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
学生思维一,学生普遍对于积极工作的理解是雷厉风行地去解决问题。
孔子说了,欲速则不达。
这个学生思维的产生,我觉得直接来源是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工作中的问题对应的往往是自己以前经历的种种考试。而考试本事实际上是一个限定时间的胜负,而且考试往往题目都不是开放性的,而是封闭式,大多数情况是有标准答案的。
所以学生初入职场的时候,往往遇到一个问题,还是希望自己能够用对待考试的方法赶紧快速的解决它。
比如你刚加入了一个统筹项目款项预算的小组,然后你的老板忽然说,小李呀,你把那个报表A乘以一个利率5%做张表给我看看。
你麻利地喊了一声好,然后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做完之后呈递给了老板。
看起来很不错,电视剧里白莲花的女主角都是这么工作的。
然而,如果你能慢下来,试图去理解老板让你做这件事的意图,思考问题背后到底是一个什么需求,就又是另外一个格局。
比如,同样的例子,你如果能思考到老板可能只是想了解一下利率5%跟当前的利率2%的未来一季度的差值。这个时候,你不仅能把5%的报表做好,你还能够把5%的数据和2%的数据做到一张表上作为对比呈现给老板。
如果你更高阶一点,甚至可以把利率这个地方做成一个公式,以后老板只要想换新的利率,他只要输入个4.5,就能出来4.5%的报表,输入3.2,就能出现3.2%的报表了。
学生思维二,学生往往做得是给定框架内的选择题,往往非黑即白
面对刁钻的送命题,优秀的职场人才要能跳出圈套想问题
这个学生思维的产生,我觉得也是跟学生时期封闭性的考试占的比重过多有关。但是也没有办法,封闭性的考试的本质还是教育资源有限,如果是开放性的考试,需要消耗数倍的人力物力去进行评估和审核的。
在咨询工作中一个经典的案例就是,一个公司现在发展有两种模式可以走,一种是模式A,好处有123,一种是模式B,好处有456. 让你怎么选。
如果学生思维的话,你会马上开始权衡A和B。而一个职场人才,会明确这是一个固有的框架,而跳出来,去想我能不能实行50%的A,50%的B,或者80%的A,20%的B,等等等等,变幻出非常多不同的选项。
或者说,现在有两个姑娘给你选,一个20岁长得像林志玲一样,但是身背500万的债务,一个30岁家里很富但长得很丑的女人,你选哪一个?
学生思维会马上陷入固有思路中去思考,而职场老手会告诉你,其实你是可以两个都不选的。
学生思维三. 不够重视睡眠的重要性,努力就是要做到感天动地。
头脑特工队对人在睡眠时期的描述非常传神
这个思维的来源,我觉得是来自于各种心灵鸡汤的书刊等以及那些根本就没有任何职场经验的影视作品。
这些作品对于努力的描述,就是熬夜通宵,不眠不休,黑眼圈,咖啡,感天动地。
实际上这些都只是感动自己而已。
而广大学生们,因为身体正是巅峰,确实也能够做到挑灯夜读或者临时突击第二天上考场,还能有血有蓝。
但是如果你了解到人类睡眠的时候其实大脑真的是会像《头脑特工队》里面演绎的那样对于你之前的学习经验认知进行更有效的规划整理,清除垃圾,你就会明白,没有任何工作或者任何人类活动能够代替睡眠在头脑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和职能。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一直想不明白的课题,好好睡上一觉,第二天就想明白了。那位在梦中因为梦见一只蛇自己咬住自己的尾巴而想明白了苯的分子式的化学家可不是编的故事。
学生思维四. 特别重视输入,不重视输出,所以容易眼高手低。
为什么我们玩游戏的时候都知道输出重要,但是我们自己工作学习的时候却常常忽视输出
我觉得这种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跟前面一样都是不能够怪广大学生的。因为学生时代本来就是以输入为主,学习新知识,上课听讲,上网课,甚至上知乎,都是输入。这种学到新知识的感觉也特别的好,感觉自己一下子又成长了很多。
而输出的部分,很可惜,我们的教育里面真正让你自由输出的,在大学之前只有语文作文,英语作文这两项了。最最考研人输出的能力的演讲口语能力,竟然语文和英语都不要求!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输出,尤其是自由发挥的输出,在我们的学生经历中是比较缺失的。
而职场上,是极其考验你的输出能力的。
同样是去陪领导考察一个项目,听一下项目上负责人的工作报告,你和另外一个新人都听明白了,全都理解了。但是人家一回来就能马上写出一份总结性很强的考察报告发给领导,你却干巴巴地写不出来,领导问你有什么想法,你又没有什么逻辑性,想到一句说一句。
最后,你肯定也知道,自己跟对方差距太大了。
总结
以上便是我对职场中典型的学生思维的分析!
1.不要不懂就问,学会不懂就查
我这人不晓得是不是长了一脸聪明相,总之带过我的三个领导,对我都是实行“自主学习”的做法。他们都只是把我要做的工作内容讲一遍,至于工作内容中遇到的各种工具的使用,不好意思,我很忙,你自己慢慢学。
所以像表格怎么做,文稿怎么写,系统怎么用等等里面所有我懂和不懂的细节,我都是自己研究,不懂就百度或者看别人怎么做;除非实在是费解的我才会去请教上司,但是他给你讲的还是个大概意思,你还得靠自己。
我曾以为所有的领导都是这样的,所有的同事也是这样的。后来从领导对我露出老母亲般的笑容和平时同事们聊天才知道,不是不能问,是我自学能力强。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很多人人职场习惯了像在学校一样问问题,问各种问题,芝麻绿豆大的问题也问,就是把不懂问到底,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谦虚勤奋好学。
其实在职场,不管领导老是同事都不喜欢整天问问题的人,每个人都有工作,同事没有义务一天到晚给你解答;领导更是自顾不暇,更没时间当你的老师。所以遇到不懂的尽可能先自己查到答案,实在理解不了,才去请教别人。
说得有点多,因为有十个要点要写,一一举例有点长,所以以下九点我就不举例子了。如果需要的不甚明白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
2.不要怕麻烦别人,要学会麻烦别人
主动开口能更快得到同事的好感,请他帮一次忙,这能让同事感受到被认同和尊重,可以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富兰克林效应表明:曾经帮过你一次忙的人会比那些你帮助过的人更愿意再帮你一次忙。
3.不要以为出了校园就可以停止学习,要一直学习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适用整个人生,包括职场。如果想在工作中得到提升,想在职场生涯走得更高更远,那么永远不要放弃学习。
4.不要跟领导讲过程,工作讲究结果
你和同事同时做一个策划,同事上班依旧轻轻松松,而你手忙脚乱。查资料,做调查,全办公室都知道你在为策划忙的没时间喝水,终于第三天赶出来了。
可是那又怎么样?老板只看到同事的做的比你好又比你快。领导没有时间听你说你是怎么做的,说了也只会觉得你费了老大劲却没别人做得好,回去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