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统失调是怎么回事?要不要让孩子上感统课!

 我来答
童心童趣17
2022-06-14 · TA获得超过88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1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2.6万
展开全部
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上心的爸爸妈妈,对“感统课程”都不会陌生,因为市面上好多早教中心、教育机构,都开展了“感统课程 ”。

可是,到底什么是 “感统” ? “感统课程” 对孩子真的有帮助?有什么帮助?这些概念却有点模糊。

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简称,理论上解释就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能力。

通常来说,我们可以把感统理解为,人通过感官来获取外界信息,并处理做出积极的反应的一种能力。

大脑把从身体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行。

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司令部,内部的不同部位必须经过统一协调的工作,才能完成人类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包括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概括和理解能力。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综合发生问题时,就会使机体不能有效地运作,这种情况称为感觉统合失调。若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现象时,会对他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便,因此家长应对这方面加以重视。

“感觉统合”的失调表现

➤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多动不安,走路易跌倒,原地打圈易眩晕,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等。

➤ 视觉感不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部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 听觉感不良——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拉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 触觉过分敏感——害怕陌生的环境、吮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 触觉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 本体感失调——方向感差,容易迷路、走失,不能玩捉迷藏,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相,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 动作协调不良——动作协调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滚翻、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 精细动作不良——不会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感统失调不是病

有没有被吓到?上面的情况,好像自己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出现。那么,是不是说明孩子就属于问题孩子呢?更或者,孩子会不会是有病呢?

No!

感统失调不是病,只是大脑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轻微障碍,不需要打针吃药。事实上,以往大量实践已经证明,药物对感统失调的改善效果甚微。反倒是1972年美国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及其团队开发出的感觉统合训练卓有成效,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应用。

感统训练是一个持续不间断,既讲究质又讲究量的过程,如果你想要让孩子改变,一定要做好付出足量时间和精力的准备

如何预防孩子感统失调?

方法一: 尽可能多让宝宝爬行

爬行可以促进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从而有效预防感统失调,所以妈妈们可别着急着让宝宝直接学走路,而漏掉“学爬”这一重要环节,要尽可能地让宝宝们爬行。

方法二: 多抱抱宝宝

妈妈经常和宝宝保持肢体接触,可以促进他的触觉功能发育;

妈妈们经常抱摇宝宝,可以促进他的前庭平衡功能发育;

妈妈们经常和宝宝说话,可以促进他的语言功能发育;

而这些功能是感觉统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法三: 多让宝宝“做事”

平时可以多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事。

比如搬搬小椅子、自己刷牙洗脸、尝试搓搓小袜子、和妈妈一起给花浇浇水等等。这样,不仅能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还能够锻炼他们手部精细动作,预防感统失调。

方法四: 不要过多的限制宝宝的行动

允许宝宝吸手指、咬玩具,不要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可与宝宝玩游戏,积极参加户外活动。鼓励宝宝多看、多听、多接触、多尝试。

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抠抠、摸摸、舔舔、甚至扔扔,都是值得鼓励的探索行为。

如果孩子平时是托付给老人或保姆照顾,那就更需要注意这个问题。毕竟出于体力和精力上的原因,老人可能相对来说比较保守,而且让老人家频繁带孩子进行户外体能活动,也会比较吃力,于是很可能不自觉地限制了孩子的活动。

市面上的感统课程值不值得上?

其实上面已经介绍了4个方法,来预防孩子出现“感统失调”。如果想把这些方法实践好,在家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选择一家专业的早教机构,确实是挺有帮助的。

首先从环境上,孩子能享受到比较清洁安全的攀爬设备、各种丰富的玩具教具。

而且,课堂上专业的老师,在孩子一岁之前,可以通过课上的游戏来刺激孩子的感官体验,两岁左右通过课堂上的游戏促进想象力、三岁左右通过课堂游戏强调规则感以及社交技能的培养……

这样的丰富环境,不仅仅是在帮助孩子学习“感觉统合”,更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

但如果家长能够在家、或者家的附近,利用自己的社交圈,给孩子提供早期成长所需的丰富环境,又是个善于汲取新知识的学习型家长,能给孩子带来高质量的陪伴,那你当然可以不报任何班,即便你身边的朋友都报名了,你也不需要焦虑的。

不管是在家,还是在“早教班”,只要都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好, 比起发现孩子感统失调后再去着急的找医生,孩子从小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练习才是正解。

孩子“好像”有点感统失调,要赶紧报“感统课程”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