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去训练逻辑思维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它使人们不仅能反映由感觉器官所直接感知的事物,还能够反映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这是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来进行的,是一种用推理或判断间接地反映事物本质的认识活动,它是凭记忆、想象以处理抽象事物,从而理解其意义的过程。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有关思维的 文章 ,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
什么是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它与形象思维不同,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范畴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 方法 ,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
逻辑思维是分析性的,按部就班。做逻辑思维时,每一步必须准确无误,否则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主要指遵循传统形式逻辑规则的 思维方式 。常称它为“ 抽象思维 ”或“闭上眼睛的思维”
在逻辑思维中,是使用否定来堵死某些途径。比喻说,逻辑思维是在深挖一个洞,它就是为了把一个洞挖得更深的工具。
逻辑思维是人脑的一种理性活动,思维主体把感性认识阶段获得的对于事物认识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并按一定逻辑关系进行推理,从而产生新的认识。逻辑思维具有规范、严密、确定和可重复的特点。
逻辑的来源与含义
在汉语中“逻辑”是一个外来词,它是通过音译的方法从西文引入汉语的。在拉丁文、英文和德文中它分别是“logica”、“logic”和“logik”。而西文中的这些词都来源于古希腊文的“λσγoζ”,它有语言、说明、比例、尺度等多种涵义。亚里士多德曾使用这个词来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等。到了公元1世纪,学者们就用这个词来表示一门与论证 辩论 等许多问题相关的学问,而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被看作这一学问的核心内容。
“逻辑”是一个外来词,这并不意味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中就没有研究相关理论的学问。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公孙策的“白马说”,墨子的“墨经”等都反映出在我国古代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它们构成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研究的精髓。在中国哲学史上,这些理论研究的内容称作“名学”或“辩学”。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名学”“辩学”这些词在表意上是含混的,如果顾名思义,这些词显然不能准确表达出逻辑学作为一门科学理论的研究内容。因此近代学者们沿用西方的做法,引入音译词“逻辑”,对于逻辑学的涵义则用定义进行规定。
尽管是一个外来词,“逻辑”在我们日常运用中仍然表现为一个多义词。有时它被用来表示一种理论或观点,如“这简直是强盗逻辑”。有时它可被用来表示规律性的东西,如“它的出现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人们有时还用它来表示对一些特殊逻辑规则和方法的运用,如“他的文章很有逻辑”,“这篇文章逻辑性强”。
然而,上述说法都没有正确说明究竟什么是作为科学理论的逻辑,也没有准确描述逻辑学研究的对象以及逻辑学的理论特征。而这些都是学习逻辑学首先需要了解的问题。
“逻辑”的古希腊词源[1]:
“逻辑”源自于“逻各斯”(logos,其复数形式是logoi),其主要含义有:
①一般的规律、原理和规则。
②命题,说明,解释,论证等。
③理性,推理,推理能力,与 经验 相对的抽象理论,与直觉相对的有条理的推理。
④尺度,关系,比例,比率等。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理性、秩序、规律,其中核心含义又是“秩序”和“规律”,其他含义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例如,“有秩序的”、“合乎规律的”就是合乎“理性”的;“推理”就是按照“规律”进行有“秩序”的、有条理的思维。西方各门科学的词尾“学”字(-logy),均起源于“逻各斯”这个词,“逻辑”一词更是从它引申出来的。
“逻辑”的现代汉语词义为:
①客观事物的规律,例如:“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②某种理论、观点,例如:“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③思维的规律、规则,例如:“某个说法不合逻辑”。
④逻辑学或逻辑知识,例如“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训练宝宝逻辑思维的好处
一、判断力很强,非常有主见。有的孩子总是在家长的影子下,什么事情都是家长决定,自己从来不拿主意,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逻辑 思维训练 就会让孩子学会自己拿主意,做选择,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二、处事灵活,不死板。在学习生活中灵活的运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会举一反三不会死脑筋就是逻辑思维强的表现。要知道处事不灵活可是现在很多人的通病,这点非常让人厌烦。
三、对事物认识更加客观。孩子成人了,在工作中思考问题很片面是很容易犯大错的。思维能力训练会让孩子从多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只会主观的思考问题。会看到事物的多面性。
四、性格活泼开朗。如果你的孩子受过逻辑思维的训练,那你绝对不用担心他在陌生人面前不敢说话躲到你身后,受过逻辑思维训练的孩子一定是大方开朗的。
五、做事严谨不丢三落四。现在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犯丢三落四的毛病。这还是因为逻辑思维不强的缘故。逻辑思维训练会让你的孩子有个严谨的处事风格。
怎样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
很多人在不同场合都问过我一个问题:怎样训练自己的思维逻辑?
我写过几篇文章:
很多时候看不清真相,其实是因为不懂逻辑
如何识破朋友圈谣言以及培养强大的思维能力?
怎样巧妙地接受领导指派的简单工作?示范一下结构化思维
今天周末,想简单聊聊我平时的一些思维习惯。
1、化繁为简
我的第一个思维习惯是,化繁为简。前一阵,我出去玩的时候,装深沉带了一本《学习的本质》。整本书都非常艰深晦涩,随便举一个例子:
学习应该放在一种双重运动中来思考:从生物到社会,从社会到生物。 这可以让我们轻松地超越关于天赋和习得的习惯性争论,被我们称为“智力”的这种人类思维特征正是产生与此二者的互动。
我尝试了一下,把这句话转换成更简单的表达方式:
智力源自于——天赋和学习的良好互动。
恩,奥卡姆剃刀告诉我们“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剔除多余之物,保留核心本质,越简单越有效。
2、整理逻辑
我的第二个思维习惯是,整理逻辑。
前两天,我在工作复盘特训营第5期辅导学员作业的时候,发现一份来自某总经理助理的作业,内容是关于会议管理。其中提到本公司会议的管理,例举如下:
1、会务组织工作的及时性
2、会议物资准备的完整性
3、会务系统保障的稳定性
4、议题材料会前的准备充分度
5、每项议题设定的时间合理性
6、会议整体效率的控制度
7、会议质量的满意度
8、会议过程中突发情况应变的妥善性
以上,一共有8个衡量指标。
我的习惯是,清单一旦超过5项内容,就要进行归类和排序。
所以,先归类:
1)时间 :
2)内容 :
3)效果 :
再排序,根据优先级,调整为:
1)效果 :
2)内容 :
3)时间 :
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尽量做到考虑周全,完整不遗漏(MECE) ; 同时做到简单明了,尽量降低工作时间成本。
3、一石三鸟
我的第三个思维习惯是,一石三鸟。
做任何一件事,你都应该为它创立多重目标。完成任何一件工作,你都应该为它创造三种以上的应用场景。思考任何一个问题,你都应该想出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
比方说,和领导聊工作,你有什么目标?
展示工作能力和态度,加深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认可
争取有挑战、有难度的新项目机会
强调工作任务的重要性,争取公司的资源倾斜
比方说, 年终 总结 汇报,你又会有什么目标?
充分展示个人业绩和能力,争取升职加薪机会
公开@某团队@某领导@某人,增进合作关系
自我曝光,增加个人影响力,增加被大老板发现的机会
所谓一石三鸟。
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帮助我们处理更复杂的信息、解决更困难的问题。只要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通过坚持不懈的分析来寻找原因,发现事物之间的真正关联,就能设计出一系列有效的解决方案。
万事万物,莫非如此。
年底将至, 我想对辛苦了一整年的 职场 人说几句体己话:
1、在公司里,只知道埋头苦干是不行的(机会都被别人抢了)。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的 教育 都是相当正统,父母对我们说,工作要努力勤奋,要踏实。但是,如果你只知道埋头苦干,不懂得正确地表达,你就会丧失掉你原本应该有的升职加薪机会。
2、领导有盲区,你要更积极主动地让他看清楚(你想让他看到的)。
有人会认为,好领导会懂得培养人才,发掘人才。但事实是,如果一家公司规模较大,领导业务也会很忙,能够花在每位员工身上的时间并不多,更不太可能整天盯着你看你干了啥。好领导是该发现人才,但是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关注和询问你做了什么。所以,一年下来,你做的大多数(有价值的工作,尤其是过程)老板是看不到的。你的努力无人问津,你的成果没有人看到。这不是聪明人的做法。
聪明人要想尽办法“被看到“,不仅让老板看到”我做了什么“,还要让老板看到”我想了什么。“
最强工作汇报策略能完美地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让你的优秀被老板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