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的问题拜托了各位 谢谢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法、道三家的主张有什么不同?根据你对三家思想的看法,就学生拉帮结派现象如何遏制问题给学校的建议...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法、道三家的主张有什么不同?根据你对三家思想的看法,就学生拉帮结派现象如何遏制问题给学校的建议 展开
 我来答
梦幻星辰113
2015-05-16 · 超过5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4万
展开全部
儒家主张施行仁政,法家偏重刑罚,道家主张无为。儒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其核心是"仁",统治者要施"仁政";道家思想的代表是老庄,是朴素的辨证法,提出事物都有两面性,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可以颠倒,“塞翁失马”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因此主张一切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法家思想的代表任务韩非子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制订严格的法度,用法度来统治社会,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创使人墨子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 简单的说,拉帮结派就是组织帮派,搞小集团活动。这在当今社会,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和发展过程中,所不允许的,也是要严厉打击的。鉴于你提出的对儒、法、道三家的主张和思想、看法,就学生拉帮结派现象如何遏制问题给学校提出一些建议 : 一、首先,中国古典社会管理思想是在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中逐步形成的,在理论上儒、法、道的思想尖锐对立,但在长期的实践中却互为融合、补充,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兼容法家、道家学说的独特的封建社会管理思想,在实践上形成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体为法家的传统社会管理体系。 二、儒、法两家社会管理思想的对立与冲突 管理国家的核心是管理人,即“治人”。治人,就必须研究人,儒、法两家的管理思想都是从研究人的本性出发,进而阐述自己的管理思想。 1.“人性”本质认识上的差异。 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宰,人之所以别于动物,因为人性为善。孔子言:人有“亲亲”之心。孟子阐示人性为:人有“善端”。儒家既承认人先天本性的善良,又肯定后天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这个意思。治理国家的出发点是保持人性善良的本性,净化社会,对个人而言,就是养性、正心、修身,对国家而言,就是实施“仁政”。儒家就是以人性为善而建立起自己的管理思想体系。 法家在对待人性问题上与儒家迥然不同,法家认为人生而有好利之心,有疾恶之心,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之情。韩非子进一步论证说:“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难二》)“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由于法家认为人性为恶,治理国家思想的出发点是要扼制人性恶的发展,就必须用严刑峻法来对待,形成以“法”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思想。 2.“义”、“利”观念上的冲突。 由于对“人性”善恶认识上存在差异,因此儒法两家在人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上的研究表现得十分对立,突出表现在“义”与“利”的辨别。 儒家管理思想突出表现“仁政”。“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儒家非常注重个人的修为,讲求“内圣外王”,“重义轻利”,甚至可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里仁》)他认为义是社会行为的普遍规定,治理国家就是使人们崇尚道义,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的本性,天下方可太平,否则天下就会大乱,盗贼横行。儒家认为要想天下太平,国家富裕,只有讲“仁义”,而不能追逐功利。 恰恰相反,法家认为儒家的“仁”“义”学说完全是虚伪的、不符合实际的说教,根本违背了人之本性,脱离了社会现实。韩非指出:佣工拼命干活,并不是爱他的主人,是因为从主人那里得到赏钱和可口的饭菜;主人赏给佣工美食,赐钱布,也不是因为喜欢佣工,而是希望佣工卖力地干好活,不要偷懒。不仅市井之人,君臣之交亦是如此,君臣关系实际上是买卖关系。韩非认为正常的利益追求是人们的勇气、力量和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泉,即所谓的“利益驱动”。治理国家就要因势利导,将利益关系处理好,调动好发挥好。所以贤明君主就应该“设利害之道以示天下而已矣。”即君主只要调动和利用好臣民追逐利益的欲望和行为就能达到天下大治。 3.“礼治”与“法治”的争论。 礼治既是儒家讲求“仁政”的具体表现,也是管理国家的运行模式,更是要求人们遵循的行为规范。儒家将“礼”这一讲求道德规范的个人行为上升为管理国家的政治思想。所谓“克己复礼”,强调:“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就是儒家所追求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儒家认为严刑峻法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但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所以孔子反对苛政。 法家法治的思想也是源于对人的本性、价值观念的判别,法家不相信人可以依靠自身修养而成圣人,主张用严刑峻法、强大势力和权谋来管理国家。法家还主张治国不仅用“法”,而且用“术”和“势”,即权谋和势力。所谓“法莫如显,术莫如隐。”法家主张法、术、势三者结合,形成特有管理思想体系。 4.重民与尊君的对立。 儒家管理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重民”思想,孔子把“仁政”归结为“亲民”。孟子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儒家提倡“得民心者得天下”,以民心的向背作为衡量国家兴衰的标志。 法家管理思想是为封建专制统治者设计的,他提倡“尊君”,法家看民众不过是群氓,法家将管理民众称为“牧民”。认为民众没有思想。法家迷信实力,崇尚专制,崇拜英雄,理想的管理模式是“事在四方,政在中央,圣人执政,四方来效”。(《扬权》)法家主张迎合新兴地主阶级建立专制集权政治的需要,完全忽视民众的愿望、意志、自由等权利,最终必将导致失败。 三、儒、法两家社会管理思想的实践 儒、法两家行政管理思想都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这一时期是上下隆替、诸侯纷争的动荡年代,各国为了生存都进行着对内富国强兵、对外征伐争霸的实践。儒家治国那套“仁政”思想都被认为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普遍受到冷遇。相反,这一时期,法家的管理思想迎合新兴统治阶级的利益,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大受欢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更是坚决贯彻法家的管理思想,政治上采取严刑峻法,在思想上坚决打击其他学派的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汉朝初立,天下凋敝。统治者采取的是约法省禁、休养生息、安定民心、恢复生产的管理思想,即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由于秦行苛政,严刑峻法遭败亡,社会各界都对法家管理思想普遍反感,儒家管理思想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上的主流思想,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以此确立儒家管理思想的统治地位。但是此时儒家管理并不是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重复,而是随着时代发展,吸收法、墨、道等各学派有利统治阶级的管理思想,赋予许多新的内涵。在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时期,法家管理思想从未退出历史舞台,在一定时期还被一些统治者所采用和贯彻,但由于不被主流思想所容,所以法家管理思想的实践者称为“酷吏”。唐以后的封建各朝,“酷吏”再未兴起,《酷吏传》也在正史中消失了。 四、儒、法、道社会管理思想的融合 儒、法两家管理思想从诞生之时,就形同水火,尖锐对立,但又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特别对法制的认识,儒家管理思想并不排斥法制,只将其作为辅助手段,强调“内圣外王”。荀子是介于儒法之间的大学者,荀子管理思想兼容百家,调和儒法,为儒法两家行政管理思想的融入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法家管理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焚书坑儒掀起儒法两家思想激烈冲突的高潮,也是法家管理思想一次极端实践,尝试的结果归于失败。 宋朝兴起的“理学”将儒家管理思想发展到了极致。宋儒大力提倡孔孟义、礼学说,强调自我修养和“内省”精神。“理学”的确立,彻底将法家管理思想排斥于统治思想之外,以儒家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在封建社会确立。 法家管理思想之所以失败,有其致命的弱点,其所谓“法治”与现代的依法治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本区别在于没有“宪法”概念,法家的“法治”,实质上是“刑治”,虽然名义上是“天下之法”,实质都是维护封建皇帝个人私利、巩固专制统治的工具。 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体为法家”。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管理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其政治制度是法家倡导的国体政体,而在外面所标榜的即在宣传教育上所表示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 。 所以。我们在关注这个问题时,应保持和借鉴三家之言,有目的且有效的管理学生,遏制学生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行为和问题,用儒家仁爱、“仁政”“仁者爱人的思想来教育孩子,借以用人性的善来说服和启发劝导学生;用道家的思想来宽容对待,包容学生单纯的行为和思想。用法家“法治”的思想和法律的条款来规范和制约学生的行为,扭转学生不健康的思想。
手机用户68015
2015-05-16 · TA获得超过12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9万
展开全部
儒家讲得是礼仪仁义,从孔子倒孟子到历代儒家都讲这些。而法家有出自儒家之说,从韩非、商鞅、吴起等人都是来自儒家的,他们从儒 家进化思想,主张依法治国 ,而且法制严明。道家主张顺其自然,对于道家到现在也是和儒家在中国的地位一样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