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题,急用
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拼接:含30°角的三角尺(△ABC)的长直角边与含45°角的三角尺(△ACD)的斜边恰好重合。已知AB=2√3,P是AC上的一个动点。(1)当点P运动到∠...
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拼接:含30°角的三角尺(△ABC)的长直角边与含45°角的三角尺(△ACD)的斜边恰好重合。已知AB=2√3,P是AC上的一个动点。
(1)当点P运动到∠ABC得平分线上时,连接DP,求DP的长。
(2)当点P在运动过程中出现PD=BC时,求此时∠PDA的度数;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以D、P、B、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恰好在边BC上?求出此时平行四边形DPBQ的面积 展开
(1)当点P运动到∠ABC得平分线上时,连接DP,求DP的长。
(2)当点P在运动过程中出现PD=BC时,求此时∠PDA的度数;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以D、P、B、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恰好在边BC上?求出此时平行四边形DPBQ的面积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解:(1)当点P运动到∠ABC得平分线上时,连接DP,求DP的长。
求DP 解法一:
由题意,在 Rt△ABC 中,
∠ABC = 60° ,AB = 2√3,
由 sin∠ABC = AC / AB 得:
AC = AB × sin∠ABC
= 2√3 × sin60°
= 2√3 × (√3/2)
= 3
由 cos∠ABC = BC / AB 得:
BC = AB × cos∠ABC
= AB × cos60°
= 2√3 × (1/2)
= √3
∵ BP 平分 ∠ABC,
∴ ∠PBC = (1/2)× ∠ABC
= (1/2)× 60°
= 30°
在 Rt△PBC 中,
PC = BC × tan∠PBC
= BC × tan30°
= √3 × (√3/3)
= 1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DC中,
过点D 作DE ⊥ AC 与 点E,
则:DE = EC = (1/2) × AC = (1/2) × 3 = 3/2
∴ EP = EC -- PC
= 3/2 -- 1
= 1/2
在Rt△DEP 中,由勾股定理得:
DP方 = DE方 + EP方
= (3/2)方 + (1/2)方
= 10 / 4
∴ DP = √(10/4) = (√10) / 2
以上解答中,您也可以由“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直接得出BC = AB/2 = √3。进而用勾股定理求出AC=3。
求DP 解法二:适用高中知识“余弦定理”。
在等腰直角△ADC中,DC = AC × cos∠DCA
= AC × cos45°
= 3 × (√2/2)
= (3√2) / 2
∴ DC方 = [ (3√2) / 2 ]方 = 9/2
∴ DP方 = DC方 + PC方 -- 2 × DC × PC × cos∠DCA
= 9/2 + 1 -- 2 × [ (3√2) / 2 ] × 1 × cos45°
= 9/2 + 1 -- 2 × [ (3√2) / 2 ] × 1 × (√2/2)
= 9/2 + 1 -- 3
= 5/2
∴ DP = √(5/2) = (√10) / 2。
(2)当点P在运动过程中出现DP=BC时,
此时∠PDA的度数为:15° 或 75° ,需分别讨论: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DC中,∠DAP = 45°
过点D 作DE ⊥ AC 与 点E,
则:DE = EC = (1/2) × AC = (1/2) × 3 = 3/2
而DP = BC = √3
∵ √3 ≠ 3/2 ,即 DP 与 DE 不重合、点P与点E不重合,
∴ 当点P在运动过程中出现DP=BC时, 有两个时刻:
① 点P尚未越过 点E 前;② 点P越过 点E 之后。
① 点P尚未越过 点E 前:
在 Rt△DPE 中,
sin∠DPE = DE / DP
= (3/2) / √3
= √3 / 2
而 sin60° = √3 / 2
∴ ∠DPE = 60°
∴由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知:
∠DPE = ∠DAP + ∠PDA
∴∠PDA = ∠DPE -- ∠DAP
= 60° -- 45°
= 15°
② 点P越过 点E 之后:
在 Rt△DPE 中,
sin∠DPE = DE / DP
= (3/2) / √3
= √3 / 2
而 sin60° = √3 / 2
∴ ∠DPE = 60° ,即:∠DPA = 60°
在 △DPA 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
∠PDA = 180° -- ∠DPE -- ∠DAP
= 180° -- 60° -- 45°
= 75°
(3)顶点 “Q” 恰好在边BC上。您题中少打了 Q 。
当点P运动到AC的中点处时,
以D、P、B、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Q恰好在边BC上。理由如下:
∵ 四边形DPBQ 是平行四边形
∴ DP ‖ BQ
而 BQ ⊥ AC
∴ DP ⊥ AC 。即:DP是等腰Rt△DAC的底边AC 上的高。
∴ 点P 此时为线段AC的中点。(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底边)
∴当点P运动到AC的中点处时,以D、P、B、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Q恰好在边BC上。
求此时平行四边形DPBQ的面积:
以 DP 为底,以 DP 与 BQ 间的 垂线段长 为高。
DP 与 BQ (也可以说DP 与 BC)间的垂线段长即为PC。
∵ DP ⊥ AC
∴ 点P为AC的中点
∴ PC = DP = AC/2 = 3/2
∴ S平行四边形DPBQ = DP × PC
= (3/2) × (3/2)
= 9/4
求DP 解法一:
由题意,在 Rt△ABC 中,
∠ABC = 60° ,AB = 2√3,
由 sin∠ABC = AC / AB 得:
AC = AB × sin∠ABC
= 2√3 × sin60°
= 2√3 × (√3/2)
= 3
由 cos∠ABC = BC / AB 得:
BC = AB × cos∠ABC
= AB × cos60°
= 2√3 × (1/2)
= √3
∵ BP 平分 ∠ABC,
∴ ∠PBC = (1/2)× ∠ABC
= (1/2)× 60°
= 30°
在 Rt△PBC 中,
PC = BC × tan∠PBC
= BC × tan30°
= √3 × (√3/3)
= 1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DC中,
过点D 作DE ⊥ AC 与 点E,
则:DE = EC = (1/2) × AC = (1/2) × 3 = 3/2
∴ EP = EC -- PC
= 3/2 -- 1
= 1/2
在Rt△DEP 中,由勾股定理得:
DP方 = DE方 + EP方
= (3/2)方 + (1/2)方
= 10 / 4
∴ DP = √(10/4) = (√10) / 2
以上解答中,您也可以由“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直接得出BC = AB/2 = √3。进而用勾股定理求出AC=3。
求DP 解法二:适用高中知识“余弦定理”。
在等腰直角△ADC中,DC = AC × cos∠DCA
= AC × cos45°
= 3 × (√2/2)
= (3√2) / 2
∴ DC方 = [ (3√2) / 2 ]方 = 9/2
∴ DP方 = DC方 + PC方 -- 2 × DC × PC × cos∠DCA
= 9/2 + 1 -- 2 × [ (3√2) / 2 ] × 1 × cos45°
= 9/2 + 1 -- 2 × [ (3√2) / 2 ] × 1 × (√2/2)
= 9/2 + 1 -- 3
= 5/2
∴ DP = √(5/2) = (√10) / 2。
(2)当点P在运动过程中出现DP=BC时,
此时∠PDA的度数为:15° 或 75° ,需分别讨论: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DC中,∠DAP = 45°
过点D 作DE ⊥ AC 与 点E,
则:DE = EC = (1/2) × AC = (1/2) × 3 = 3/2
而DP = BC = √3
∵ √3 ≠ 3/2 ,即 DP 与 DE 不重合、点P与点E不重合,
∴ 当点P在运动过程中出现DP=BC时, 有两个时刻:
① 点P尚未越过 点E 前;② 点P越过 点E 之后。
① 点P尚未越过 点E 前:
在 Rt△DPE 中,
sin∠DPE = DE / DP
= (3/2) / √3
= √3 / 2
而 sin60° = √3 / 2
∴ ∠DPE = 60°
∴由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知:
∠DPE = ∠DAP + ∠PDA
∴∠PDA = ∠DPE -- ∠DAP
= 60° -- 45°
= 15°
② 点P越过 点E 之后:
在 Rt△DPE 中,
sin∠DPE = DE / DP
= (3/2) / √3
= √3 / 2
而 sin60° = √3 / 2
∴ ∠DPE = 60° ,即:∠DPA = 60°
在 △DPA 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
∠PDA = 180° -- ∠DPE -- ∠DAP
= 180° -- 60° -- 45°
= 75°
(3)顶点 “Q” 恰好在边BC上。您题中少打了 Q 。
当点P运动到AC的中点处时,
以D、P、B、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Q恰好在边BC上。理由如下:
∵ 四边形DPBQ 是平行四边形
∴ DP ‖ BQ
而 BQ ⊥ AC
∴ DP ⊥ AC 。即:DP是等腰Rt△DAC的底边AC 上的高。
∴ 点P 此时为线段AC的中点。(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底边)
∴当点P运动到AC的中点处时,以D、P、B、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Q恰好在边BC上。
求此时平行四边形DPBQ的面积:
以 DP 为底,以 DP 与 BQ 间的 垂线段长 为高。
DP 与 BQ (也可以说DP 与 BC)间的垂线段长即为PC。
∵ DP ⊥ AC
∴ 点P为AC的中点
∴ PC = DP = AC/2 = 3/2
∴ S平行四边形DPBQ = DP × PC
= (3/2) × (3/2)
= 9/4
展开全部
1)根据AB=2根号3,可知BC=根号3,AD=CD=3根号2/2;
P运动到∠ABC的平分线上,则∠CBP=∠ABP=30°;
所以,CP=BC*tan30°=1
因此,根据余弦定理,可知,DP^2=CP^2+CD^2-2*CP*CD*cos∠DCA
=1+9/2-2*1*3/2=5/2
所以,DP=根号10/2
2)PD=BC=根号3,同样DP^2=CP^2+CD^2-2*CP*CD*cos∠DCA
3=CP^2+9/2-3CP
可解得,CP=(3+根号3)/2或者(3-根号3)/2;
这样,可以把AP也就求出来
这样△ADP三边都知道了,然后求∠PDA应该还是用余弦定理求出(过程可能有点麻烦)
3)由于DP//BC,而BC垂直AC,则可知DP也垂直与AC
又因为△ACD是等腰△,所以P就为AC的中点
所以DP=PA=PC=3/2;
利用余弦定理,也可以求出来BP,同时∠BPC也可以求出来了这样子∠DPB也就求出来了
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每条边的长度,以及一个∠DPB显然可以求出面积了(具体计算你自己计算一下吧,我们学校里宿舍马上就要断网了,我也来不及算了,你自己算一下吧)
另外注意:上面那个同学直接说的面积=DP*PC也好像不对的,因为Q点不是和C重合的,要是重合的,就是这个意思了)
P运动到∠ABC的平分线上,则∠CBP=∠ABP=30°;
所以,CP=BC*tan30°=1
因此,根据余弦定理,可知,DP^2=CP^2+CD^2-2*CP*CD*cos∠DCA
=1+9/2-2*1*3/2=5/2
所以,DP=根号10/2
2)PD=BC=根号3,同样DP^2=CP^2+CD^2-2*CP*CD*cos∠DCA
3=CP^2+9/2-3CP
可解得,CP=(3+根号3)/2或者(3-根号3)/2;
这样,可以把AP也就求出来
这样△ADP三边都知道了,然后求∠PDA应该还是用余弦定理求出(过程可能有点麻烦)
3)由于DP//BC,而BC垂直AC,则可知DP也垂直与AC
又因为△ACD是等腰△,所以P就为AC的中点
所以DP=PA=PC=3/2;
利用余弦定理,也可以求出来BP,同时∠BPC也可以求出来了这样子∠DPB也就求出来了
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每条边的长度,以及一个∠DPB显然可以求出面积了(具体计算你自己计算一下吧,我们学校里宿舍马上就要断网了,我也来不及算了,你自己算一下吧)
另外注意:上面那个同学直接说的面积=DP*PC也好像不对的,因为Q点不是和C重合的,要是重合的,就是这个意思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已知AB=2√3,易得AC=3,BC=√3,AD=CD=2分之3倍根号2
(1)当点P运动到∠ABC得平分线上时,连接DB,得AP=BP=2PC=2
在三角形APD中,求出了AP,AD并已知∠PAD=45度
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出DP
(2)当点P在运动过程中出现PD=BC时,PD=BC=√3
在三角形APD中,已知AD,PD,并已知∠PAD=45度
用正弦定理可求此时∠PDA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以D、P、B、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恰好在边BC上?求出此时平行四边形DPBQ的面积
什么 地方出来一个Q点?在BC边上吗?
那么有DP须平行于BC,即DP⊥AC,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底边上的高,P点位于AC的中点位置时,满足要求
可求出DP=3/2,PC=AC/2=3/2,平行四边形DPBQ的面积=DP×PC=9/4
(1)当点P运动到∠ABC得平分线上时,连接DB,得AP=BP=2PC=2
在三角形APD中,求出了AP,AD并已知∠PAD=45度
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出DP
(2)当点P在运动过程中出现PD=BC时,PD=BC=√3
在三角形APD中,已知AD,PD,并已知∠PAD=45度
用正弦定理可求此时∠PDA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以D、P、B、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顶点恰好在边BC上?求出此时平行四边形DPBQ的面积
什么 地方出来一个Q点?在BC边上吗?
那么有DP须平行于BC,即DP⊥AC,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底边上的高,P点位于AC的中点位置时,满足要求
可求出DP=3/2,PC=AC/2=3/2,平行四边形DPBQ的面积=DP×PC=9/4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设原方程为x²+bx+c=0
甲抄错了常数项,得到的两根分别是8和2
根据韦达定理,b=-(8+2)=-10
乙抄错了一次项系数,得到的两根分别是-9和-1
c=(-9)×(-1)=9
原方程是x²-10x+9=0
x²-10x+25+9=25
(x-5)²=16
x-5=±4
x=5±4
所以x=9,或x=1
甲抄错了常数项,得到的两根分别是8和2
根据韦达定理,b=-(8+2)=-10
乙抄错了一次项系数,得到的两根分别是-9和-1
c=(-9)×(-1)=9
原方程是x²-10x+9=0
x²-10x+25+9=25
(x-5)²=16
x-5=±4
x=5±4
所以x=9,或x=1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