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湘军已经控制了半壁江山,为何不愿做第二个赵匡胤?
晚清时期,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日益猖獗,曾国藩一手创立的湘军正在蓬勃发展着,大有如火如荼之势。
天京陷落之后,李秀成被俘,曾国藩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他靠镇压太平天国发了迹,身为朝廷重臣,官居一品,以文人获封武侯,手握兵权,政客门生遍布天下,显而易见,已控制了大清朝的半壁江山。
而此时,清政府的八旗军,战斗力却异常薄弱。
只要曾国藩一声号令,并且联合李秀成的太平军,一同抗击清军,胜算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得到皇帝的宝座也似乎如囊中取物一样了。
当年,北宋的赵匡胤在适当的时机发动了陈桥兵变,令黄袍加身,成就了一代帝王伟业。
此刻,应验了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历史是何等的相似。那么,类似于陈桥兵变的历史会不会重演呢?
曾国藩的部将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其九弟曾国荃,等等一些劝进分子都支持曾国藩造反,想让他做第二个赵匡胤。
但是曾国藩不为所动,果断拒绝,这是为何呢?
曾国藩年纪很小时就进了私塾,努力学习文史知识和做人之道,他的祖辈和父辈对他的教育都非常严苛。
曾国藩从小饱读史书,可以说儒家思想已渗透到他的血液里。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骨子里才有着非常强烈的忠君卫道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不会被谁轻易改变。
而且他也深知湘军一旦造反会让大半个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势必生灵涂炭,尸横遍野。
更进一步讲,晚清时期的中国,清政府摇摇欲坠,如果再发动内战,那么只会使得蠢蠢欲动的列强更加肆无忌惮,可能就要给中国带来灭顶之灾。
当时的曾国藩梦想着实业救国,他时刻修身律己,以忠谋政,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中国的洋务建设中去。
他和李鸿章等人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印刷并翻译了西方科技书籍。
洋务运动虽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并没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另外,曾国藩不想做第二个赵匡胤也可能与曾国荃有关,曾国荃野心勃勃,即使他黄袍加身,谁知道曾国荃会不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呢?
他不想再重蹈宋代的赵匡胤与赵光义的复辙了。
湘军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其实能供曾国藩直接调动的也只有十万多人马。
太平天国未消灭之前,李鸿章创立的淮军已经独树一帜了,左宗棠的楚军也骁勇善战,不容小嘘。
其实曾国藩心里也很明白,自己手下几员大将都已自成一派,关键时刻,谁能保证他们将来还会对自己忠心耿耿?
万一他们投靠清军,倒戈一击,湘军肯定会遭受重创,这绝对不是曾国藩想看到的结果。
况且,湘军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已不复当年之锐气,军风涣散,军纪腐败,战斗力明显减弱。
而种种这些问题,都是曾国藩所顾虑的。
另外,曾氏集团的下属官宦,大部分都是恪守封建教义的地主阶级,也不愿意与李秀成的太平军拧成一股绳。
在他们眼里,太平军都是一些草寇贱民,乌合之众,与他们搅合在一起实在是有损声望啊。
对于曾国藩的湘军的崛起,清政府肯定也早已有所防范。
早在咸丰四年,曾国藩自主招兵数万攻陷武昌,清政府就已经警觉了,一介闲官儒生竟有如此大的号召力,令清政府如芒在背。
天京陷落之后,清政府当即派了重兵把守天京,事实上也是在监视曾国藩。
列强的觊觎与侵扰更让清政府头疼不已,大清的江山已经残破不堪。
所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阴云如密布般笼罩在清政府的上空,给人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
这样一个充斥着内忧外患的烂摊子,曾国藩又怎会轻易接手?
因为以上诸多原因,曾国藩放弃了劝进,而且他还自削兵权,特意打消朝廷对他的质疑。