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方人总喜欢吃面食呢?
据史料记载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稻、菽(大豆)、大麦、小麦、薏苡等。当时北方以种植粟、黍粮食品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直到宋元时期,稻麦两熟制逐步形成,双季稻得到推广,明代以后,水稻更加发展,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而此时小麦也慢慢被北方人接受。
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我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再加上小麦要经历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南方温度较高,影响小麦春化阶段,因此种植产量相对比北方低,所以南方人更愿意选择大面积种植水稻。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北方多种小麦,以面食为主
在北方地区,河湖冬季结冰,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多在400至500毫米,而蒸发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另外,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不利于水稻的存活。冬季则天寒地冻,许多地方,什么也种不了。因此,北方耕地多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在每年的冬季或初春时节选种耐旱强的小麦,产量也高,亩产可达千斤左右。
现在的情况,也不尽然,北方如果水利设施好,种水稻的也不少,如:宁夏、甘肃和东北都有种植,尤其是东北水稻,由于温度相对低,生长期长,口感好,营养成分高,虽售价高,但受消费者欢迎。所以,在北方种水稻也是普遍现象。
南方多种水稻,以米类食物为主
在南方地区,冬季不结冰,一年四季常绿。而且雨量充沛,年降雨量普遍在1000毫米以上,河流的水量较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不利于小麦的成长。因此南方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茶叶等,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北麦南稻,南船北马”就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其实,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以前也有小麦种植的,只是冬小麦亩产普遍在三四百斤,在农家的粮食收成中,只占水稻产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小麦后期扛不住阴雨天气,赤霉病非常严重(至今无有效治理办法),以至于南方这些地方几乎不种植小麦了,因此有很多人认为南方不能种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