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个回答
展开全部
哈哈哈,看来大家都比较喜欢高晓松啊!说实话这胖子也就是在大学的时候同学喜欢,才知道的,后来也喜欢上了。
说几个比较我觉得高晓松比别的脱口秀优秀的地方。
价值观。那些说高三观不正的人,您老儿是活在六十年代吗?高晓松的价值观在我看来比较符合中左(非我国的标准),简单说来就是比较符合温和改革派。目前这个取向是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认可的,他们或许不认可某些具体的论断,但是这个大方向是不会反对的。举个例子,他对长城的论断,在我看来非常正确。
言说风格。高是敢于说,有点愤青的感觉,但是有所收敛;至于老梁和马未都,感觉两人有点老于世故,一些激烈的观点(尤其是一些惊掉你大牙的历史观点)并不会或者会用更委婉的方式表达。这也可能和高晓松高知、留洋的背景有关,毕竟后两者更有传统的气息。也和近年来的节目内容有关,毕竟老梁故事汇大多时候不会涉及正统的历史论断,观复嘟嘟也更多也是从器物论及文化。这也是三者的特色。
不缺乏专业性。高是搞音乐出身的,关于音乐方面的论断其实非常专业。这也是别人比不上的。而且国内脱口秀关于音乐的,我听说过的还没有,或许是我坐井观天了。关于灵感、创作这方面的东西,你要是没创作过,你还真的一点发言权没有。这也是现代中国文学评论家的通病——没搞过创作,以为学了几年理论就可以解剖麻雀了,其实感觉很不专业。
观点的独特和自我性。要知道你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判断,那又有什么意义?高往往观点很新,又有论据,这种自我判断的精神是绝大多数脱口秀没有的。你或许会说,其实有的观点并不是他的,但至少在他说之前很少人知道,做个搬运工也未尝不是好事。
内容丰富。内容丰富一定会很庞杂,代价就是会有很多纰漏。毕竟你再渊博也比不上这方面的专家。不过又不是严肃的学术节目,能吸引眼球,又能让你学到东西(错误其实并不是很多),更重要是学到高是如何下自己判断的。这已经很不错了。
形象。高的形象确实别具一格。说附庸风雅也好,说本来如此也好,总之,与洗剪吹比起来,也算是个现象。高不至于嘎嘎那样另类,也算有自己的风格吧。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丫的看起来有文人范啊!
至于人家酒驾,没死人也算不上大事。连三拳打死人的恐怖分子鲁提辖都能被人称颂,一个留长头发的胖子酒驾一下也没什么。
先说这么多。
稍微说说高的音乐,感觉他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才华的音乐人。其实我听他的歌不多,现在说得上来的,也就是四首:《同桌的你》《杀了她喂猪》《万物生》《彼得堡遗书》。这四首除了第一首现在不听以外,都是热门歌单。这四首都是风格迥异的,各有特色,很容易看得出一个创作者/作家的成长路径。
《同桌的你》是高成名作。其实根本不知道这歌和高有啥关系。后来逐渐知道作词作曲都是高。这就太了不得了。这首歌于校园歌曲,简直是开山之作啊!流行歌曲史上可以留名的作品。那时候才多年轻,大家有此可见高的才华如何。现在不怎么听,也是因为听多了太伤感。相信每一个校园时代留有遗憾的人都是这感觉。这首歌就像是个懵懂少年,情窦初开,充满了美和梦,但总归没有成真,只留作了记忆,所以会有伤感,又因为年少前途光芒,所以不悲。这时候的他是画。
《杀了她喂猪》,一首化名在网上发表的歌。这首歌是高自己唱的。情感激烈,措辞也无所不用其极,仿佛一个减肥十年却越减越多的愤怒者在反抗一个嘲笑者。据说这首歌还挺有背景的。爱情嘛,不是毒药,就是春药。毫无疑问,歌本身的内容就是是在暴力宣泄,这多少有点偏激,有点违和。你可以说这时候是这个男孩在情窦初开后终于步入社会,失去之后倍感珍惜,所以一心爱上了一个女的,为她付出那么多然而这女的居然背叛了他,所以他愤怒,他狂暴,他要把她杀了喂猪。这时候的他是诗。
《彼得堡遗书》是个形式新颖的实验歌,充满了20世纪后现代的味道。曲子改自外国的曲子,但是和词毫不违和。词用的话剧形式,充满了荒诞和隐喻。根据知乎大神的分析,其实充满了很多的历史思考。这时候沉浸在自我爱情里的少年俨然变成了为祖国担忧的爱国青年,由私情变成了大爱。虽然如此,却依然保持着距离,保持着反叛的心。这时候他是一篇杂文。
《万物生》是个偏向生命哲学的作品,对比前面的作品似乎更高级点。风格上显得崇高些,虽然一贯的我们不差这类歌,但是因为主题的另类导致它更具有主题独立性。所以这种崇高的作品配合一个好嗓子,在国外拿奖还是很容易的。这时候你可以说,在经历私情与大爱之后仿佛这个人变得豁达了,变得理解生命的意义了,开始讴歌生命的力量了。你可以说他现在是部古希腊悲剧了。
感情经历了:伤感-激烈-理性-赞美
风格演变却是:浪漫-华丽-知性-崇高
当然我并不是说高在乐坛地位怎么怎么样,或者无脑对他夸赞。他这几个作品真的是非常优秀。从风格到情感,从歌词到形式,简直可以做为一只麻雀来供大家解剖。说实话,我喜欢这几首歌,也是因为他们很有创新和实验性。
单就文学创作而言,创新是很难的,尤其是在文学流行几千年的中国。题材自不用说,古人基本都写完了,我们现在只是增加时代特色;形式上古人自然无法超越,如今更多是借鉴外国文学,然而也越不过民国大咖。现在的流行歌曲虽然是新东西,但其实可创新的东西并不多,因为它发展很快,也成熟的很快。打开国门引进来,就足够让你乐史留名。但很快就会变成芸芸众生,其实还是创新太少。
然而高的这几首歌却不一样啊你:在别人歌颂、批判的时候,你清新、感伤一把,这就是另类。在别人谈情说爱的时候,你要歇斯底里,这就是自我。在别人套一个模子唱歌的时候,你居然敢另起炉灶。在别人追名逐利的时候,你居然歌颂生命,你真是名利不缺!
当然这些只是我听他歌的感触。在我看来,高作为音乐人无疑是很成功的。至于杂说这些,当做围炉夜话也没什么。
说几个比较我觉得高晓松比别的脱口秀优秀的地方。
价值观。那些说高三观不正的人,您老儿是活在六十年代吗?高晓松的价值观在我看来比较符合中左(非我国的标准),简单说来就是比较符合温和改革派。目前这个取向是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认可的,他们或许不认可某些具体的论断,但是这个大方向是不会反对的。举个例子,他对长城的论断,在我看来非常正确。
言说风格。高是敢于说,有点愤青的感觉,但是有所收敛;至于老梁和马未都,感觉两人有点老于世故,一些激烈的观点(尤其是一些惊掉你大牙的历史观点)并不会或者会用更委婉的方式表达。这也可能和高晓松高知、留洋的背景有关,毕竟后两者更有传统的气息。也和近年来的节目内容有关,毕竟老梁故事汇大多时候不会涉及正统的历史论断,观复嘟嘟也更多也是从器物论及文化。这也是三者的特色。
不缺乏专业性。高是搞音乐出身的,关于音乐方面的论断其实非常专业。这也是别人比不上的。而且国内脱口秀关于音乐的,我听说过的还没有,或许是我坐井观天了。关于灵感、创作这方面的东西,你要是没创作过,你还真的一点发言权没有。这也是现代中国文学评论家的通病——没搞过创作,以为学了几年理论就可以解剖麻雀了,其实感觉很不专业。
观点的独特和自我性。要知道你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判断,那又有什么意义?高往往观点很新,又有论据,这种自我判断的精神是绝大多数脱口秀没有的。你或许会说,其实有的观点并不是他的,但至少在他说之前很少人知道,做个搬运工也未尝不是好事。
内容丰富。内容丰富一定会很庞杂,代价就是会有很多纰漏。毕竟你再渊博也比不上这方面的专家。不过又不是严肃的学术节目,能吸引眼球,又能让你学到东西(错误其实并不是很多),更重要是学到高是如何下自己判断的。这已经很不错了。
形象。高的形象确实别具一格。说附庸风雅也好,说本来如此也好,总之,与洗剪吹比起来,也算是个现象。高不至于嘎嘎那样另类,也算有自己的风格吧。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丫的看起来有文人范啊!
至于人家酒驾,没死人也算不上大事。连三拳打死人的恐怖分子鲁提辖都能被人称颂,一个留长头发的胖子酒驾一下也没什么。
先说这么多。
稍微说说高的音乐,感觉他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才华的音乐人。其实我听他的歌不多,现在说得上来的,也就是四首:《同桌的你》《杀了她喂猪》《万物生》《彼得堡遗书》。这四首除了第一首现在不听以外,都是热门歌单。这四首都是风格迥异的,各有特色,很容易看得出一个创作者/作家的成长路径。
《同桌的你》是高成名作。其实根本不知道这歌和高有啥关系。后来逐渐知道作词作曲都是高。这就太了不得了。这首歌于校园歌曲,简直是开山之作啊!流行歌曲史上可以留名的作品。那时候才多年轻,大家有此可见高的才华如何。现在不怎么听,也是因为听多了太伤感。相信每一个校园时代留有遗憾的人都是这感觉。这首歌就像是个懵懂少年,情窦初开,充满了美和梦,但总归没有成真,只留作了记忆,所以会有伤感,又因为年少前途光芒,所以不悲。这时候的他是画。
《杀了她喂猪》,一首化名在网上发表的歌。这首歌是高自己唱的。情感激烈,措辞也无所不用其极,仿佛一个减肥十年却越减越多的愤怒者在反抗一个嘲笑者。据说这首歌还挺有背景的。爱情嘛,不是毒药,就是春药。毫无疑问,歌本身的内容就是是在暴力宣泄,这多少有点偏激,有点违和。你可以说这时候是这个男孩在情窦初开后终于步入社会,失去之后倍感珍惜,所以一心爱上了一个女的,为她付出那么多然而这女的居然背叛了他,所以他愤怒,他狂暴,他要把她杀了喂猪。这时候的他是诗。
《彼得堡遗书》是个形式新颖的实验歌,充满了20世纪后现代的味道。曲子改自外国的曲子,但是和词毫不违和。词用的话剧形式,充满了荒诞和隐喻。根据知乎大神的分析,其实充满了很多的历史思考。这时候沉浸在自我爱情里的少年俨然变成了为祖国担忧的爱国青年,由私情变成了大爱。虽然如此,却依然保持着距离,保持着反叛的心。这时候他是一篇杂文。
《万物生》是个偏向生命哲学的作品,对比前面的作品似乎更高级点。风格上显得崇高些,虽然一贯的我们不差这类歌,但是因为主题的另类导致它更具有主题独立性。所以这种崇高的作品配合一个好嗓子,在国外拿奖还是很容易的。这时候你可以说,在经历私情与大爱之后仿佛这个人变得豁达了,变得理解生命的意义了,开始讴歌生命的力量了。你可以说他现在是部古希腊悲剧了。
感情经历了:伤感-激烈-理性-赞美
风格演变却是:浪漫-华丽-知性-崇高
当然我并不是说高在乐坛地位怎么怎么样,或者无脑对他夸赞。他这几个作品真的是非常优秀。从风格到情感,从歌词到形式,简直可以做为一只麻雀来供大家解剖。说实话,我喜欢这几首歌,也是因为他们很有创新和实验性。
单就文学创作而言,创新是很难的,尤其是在文学流行几千年的中国。题材自不用说,古人基本都写完了,我们现在只是增加时代特色;形式上古人自然无法超越,如今更多是借鉴外国文学,然而也越不过民国大咖。现在的流行歌曲虽然是新东西,但其实可创新的东西并不多,因为它发展很快,也成熟的很快。打开国门引进来,就足够让你乐史留名。但很快就会变成芸芸众生,其实还是创新太少。
然而高的这几首歌却不一样啊你:在别人歌颂、批判的时候,你清新、感伤一把,这就是另类。在别人谈情说爱的时候,你要歇斯底里,这就是自我。在别人套一个模子唱歌的时候,你居然敢另起炉灶。在别人追名逐利的时候,你居然歌颂生命,你真是名利不缺!
当然这些只是我听他歌的感触。在我看来,高作为音乐人无疑是很成功的。至于杂说这些,当做围炉夜话也没什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高晓松有句名言:“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句话是出自他之口,都拿来用了。当然知道他的这句话的人有些还是对他鄙视的,说高晓松当然是可以这么说了。他的家庭父母均为清华教授,家世背景显赫,所认识的人非富即贵,而且还是特别有名气之人。但是我特地去了解了高晓松一下,发现还真不是那回事,当他说出这句名言之时,他还真是穷困的一无所有。搜狗问问考上清华的高晓松,发现自己对音乐的热爱,读了没多长时间就开始想退学了,家里面还是不同意,但是执着的高晓松怎么能屈服,毅然决然地就退学了,一个人来到了厦门,身上没有多少钱,靠卖唱为生,坚持不到了半年,还是没法养活自己,最后还是回到了北京。其他的我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只知道他真的是天赋超群,称之为音乐诗人一点也不为过。他的生活很多时候都是充满困境的,这是一个我们不知道的高晓松。很多人对于他的印象是高晓松老师在微博上的辣眼睛自拍,也有很多人称之为“矮大紧”老师,因为高晓松的反义词就是矮大紧,他也欣然接受,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调侃,活的自由自在。因为《同桌的你》而出名,和老狼也成为了好朋友,两个人做了一段时间民谣以后,老狼想从事其他方面的音乐,但是高晓松还是想继续做民谣,这样两个人就产生了强烈的意见分歧,甚至激烈的争吵。高晓松甚至说,你要是不想唱民谣,以后就别叫老狼,叫王阳,也别唱《同桌的你》,两人就此分道扬镳。后来2010年以后,高晓松因为酒驾进了监狱,这件事也走入了公众视野,出狱后的高晓松见到了老狼,老狼给他送来了10万块钱,两个人依旧是不离不弃的好朋友。搜狗问问高晓松在回忆之前的生活时候,说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监狱中的半年,对于监狱中的生活,我并没有过多了解,但是高晓松的这种豁达的态度,让人们可以想象出,高晓松的确是能够说出诗和远方那句名言了。年少不懂高晓松,在了解高晓松的生活以后,发现从前了解的是实在太少,高晓松在一直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这才是他的诗和远方。感兴趣的可以去微博上多了解了解高晓松的生活,还是很好的。高晓松,这个人才华是有的,但是还。也有不少普通人说身上的缺点。高晓松有句名言:“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句话是出自他之口,都拿来用了。
当然知道他的这句话的人有些还是对他鄙视的,说高晓松当然是可以这么说了。他的家庭父母均为清华教授,家世背景显赫,所认识的人非富即贵,而且还是特别有名气之人。
但是我特地去了解了高晓松一下,发现还真不是那回事,当他说出这句名言之时,他还真是穷困的一无所有。
考上清华的高晓松,发现自己对音乐的热爱,读了没多长时间就开始想退学了,家里面还是不同意,但是执着的高晓松怎么能屈服,毅然决然地就退学了,一个人来到了厦门,身上没有多少钱,靠卖唱为生,坚持不到了半年,还是没法养活自己,最后还是回到了北京。
其他的我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只知道他真的是天赋超群,称之为音乐诗人一点也不为过。他的生活很多时候都是充满困境的,这是一个我们不知道的高晓松。
很多人对于他的印象是高晓松老师在微博上的辣眼睛自拍,也有很多人称之为“矮大紧”老师,因为高晓松的反义词就是矮大紧,他也欣然接受,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调侃,活的自由自在。
因为《同桌的你》而出名,和老狼也成为了好朋友,两个人做了一段时间民谣以后,老狼想从事其他方面的音乐,但是高晓松还是想继续做民谣,这样两个人就产生了强烈的意见分歧,甚至激烈的争吵。高晓松甚至说,你要是不想唱民谣,以后就别叫老狼,叫王阳,也别唱《同桌的你》,两人就此分道扬镳。
后来2010年以后,高晓松因为酒驾进了监狱,这件事也走入了公众视野,出狱后的高晓松见到了老狼,老狼给他送来了10万块钱,两个人依旧是不离不弃的好朋友。
高晓松在回忆之前的生活时候,说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监狱中的半年,对于监狱中的生活,我并没有过多了解,但是高晓松的这种豁达的态度,让人们可以想象出,高晓松的确是能够说出诗和远方那句名言了。
年少不懂高晓松,在了解高晓松的生活以后,发现从前了解的是实在太少,高晓松在一直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这才是他的诗和远方。感兴趣的可以去微博上多了解了解高晓松的生活,还是很好的。
当然知道他的这句话的人有些还是对他鄙视的,说高晓松当然是可以这么说了。他的家庭父母均为清华教授,家世背景显赫,所认识的人非富即贵,而且还是特别有名气之人。
但是我特地去了解了高晓松一下,发现还真不是那回事,当他说出这句名言之时,他还真是穷困的一无所有。
考上清华的高晓松,发现自己对音乐的热爱,读了没多长时间就开始想退学了,家里面还是不同意,但是执着的高晓松怎么能屈服,毅然决然地就退学了,一个人来到了厦门,身上没有多少钱,靠卖唱为生,坚持不到了半年,还是没法养活自己,最后还是回到了北京。
其他的我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只知道他真的是天赋超群,称之为音乐诗人一点也不为过。他的生活很多时候都是充满困境的,这是一个我们不知道的高晓松。
很多人对于他的印象是高晓松老师在微博上的辣眼睛自拍,也有很多人称之为“矮大紧”老师,因为高晓松的反义词就是矮大紧,他也欣然接受,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调侃,活的自由自在。
因为《同桌的你》而出名,和老狼也成为了好朋友,两个人做了一段时间民谣以后,老狼想从事其他方面的音乐,但是高晓松还是想继续做民谣,这样两个人就产生了强烈的意见分歧,甚至激烈的争吵。高晓松甚至说,你要是不想唱民谣,以后就别叫老狼,叫王阳,也别唱《同桌的你》,两人就此分道扬镳。
后来2010年以后,高晓松因为酒驾进了监狱,这件事也走入了公众视野,出狱后的高晓松见到了老狼,老狼给他送来了10万块钱,两个人依旧是不离不弃的好朋友。
高晓松在回忆之前的生活时候,说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监狱中的半年,对于监狱中的生活,我并没有过多了解,但是高晓松的这种豁达的态度,让人们可以想象出,高晓松的确是能够说出诗和远方那句名言了。
年少不懂高晓松,在了解高晓松的生活以后,发现从前了解的是实在太少,高晓松在一直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这才是他的诗和远方。感兴趣的可以去微博上多了解了解高晓松的生活,还是很好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高晓松有句名言:“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句话是出自他之口,都拿来用了。当然知道他的这句话的人有些还是对他鄙视的,说高晓松当然是可以这么说了。他的家庭父母均为清华教授,家世背景显赫,所认识的人非富即贵,而且还是特别有名气之人。但是我特地去了解了高晓松一下,发现还真不是那回事,当他说出这句名言之时,他还真是穷困的一无所有。搜狗问问考上清华的高晓松,发现自己对音乐的热爱,读了没多长时间就开始想退学了,家里面还是不同意,但是执着的高晓松怎么能屈服,毅然决然地就退学了,一个人来到了厦门,身上没有多少钱,靠卖唱为生,坚持不到了半年,还是没法养活自己,最后还是回到了北京。其他的我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只知道他真的是天赋超群,称之为音乐诗人一点也不为过。他的生活很多时候都是充满困境的,这是一个我们不知道的高晓松。很多人对于他的印象是高晓松老师在微博上的辣眼睛自拍,也有很多人称之为“矮大紧”老师,因为高晓松的反义词就是矮大紧,他也欣然接受,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调侃,活的自由自在。因为《同桌的你》而出名,和老狼也成为了好朋友,两个人做了一段时间民谣以后,老狼想从事其他方面的音乐,但是高晓松还是想继续做民谣,这样两个人就产生了强烈的意见分歧,甚至激烈的争吵。高晓松甚至说,你要是不想唱民谣,以后就别叫老狼,叫王阳,也别唱《同桌的你》,两人就此分道扬镳。后来2010年以后,高晓松因为酒驾进了监狱,这件事也走入了公众视野,出狱后的高晓松见到了老狼,老狼给他送来了10万块钱,两个人依旧是不离不弃的好朋友。搜狗问问高晓松在回忆之前的生活时候,说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监狱中的半年,对于监狱中的生活,我并没有过多了解,但是高晓松的这种豁达的态度,让人们可以想象出,高晓松的确是能够说出诗和远方那句名言了。年少不懂高晓松,在了解高晓松的生活以后,发现从前了解的是实在太少,高晓松在一直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或许这才是他的诗和远方。感兴趣的可以去微博上多了解了解高晓松的生活,还是很好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说起这个人,高晓松我最初知晓他,是《同桌的你》以及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两首歌,当时就觉得这哥们太有才了。能把平淡的小事写出这般滋味,实在不简单。后来知晓了他的生平,就更是对他有些小崇拜了。我一向是崇拜有见识的人的,就像在看了《非诚勿扰》之后就被孟非圈粉了,直到宁财神来了非诚后,我又被宁财神圈粉了。所以说白了,我对于会说话有见识的人,根本没有丝毫的把控力。而《晓松奇谈》和《奇葩说》中的高晓松,是真正把我俘获的。作为一个男的,我对于有才华的男人是有偏好的,而对于长得好看而又有才华的男人,我是会嫉妒的。当一个男人既有才华又有颜值的时候,我恨不得诛他九族(这真是太残暴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大概高晓松能够让我这样欢喜,还有一个原因在于高晓松实在“矮大紧”。这样,就让我觉得他虽然很有才华,但长得丑啊。这样,我对于高晓松就光剩下了崇拜,而没有了嫉妒。高晓松的成功是有底蕴的,他的家庭背景放在现在,就是顶级的知识分子家庭。所以他才会说在我家教授这样的职称是最低的。不过高晓松家庭的发展,也是一个下坡路。到了高晓松父亲这一代,已然只是简单的名校教授罢了。当然,我们会说名校教授也是很牛的,但是相较于高晓松的外公爷爷,这个头衔实在拿不出手。所以到了高晓松,算是一种反弹,高晓松的成就显然是超过了他的一部分的长辈的。我们可能会说,高晓松有什么成就?既不是什么知名学者,好像也没有什么知识门类的头衔。但是,高晓松是个全才,而且又迎上了当下媒体发展高度成熟的时代。高晓松在主持、电影、音乐、文学、写作方面,都展现出了过人的能力。现在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叫做斜杠青年,用在高晓松身上,那就是顶级的斜杠青年。高晓松是早熟但不早衰,反倒愈老愈香醇的代表。从青年到现在中年,高晓松的才华从来没有停下展示的脚步。他似乎一直在向公众传授思想与知识。在当下这个时代,其实知识分子可以守在自己小屋里面安心做学问,但如果能向高晓松这样走出来,传授,传授那些与世俗相悖、与传统不那么契合的观念,或许会更好得发展自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