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会在崇祯手上灭亡?

 我来答
放荡TA之
2018-01-28 · 超过6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08万
展开全部

明朝国祚十二世,276年的历史,十六位皇帝。构成了明政治个格局的版图。从历史学的观点尤其是现在历史学家认为,明朝之亡实亡于崇祯之前的万历皇帝。

  以这个说法的来历是万历皇帝31年的不上朝。【史记载,万历十七年(1589)春正月初一,有日食。初九,太湖、宿、松一带有刘汝国等贼寇作乱,安庆指挥陈越率兵讨伐,战死。二月十九日,吴松指挥陈懋功讨伐并平定乱贼。三月初九,被罢免和升迁的官员上朝面谢。从此以后皇帝临御逐渐减少。】也就是说在万历十七年之后,万历皇帝逐渐减少上朝的次数,从万里十七年算起,万历皇帝大约有31年的时间不上朝,另外在描写明朝的史书当中基本上都把万历描写成了所谓的,贪婪,好色,昏庸,无能,懒惰等特征。一无是处的皇帝,但是这就能成为明朝亡国归咎于万历的罪证吗?

  实际上明朝历经太祖,建文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嘉靖,隆庆,万历,光宗,熹宗,崇祯等十六位皇帝当中。除了前面的五位皇帝,太祖,建文帝,成祖,仁宗,宣宗几位亲临朝政,兢兢业业之外,从英宗开始明朝的皇帝基本上不上朝的居多,或者忙于炼丹比如嘉靖帝,比如忙于方术的宪宗,忙于房中术的武宗,宠信宦官的英宗,喜欢木匠活的熹宗,喜欢炼丹的光宗等等。可以看到这些皇帝都有各自的癖好,为何只是把责任推给了万历所谓的不上朝,而不把明亡推给其它的皇帝,比如宪宗,武宗等人。所以在下认为明亡实亡于万历是不足的,是有缺陷的。

  实际上纵观明朝十六帝,明朝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明朝的政治体制运转需要皇上的政治手腕和驾驭群臣的手段来治理明朝万里山河,而不是皇帝的亲力亲为来决定国家的命运。从英宗到熹宗共11帝,过多的都是利用内阁票拟和司礼监披红来出军国大事。比如隆庆在房间里炼丹和求道问卦,却能在浙江抗倭战争中取得九次胜利。比如万历皇帝,万历期间,万历三大征都以胜利而告终,并且是跟外国打得。比如说打败骚扰了明朝北边几十年鞑靼部队的武宗皇帝等等。实际上可以看到明朝的司礼监内官与内阁为首的外管集团之间,很好的协调了国家的军国大事,而皇帝只需要做一个台面上的代言人或者是名誉领袖即可。而到了崇祯皇帝一代,打破了这个规矩。有崇祯皇帝亲自挂帅,统领国家大事。从崇祯上台之初,打破了明朝百年多的内官(司礼监)和外官(文官集团以及内阁)之间的平衡,直接处死了大太监魏忠贤,导致了国家的局势一边倒的向文官集团倾斜。在明朝末期,文官集团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所作所为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国家,这个可以从崇祯号召文官们捐钱国家,文官个个都哭穷。而李自成到了北京,查抄的北京官员的银子居然有4000多万居多。这足以说明文官集团代表的是地主阶级和士大夫阶层,并不是国家的整个礼仪族群。鉴于此情况后来崇祯重新启用了太监去监督地方官员以及京官。崇祯既无太祖的开疆扩土,又无成祖的雄才大略,在明末的局势中,在文官集团,内阁商议中一次次失去了机会,导致了大明王朝无力回天。

  崇祯要是学着他祖宗英宗,宪宗,武宗,嘉靖帝这些人的老路来。把权力交给宦官和内阁大臣们去处理,自己在中间玩起平衡术,驾驭群臣,这样就可以延缓明朝的灭亡,活着明朝再活一百多年也未可知。当然历史就是历史,不容假设。加入崇祯懒惰一点,不思进取远点,明朝或许还能苟延残喘几百年也不一定。明朝的十一位帝王在司礼监和内阁的掌权制度中度过了百年的历史,当这种百年的政治体制被志大才疏的崇祯皇帝打破之后,就再也无力回天了,明朝只能终结。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