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烦帮懂法律的帮我分析一下这个案例吧!
蒋某高中毕业后伪造了一个硕士学位证书。不久蒋某被一个计算机公司录用,月薪8000元,签订了三年劳动合同,合同中没有签订试用期。由于蒋某根本无法胜任工作,公司就对他的学历产...
蒋某高中毕业后伪造了一个硕士学位证书。不久蒋某被一个计算机公司录用,月薪8000元,签订了三年劳动合同,合同中没有签订试用期。由于蒋某根本无法胜任工作,公司就对他的学历产生怀疑,通过核实,公司证明他的硕士学位证书是伪造的。于是,公司决定和蒋某解除劳动合同,并拒绝支付蒋某蒋某已经工作了一个月的工资。
蒋某不同意,认为已经工作了一个月,应当拿到工资。
公司则认为,蒋某欺骗了公司,不可能支付工资。
请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对该案例分析。 展开
蒋某不同意,认为已经工作了一个月,应当拿到工资。
公司则认为,蒋某欺骗了公司,不可能支付工资。
请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对该案例分析。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对于已经工作了1个月的事实,公司应该给予蒋某工资。但对于其他费用,不能得到支持。这其中有几点需要注意,工资是劳动者劳动的合理报酬。作为蒋某实际为公司工作的情况,并视该工作的胜任程度,适当给予1个月的工资并不违反法律规定,而且也公平合理。但对于其他补偿,因为蒋某系伪造证书欺骗公司,该行为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及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公司因此解除与蒋某之间的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本身没有过错。
参考资料: www.chaiqian315.com
展开全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第二十八条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5-03
展开全部
对于本案中蒋某已工作的一个月应付以工资,但是对于他欺诈的行为,该公司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蒋某承担责任,并且赔偿损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公司可以因此而解除劳动关系,但对于该员工实际工作的工资,仍然需要支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1434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南京彩虹之旅3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昆明彩云之南5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合肥云端漫步2分钟前提交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