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有哪些
《资治通鉴》和《史记》都是后人修撰描的述前代历史的史书。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供参考。
《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
1、体例不同:《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中心,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就是按照时间先后,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
2、作者不同:《史记》作者是司马迁;《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
3、写作年代不同:《史记》是西汉写的;《资治通鉴》是北宋写的。
4、著作内容不同:《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资治通鉴》从战国到五代。
5、史记属于二十四史中,资治通鉴不属于。
6、《史记》是私人修史,《资治通鉴》是官修史书。
相同点
都是正史;都是后人修撰描述前代历史的史书;文学价值:这两部书都文笔生动,语言简练,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内容:都是通史,内容却都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为后世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书面材料;都是第一部通史;修史态度都极为严谨;对后世修史的影响都非常大,是珍贵的史料。
《资治通鉴》介绍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