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我来答
粘致0gh
2022-07-27 · TA获得超过944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2.1万
展开全部
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第一、教育就是生活。这句话是针对过去比较传统的教育目的,认为教育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即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够的。教育当然应该面向未来,但是教育同时更应该面对当下。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在作为一种手段的同时,它本身就应该是目的,应该让所有的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是一种生活,这是杜威早已经说过的话。他同时还说学校就是社会。在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之间划了等号。这似乎也有问题。我们说教育就是生活,但更认为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教育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又不是简单的生活,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这种教育生活,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如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我们理解的教育生活,应该是面向男女老幼、从坟墓到摇篮的全人与全程的。

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既然是努力的去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它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其实,孔老夫子早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教育不仅应该给人幸福,它本身就是充满了乐趣的。只有在愉悦快乐的情景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有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当然更还有对当下某些教育的问题的担忧与不满。我们遗憾地看到,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孩子已经没有童年,他们的学习充满了失败。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感恩的情怀。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我们的孩子和老师们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这样的教育还有必要吗?

第四、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我们在幸福后面加上完整两个字,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仅仅强调幸福,很容易让大家过分重视情感的体验,甚至会误认为感官的享受。尤其是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的教育是单向度的,是畸形的,是片面的,是唯分数的教育,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做人的教育,缺乏德行的教育。人应该是完整的,包括他(她)自己个性的完整性。让人成为他(她)自己,一个完整的自己,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然,这也是我们新教育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新教育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新教育主张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在阅读中亲近大师,拥有思想,直抵精神;让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师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融入社会,而不是逃避现实,逃避责任。

        文明、文化,它的发展,它的延续,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记者问英国首相邱吉尔:“莎士比亚与印度哪个更重要?”印度当时是大英帝国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人口最多,土地最广。邱吉尔首相回答:“宁可失去五十个印度,也不能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的确,人类之所以伟大,现在看来,不是因为他能够征服世界,主宰世界;而是因为他拥有文化,拥有精神。如果说我们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注意,那么我们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人类文明的进程,我认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教育者手里失落。

       

新教育认为,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业,是一项通过培养人,让人类不断走向崇高,生活得更加美好的事业。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教师和学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就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

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唤醒潜能、激发力量、促进教师和学生走向成功,这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相信,学生和教师身上的潜力你怎么去评估都不会过分。

        现代医学心理学认为,由于各种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人的大脑机能存在着一种抑制现象,使得人们长期难以察觉自己的能力,但是,在恰当刺激的条件下则可以解除这种抑制,从而使蕴藏于人体内的潜能充分地释放出来,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

        科学家指出,人的能力有90%以上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开发出来。如果我们能多挖掘自己一些潜能,那将会创造一道亮丽的人生风景线。“皮格马利翁效应”以及“期望值与孩子成长正相关”的心理学实验是最好的说明。

        就学生的发展而言,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这样,就能够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促使其学习时加倍努力,进而取得好成绩。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错误而被自己、家人或老师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他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人们通常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跌落。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如果能灵活运用“皮格马利翁期待效应”,也必将受益无穷。

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指出:“教育具有一种道德上的目标,就是不论学生的背景如何,要使他们的一生有变化,并在充满活力且日趋复杂的社会中造就能够生存和有工作成果的公民。”

       

新教育实验认为,人的一生有许多比考试分数更加重要的东西,其中最关键的是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最重要的习惯、技能与生活方式。

       

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为学生在21世纪的生存和发展负责,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个性张扬的人,一个具有自我学习与发展能力的人,正是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念。

     

“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一位诗人说过这样的话:世界上许多事情都可以等待,唯有孩子们的事情不能等待,因为孩子的名字叫“今天”。如果孩子的“今天”是失魂落魄,是萎靡不振,是痛苦难熬,是得过且过……那还有什么启碇的索,还有什么鼓风的帆,还有什么定向的舵?还有什么健康,还有什么快乐,还有什么自信,还有什么向上可言?还有什么理想,还有什么未来?

       

苏霍姆林斯基在《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中有这么一段话:“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体验中学习,在行走中成长》)

       

培养一个人积极的态度非常重要。学校教育要努力让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后在成功的体验中确立新的目标,求得更大的进步。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能够不断地感受成功,不断地体验成功,从而能够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学生的“成功”,不能再仅仅停留在“一考定终身”这样一个层面上;要倡导教育的“新成功主义”思想,着眼于个性发展,着力于特长形成。

  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个性发展是指个人在禀赋、气质、兴趣、情感、思维等方面的潜在资质得到发现,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得到尊重,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得到鼓励。一句话,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个别差异性得到正视和发展。

       

在教育从培养造就“接班人”走向“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他自己”的今天,不仅学生,而且教师也要走个性发展的路径,要由“个性化的教师”来培养“个性化的学生”。

       

特色能给人自信,特色能张扬个性!大一统的教育,用一种模式来教育全体学生的教育是害人的教育,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虽然有着很高的升学率,但无法使学校成为一流的学校,特别是世界一流的学校。世界上任何一所一流学校都有着特色,都有着他校没有的东西。这些学校的特色行为不仅启迪一代人,唤醒本校师生,更重要的是影响着社会乃至影响着世界。

     

特色是一种自然的形成与积淀,特色也是一种预设与养成。自然形成需要我们珍惜与发展,特别是对一个学校而言,有了一定的特色后,要善于及时地总结、提升、创新,使萌芽的生长更快,使朦胧的越发清楚,使暂时的变得久远。而那些有目的地推进的学校特色工程,更要注意计划性、可行性,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不切实际。要认真地分析研究,找到学校特色建设的抓手,并要有长期抓的思想准备,不能搞短期突击,短期行为不会形成学校的特色,只能成为一个插曲。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每个学校都会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都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新教育崇尚的是个性,崇尚的是品牌,我们希望每个学校都办成特色,每一位老师都拥有自己的个性,都拥有自己的特长,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新教育实验强调行动,而且把“行动”作为实验的价值取向。把美好在自己的生命中活出来。我们很多美好的教育理论,常常是理论与实践两张皮,而新教育实验的行动,其主旨不是创造多少深刻的教育理论,而是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一种追求教育行为改变的行动。与过去许许多多的实验有诸多的不同,新教育实验的行动,是群众性的、可操作的,是人人可以乐而为之的。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开放性的行动,因为新教育实验是基于对教育理想的探寻,而在探寻理想教育的过程中,每一校,每一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创造。新教育实验在追寻理想中不断地超越自我。“追寻理想,超越自我”在这样的过程中,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行动中不断地实现着!我相信,每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都会有自己独到的创造,可以推出自己的品牌项目。在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教师的创造。在推进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处处是创造的天地。因为新教育实验瞄准了人的巨大潜能,激起了人的巨大热情。

       

新教育实验倡导的是一种“新教育共同体”的集体行动。打造新教育共同体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理想。

       

行动论的关键在于“坚持”。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一些曾经参与的学校后来退却了、离开了,又有一批新的实验学校加盟进来。其中有一些是人事的变化导致的,也有一些学校是没有真正地坚持下去。所以,我们在强调行动的同时,也特别强调坚持的意义。行百里路半九十,真正能够出成效的,真正能够产生奇迹的,应该属于那些坚持不懈的人。

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什么是为了一切人,而不是为了每位学生?因为我们认为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概念,是包含了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全部的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要关注教师,关注一切和教育相关的人,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

       

为什么是为了人的一切,而不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因为,我们觉得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可能没有学生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当与“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统一起来,人的发展是硬道理。

       

我们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我们希望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教育圈中每一个人发展个性,展现自我,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

       

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这是新世纪新教育的根本性选择,也是必然性的选择。它是“新教育实验”对于现代教育使命的一种概括性的表达。“为了一切的人”,这里的“人”当然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表达的是一种“全民教育”(educationforall)的理念,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全民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为了人的一切”,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全人教育”的理念,教育旨在“成人”,旨在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而非“一只受过良好训练的狗”

       

爱因斯坦说:“人们将学校看成是向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人传递尽可能多的某种知识的工具。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为活着的人们服务。学校应该在年轻人身上培养那些对于公共福祉来说有价值的品质与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一方面应该是使年轻人成为有独立行动和思考习惯的人,另一方面,应该使他们将为集体服务当成是自己最高的生活目标。”

       

教育的根本目的应是使人“文化”进而“人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决定着人的未来生活方向。如果说教育是社会政治、经济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那么“新教育实验”所展现的就是要提升人生精神境界,拓展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能力,给人以安身立命之本。回首柏拉图“真正的教育”是“促使灵魂的转向”,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的断言,新教育实验更主要也更重要的精神就在于,它要求教育真正地深入精神世界,实现智慧的交融,它把人自身的灵魂与生命联系起来。 发现知识的伟大魅力,

        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新教育认为,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

       

理想的课堂教学,在实现人与知识、人与他者、人与内在的灵魂深刻共鸣的同时,还需要实现最后一个维度: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通,课堂与人类命运的息息相通。我们希望,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上,“与其粉碎任何刚刚觉醒的意识所具有的自然的好奇心,不如把它引向最初的探询:什么是人类、生命、社会、世界、真理?”(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P164.)也惟有此,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或者说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它已经超越了以亲密为依据,超越了以知识多寡为标准,共同体成员已经成为一群为人类、也为自己的存在追寻着真理的志同道合者。

       

课堂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学生与教师生命的复活。即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当然,如果从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知识、生活、生命的侧重,本身也可以视为整个教育观念的三重境界。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相对重视知识传授的精致与效率;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相对重视的是生活,认为学校只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学习课业、养成习惯的地方;而以人本主义与后现代教育学为代表的当代教育学,则把知识、生活、生命的高度融合与深刻共鸣,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最高的境界。问题是,在急功近利的教育现场,这样一种理想有多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新教育人所要做的,就是在这样的教育现实中,去寻求空间,这需要勇气与智慧。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

       

共读,是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通过阅读继承共同的文化遗产,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从而能够共同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共写,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乃至于整个社会通过反复交互的书写,彼此理解,并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加深认同,体认存在的过程。

       

共同生活,是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社区成员之间,乃至于所有公民之间,通过共读共写共做(行动)等途径彼此沟通,相互认同,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隔阂,并逐渐拥有共同的愿景、共同的未来。共同生活的努力,也是整个社会逐渐民主化的过程。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意味着这样一种文化上的努力,即恢复书香传统以及书写传统,在现代生活背景下,通过对传统文明以及人类文明的反思继承,逐渐形成新的价值观,将班级、学校、家庭、社区、国家重新凝聚起来,冲破个人主义屏障,打破人与人之间相互隔离的状态,恢复生活的整体性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而不断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