风格的代表作。历来人们称赞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种别致的咏哦句调。我认为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奇妙地用了二十五个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娓娓动听。 文中除“已而”一处作表时间词用外,其余的“而”都作连词用。有的连接状语和谓语,帮助描述动作的情状,如“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有的连接两个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主谓词组,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有的用于连接两个谓语,如“往来而不绝者”,把来往的人多与延续时间长两方面紧连。有的连接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两个谓语,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前句使人恍如既看到漫山遍地的野花竞相开放,又闻到鲜花的幽香,后句则使人象在酷暑烈日当空时置身于横柯上蔽的浓荫之中,顿觉凉爽。有的“而”是连接两个句子的,如“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把酿泉的潺潺水声和水从两峰间飞泻直下的气势由“而”紧连,则水之声势并现。反之,若不用“而”,就会使人觉得潺潺水声与水之气势互不相关似的,影响了表达的准确和描述的效果。 文中绝大部分“而”用于顺接,少部分用于逆连。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三个加黑的“而”是用于逆连的,把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这三种乐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了。 文中用二十四个连词“而”,用法随内容之异而多变,作为连词“而”的几种用法基本上有了。 《醉翁亭记》里有许多是骈偶句,“而”字则使这些句子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都是六字一句,但“而”字的位置不同,句子结构节奏也随之产生变化,不显得呆板。文中第三、四小节是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不同的景色和人们游山之乐的,共分六层(“朝而往,……而乐亦无穷也”,作为过渡句,不列入层次内。)除第一层和第六层用“……者,……也”句式作结束句外,中间四层都用“……而……者,……也”句式作结束句。每一层最后一句的句式基本一致,但句子长短参差不一,结束句中都用了“而”字,显得整齐中有错落,节奏略有变化。 第四小节中有一处似乎可能用“而”却用了“为”。原句为“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为酒冽。”加黑的“为”若作动词解,则“酿泉为酒”与“临溪而渔”就对不起来了。其实这个“为”该作“而”字解。《古书虚词集释》:“‘为’犹‘而’也”。这两句中的“为”“而”为互文。这样,就与“临溪而渔”对得很工整了。此处“为”作“而”解,则全文实际用了二十六个“而”字。 《醉翁亭记》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这与25个“而”字的运用也是分不开的。“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充分表现出来了。如“朝而往,暮而归”,若去掉“而”,成“朝往,暮归”,就显得紧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归之感,插入两个“而”字,就把游玩者欣赏山水之乐的从容之态、欢乐之情、悠雅之兴全表现出来了。文中不少句子由于用了“而”字,语气轻重分明,诵读时极富抑扬顿挫之致。如“临溪而渔”句,重音在谓语“渔”上,读重些,长些,作为状语的“临溪”则读轻些,短些。若不用“而”,成“临溪渔”,不仅别扭滞涩,而且语气轻重不分明。“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读来真使人感到有内在的类似诗歌的那种韵律美。
凌风幻紫
2009-05-16 · TA获得超过118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醉翁亭记》 可和《岳阳楼记》结合起来教学。从体裁看,都是抒情散文,从表现的思想来看,前者是评价“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并阐发自己的观点,后者是抒发作者受贬后的览物之情,从表现手法看,都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精讲这篇课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和《岳阳楼记》对比,除求同外,更应该求“异”。

具体讲授方式,除疏通文义外,主要应采取设疑解难的方法进行。

设疑一:《醉翁亭记》的主题和《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有何异同?

解难:从“同”的方面看主要在“乐”。《岳阳楼记》是“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他们的快乐是在自己为天下创造了快乐的时候。《醉翁亭记》抒发的是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

从“异”的方面看,主要在对“忧”的看法,范仲淹是针对滕子京受谪后“愤郁颜见辞色”的态度,进行劝勉的,所以他是反对“以物喜,以己悲”的一己之悲喜的。而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所抒发的一部分感情正是“以物喜,以己悲”的思想感情。《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后第二年写的,作者通过对滁州一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寄情山水,借山水之乐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的情怀(这里主要是从“忧”的方面分析)。所以从“异”的方面评价,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高出了欧阳修的思想境界。这一点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必须给学生讲清,最好能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疑二:《岳旧楼记》是通过对览物之情的评价体现主题的,《醉翁亭记》在表现主题的手法上有何特色?

解难:《醉翁亭记》是通过对览物之情的抒发来表现主题的。这篇课文是以“乐”为主线把文章的各部分穿连起来的。文章首段描写醉翁亭周围的环境,并由景及人,推出乐字——“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二段具体描绘醉翁亭周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指出景色变化无穷,“而乐也无穷也”,加强了“乐”的厚度。第三段由景之乐转入描绘人之乐,这里有民乐——游山环水,客乐——打猎下棋。民、客之乐突出了作者的乐,因为作者自始至终都融汇在这一片“乐”之中。第四 段写作者从醉翁亭饱游归来的愉快心情,点出与民同乐的主题,使“乐”得到升华。

课文中描写的种种“乐”都是以太守之乐为主体的,山水之乐,游人、众宾之乐是太守之乐的陪衬。前面提到,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滁州后第二年写的。这时他才三十九岁,壮年受挫,官场失意,政治思想难以实现,于是只好寄情山水,聊取一时之乐。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沉沦于山水之间,他将自己的才华施展于治理滁州之中,有了明显的政绩。这些对作者是很大的慰藉,所以内心发出由衷的快乐,消极之乐——山水之乐,与积极之乐——太守之乐,互为交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积极之乐中吸取教益,而不要陶醉于作者对山水之乐的描写之中。

设疑三:这篇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作为精讲,教师要着意让学生掌握最突出的,不要面面俱到。)

解难:这篇课文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照应有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究竟太守是谁,暂不写出。直到文章刹尾处,才写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又如,前有“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后有“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照应。此外,“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和前文的“朝而往,暮而归”相照应。文章处处注意前后照应,使其内容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无懈可击。教师归纳这一特色时,要尽量和学生平时的作文联系起来,使那些作文时犯有顾头不顾尾,前言不搭后语的毛病的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所借鉴,有所收益。

《醉翁亭记》的“思考和练习”三要求找出“也”字表示不同语法功用的句子。要让学生掌握“也”的语法功能,讲授课文时必须作为重点讲清。练习提到的几种语法功能,教师稍加归纳,是很容易找出来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注意,如果讲课时仅注意到“也”的语法功能,而不重视“也”在这篇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就会失之太浅。作者这篇文章中共用二十一个“也”字,每一句都是用“也”字“刹”尾,这样,“也”就成了这篇文章的“韵脚”,文章一“韵”到底,读来徐纡顿错,舒卷自如。作者写此文,正是于漫不经心之表现自己的情趣,我们读此文,也于漫不经心之中领会到了作者的意趣。这正是“也”字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睛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为了领悟这醉翁之意,就让我们来共同观赏一下醉翁亭的山水之美吧。 文章一开头是“环滁皆山也”这一句经过千锤百炼的句子,笔墨少而含量大,一下子把群山环抱的滁州的壮丽山景展示在你的眼前,联绵不断,巍峨壮观。当你正为宏伟的群山陶醉时,作者又提醒你注意“西南诸峰”,那里树林和山谷尤其美好。当你正被“西南诸峰”吸引时,他又告诉你,再往远看,那树木繁茂,幽深而秀丽的,就是琅琊山。这样,从群山到诸峰到琅琊,由远而近,尽收眼底。再进山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一条山泉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而出,这就是酿泉。这里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糅合在一起,静的山景和动的酿泉,相映成趣。当你还来不及饮一口甘冽的清泉水,又峰回路转,忽见有一亭子,紧靠在泉边,四角翘起,犹如鸟儿展翅欲飞,这就是醉翁亭。于是,一幅群山巍巍,山泉潺潺,飞亭展翅,山、泉、亭相互辉映的秀丽山水图,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接着,作者探根寻源,指明建亭的就是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就是太守。太守自称“醉翁”,所以也就叫此亭为醉翁亭。为什么身为太守的欧阳修常同客人来这里喝酒呢?为什么喝得不多就醉了呢?为什么欧阳修到滁州当地方官的时候正是壮年,却自称是“翁”呢?不言而喻,这里面蕴含着他遭受贬谪,才能不得施展,理想不得实现,不得已而只好借酒浇愁的郁闷和悲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欣赏山水之乐,虽乐中寓悲,但毕竟可以谴愁,这就为第二部分写游之乐奠定了基础。 醉翁亭的山水是美的,醉翁亭的山间景物,由于朝暮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幻,显得更加美丽可爱。清晨旭日东升,霞光璀璨,雾消露散,青山苍翠,清新宁静;傍晚夕阳西下,暮霭云集,山岩洞穴,昏暗幽静,令人陶醉。春天,野花竞开,幽香扑鼻;夏天,秀木繁茂,浓荫蔽日;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四季变幻,奇景叠山。欣赏醉翁亭的山景,乐趣是无穷无尽的。 观赏醉翁亭变幻的山景,固然其乐无穷,但在醉翁亭观看人们行游,并在那里宴饮,更是别有一番乐趣。背着东西的,边走边唱;走累了的,在树下休息,怡然自得。人们前呼后应,老人小孩,往来不绝。这里有静有动,有声有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滁人游乐图。接着又写到肥鱼泉酒、山肴野蔬的太守宴,以及夹杂在众人一片欢乐之中的“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太守醉态。在极写欢乐中,把太守复杂的心境,也微妙地表达出来了。 最后作者从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及太守之乐的不同内容和感情的对比中,推论出“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了,能与民同乐;醒了,能写《醉翁亭记》一文的,就是太守欧阳修。笔墨简练含蓄,寓意深远。 《醉翁亭记》确是一篇风格清新、摇曳生姿、优美动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闷,这对宋仁宗时代的昏暗政治,无疑在客观上是一种揭露,这些自然都闪烁着思想光芒。尤其是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全文重复运用“……者……也”的句式,并且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增强文章特有的韵律。这些方面,都是可资借鉴的 《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 《醉翁亭记》是散文中别出一格特具风采的名篇,也是体现欧阳修散文风格的代表作。历来人们称赞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种别致的咏哦句调。我认为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奇妙地用了二十五个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娓娓动听。 文中除“已而”一处作表时间词用外,其余的“而”都作连词用。有的连接状语和谓语,帮助描述动作的情状,如“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有的连接两个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主谓词组,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有的用于连接两个谓语,如“往来而不绝者”,把来往的人多与延续时间长两方面紧连。有的连接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两个谓语,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前句使人恍如既看到漫山遍地的野花竞相开放,又闻到鲜花的幽香,后句则使人象在酷暑烈日当空时置身于横柯上蔽的浓荫之中,顿觉凉爽。有的“而”是连接两个句子的,如“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把酿泉的潺潺水声和水从两峰间飞泻直下的气势由“而”紧连,则水之声势并现。反之,若不用“而”,就会使人觉得潺潺水声与水之气势互不相关似的,影响了表达的准确和描述的效果。 文中绝大部分“而”用于顺接,少部分用于逆连。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三个加黑的“而”是用于逆连的,把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这三种乐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了。 文中用二十四个连词“而”,用法随内容之异而多变,作为连词“而”的几种用法基本上有了。 《醉翁亭记》里有许多是骈偶句,“而”字则使这些句子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都是六字一句,但“而”字的位置不同,句子结构节奏也随之产生变化,不显得呆板。文中第三、四小节是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不同的景色和人们游山之乐的,共分六层(“朝而往,……而乐亦无穷也”,作为过渡句,不列入层次内。)除第一层和第六层用“……者,……也”句式作结束句外,中间四层都用“……而……者,……也”句式作结束句。每一层最后一句的句式基本一致,但句子长短参差不一,结束句中都用了“而”字,显得整齐中有错落,节奏略有变化。 第四小节中有一处似乎可能用“而”却用了“为”。原句为“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为酒冽。”加黑的“为”若作动词解,则“酿泉为酒”与“临溪而渔”就对不起来了。其实这个“为”该作“而”字解。《古书虚词集释》:“‘为’犹‘而’也”。这两句中的“为”“而”为互文。这样,就与“临溪而渔”对得很工整了。此处“为”作“而”解,则全文实际用了二十六个“而”字。 《醉翁亭记》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这与25个“而”字的运用也是分不开的。“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充分表现出来了。如“朝而往,暮而归”,若去掉“而”,成“朝往,暮归”,就显得紧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归之感,插入两个“而”字,就把游玩者欣赏山水之乐的从容之态、欢乐之情、悠雅之兴全表现出来了。文中不少句子由于用了“而”字,语气轻重分明,诵读时极富抑扬顿挫之致。如“临溪而渔”句,重音在谓语“渔”上,读重些,长些,作为状语的“临溪”则读轻些,短些。若不用“而”,成“临溪渔”,不仅别扭滞涩,而且语气轻重不分明。“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读来真使人感到有内在的类似诗歌的那种韵律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虱亦颠
2009-05-18 · TA获得超过30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0.6万
展开全部
《醉翁亭记》 可和《岳阳楼记》结合起来教学。从体裁看,都是抒情散文,从表现的思想来看,前者是评价“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并阐发自己的观点,后者是抒发作者受贬后的览物之情,从表现手法看,都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精讲这篇课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和《岳阳楼记》对比,除求同外,更应该求“异”。

具体讲授方式,除疏通文义外,主要应采取设疑解难的方法进行。

设疑一:《醉翁亭记》的主题和《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有何异同?

解难:从“同”的方面看主要在“乐”。《岳阳楼记》是“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他们的快乐是在自己为天下创造了快乐的时候。《醉翁亭记》抒发的是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

从“异”的方面看,主要在对“忧”的看法,范仲淹是针对滕子京受谪后“愤郁颜见辞色”的态度,进行劝勉的,所以他是反对“以物喜,以己悲”的一己之悲喜的。而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所抒发的一部分感情正是“以物喜,以己悲”的思想感情。《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后第二年写的,作者通过对滁州一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寄情山水,借山水之乐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的情怀(这里主要是从“忧”的方面分析)。所以从“异”的方面评价,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高出了欧阳修的思想境界。这一点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必须给学生讲清,最好能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疑二:《岳旧楼记》是通过对览物之情的评价体现主题的,《醉翁亭记》在表现主题的手法上有何特色?

解难:《醉翁亭记》是通过对览物之情的抒发来表现主题的。这篇课文是以“乐”为主线把文章的各部分穿连起来的。文章首段描写醉翁亭周围的环境,并由景及人,推出乐字——“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二段具体描绘醉翁亭周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指出景色变化无穷,“而乐也无穷也”,加强了“乐”的厚度。第三段由景之乐转入描绘人之乐,这里有民乐——游山环水,客乐——打猎下棋。民、客之乐突出了作者的乐,因为作者自始至终都融汇在这一片“乐”之中。第四 段写作者从醉翁亭饱游归来的愉快心情,点出与民同乐的主题,使“乐”得到升华。

课文中描写的种种“乐”都是以太守之乐为主体的,山水之乐,游人、众宾之乐是太守之乐的陪衬。前面提到,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滁州后第二年写的。这时他才三十九岁,壮年受挫,官场失意,政治思想难以实现,于是只好寄情山水,聊取一时之乐。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沉沦于山水之间,他将自己的才华施展于治理滁州之中,有了明显的政绩。这些对作者是很大的慰藉,所以内心发出由衷的快乐,消极之乐——山水之乐,与积极之乐——太守之乐,互为交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积极之乐中吸取教益,而不要陶醉于作者对山水之乐的描写之中。

设疑三:这篇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作为精讲,教师要着意让学生掌握最突出的,不要面面俱到。)

解难:这篇课文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照应有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究竟太守是谁,暂不写出。直到文章刹尾处,才写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又如,前有“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后有“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照应。此外,“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和前文的“朝而往,暮而归”相照应。文章处处注意前后照应,使其内容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无懈可击。教师归纳这一特色时,要尽量和学生平时的作文联系起来,使那些作文时犯有顾头不顾尾,前言不搭后语的毛病的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所借鉴,有所收益。

《醉翁亭记》的“思考和练习”三要求找出“也”字表示不同语法功用的句子。要让学生掌握“也”的语法功能,讲授课文时必须作为重点讲清。练习提到的几种语法功能,教师稍加归纳,是很容易找出来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注意,如果讲课时仅注意到“也”的语法功能,而不重视“也”在这篇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就会失之太浅。作者这篇文章中共用二十一个“也”字,每一句都是用“也”字“刹”尾,这样,“也”就成了这篇文章的“韵脚”,文章一“韵”到底,读来徐纡顿错,舒卷自如。作者写此文,正是于漫不经心之表现自己的情趣,我们读此文,也于漫不经心之中领会到了作者的意趣。这正是“也”字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睛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为了领悟这醉翁之意,就让我们来共同观赏一下醉翁亭的山水之美吧。 文章一开头是“环滁皆山也”这一句经过千锤百炼的句子,笔墨少而含量大,一下子把群山环抱的滁州的壮丽山景展示在你的眼前,联绵不断,巍峨壮观。当你正为宏伟的群山陶醉时,作者又提醒你注意“西南诸峰”,那里树林和山谷尤其美好。当你正被“西南诸峰”吸引时,他又告诉你,再往远看,那树木繁茂,幽深而秀丽的,就是琅琊山。这样,从群山到诸峰到琅琊,由远而近,尽收眼底。再进山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一条山泉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而出,这就是酿泉。这里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糅合在一起,静的山景和动的酿泉,相映成趣。当你还来不及饮一口甘冽的清泉水,又峰回路转,忽见有一亭子,紧靠在泉边,四角翘起,犹如鸟儿展翅欲飞,这就是醉翁亭。于是,一幅群山巍巍,山泉潺潺,飞亭展翅,山、泉、亭相互辉映的秀丽山水图,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接着,作者探根寻源,指明建亭的就是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就是太守。太守自称“醉翁”,所以也就叫此亭为醉翁亭。为什么身为太守的欧阳修常同客人来这里喝酒呢?为什么喝得不多就醉了呢?为什么欧阳修到滁州当地方官的时候正是壮年,却自称是“翁”呢?不言而喻,这里面蕴含着他遭受贬谪,才能不得施展,理想不得实现,不得已而只好借酒浇愁的郁闷和悲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欣赏山水之乐,虽乐中寓悲,但毕竟可以谴愁,这就为第二部分写游之乐奠定了基础。 醉翁亭的山水是美的,醉翁亭的山间景物,由于朝暮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幻,显得更加美丽可爱。清晨旭日东升,霞光璀璨,雾消露散,青山苍翠,清新宁静;傍晚夕阳西下,暮霭云集,山岩洞穴,昏暗幽静,令人陶醉。春天,野花竞开,幽香扑鼻;夏天,秀木繁茂,浓荫蔽日;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四季变幻,奇景叠山。欣赏醉翁亭的山景,乐趣是无穷无尽的。 观赏醉翁亭变幻的山景,固然其乐无穷,但在醉翁亭观看人们行游,并在那里宴饮,更是别有一番乐趣。背着东西的,边走边唱;走累了的,在树下休息,怡然自得。人们前呼后应,老人小孩,往来不绝。这里有静有动,有声有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滁人游乐图。接着又写到肥鱼泉酒、山肴野蔬的太守宴,以及夹杂在众人一片欢乐之中的“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太守醉态。在极写欢乐中,把太守复杂的心境,也微妙地表达出来了。 最后作者从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及太守之乐的不同内容和感情的对比中,推论出“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了,能与民同乐;醒了,能写《醉翁亭记》一文的,就是太守欧阳修。笔墨简练含蓄,寓意深远。 《醉翁亭记》确是一篇风格清新、摇曳生姿、优美动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闷,这对宋仁宗时代的昏暗政治,无疑在客观上是一种揭露,这些自然都闪烁着思想光芒。尤其是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全文重复运用“……者……也”的句式,并且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增强文章特有的韵律。这些方面,都是可资借鉴的 《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 《醉翁亭记》是散文中别出一格特具风采的名篇,也是体现欧阳修散文风格的代表作。历来人们称赞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种别致的咏哦句调。我认为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奇妙地用了二十五个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娓娓动听。 文中除“已而”一处作表时间词用外,其余的“而”都作连词用。有的连接状语和谓语,帮助描述动作的情状,如“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有的连接两个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主谓词组,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有的用于连接两个谓语,如“往来而不绝者”,把来往的人多与延续时间长两方面紧连。有的连接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两个谓语,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前句使人恍如既看到漫山遍地的野花竞相开放,又闻到鲜花的幽香,后句则使人象在酷暑烈日当空时置身于横柯上蔽的浓荫之中,顿觉凉爽。有的“而”是连接两个句子的,如“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把酿泉的潺潺水声和水从两峰间飞泻直下的气势由“而”紧连,则水之声势并现。反之,若不用“而”,就会使人觉得潺潺水声与水之气势互不相关似的,影响了表达的准确和描述的效果。 文中绝大部分“而”用于顺接,少部分用于逆连。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三个加黑的“而”是用于逆连的,把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这三种乐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了。 文中用二十四个连词“而”,用法随内容之异而多变,作为连词“而”的几种用法基本上有了。 《醉翁亭记》里有许多是骈偶句,“而”字则使这些句子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都是六字一句,但“而”字的位置不同,句子结构节奏也随之产生变化,不显得呆板。文中第三、四小节是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不同的景色和人们游山之乐的,共分六层(“朝而往,……而乐亦无穷也”,作为过渡句,不列入层次内。)除第一层和第六层用“……者,……也”句式作结束句外,中间四层都用“……而……者,……也”句式作结束句。每一层最后一句的句式基本一致,但句子长短参差不一,结束句中都用了“而”字,显得整齐中有错落,节奏略有变化。 第四小节中有一处似乎可能用“而”却用了“为”。原句为“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为酒冽。”加黑的“为”若作动词解,则“酿泉为酒”与“临溪而渔”就对不起来了。其实这个“为”该作“而”字解。《古书虚词集释》:“‘为’犹‘而’也”。这两句中的“为”“而”为互文。这样,就与“临溪而渔”对得很工整了。此处“为”作“而”解,则全文实际用了二十六个“而”字。 《醉翁亭记》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这与25个“而”字的运用也是分不开的。“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充分表现出来了。如“朝而往,暮而归”,若去掉“而”,成“朝往,暮归”,就显得紧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归之感,插入两个“而”字,就把游玩者欣赏山水之乐的从容之态、欢乐之情、悠雅之兴全表现出来了。文中不少句子由于用了“而”字,语气轻重分明,诵读时极富抑扬顿挫之致。如“临溪而渔”句,重音在谓语“渔”上,读重些,长些,作为状语的“临溪”则读轻些,短些。若不用“而”,成“临溪渔”,不仅别扭滞涩,而且语气轻重不分明。“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读来真使人感到有内在的类似诗歌的那种韵律美。1.以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点到面的空间顺序描写醉翁亭的秀丽景色
2. 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4.与后文的太守谓谁相照应.

6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表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7.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8.
9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10.太守,滁州百姓 乐
11.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
12.政通人和 突出太守政绩突出
13.一,醉在山水美景中,二,醉在百姓安居乐业
14.没有

16.点明中心
17不知道
19.一个是被贬官的 失落 一个生活安逸的 快乐1.以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点到面的空间顺序描写醉翁亭的秀丽景色
2. 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4.与后文的太守谓谁相照应.

6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表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7.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8.
9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10.太守,滁州百姓 乐
11.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
12.政通人和 突出太守政绩突出
13.一,醉在山水美景中,二,醉在百姓安居乐业
14.没有

16.点明中心
17不知道
19.一个是被贬官的 失落 一个生活安逸的 快乐1.以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点到面的空间顺序描写醉翁亭的秀丽景色
2. 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4.与后文的太守谓谁相照应.

6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表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7.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8.
9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10.太守,滁州百姓 乐
11.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
12.政通人和 突出太守政绩突出
13.一,醉在山水美景中,二,醉在百姓安居乐业
14.没有

16.点明中心
17不知道
19.一个是被贬官的 失落 一个生活安逸的 快乐1.以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点到面的空间顺序描写醉翁亭的秀丽景色
2. 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4.与后文的太守谓谁相照应.

6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表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7.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8.
9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10.太守,滁州百姓 乐
11.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
12.政通人和 突出太守政绩突出
13.一,醉在山水美景中,二,醉在百姓安居乐业
14.没有

16.点明中心
17不知道
19.一个是被贬官的 失落 一个生活安逸的 快乐1.以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点到面的空间顺序描写醉翁亭的秀丽景色
2. 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4.与后文的太守谓谁相照应.

6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表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7.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8.
9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10.太守,滁州百姓 乐
11.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
12.政通人和 突出太守政绩突出
13.一,醉在山水美景中,二,醉在百姓安居乐业
14.没有

16.点明中心
17不知道
19.一个是被贬官的 失落 一个生活安逸的 快乐1.以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点到面的空间顺序描写醉翁亭的秀丽景色
2. 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4.与后文的太守谓谁相照应.

6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表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7.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8.
9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10.太守,滁州百姓 乐
11.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
12.政通人和 突出太守政绩突出
13.一,醉在山水美景中,二,醉在百姓安居乐业
14.没有

16.点明中心
17不知道
19.一个是被贬官的 失落 一个生活安逸的 快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目中VS无人
2009-05-16 · TA获得超过394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1万
展开全部
1.以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点到面的空间顺序描写醉翁亭的秀丽景色
2. 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醉翁亭的位置环境

4.与后文的太守谓谁相照应.

6这一段主要写的是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表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7.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8.
9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10.太守,滁州百姓 乐
11.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
12.政通人和 突出太守政绩突出
13.一,醉在山水美景中,二,醉在百姓安居乐业
14.没有

16.点明中心
17不知道
19.一个是被贬官的 失落 一个生活安逸的 快乐

其余不知道了

希望+++++++++++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3fd56ba78
2009-05-21 · TA获得超过143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精讲这篇课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和《岳阳楼记》对比,除求同外,更应该求“异”。

具体讲授方式,除疏通文义外,主要应采取设疑解难的方法进行。

设疑一:《醉翁亭记》的主题和《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有何异同?

解难:从“同”的方面看主要在“乐”。《岳阳楼记》是“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他们的快乐是在自己为天下创造了快乐的时候。《醉翁亭记》抒发的是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

从“异”的方面看,主要在对“忧”的看法,范仲淹是针对滕子京受谪后“愤郁颜见辞色”的态度,进行劝勉的,所以他是反对“以物喜,以己悲”的一己之悲喜的。而欧阳修在这篇文章中所抒发的一部分感情正是“以物喜,以己悲”的思想感情。《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后第二年写的,作者通过对滁州一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寄情山水,借山水之乐排遣谪居生活的苦闷的情怀(这里主要是从“忧”的方面分析)。所以从“异”的方面评价,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高出了欧阳修的思想境界。这一点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必须给学生讲清,最好能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设疑二:《岳旧楼记》是通过对览物之情的评价体现主题的,《醉翁亭记》在表现主题的手法上有何特色?

解难:《醉翁亭记》是通过对览物之情的抒发来表现主题的。这篇课文是以“乐”为主线把文章的各部分穿连起来的。文章首段描写醉翁亭周围的环境,并由景及人,推出乐字——“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第二段具体描绘醉翁亭周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指出景色变化无穷,“而乐也无穷也”,加强了“乐”的厚度。第三段由景之乐转入描绘人之乐,这里有民乐——游山环水,客乐——打猎下棋。民、客之乐突出了作者的乐,因为作者自始至终都融汇在这一片“乐”之中。第四 段写作者从醉翁亭饱游归来的愉快心情,点出与民同乐的主题,使“乐”得到升华。

课文中描写的种种“乐”都是以太守之乐为主体的,山水之乐,游人、众宾之乐是太守之乐的陪衬。前面提到,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滁州后第二年写的。这时他才三十九岁,壮年受挫,官场失意,政治思想难以实现,于是只好寄情山水,聊取一时之乐。但是作者并没有完全沉沦于山水之间,他将自己的才华施展于治理滁州之中,有了明显的政绩。这些对作者是很大的慰藉,所以内心发出由衷的快乐,消极之乐——山水之乐,与积极之乐——太守之乐,互为交错。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积极之乐中吸取教益,而不要陶醉于作者对山水之乐的描写之中。

设疑三:这篇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作为精讲,教师要着意让学生掌握最突出的,不要面面俱到。)

解难:这篇课文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照应有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究竟太守是谁,暂不写出。直到文章刹尾处,才写出“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又如,前有“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后有“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照应。此外,“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是和前文的“朝而往,暮而归”相照应。文章处处注意前后照应,使其内容结构经纬分明,严谨周密,无懈可击。教师归纳这一特色时,要尽量和学生平时的作文联系起来,使那些作文时犯有顾头不顾尾,前言不搭后语的毛病的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所借鉴,有所收益。

《醉翁亭记》的“思考和练习”三要求找出“也”字表示不同语法功用的句子。要让学生掌握“也”的语法功能,讲授课文时必须作为重点讲清。练习提到的几种语法功能,教师稍加归纳,是很容易找出来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需注意,如果讲课时仅注意到“也”的语法功能,而不重视“也”在这篇文章表情达意的作用,就会失之太浅。作者这篇文章中共用二十一个“也”字,每一句都是用“也”字“刹”尾,这样,“也”就成了这篇文章的“韵脚”,文章一“韵”到底,读来徐纡顿错,舒卷自如。作者写此文,正是于漫不经心之表现自己的情趣,我们读此文,也于漫不经心之中领会到了作者的意趣。这正是“也”字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睛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醉翁亭记》写得格调清丽,富有诗情画意。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为了领悟这醉翁之意,就让我们来共同观赏一下醉翁亭的山水之美吧。 文章一开头是“环滁皆山也”这一句经过千锤百炼的句子,笔墨少而含量大,一下子把群山环抱的滁州的壮丽山景展示在你的眼前,联绵不断,巍峨壮观。当你正为宏伟的群山陶醉时,作者又提醒你注意“西南诸峰”,那里树林和山谷尤其美好。当你正被“西南诸峰”吸引时,他又告诉你,再往远看,那树木繁茂,幽深而秀丽的,就是琅琊山。这样,从群山到诸峰到琅琊,由远而近,尽收眼底。再进山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一条山泉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泻而出,这就是酿泉。这里作者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糅合在一起,静的山景和动的酿泉,相映成趣。当你还来不及饮一口甘冽的清泉水,又峰回路转,忽见有一亭子,紧靠在泉边,四角翘起,犹如鸟儿展翅欲飞,这就是醉翁亭。于是,一幅群山巍巍,山泉潺潺,飞亭展翅,山、泉、亭相互辉映的秀丽山水图,生动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接着,作者探根寻源,指明建亭的就是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就是太守。太守自称“醉翁”,所以也就叫此亭为醉翁亭。为什么身为太守的欧阳修常同客人来这里喝酒呢?为什么喝得不多就醉了呢?为什么欧阳修到滁州当地方官的时候正是壮年,却自称是“翁”呢?不言而喻,这里面蕴含着他遭受贬谪,才能不得施展,理想不得实现,不得已而只好借酒浇愁的郁闷和悲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欣赏山水之乐,虽乐中寓悲,但毕竟可以谴愁,这就为第二部分写游之乐奠定了基础。 醉翁亭的山水是美的,醉翁亭的山间景物,由于朝暮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幻,显得更加美丽可爱。清晨旭日东升,霞光璀璨,雾消露散,青山苍翠,清新宁静;傍晚夕阳西下,暮霭云集,山岩洞穴,昏暗幽静,令人陶醉。春天,野花竞开,幽香扑鼻;夏天,秀木繁茂,浓荫蔽日;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四季变幻,奇景叠山。欣赏醉翁亭的山景,乐趣是无穷无尽的。 观赏醉翁亭变幻的山景,固然其乐无穷,但在醉翁亭观看人们行游,并在那里宴饮,更是别有一番乐趣。背着东西的,边走边唱;走累了的,在树下休息,怡然自得。人们前呼后应,老人小孩,往来不绝。这里有静有动,有声有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滁人游乐图。接着又写到肥鱼泉酒、山肴野蔬的太守宴,以及夹杂在众人一片欢乐之中的“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太守醉态。在极写欢乐中,把太守复杂的心境,也微妙地表达出来了。 最后作者从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及太守之乐的不同内容和感情的对比中,推论出“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了,能与民同乐;醒了,能写《醉翁亭记》一文的,就是太守欧阳修。笔墨简练含蓄,寓意深远。 《醉翁亭记》确是一篇风格清新、摇曳生姿、优美动人的抒情散文。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闷,这对宋仁宗时代的昏暗政治,无疑在客观上是一种揭露,这些自然都闪烁着思想光芒。尤其是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全文重复运用“……者……也”的句式,并且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增强文章特有的韵律。这些方面,都是可资借鉴的 《醉翁亭记》中“而”字的妙用 《醉翁亭记》是散文中别出一格特具风采的名篇,也是体现欧阳修散文风格的代表作。历来人们称赞文中多用陈述句,并以二十一个“也”字作句尾,形成一种别致的咏哦句调。我认为除了这个特点之外,还奇妙地用了二十五个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娓娓动听。 文中除“已而”一处作表时间词用外,其余的“而”都作连词用。有的连接状语和谓语,帮助描述动作的情状,如“杂然而前陈者”、“起坐而喧哗者”。有的连接两个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主谓词组,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有的用于连接两个谓语,如“往来而不绝者”,把来往的人多与延续时间长两方面紧连。有的连接前后有因果关系的两个谓语,如“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前句使人恍如既看到漫山遍地的野花竞相开放,又闻到鲜花的幽香,后句则使人象在酷暑烈日当空时置身于横柯上蔽的浓荫之中,顿觉凉爽。有的“而”是连接两个句子的,如“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把酿泉的潺潺水声和水从两峰间飞泻直下的气势由“而”紧连,则水之声势并现。反之,若不用“而”,就会使人觉得潺潺水声与水之气势互不相关似的,影响了表达的准确和描述的效果。 文中绝大部分“而”用于顺接,少部分用于逆连。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三个加黑的“而”是用于逆连的,把禽鸟之乐、宾客之乐、太守之乐这三种乐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了。 文中用二十四个连词“而”,用法随内容之异而多变,作为连词“而”的几种用法基本上有了。 《醉翁亭记》里有许多是骈偶句,“而”字则使这些句子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都是六字一句,但“而”字的位置不同,句子结构节奏也随之产生变化,不显得呆板。文中第三、四小节是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不同的景色和人们游山之乐的,共分六层(“朝而往,……而乐亦无穷也”,作为过渡句,不列入层次内。)除第一层和第六层用“……者,……也”句式作结束句外,中间四层都用“……而……者,……也”句式作结束句。每一层最后一句的句式基本一致,但句子长短参差不一,结束句中都用了“而”字,显得整齐中有错落,节奏略有变化。 第四小节中有一处似乎可能用“而”却用了“为”。原句为“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为酒冽。”加黑的“为”若作动词解,则“酿泉为酒”与“临溪而渔”就对不起来了。其实这个“为”该作“而”字解。《古书虚词集释》:“‘为’犹‘而’也”。这两句中的“为”“而”为互文。这样,就与“临溪而渔”对得很工整了。此处“为”作“而”解,则全文实际用了二十六个“而”字。 《醉翁亭记》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这与25个“而”字的运用也是分不开的。“而”字恰到好处的运用,使文章舒缓从容,把作者欣赏“山水之乐得之心”的闲情雅致充分表现出来了。如“朝而往,暮而归”,若去掉“而”,成“朝往,暮归”,就显得紧迫短促,有早上匆匆而去傍晚急急而归之感,插入两个“而”字,就把游玩者欣赏山水之乐的从容之态、欢乐之情、悠雅之兴全表现出来了。文中不少句子由于用了“而”字,语气轻重分明,诵读时极富抑扬顿挫之致。如“临溪而渔”句,重音在谓语“渔”上,读重些,长些,作为状语的“临溪”则读轻些,短些。若不用“而”,成“临溪渔”,不仅别扭滞涩,而且语气轻重不分明。“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读来真使人感到有内在的类似诗歌的那种韵律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