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待访录《学校》的翻译

要完整版的……... 要完整版的…… 展开
 我来答
玉紫燕
2009-06-02 · TA获得超过146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3万
展开全部
前几天在看《明夷待访录》。这书是明末的黄宗羲写的,被清末以来一些酸文人认为是具有朴素的民主思想,结果地位被捧得很高。这书我读大学时找来翻过一阵,当时也就是看见《原君》《原法》那些篇目里面一些疑似“民主”的言论,于是假装激动一下,再搬去跟同学说说,显得自己特深刻之外,没有剩下多少实际的收获。这回读,读得有点感觉,觉得他谈的很多问题跟今天还是相似的。索性挑出其中《学校》篇的几段,把它译成白话文,贴给大家分享:

[原文] 学校,所以养士也。……
[译] 学校是一个造就人才的地方。

[原文] 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於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簿书、期会、钱谷、戎狱,一切委之俗吏。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於缓急之习气。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住自拔於草野之间,於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
[译] 上古三代以后,天下的是是非非都来自于朝廷。君主所推崇的,人人都认为它正确;君主厌弃的,大家都口诛笔伐而唯恐不及。像记账、采购、搞活动、抓治安这些具体事务,都交给基层干部去处理。在这种环境之下,偶尔也会出个把人才,于是大家都觉得学校没什么用处。其实他们所谓的“学校”,只是一个混文凭、争课题的地方,人人利欲熏心,总是以执政党的好尚来指引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这跟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实在没什么关系。而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都是自学成材,跟世人所谓的“学校”也没啥关系。所以,所谓学校“造就人才”这种话,基本上就是扯蛋!

[原文] 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宋诸生伏阙捶鼓,请起李纲。三代遗风,惟此犹为相近。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是,将见盗贼奸邪慑心於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乃论者目之为衰世之事,不知其所以亡者,收捕党人,编管陈、欧,正坐破坏学校所致,而反咎学校之人乎!
[译] 东汉的时候,全国有大学生三万人。他们议论国事既尖锐又深刻,不替既得利益集团开脱。当时的高干们都很怕被他们议论。宋代的时候,大学生们跪在国务院门前,击鼓请愿,要求正直的李纲同志出来主持工作。——上古时代的那种学校遗风,也只有在这两个例子里可以看到点儿影子。如果当时的执政者能把学生们认为是不正确的加以改正,那么邪气就要被正气压倒,“三讲”里面的“讲正气”也就实现了!君主平正国家才能屹立。但是很多人却把东汉、宋代大学生这些事情看成是亡国之兆,却不知道国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打压言论、拘禁异议人士造成的,而这些举动,都是对学校追求真知真理的传统的一种破坏,怎么能怪学生们故意捣乱呢?

[原文] 嗟乎!天之生斯民也,以教养托之於君。授田之法废,民买田而自养,犹赋税以扰之;学校之法废,民蚩蚩而失教,犹势利以诱之。是亦不仁之甚,而以其空名跻之曰「君父,君父」,则吾谁欺!
[译] 妈的!天生出这么些老百姓,把对他们教育和养育的责任托付给君王。可是,配给田亩的制度荒废以后,老百姓自己买地谋生,而君王还要强征赋税来骚扰他们;义务教育名存实亡了,老百姓失去教育机会,而君王还要用学历、职称这些名利来诱惑他们。这岂不是太没良心了?可是君王还要攥着个虚名,称什么“君父、君父”的,你他妈骗谁呢!
敌称狼牙
2013-04-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70
展开全部
参考译文:
学校是用来培养人才的。不过古代圣王设置学校的用意不止如此,还要让治理天下的手段都出自于学校,这样设置学校的意图才能得到完全实现。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指朝廷会议、发布政令、尊养老人、抚恤孤儿、计检战功,以及出兵征伐之时检阅将士、审理重要案件时召集吏民、举行重要祭祀之时祭奠始祖等等,这些事情自古都要在壁雍举行。而且无论朝廷之上,还是民间之中,都要经过学校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大家都有诗书中所蕴含的那种宽厚的气象。天子认可的未必对,天子否定的未必错,因此天子也不敢以自己的态度来判断是非,而把判断是非的任务交给学校的公论。所以培养士人固然是学校的职责之一,但是学校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士人而设置的。
三代以后,天下事的是非对错完全由朝廷来判断。天子赞扬过的,大家就全都认为是对的;天子贬抑的,大家就全都指摘是错的。文书、限期、赋税、司法等等,全都交给庸俗的胥吏去处理。在这种风气之外,偶尔有稍具才干的人出现,也会认为学校这种地方不算什么要紧的事情。其实他们所说的学校,不过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喧嚣争竞,一心想争取功名富贵之地,所以他们才能利用朝廷掌握的权势和利益改变了学校的本来意义,而真正具有才能的有学问的读书人,往往从民间自行崛起,与学校压根就没有什么关系。说到底学校就连培养人才这一点作用也失掉了。
于是学校一变而为书院。可是,书院中人认为不对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对的并且加以表彰;书院中认为正确的,朝廷一定会认为是错的并且加以羞辱。或者禁止所谓“伪学”,或者禁毁天下书院,都是用政治权力来与书院争胜。就连不肯出来做官的,朝廷也要施以刑罚,指责这些人:“这是带领天下的士大夫背叛朝廷。”开始的时候,学校与朝廷没有关系,后来,朝廷跟学校事事相反。学校不但不能培养人才,反而成了迫害人才的场所,这样的话,朝廷还要沿袭前代的名目而设立学校干什么呢?
东汉有太学生三万人,敢于发表正直深刻的言论,即使是面对豪强也从不隐瞒回避,朝廷的公卿大臣都畏惧他们的批评。宋代的太学生聚集到宫门之外,擂鼓上书,请求起用李纲。这两件事还算接近于三代的风气。如果当时在朝廷当政的那些人,认同太学生的是非判断,一定可以使盗贼奸邪们屈从于正气的权威!皇位得以安稳,国家能够保全。但是很多人却把东汉、宋代太学生做的这些事情看成是亡国的表现,却不知道国之所以灭亡,正是由于收捕党人、打压言论、拘禁异议人士、破坏学校追求真知真理造成的,怎么能责备学校的学生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