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学会质疑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们平时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设计问题,学生不过是按部就班的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中,长期没有疑问可质,对什么结论都深信不疑,慢慢也就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质疑,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创造者;当然如果一味让学生质疑,学生由于受知识的局限,往往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会偏离主题。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师生情感,让学生敢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将学生看作是平等的有思想的教学参与者,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学生和教材质疑。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即便是错误的也要首先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决不可嘲讽,而应调动全班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在一旁作引导、评介。例如:我在上“压强”时,有学生提出:当在冰面上站立时,忽然发现冰马上要破裂了,这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迅速跑开,远离危险;另一部分学生提出要踮着脚尖慢慢走开;而只有一个学生提出要轻轻躺下,向岸边滚动,呼救。当时许多学生都嘲笑他,他当时很自卑。我立即引导学生用课堂上刚学过的压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学生们发现他的方法是最安全可行的。再看那位同学,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中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问,而在教师长期的支持、鼓励下就能更加激起他们质疑的激情,愿意去问。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问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放开胆子敢问,而浓厚的兴趣是学生想问的源泉。初中的学生是活力的年龄,也是刚刚接触到物理学,我们要从他们的身心发展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1.利用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制造反差、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疑问。例如:八年级的序言中,往装满水的杯子中放回形针,居然能放入三、四十个之多。再例如:在学习“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有一个实验是:烧瓶中停止沸腾的水,当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倒立,并在瓶底外壁上浇上冷水,会看到水重新沸腾。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更激发了探究其原因的动力,也就是更加“想问”了。
2.利用物理学史中的人物故事激发兴趣。初中生有普遍的“追星潮”,他们对物理学界的名人也充满着崇敬。在实际教学中,我有意识的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崇拜观,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更将“有条件的怀疑”寓于故事之中。例如: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和批判,*了错误的落体定律和强迫运动定律,得出了惯性定律,为经典力学的建交打下了理论基础。法拉第由于坚信各种自然力的统一性,并以此为标准来裁定和审视自己进行的科学实验,为此他顶住了各种流言蜚语、讽刺打击,忍受了不少权威人士的白眼和讥笑,终于一鸣惊人,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今后的电力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无数的物理学家坚持有条件的怀疑主义思想,不迷信权威,力求以发展、变化、联系的思想,以实践和逻辑为标准来审视和判断一切科学假设与科学理论,才给物理学的发展不断增添了前进的动力。先辈们的成功经验也让学生对大师们的才华由衷赞叹,也更好地激励有志于科学的青年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质疑。
三、给学生提供情境,让学生能问
“情境”简单的讲就是“情”与“境”的总和。“情”也就是学生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催化剂,是思考的内在因素。“境”是学生思考的外在因素。人的思维起源于直接的情境。例如:看到“小孔成像”就会有“这是怎么回事?”的思考;听到“吉他”的响声,又会有“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的思考。在欢乐的气氛下头脑好用、想得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的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猜测性的“质疑”,这对培养创造性的思考是非常有利的。我的具体方法有下面几条:
1.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例如:在讲“磁体与磁场”时,我让学生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自己去做实验,并告知他们要针对实验现象自己提出问题。学生们确实提出了很多问题:小磁针为什么能总能指向南北?磁体为什么能吸引铁钉而不能吸引铜?为什么磁极间有时是相互吸引而有时是相互排斥?为什么铁钉也能变成磁体?
2.对于已经通过实验探究解决了一些问题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学生在完成“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实验后,有的学生能提出:怎样能让电动机转的更快?如何让电动机反转?通过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影响电动机转速和转向的因素。
3.利用固有经验制造“悬念”,启发思维。例如在讲“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教师可演示:将一个实心铁块分别放入水和水银中,在学生的思维定势中,实心的铁块放入液体中总是下沉的。当他们看到铁块在水中下沉,而在水银中漂浮时,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产生了冲突,思维自然活跃起来,疑问自然产生了。
4.引导学生多与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伽利略发现钟摆,爱因斯坦发现光的色散,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成功典范。刚开始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可能是比较幼稚的,但教师要多鼓励、支持,增加他们的信心,长期坚持下必定会有所收获。例如有的学生坐在教学室两边,就会提出为什么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有的学生在使用投影仪时,就会提出当屏幕上的字太小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四、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1.“顺瓜摸藤”。“瓜”是结果,“藤”是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见到的物理现象多问一问产生的原因。例如:在学习力的测量时,我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通过现象进行质疑。(1)为什么“0”刻度线在顶端?(2)为什么会有测量范围限制?(3)刻度为什么是均匀的?(4)是不是只能测量竖起方向的力?像这样引导学生坚持不懈的寻根问底更能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2.类比。类比的方法是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由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结论虽然不一定可靠,但在逻辑思维中却很富有创造性。例如:库仑定律的发表,就明显采用了类比于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结论;再如学习电流、电压时,让学生将之与水流、水压类比,虽然两者有不同之处,但如此类比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3.适用条件法。物理规律都有他的适用条件,而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些问题,教师要有意的引导学生改变条件进行质疑。例如:在学习了重力之后,我让学生考虑: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用公式G=mg进行计算。很快有学生提出,在月球上要变化g的大小后才能适用。
4.关键词法。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设置问题,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让学生抓住这句话的主语是“电流”,再引导学生对“电阻与电流成反比”进行质疑,结论显而易见。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注意培养师生间的情感,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师生情感,让学生敢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下架子,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将学生看作是平等的有思想的教学参与者,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学生和教材质疑。对于学生大胆的猜测和疑问,即便是错误的也要首先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决不可嘲讽,而应调动全班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教师在一旁作引导、评介。例如:我在上“压强”时,有学生提出:当在冰面上站立时,忽然发现冰马上要破裂了,这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迅速跑开,远离危险;另一部分学生提出要踮着脚尖慢慢走开;而只有一个学生提出要轻轻躺下,向岸边滚动,呼救。当时许多学生都嘲笑他,他当时很自卑。我立即引导学生用课堂上刚学过的压强知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学生们发现他的方法是最安全可行的。再看那位同学,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中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问,而在教师长期的支持、鼓励下就能更加激起他们质疑的激情,愿意去问。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问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放开胆子敢问,而浓厚的兴趣是学生想问的源泉。初中的学生是活力的年龄,也是刚刚接触到物理学,我们要从他们的身心发展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1.利用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制造反差、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疑问。例如:八年级的序言中,往装满水的杯子中放回形针,居然能放入三、四十个之多。再例如:在学习“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有一个实验是:烧瓶中停止沸腾的水,当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倒立,并在瓶底外壁上浇上冷水,会看到水重新沸腾。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更激发了探究其原因的动力,也就是更加“想问”了。
2.利用物理学史中的人物故事激发兴趣。初中生有普遍的“追星潮”,他们对物理学界的名人也充满着崇敬。在实际教学中,我有意识的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崇拜观,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更将“有条件的怀疑”寓于故事之中。例如: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和批判,*了错误的落体定律和强迫运动定律,得出了惯性定律,为经典力学的建交打下了理论基础。法拉第由于坚信各种自然力的统一性,并以此为标准来裁定和审视自己进行的科学实验,为此他顶住了各种流言蜚语、讽刺打击,忍受了不少权威人士的白眼和讥笑,终于一鸣惊人,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今后的电力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无数的物理学家坚持有条件的怀疑主义思想,不迷信权威,力求以发展、变化、联系的思想,以实践和逻辑为标准来审视和判断一切科学假设与科学理论,才给物理学的发展不断增添了前进的动力。先辈们的成功经验也让学生对大师们的才华由衷赞叹,也更好地激励有志于科学的青年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质疑。
三、给学生提供情境,让学生能问
“情境”简单的讲就是“情”与“境”的总和。“情”也就是学生心理活动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催化剂,是思考的内在因素。“境”是学生思考的外在因素。人的思维起源于直接的情境。例如:看到“小孔成像”就会有“这是怎么回事?”的思考;听到“吉他”的响声,又会有“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声音?”的思考。在欢乐的气氛下头脑好用、想得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的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猜测性的“质疑”,这对培养创造性的思考是非常有利的。我的具体方法有下面几条:
1.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例如:在讲“磁体与磁场”时,我让学生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自己去做实验,并告知他们要针对实验现象自己提出问题。学生们确实提出了很多问题:小磁针为什么能总能指向南北?磁体为什么能吸引铁钉而不能吸引铜?为什么磁极间有时是相互吸引而有时是相互排斥?为什么铁钉也能变成磁体?
2.对于已经通过实验探究解决了一些问题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学生在完成“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实验后,有的学生能提出:怎样能让电动机转的更快?如何让电动机反转?通过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影响电动机转速和转向的因素。
3.利用固有经验制造“悬念”,启发思维。例如在讲“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教师可演示:将一个实心铁块分别放入水和水银中,在学生的思维定势中,实心的铁块放入液体中总是下沉的。当他们看到铁块在水中下沉,而在水银中漂浮时,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产生了冲突,思维自然活跃起来,疑问自然产生了。
4.引导学生多与日常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伽利略发现钟摆,爱因斯坦发现光的色散,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成功典范。刚开始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可能是比较幼稚的,但教师要多鼓励、支持,增加他们的信心,长期坚持下必定会有所收获。例如有的学生坐在教学室两边,就会提出为什么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有的学生在使用投影仪时,就会提出当屏幕上的字太小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四、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1.“顺瓜摸藤”。“瓜”是结果,“藤”是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见到的物理现象多问一问产生的原因。例如:在学习力的测量时,我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通过现象进行质疑。(1)为什么“0”刻度线在顶端?(2)为什么会有测量范围限制?(3)刻度为什么是均匀的?(4)是不是只能测量竖起方向的力?像这样引导学生坚持不懈的寻根问底更能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2.类比。类比的方法是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由这种方法所得到的结论虽然不一定可靠,但在逻辑思维中却很富有创造性。例如:库仑定律的发表,就明显采用了类比于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结论;再如学习电流、电压时,让学生将之与水流、水压类比,虽然两者有不同之处,但如此类比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3.适用条件法。物理规律都有他的适用条件,而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些问题,教师要有意的引导学生改变条件进行质疑。例如:在学习了重力之后,我让学生考虑: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用公式G=mg进行计算。很快有学生提出,在月球上要变化g的大小后才能适用。
4.关键词法。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围绕关键词设置问题,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让学生抓住这句话的主语是“电流”,再引导学生对“电阻与电流成反比”进行质疑,结论显而易见。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注意培养师生间的情感,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