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回答
展开全部
寸劲拳产生威力的内在原因
在很多外行人看来,截拳道的拳法技巧与西洋拳击相似,但这只不过是因为李小龙早年曾潜心研究过拳击,并把其精华糅合到了自己的功夫中去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小龙的拳法是优于西洋拳击的,因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武术功底,尤其是一些内家拳术中相当有价值的理论与技术,因为他亦曾用心研究过太极拳、形意拳与八卦掌等内家拳术。所以,要彻底剖析“寸劲拳”产生惊人的杀伤威力的真正原因,只从外在因素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相对于内在劲力的巨大功用来说,外力与外功仅能算是皮毛而已。
首先,“寸劲拳”十分讲求内意的运用。而所谓的内意,就是隐于人的思维系统中的意念、意识,它无形、无象、无声地深藏于灵魂之中,是决定一个人行动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你的每一个打击动作都脱离不开意念、意识对肢体的指挥与调动作用。例如,当你想用拳打击对手时,首先是心想,即通过心之发动而产生了打的意念和意识,而且这种意念与意识对对手来讲,是毫无觉察的。当打的念头一旦成为意志,即下了打的决心之后,则会眼、心、手结合而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在外形肢体上形成打击的动作。在“寸劲拳”的训练与运用上,内气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气衰则劲力不充,且难以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距离之内,爆发出巨大的杀伤力来。所以你在打击时,若能使内气贯注于攻击点上,就能够在一刹那间,由内气的急剧转动和聚集,而发出强大的震荡力与穿透力来。衡量一个内家高手内功深浅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他能否在最短的时间与距离内爆发出最大的劲力来。
你可能还没有听说过的另一个“寸劲拳”的窍要之处是内劲的运用。尽管李小龙也曾说过,在发拳时须在身体内部贯以“流动着的能量”,但却有很多研习者认为这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要求。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内气是内劲的发源之本,而且练习内家拳的人,平时也注重气沉丹田,而发劲时则又同样离不开“气自丹田吐”。当然,无论是在平时的练习中,还是在实战的运用中,对于劲力的发放都应当有所克制,不宜发放过多、过频,因为如过多地发放爆发性的劲力,必会造成自身气力的大量消耗而气馁力竭,这一点李小龙本人的实例便已作了最好的说明。在这里,我的意思是说,在平时练习时,爆发性力量的发放次数应适当地因人而控制,也只有养与蓄多于发与放时,人体才能有更大、更强猛的劲力产生,而不致走李小龙内功不继的老路。因为从广义的方面来讲,练武的目的是要培元养气以使身体健壮,若不懂得培元养气之法,长久下去不但不能使身体健壮,相反还会伤害身体。所以,笔者有责任提醒所有武道研习者加以注意。“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话说得很好,道出了修习拳术的根本,只有真正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谈得上运用于人,即将此种暗藏杀机的劲力在无意识之中突然作用在对手的要害部位上,以形成致命性的创击。
关于“寸劲拳”打击时劲力的发放问题,还可以再作进一步的探讨。首先就是爆发劲力的速度愈快,冲击力也就愈大;进攻对手的距离愈近,愈容易给对方增大防御和破解上的困难,而且时间越短,进攻就越易见效。其次,在打击上还有一个时间性问题,也就是既不能爆发得过早,也不能过晚。若过早则会使爆发劲难触其身,而难收其效;过晚又会形成过势之拳,而根本没有什么杀伤力。所以在练习“寸劲拳”时一定要细心体会打击的时机,如此才能爆发出如电闪雷鸣或爆炸般的 “急中之刚脆劲”来。
[编辑本段]寸劲拳训练过程中对全身各部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寸劲拳”是截拳道中最为精细的拳法,它对技术和对拳理上的要求也相当高,如果我们不能明了其中的精细与窍要之处,而按一般的拳法要求去练习的话,则肯定无法打出高质量的劲力来。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像一般的教材那样在“寸劲拳”的修习过程中,不懂拳理,不明道理,不明每一个精细动作的规范尺寸与角度要求,而盲目凭蛮力去练习的话,那么即使苦练一生也打不出好的“寸劲拳”来。
在“寸劲拳”的打击过程中头部保持中正最为重要,因为头为一身之主,而且欲保持中正不偏,还需做到“虚领顶颈”。发力时的以声助力虽然重要,但也不用在每一个动作到达定点时都大声吼叫,因为如发声过于频繁,则会使热气大量外散,造成入不敷出的亏气现象。再者,在用“寸劲拳”打击时,还应将牙齿咬紧,这样不但可以增大全身的力量,还可使打击目标时的劲气与气力更加集中,以增强“穿透力”,也就是传统武学中所说的“牙欲断筋”。事实上,当面前站着你的仇人时,你一定会把牙咬得很紧,而咬紧牙关后自会觉得浑身是胆、浑身是力,并会有压倒一切的气概产生,如此还能先从精神上去打击对手。
根据李小龙的要求,若想打出高质量的“寸劲拳”,肩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肩关节属于“三节”中的根节,而且气血、内劲能不能顺利地通过肩而到于肘,再通过肘达于手,肩部的放松和紧缩将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李小龙曾举例说,人的内力的运用如水在一个水管中流过而节节推向攻击点,但如果把水管的根部扎紧时,“流水”可能就无法畅通。对肩关节的锻炼与要求一般是先求其放松,在气血通达的前提下再逐步转入沉肩的锻炼,以使肩关节微微向下沉劲,从而促使人体的内劲和气血下注于涌泉,上注于肘手,中蓄于腰脊。
李小龙的一些练功图片虽然也从侧面展示了肘关节在重击中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没有较详细的文字说明,因此笔者也只能根据他当年所记录的一些纲要,并在其武学思想的指导下来完善其学说。在国术中,肘为中节,是承上启下的转换部位,所以中节绝不能空,如果肘关节的劲力一空,则整个上肢与躯体所蓄的劲力就会涣散。因为根节是劲力的发源之处,中节则是劲力的含藏之所,而梢节(手、足)才是劲力的终放之点。在“寸劲拳”的具体打击过程中,基本的要求是“垂肘以求中正”,也就是肘必须有向下垂坠的劲,这也是为了使练习者能逐步地掌握既无前栽后仰之弊,又无空虚漂浮之病的关键所在。接下来,才是催肘以求发力,因为肩不催肘肘无力,肘不催手手不及,惟有以肩催肘,其劲气方能贯肘,以肘催手,劲气才能到手,亦即三节合一则整劲乃出。这也是李小龙出拳时产生威力的秘密之一。
腕为梢节,亦为连接手与臂的关节。在李小龙的“寸劲拳”中,它有独特的作用和与众不同的发力姿势,这也是学习“寸劲拳”发力技术的重要技术环节。在出击前,拳头适度放松,手腕下塌而微微向下,在拳冲出接触目标的瞬间,手腕才突然转上并同时握紧拳头发力,以拳之下端由正面打击目标,其着力点是拳头下部的三个指节。在这里,李小龙之所以要求在出拳前应先下塌,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姿势的作用在于能聚集劲气于手部的神门穴与增大腕关节的支撑力量,如果以普通的姿势去调整腕关节则劲气所贯注的便不是“寸劲拳”所特别需要的神门穴而是集中于劳宫穴。劲气注于劳宫穴的优点是长劲比较猛,但却无法打出具有震动内脏的“寸劲”来。所以说,“寸劲拳”的特殊的运腕技巧,是“寸劲拳”发力加速的最后和决定性环节。
[编辑本段]咏春寸劲和李小龙寸拳
中国传统泳春拳有一种特殊的发力方式,叫做寸劲。所谓寸劲,是指距离攻击目标很近,或者动作即将完成的瞬间,才突然加速收缩肌肉发出的短促,刚脆的爆发力量。寸,即比喻发劲距离之短促。发好寸劲的关键,在于把握动作加速度的时机,这个时机应在拳头放松出击至粘贴对方皮肤(衣服)时,才突然加速爆发出最大的劲力,俗称沾衣发力。在泳春门中,泳春高手能够运用短桥手寸劲在近战中占据主动,双方一旦接手,他们不用蓄势就能发动连续紧凑的攻击,随粘随打,在1至3寸距离甚至贴身状态,发力将对方击倒。
此种寸劲法在八极,心意,形意等中国传统拳法中都能找到类似的技术结构,可以说寸劲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通过内外兼修,使意念力,呼吸力,运动力集中的一种武术劲力的表现方式,看似简单平淡的一击,却足以产生致命的杀伤力!至简至灵至猛的李小龙无敌寸拳,就是从泳春“寸劲拳”演变改造而来,是截拳道特别的高级的杀手涧技艺。李小龙寸拳技法原理与泳春寸劲拳技法原理是大体一致的,但在具体的训练手段和技术运用变化上,李小龙宗师进行了大量独特的改进和创造,使之脱胎与泳春—李小龙寸拳更易实际应用,修习更易且更具强悍之攻击力。
[编辑本段]李小龙与寸拳
至简至灵至猛的李小龙无敌寸拳,就是从泳春“寸劲拳”演变改造而来,是截拳道特别的高级的杀手涧技艺。李小龙寸拳技法原理与泳春寸劲拳技法原理是大体一致的,但在具体的训练手段和技术运用变化上,李小龙宗师进行了大量独特的改进和创造,使之脱胎与泳春————李小龙寸拳更易实际应用,修习更易且更具强悍之攻击力。
李小龙寸拳又称为飘拳(因寸拳击出过程中,动臂放松移动,犹如在空中直线漂游一般)根据发力距离不同,有1.一英寸拳(发力距离为一英寸),2.三英寸拳(发力距离为三英寸)和3.长距离飘拳(凡发力距离超过五英寸的寸拳)三种技术形式。除此之外,在表演场合,李小龙宗师以右脚领先(强壮的一侧)稍微前倾出击寸拳的方法,再李小龙寸拳中称为“推拳”。此种用法能产生一种推出去的能量,(即将寸劲发力时间稍稍延长,即可避免杀伤对手,又能产生足够的能量)这样有控制的出手,对手对此的反应是在瞬间被猛击,重心向后失去平衡飞出,表演效果非常理想。有时,李小龙宗师会将一把椅子置于对手身后,来增加表演效果(让对手飞跌坐与椅子上),同时又借它来作为力度缓冲物,以保护受力者。
李小龙寸拳是截拳道者贴身近战的杀手涧,亦是截拳道所有手法中发力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穿透力最猛的特殊发拳技术。如上所述,寸拳不仅可以在1-3寸距离运用,实际上,它还可以应用与任何距离中。当然,寸拳最宜在近距离搏击中应用,再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很难快速反应去防御,而在中距离和远距离,还有比运用寸拳更有利的击打方法,比如蓄力爆发拳等,最主要的,如果你的寸拳技艺能达到身步一致,再攻击中进击或角度掌握不好的话,容易造成关节的损伤。长距离飘拳则虚假以时日进行修习,小心使用,直到你具有了相当准确的动作速度控制和协调。当然不容置疑的是,长距离飘拳较之近距离飘拳具有全面的灵活性,它可以各种相当放松自然的起始位子发动攻击并产生巨大攻击能量,是值得你去认真修习的。
李小龙宗师就是通过爆发拳技术与右上步发右拳的近身技术的不断完善、补充,使随时根据加深的理解与最新的发现相结合,才最后形成了他至简,至灵,至猛的武学技能,使他有能力打败任何的对手,而不管其技艺和体格如何。
[编辑本段]寸拳的力量训练
一、功力训练:分外力训练和内力训练。
1、外力训练:可采用杠铃、哑铃、拉力器、臂力器等器具练力及俯卧撑、深蹲跳等徒手练力,在这里我仅介绍几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哑铃练力,其它一些练力方法,可参考别的教材或书刊。
(1)扩胸运动:双脚分开同肩宽而立,双手握哑铃于胸前直臂做扩胸运动,扩胸时(手分开)鼻吸气,还原时鼻呼气,2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展胸大肌力量,同时对发展三角肌、背阔肌有作用。
(2)曲小臂运动:端坐于凳子上,一手握哑铃,肘部放置于膝上,另一手按置肘窝贴紧膝部,而后做手握哑铃上下曲伸练习,曲肘时吸气、伸肘时呼气,3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展小臂肌力,同时对指抓力、大臂力亦有效果。
(3)俯身侧平举运动:上身向前俯约90°左右,双手握哑铃同肩侧平举成一线,而后还原成双手握哑铃朝地面方向,平举时吸气,还原时呼气,2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展背肌等。
(4)负铃仰卧起坐:双手握哑铃于脑后,身体仰卧于板凳上,做仰卧起坐动作,起时呼气动作快,卧时吸气动作慢,3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腹肌力及腰力。
(5)负铃深蹲:双手握哑铃至肩部,做上下起蹲动作,蹲时吸气将哑铃回收肩部,起时呼气,同时将哑铃直臂举起,30次/组,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展全身各部位功力。
(6)握铃快速冲拳:双手握哑铃于胸前,快速向前做冲拳动作,出拳时喷气,力竭而止,3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增强出拳的爆发力。 做完上述动作后应深呼吸,拍打按摩全身进行放松。 注意事项: ①呼吸:用力时吸气,放松时呼(喷)气,切记这很重要。 ②放松:不管是训练时还是训练后,均要放松肌肉。绝对闭免练僵肌肉,尤其是练完力量后要迅速放松,方法有“拍打、按摩、热水浴、意念放松(可参照大成拳桩功意念放松)。 ③要量力而行,有条件平时多加强营养。
2、内力训练 所谓内力就是通过呼吸意念加特定的姿势所培养出来的武术内劲,作用是培训充实流动的内在能量,形成“意、气、力”合一的强大内劲,至于内力理论方面本人在此就不多说,朋友们可参考其它教材,本人在此只想说一些实际的东西,以便让学者迅速的、简单地登堂入室,笔者根据经验介绍二种方法。 (1)站桩: 习者双脚分开一肩半宽而立,双脚趾似抓非抓大地、足心含空、膝曲(不超过脚尖),臂部似后坐一高凳、重心稳固上身正直、涵胸拔背收腹,头正目直,头顶似被小线上掉,而后抬起双臂曲肘环抱于胸前、手心向内、十指相对、做到沉肩坠肘、十指间距为一拳,手心距胸约一尺远,十指自然分开似曲似直,做上述姿势要求全身放松,而后意想双手环抱一大树,双臂内侧、胸腹、两腿内侧皆与树似触非触。 要求:姿势保持稳固,心平气和,呼吸自然,平心静气,全身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目视前方,排除杂念。
(2)俯卧桩:站桩完毕后既可进行俯卧桩练习,姿势同俯卧撑式要求双脚跟并拢,脚尖触地,双拳撑地开立与肩同宽,从后脑到脚跟成一线,全身挺身,动作:身体慢慢下俯至胸几乎贴地,全身仍然保持一线,下俯同时吸气入丹田,而后身体慢慢撑起,同时呼气,意想丹田气经双肩至双肘至拳面,在身体上撑双肘近乎伸直时,突然加速伸直双肘,同时喷气并意想气达拳面,同时意想双拳下各垫一砖块气到时砖块即被我内气击碎,如此反复练20次/组,力竭而止。 内力练习注意事项:
①无论是站桩或俯卧桩均保持全身放松,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全身保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但在俯卧桩力达拳面时,要求有意握紧拳头,并有拳往下钻的感觉(紧后既松)。
②内力练习每天最少保持练习两次以上,先站桩后俯卧桩。
③饭前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练功,练功前解除身上一切紧身物及排除大小便。
④站桩后可拍打全身,深呼吸放松,俯卧桩后可快速冲拳放松。
⑤练习时保持循序渐进,不硬撑,慢慢延长练功时间,保持呼吸自然,不故意造作憋气,保持精神集中,如杂念太多无法克制,不要强求,可眼微闭想一些愉快的事,练习要持之以恒,只有勤加练习才能登堂入室,一般在1—3个月即感效果明显。
二、发力(技术)训练 一听发力,大家可能都知道是将拳力打出去,但怎样发力,怎样正确的发力,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明白,武术追求的效果是爆发穿透力,但怎样练出或者说发出爆发力呢?很多书刊教材上对发力的描述只局限在“脚蹬地、拧腰、送髋、顺肩”等,试想这样的描述对有一定武术基础者是一听就明白,但对那些武术初学者或一些悟性较差者来说,就不那么好理解了,为此在介绍寸拳发力技术之前,我先介绍一下“现有之力爆发训练”。
1、现有之力爆发:什么叫现有之力爆发呢?就是在自身没有练习武术功力之前将自身原来所具备的功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功力)发出去,体会、学习发力技术,为以后学习寸拳发力,更高层次的发力技术服务。
(1)体会脚蹬力与腰力:面前准备一沙袋或让同伴持脚靶站立面前,动作要领:取截拳道警戒式站立(左手左脚在前列),右肘(后肘)抬平,肘尖朝外,前臂回收靠近大臂、左手扶右手拳面,随后,以前脚为轴,后脚掌猛蹬地面,同时后脚掌后转,上体左转,髋左拧,肩内转,同时右肘以小臂为力点,随同全身转动,由右侧向左正前方(鼻子正前方)横击沙袋,喷气发力。
注意:①击打目标时,双眼始终盯着要打的位置,击中目标(沙袋)后,立即回复原来位置。
②重点体会:“脚蹬地与拧腰力”,切记!
③你在练习前可先按自己想象中的方法用肘击沙袋,再按此方法击沙袋试比威力如何,体会什么叫发力。
(2)体会现有爆发拳力:仍然面对沙袋,取截拳道警戒桩站立(左手、左脚在前),仍然以前脚为轴,后脚掌猛蹬地,同时后脚掌内转上体左转,髋左拧,肩内转,肩催动大臂,大臂催动小臂,小臂催动拳头,同时喷气发力击中目标,目视沙袋,如此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注意:①拳击中目标一定是在鼻子正前方的位置。
②拳击中目标前全身均放松,只是在拳头击中目标的一刹那有意握紧拳头,而后迅速放松恢复至警戒桩式,再做下一次练习。
③必须严格按照要领练习,练习时一下一下的来,不要用连续,等熟练后,体会到正确爆发出拳后再连续出拳。 现有之力爆发两个步骤只是由简单的肘击过
渡到拳击,你就学会了爆发出拳,也就是学会了发力(重点:脚蹬地力与腰拧力),在学习“现有之力爆发”前,你可先按原来的方法击沙袋,再严格按照此方法击沙袋,比一比便知武术中的爆发力跟平时死力气是不能相比的。 学习“现有之力爆发”后,你再学习其它拳法就轻而易举了,像“直、摆、勾、弹、鞭、栽”等,再学寸拳发力技术就更容易了,如果等练习了寸拳功力后,你再按此方法将“现有之力”爆发后,你的攻击威力将会更加无比强劲。
2、寸拳发力要领: 你练习了内外合一的寸拳功力,又学会了现有之力爆发,再根据本方法练习寸拳,你就可以毫不犹豫的试验寸拳威力了,也可以向你的朋友展示“绝技”了。 动作要领:习者仍然持截拳道警戒式站立(注意:将有力的拳脚置于前方,下面以右手右脚在前为例)。首先度量距离,伸直前手臂,指尖触目标,为合适站位,然后前手轻握拳,拳眼向上,拳面向目标,回收身前离目标13CM处,松握拳并塌腕,肘贴肋部,正对目标,后手拳置下颏处,同时将身体重心后移,前脚掌轻着地,重心大部分在后脚,做好上述动作后,目视目标,做几次深呼吸,以放松身心,然后深吸一口气入丹田,而后后脚猛蹬地面(并微向外转动),同时向外(右)拧腰,转髋、展胸、顺(转)肩,以肩催动大臂,大臂催动小臂,小臂催动拳头,并将原来塌腕之拳猛上翘击中目标,同时重心前移将原来之高虚步变成前弓后箭之弓箭步,在拳击中目标的一刹那,拳头猛握紧,内部呼吸猛下沉,短促的爆喝一声(声音:“哈”、“嘿”、“哼”等),压缩横隔膜,使腹腔突然膨涨,同时意想丹田之能量通过前臂达拳面喷射而出,其劲力洞穿目标。
注意事项:
(1)动作前应全身放松,集中精神,凝神定意,注视目标;
(2)拳击向目标时应像离弦之箭飞速射穿目标;
(3)击中目标的劲力是由全身肌肉力量,自身体重、内力和寸拳特定的技术动作发出的瞬间爆发穿透力(切记脚蹬地之力用上);
(4)拳击中目标后应迅速放松还原成警戒式,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5)习者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弄懂动作要领。 此即为“神秘”的寸拳技术,勤加练习即可掌握,练习时可让同伴持双层脚靶(单层容易受伤)于胸前,试验寸拳威力。
三、训练方法: 你阅读了寸拳技术一文后,即可进行练习,在此我为习者列以学习方案,仅供参考:
1、如果你自身具备了一定内外合一的功力和一定的武术基础,可直接按寸拳要领练习即可,不几日你就能全面地掌握寸拳绝技。
2、如果你是一个武术初学者,就得一步一个脚印的练习了。首先,每天早晚进行功力训练,可同时辅以“现有之力爆发”和“寸拳要领”体会,给自己订立一个训练计划表,持之以恒的练习,60天左右,您就能基本发出寸拳威力了。外力训练部分应隔天训练(或者今天用器具(哑铃)训练,明天徒手训练,不用隔天),内力训练部分应每天坚持练习,练力时应以满负荷为佳,不要做太大的超负荷运动。60天后,你可让一同伴(壮实一点的)手持双层脚靶放置胸前试验寸拳威力,可一拳将他击倒)。
3、在练习寸拳时可同时兼练截拳道其它技术,特别是当你掌握了“现有之力爆发”后,即可根据发力要领轻而易举的掌握其它拳法发力。
在很多外行人看来,截拳道的拳法技巧与西洋拳击相似,但这只不过是因为李小龙早年曾潜心研究过拳击,并把其精华糅合到了自己的功夫中去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小龙的拳法是优于西洋拳击的,因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武术功底,尤其是一些内家拳术中相当有价值的理论与技术,因为他亦曾用心研究过太极拳、形意拳与八卦掌等内家拳术。所以,要彻底剖析“寸劲拳”产生惊人的杀伤威力的真正原因,只从外在因素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相对于内在劲力的巨大功用来说,外力与外功仅能算是皮毛而已。
首先,“寸劲拳”十分讲求内意的运用。而所谓的内意,就是隐于人的思维系统中的意念、意识,它无形、无象、无声地深藏于灵魂之中,是决定一个人行动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你的每一个打击动作都脱离不开意念、意识对肢体的指挥与调动作用。例如,当你想用拳打击对手时,首先是心想,即通过心之发动而产生了打的意念和意识,而且这种意念与意识对对手来讲,是毫无觉察的。当打的念头一旦成为意志,即下了打的决心之后,则会眼、心、手结合而以意领气,以气催力,在外形肢体上形成打击的动作。在“寸劲拳”的训练与运用上,内气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气衰则劲力不充,且难以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距离之内,爆发出巨大的杀伤力来。所以你在打击时,若能使内气贯注于攻击点上,就能够在一刹那间,由内气的急剧转动和聚集,而发出强大的震荡力与穿透力来。衡量一个内家高手内功深浅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看他能否在最短的时间与距离内爆发出最大的劲力来。
你可能还没有听说过的另一个“寸劲拳”的窍要之处是内劲的运用。尽管李小龙也曾说过,在发拳时须在身体内部贯以“流动着的能量”,但却有很多研习者认为这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要求。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内气是内劲的发源之本,而且练习内家拳的人,平时也注重气沉丹田,而发劲时则又同样离不开“气自丹田吐”。当然,无论是在平时的练习中,还是在实战的运用中,对于劲力的发放都应当有所克制,不宜发放过多、过频,因为如过多地发放爆发性的劲力,必会造成自身气力的大量消耗而气馁力竭,这一点李小龙本人的实例便已作了最好的说明。在这里,我的意思是说,在平时练习时,爆发性力量的发放次数应适当地因人而控制,也只有养与蓄多于发与放时,人体才能有更大、更强猛的劲力产生,而不致走李小龙内功不继的老路。因为从广义的方面来讲,练武的目的是要培元养气以使身体健壮,若不懂得培元养气之法,长久下去不但不能使身体健壮,相反还会伤害身体。所以,笔者有责任提醒所有武道研习者加以注意。“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句话说得很好,道出了修习拳术的根本,只有真正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谈得上运用于人,即将此种暗藏杀机的劲力在无意识之中突然作用在对手的要害部位上,以形成致命性的创击。
关于“寸劲拳”打击时劲力的发放问题,还可以再作进一步的探讨。首先就是爆发劲力的速度愈快,冲击力也就愈大;进攻对手的距离愈近,愈容易给对方增大防御和破解上的困难,而且时间越短,进攻就越易见效。其次,在打击上还有一个时间性问题,也就是既不能爆发得过早,也不能过晚。若过早则会使爆发劲难触其身,而难收其效;过晚又会形成过势之拳,而根本没有什么杀伤力。所以在练习“寸劲拳”时一定要细心体会打击的时机,如此才能爆发出如电闪雷鸣或爆炸般的 “急中之刚脆劲”来。
[编辑本段]寸劲拳训练过程中对全身各部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寸劲拳”是截拳道中最为精细的拳法,它对技术和对拳理上的要求也相当高,如果我们不能明了其中的精细与窍要之处,而按一般的拳法要求去练习的话,则肯定无法打出高质量的劲力来。也就是说,我们如果像一般的教材那样在“寸劲拳”的修习过程中,不懂拳理,不明道理,不明每一个精细动作的规范尺寸与角度要求,而盲目凭蛮力去练习的话,那么即使苦练一生也打不出好的“寸劲拳”来。
在“寸劲拳”的打击过程中头部保持中正最为重要,因为头为一身之主,而且欲保持中正不偏,还需做到“虚领顶颈”。发力时的以声助力虽然重要,但也不用在每一个动作到达定点时都大声吼叫,因为如发声过于频繁,则会使热气大量外散,造成入不敷出的亏气现象。再者,在用“寸劲拳”打击时,还应将牙齿咬紧,这样不但可以增大全身的力量,还可使打击目标时的劲气与气力更加集中,以增强“穿透力”,也就是传统武学中所说的“牙欲断筋”。事实上,当面前站着你的仇人时,你一定会把牙咬得很紧,而咬紧牙关后自会觉得浑身是胆、浑身是力,并会有压倒一切的气概产生,如此还能先从精神上去打击对手。
根据李小龙的要求,若想打出高质量的“寸劲拳”,肩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肩关节属于“三节”中的根节,而且气血、内劲能不能顺利地通过肩而到于肘,再通过肘达于手,肩部的放松和紧缩将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李小龙曾举例说,人的内力的运用如水在一个水管中流过而节节推向攻击点,但如果把水管的根部扎紧时,“流水”可能就无法畅通。对肩关节的锻炼与要求一般是先求其放松,在气血通达的前提下再逐步转入沉肩的锻炼,以使肩关节微微向下沉劲,从而促使人体的内劲和气血下注于涌泉,上注于肘手,中蓄于腰脊。
李小龙的一些练功图片虽然也从侧面展示了肘关节在重击中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没有较详细的文字说明,因此笔者也只能根据他当年所记录的一些纲要,并在其武学思想的指导下来完善其学说。在国术中,肘为中节,是承上启下的转换部位,所以中节绝不能空,如果肘关节的劲力一空,则整个上肢与躯体所蓄的劲力就会涣散。因为根节是劲力的发源之处,中节则是劲力的含藏之所,而梢节(手、足)才是劲力的终放之点。在“寸劲拳”的具体打击过程中,基本的要求是“垂肘以求中正”,也就是肘必须有向下垂坠的劲,这也是为了使练习者能逐步地掌握既无前栽后仰之弊,又无空虚漂浮之病的关键所在。接下来,才是催肘以求发力,因为肩不催肘肘无力,肘不催手手不及,惟有以肩催肘,其劲气方能贯肘,以肘催手,劲气才能到手,亦即三节合一则整劲乃出。这也是李小龙出拳时产生威力的秘密之一。
腕为梢节,亦为连接手与臂的关节。在李小龙的“寸劲拳”中,它有独特的作用和与众不同的发力姿势,这也是学习“寸劲拳”发力技术的重要技术环节。在出击前,拳头适度放松,手腕下塌而微微向下,在拳冲出接触目标的瞬间,手腕才突然转上并同时握紧拳头发力,以拳之下端由正面打击目标,其着力点是拳头下部的三个指节。在这里,李小龙之所以要求在出拳前应先下塌,是因为这种独特的姿势的作用在于能聚集劲气于手部的神门穴与增大腕关节的支撑力量,如果以普通的姿势去调整腕关节则劲气所贯注的便不是“寸劲拳”所特别需要的神门穴而是集中于劳宫穴。劲气注于劳宫穴的优点是长劲比较猛,但却无法打出具有震动内脏的“寸劲”来。所以说,“寸劲拳”的特殊的运腕技巧,是“寸劲拳”发力加速的最后和决定性环节。
[编辑本段]咏春寸劲和李小龙寸拳
中国传统泳春拳有一种特殊的发力方式,叫做寸劲。所谓寸劲,是指距离攻击目标很近,或者动作即将完成的瞬间,才突然加速收缩肌肉发出的短促,刚脆的爆发力量。寸,即比喻发劲距离之短促。发好寸劲的关键,在于把握动作加速度的时机,这个时机应在拳头放松出击至粘贴对方皮肤(衣服)时,才突然加速爆发出最大的劲力,俗称沾衣发力。在泳春门中,泳春高手能够运用短桥手寸劲在近战中占据主动,双方一旦接手,他们不用蓄势就能发动连续紧凑的攻击,随粘随打,在1至3寸距离甚至贴身状态,发力将对方击倒。
此种寸劲法在八极,心意,形意等中国传统拳法中都能找到类似的技术结构,可以说寸劲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通过内外兼修,使意念力,呼吸力,运动力集中的一种武术劲力的表现方式,看似简单平淡的一击,却足以产生致命的杀伤力!至简至灵至猛的李小龙无敌寸拳,就是从泳春“寸劲拳”演变改造而来,是截拳道特别的高级的杀手涧技艺。李小龙寸拳技法原理与泳春寸劲拳技法原理是大体一致的,但在具体的训练手段和技术运用变化上,李小龙宗师进行了大量独特的改进和创造,使之脱胎与泳春—李小龙寸拳更易实际应用,修习更易且更具强悍之攻击力。
[编辑本段]李小龙与寸拳
至简至灵至猛的李小龙无敌寸拳,就是从泳春“寸劲拳”演变改造而来,是截拳道特别的高级的杀手涧技艺。李小龙寸拳技法原理与泳春寸劲拳技法原理是大体一致的,但在具体的训练手段和技术运用变化上,李小龙宗师进行了大量独特的改进和创造,使之脱胎与泳春————李小龙寸拳更易实际应用,修习更易且更具强悍之攻击力。
李小龙寸拳又称为飘拳(因寸拳击出过程中,动臂放松移动,犹如在空中直线漂游一般)根据发力距离不同,有1.一英寸拳(发力距离为一英寸),2.三英寸拳(发力距离为三英寸)和3.长距离飘拳(凡发力距离超过五英寸的寸拳)三种技术形式。除此之外,在表演场合,李小龙宗师以右脚领先(强壮的一侧)稍微前倾出击寸拳的方法,再李小龙寸拳中称为“推拳”。此种用法能产生一种推出去的能量,(即将寸劲发力时间稍稍延长,即可避免杀伤对手,又能产生足够的能量)这样有控制的出手,对手对此的反应是在瞬间被猛击,重心向后失去平衡飞出,表演效果非常理想。有时,李小龙宗师会将一把椅子置于对手身后,来增加表演效果(让对手飞跌坐与椅子上),同时又借它来作为力度缓冲物,以保护受力者。
李小龙寸拳是截拳道者贴身近战的杀手涧,亦是截拳道所有手法中发力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穿透力最猛的特殊发拳技术。如上所述,寸拳不仅可以在1-3寸距离运用,实际上,它还可以应用与任何距离中。当然,寸拳最宜在近距离搏击中应用,再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很难快速反应去防御,而在中距离和远距离,还有比运用寸拳更有利的击打方法,比如蓄力爆发拳等,最主要的,如果你的寸拳技艺能达到身步一致,再攻击中进击或角度掌握不好的话,容易造成关节的损伤。长距离飘拳则虚假以时日进行修习,小心使用,直到你具有了相当准确的动作速度控制和协调。当然不容置疑的是,长距离飘拳较之近距离飘拳具有全面的灵活性,它可以各种相当放松自然的起始位子发动攻击并产生巨大攻击能量,是值得你去认真修习的。
李小龙宗师就是通过爆发拳技术与右上步发右拳的近身技术的不断完善、补充,使随时根据加深的理解与最新的发现相结合,才最后形成了他至简,至灵,至猛的武学技能,使他有能力打败任何的对手,而不管其技艺和体格如何。
[编辑本段]寸拳的力量训练
一、功力训练:分外力训练和内力训练。
1、外力训练:可采用杠铃、哑铃、拉力器、臂力器等器具练力及俯卧撑、深蹲跳等徒手练力,在这里我仅介绍几种既简单又实用的哑铃练力,其它一些练力方法,可参考别的教材或书刊。
(1)扩胸运动:双脚分开同肩宽而立,双手握哑铃于胸前直臂做扩胸运动,扩胸时(手分开)鼻吸气,还原时鼻呼气,2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展胸大肌力量,同时对发展三角肌、背阔肌有作用。
(2)曲小臂运动:端坐于凳子上,一手握哑铃,肘部放置于膝上,另一手按置肘窝贴紧膝部,而后做手握哑铃上下曲伸练习,曲肘时吸气、伸肘时呼气,3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展小臂肌力,同时对指抓力、大臂力亦有效果。
(3)俯身侧平举运动:上身向前俯约90°左右,双手握哑铃同肩侧平举成一线,而后还原成双手握哑铃朝地面方向,平举时吸气,还原时呼气,2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展背肌等。
(4)负铃仰卧起坐:双手握哑铃于脑后,身体仰卧于板凳上,做仰卧起坐动作,起时呼气动作快,卧时吸气动作慢,3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腹肌力及腰力。
(5)负铃深蹲:双手握哑铃至肩部,做上下起蹲动作,蹲时吸气将哑铃回收肩部,起时呼气,同时将哑铃直臂举起,30次/组,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发展全身各部位功力。
(6)握铃快速冲拳:双手握哑铃于胸前,快速向前做冲拳动作,出拳时喷气,力竭而止,30次/组做3组,亦可量力而行。 功效:增强出拳的爆发力。 做完上述动作后应深呼吸,拍打按摩全身进行放松。 注意事项: ①呼吸:用力时吸气,放松时呼(喷)气,切记这很重要。 ②放松:不管是训练时还是训练后,均要放松肌肉。绝对闭免练僵肌肉,尤其是练完力量后要迅速放松,方法有“拍打、按摩、热水浴、意念放松(可参照大成拳桩功意念放松)。 ③要量力而行,有条件平时多加强营养。
2、内力训练 所谓内力就是通过呼吸意念加特定的姿势所培养出来的武术内劲,作用是培训充实流动的内在能量,形成“意、气、力”合一的强大内劲,至于内力理论方面本人在此就不多说,朋友们可参考其它教材,本人在此只想说一些实际的东西,以便让学者迅速的、简单地登堂入室,笔者根据经验介绍二种方法。 (1)站桩: 习者双脚分开一肩半宽而立,双脚趾似抓非抓大地、足心含空、膝曲(不超过脚尖),臂部似后坐一高凳、重心稳固上身正直、涵胸拔背收腹,头正目直,头顶似被小线上掉,而后抬起双臂曲肘环抱于胸前、手心向内、十指相对、做到沉肩坠肘、十指间距为一拳,手心距胸约一尺远,十指自然分开似曲似直,做上述姿势要求全身放松,而后意想双手环抱一大树,双臂内侧、胸腹、两腿内侧皆与树似触非触。 要求:姿势保持稳固,心平气和,呼吸自然,平心静气,全身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目视前方,排除杂念。
(2)俯卧桩:站桩完毕后既可进行俯卧桩练习,姿势同俯卧撑式要求双脚跟并拢,脚尖触地,双拳撑地开立与肩同宽,从后脑到脚跟成一线,全身挺身,动作:身体慢慢下俯至胸几乎贴地,全身仍然保持一线,下俯同时吸气入丹田,而后身体慢慢撑起,同时呼气,意想丹田气经双肩至双肘至拳面,在身体上撑双肘近乎伸直时,突然加速伸直双肘,同时喷气并意想气达拳面,同时意想双拳下各垫一砖块气到时砖块即被我内气击碎,如此反复练20次/组,力竭而止。 内力练习注意事项:
①无论是站桩或俯卧桩均保持全身放松,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全身保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但在俯卧桩力达拳面时,要求有意握紧拳头,并有拳往下钻的感觉(紧后既松)。
②内力练习每天最少保持练习两次以上,先站桩后俯卧桩。
③饭前后一小时内最好不要练功,练功前解除身上一切紧身物及排除大小便。
④站桩后可拍打全身,深呼吸放松,俯卧桩后可快速冲拳放松。
⑤练习时保持循序渐进,不硬撑,慢慢延长练功时间,保持呼吸自然,不故意造作憋气,保持精神集中,如杂念太多无法克制,不要强求,可眼微闭想一些愉快的事,练习要持之以恒,只有勤加练习才能登堂入室,一般在1—3个月即感效果明显。
二、发力(技术)训练 一听发力,大家可能都知道是将拳力打出去,但怎样发力,怎样正确的发力,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明白,武术追求的效果是爆发穿透力,但怎样练出或者说发出爆发力呢?很多书刊教材上对发力的描述只局限在“脚蹬地、拧腰、送髋、顺肩”等,试想这样的描述对有一定武术基础者是一听就明白,但对那些武术初学者或一些悟性较差者来说,就不那么好理解了,为此在介绍寸拳发力技术之前,我先介绍一下“现有之力爆发训练”。
1、现有之力爆发:什么叫现有之力爆发呢?就是在自身没有练习武术功力之前将自身原来所具备的功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有功力)发出去,体会、学习发力技术,为以后学习寸拳发力,更高层次的发力技术服务。
(1)体会脚蹬力与腰力:面前准备一沙袋或让同伴持脚靶站立面前,动作要领:取截拳道警戒式站立(左手左脚在前列),右肘(后肘)抬平,肘尖朝外,前臂回收靠近大臂、左手扶右手拳面,随后,以前脚为轴,后脚掌猛蹬地面,同时后脚掌后转,上体左转,髋左拧,肩内转,同时右肘以小臂为力点,随同全身转动,由右侧向左正前方(鼻子正前方)横击沙袋,喷气发力。
注意:①击打目标时,双眼始终盯着要打的位置,击中目标(沙袋)后,立即回复原来位置。
②重点体会:“脚蹬地与拧腰力”,切记!
③你在练习前可先按自己想象中的方法用肘击沙袋,再按此方法击沙袋试比威力如何,体会什么叫发力。
(2)体会现有爆发拳力:仍然面对沙袋,取截拳道警戒桩站立(左手、左脚在前),仍然以前脚为轴,后脚掌猛蹬地,同时后脚掌内转上体左转,髋左拧,肩内转,肩催动大臂,大臂催动小臂,小臂催动拳头,同时喷气发力击中目标,目视沙袋,如此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注意:①拳击中目标一定是在鼻子正前方的位置。
②拳击中目标前全身均放松,只是在拳头击中目标的一刹那有意握紧拳头,而后迅速放松恢复至警戒桩式,再做下一次练习。
③必须严格按照要领练习,练习时一下一下的来,不要用连续,等熟练后,体会到正确爆发出拳后再连续出拳。 现有之力爆发两个步骤只是由简单的肘击过
渡到拳击,你就学会了爆发出拳,也就是学会了发力(重点:脚蹬地力与腰拧力),在学习“现有之力爆发”前,你可先按原来的方法击沙袋,再严格按照此方法击沙袋,比一比便知武术中的爆发力跟平时死力气是不能相比的。 学习“现有之力爆发”后,你再学习其它拳法就轻而易举了,像“直、摆、勾、弹、鞭、栽”等,再学寸拳发力技术就更容易了,如果等练习了寸拳功力后,你再按此方法将“现有之力”爆发后,你的攻击威力将会更加无比强劲。
2、寸拳发力要领: 你练习了内外合一的寸拳功力,又学会了现有之力爆发,再根据本方法练习寸拳,你就可以毫不犹豫的试验寸拳威力了,也可以向你的朋友展示“绝技”了。 动作要领:习者仍然持截拳道警戒式站立(注意:将有力的拳脚置于前方,下面以右手右脚在前为例)。首先度量距离,伸直前手臂,指尖触目标,为合适站位,然后前手轻握拳,拳眼向上,拳面向目标,回收身前离目标13CM处,松握拳并塌腕,肘贴肋部,正对目标,后手拳置下颏处,同时将身体重心后移,前脚掌轻着地,重心大部分在后脚,做好上述动作后,目视目标,做几次深呼吸,以放松身心,然后深吸一口气入丹田,而后后脚猛蹬地面(并微向外转动),同时向外(右)拧腰,转髋、展胸、顺(转)肩,以肩催动大臂,大臂催动小臂,小臂催动拳头,并将原来塌腕之拳猛上翘击中目标,同时重心前移将原来之高虚步变成前弓后箭之弓箭步,在拳击中目标的一刹那,拳头猛握紧,内部呼吸猛下沉,短促的爆喝一声(声音:“哈”、“嘿”、“哼”等),压缩横隔膜,使腹腔突然膨涨,同时意想丹田之能量通过前臂达拳面喷射而出,其劲力洞穿目标。
注意事项:
(1)动作前应全身放松,集中精神,凝神定意,注视目标;
(2)拳击向目标时应像离弦之箭飞速射穿目标;
(3)击中目标的劲力是由全身肌肉力量,自身体重、内力和寸拳特定的技术动作发出的瞬间爆发穿透力(切记脚蹬地之力用上);
(4)拳击中目标后应迅速放松还原成警戒式,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5)习者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弄懂动作要领。 此即为“神秘”的寸拳技术,勤加练习即可掌握,练习时可让同伴持双层脚靶(单层容易受伤)于胸前,试验寸拳威力。
三、训练方法: 你阅读了寸拳技术一文后,即可进行练习,在此我为习者列以学习方案,仅供参考:
1、如果你自身具备了一定内外合一的功力和一定的武术基础,可直接按寸拳要领练习即可,不几日你就能全面地掌握寸拳绝技。
2、如果你是一个武术初学者,就得一步一个脚印的练习了。首先,每天早晚进行功力训练,可同时辅以“现有之力爆发”和“寸拳要领”体会,给自己订立一个训练计划表,持之以恒的练习,60天左右,您就能基本发出寸拳威力了。外力训练部分应隔天训练(或者今天用器具(哑铃)训练,明天徒手训练,不用隔天),内力训练部分应每天坚持练习,练力时应以满负荷为佳,不要做太大的超负荷运动。60天后,你可让一同伴(壮实一点的)手持双层脚靶放置胸前试验寸拳威力,可一拳将他击倒)。
3、在练习寸拳时可同时兼练截拳道其它技术,特别是当你掌握了“现有之力爆发”后,即可根据发力要领轻而易举的掌握其它拳法发力。
展开全部
速度越快威力越大,这就是寸劲的原理
时间T=距离S/速度V:
能不太依赖距离(即短距离甚至是零距离)发出强大的爆发劲,这对增加打击频率与速度、提高攻防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唯快不破’,此乃每一个习武者所追求的目标。
即距离越短、时间越少;距离越短、速度越快; 可见,缩短距离是以快制慢的关键因素;
距离缩短了,那劲力从何而来?
我们再看另一公式:F(合力)=F1+F2+……+Fn(分力);
这是同向力叠加原理;即将多个分力叠加引至同向,所产生的合力理论上等于它们的总和。
咏春拳的发劲,要求——颈-双肩-双肘-双手腕-腰-双股-双膝-双脚腕;共十四个关节均为力量之源。其站桩:膝前钳-肛上提-腹下收-胸微含-背后拔-头居中-手前问;整个形格如待发之弓箭,〈身如弓(侧看S形)`手如箭〉。在发劲的瞬间,全身十四关节同时旋转,连同身型向前弹射,借助地面强大的反作用力,劲往一处使。如此强大的螺旋爆发力与弹射力叠加,就是咏春拳不依赖距离击人于一丈开外的原理!
时间T=距离S/速度V:
能不太依赖距离(即短距离甚至是零距离)发出强大的爆发劲,这对增加打击频率与速度、提高攻防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唯快不破’,此乃每一个习武者所追求的目标。
即距离越短、时间越少;距离越短、速度越快; 可见,缩短距离是以快制慢的关键因素;
距离缩短了,那劲力从何而来?
我们再看另一公式:F(合力)=F1+F2+……+Fn(分力);
这是同向力叠加原理;即将多个分力叠加引至同向,所产生的合力理论上等于它们的总和。
咏春拳的发劲,要求——颈-双肩-双肘-双手腕-腰-双股-双膝-双脚腕;共十四个关节均为力量之源。其站桩:膝前钳-肛上提-腹下收-胸微含-背后拔-头居中-手前问;整个形格如待发之弓箭,〈身如弓(侧看S形)`手如箭〉。在发劲的瞬间,全身十四关节同时旋转,连同身型向前弹射,借助地面强大的反作用力,劲往一处使。如此强大的螺旋爆发力与弹射力叠加,就是咏春拳不依赖距离击人于一丈开外的原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通过反复地练习咏春的小念头,对学习寸劲有帮助。打千层纸是练习寸劲拳一种途径。不过首先一定要姿势和发力正确才能打千层纸。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寸劲,一寸之劲。首先你得练出臂力,在练练庄,没有一定的力量 是无法练成的,如果你能创造奇迹!我相信你只要站一个月的庄便会有可以施展十分之一的寸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直练被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